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范文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53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篇1

关键词: 中职学生;人文教育;人文课程体系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要求学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基本原则,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来抓,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这就需要把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然而,长期以来,受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中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一直未予以足够重视。如何通过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整合,促进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相互渗透以形成学生相对稳定的品质结构,培养高素质、高修养的技能型人才,这是构建中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 1]。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教育是培养“如何做人”的教育,是一种人性教育,就是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等方式,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使其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它不是仅仅教给学生一些人文知识,而是促进人文学科中内含的价值向个体身心的内化,这也是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中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分析

我国中职学生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属于“专才教育”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教育模式的转变,这种传统的教育模式已暴露出许多弊端,主要是忽视学生能力培养和人文素质教育。概括起来,目前我国中职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 教育观念落后,办学定位模糊

许多中职学校还存在着重专业轻人文;重“人力”教育,轻“人”的教育;重职业培训,轻“人格”教育;偏重就业要求,忽视职后发展的现象。普遍认为中等职业教育要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培养过硬的操作技术是务实,搞人文教育是务虚;热衷于以学生的专业考试成绩和就业率来衡量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等。还没有真正树立现代教育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2 人文素质课程偏少

据统计,我国中职学校人文素质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并且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占的课时多, 而文学、心理学、人际交流与沟通、美学/礼仪等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知识明显不足,应用性专业人文课程开设较少等,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的内容和特色[ 2]。以致职业道德教育功能有限。

3 课程体系缺乏相关性,实用性不强

人文素质课程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材,非常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课程的理论性、逻辑性很强,但课程间的交叉融合考虑较少,课程与课程之间缺乏相关性,实用性不强。

4 教学评价及教学方法欠科学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我国人文素质课程的评价方法虽经多方改革,在教育评价手段上,仍然是重视认知领域目标测试,忽视情感领域、精神领域目标的评价。衡量学生的人文素质,还单纯以思想政治为主,以分数定高低。评价形式虽创造了多种形式,但仍以笔试为主,分为考查和考试,开卷和闭卷两种形式,这种评价方式与我们的教学强调理论体系宗旨密不可分,但是也存在许多弊端,学生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评价重共性、轻个性;重书本,轻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普遍采用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灌输为主,教师主要为专业教师。

5 教师队伍水平偏低

从事专业教学的老师,由于我国长期过窄和过于专门化的教育,这部分教师缺少人文学科知识的熏陶,课堂讲授中,讲专业知识多,讲心理社会知识少,不能把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有机融合在一起。

三、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策略

1 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文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应以学生职业基本能力为轴心,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社会需要的主线构建,课程体系应体现中等教育学制短、教学容量大、实践性强和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特点,并借鉴国外教育的优点,突出人文基础知识传授和人文素质培养。

2 做好人文素质基本能力与对应课程体系的建设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大纲,对接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科学构建好人文素质基本能力与对应课程体系、合理选用内容,形成自身特色,以娄底市卫生学校护理专业人文素质基本能力与对应课程体系为例,对人文素质课程体系构建如下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上述课程体系安排改变了传统中等护理教育的课程结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除保证政治类课程开出以外,还加大社会和人文知识比例,增加基本人文知识覆盖面,满足中等护理学生的需要,以培养学生整体护理观。

3 建立具有鲜明特色的课程和教材体系

在应对现代职场对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的新要求,突出体现在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和职业核心能力等几个方面[ 3],我们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社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一批有经验的职业素质教育教师,创新编写与结合职业素质教育和班会教育模式相适应的教材。既要体现专业服务和灵活办学的特点,又要打破传统的按照技术学科编写教材的模式,开发应用与专业工作相一致,与实际需求相适应的综合性和案例性课程和教材,并及时调整设置课程内容,根据社会的需要开发符合实际的地方和校本教材,完善和丰富教材形态。可采用核心课程的设置模式,将部分人文课程作为核心课程建设,强化人文教育。

4 改革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采用授课、访谈、调查、网上教学、专题讲座、学术活动、角色扮演、展评等教学方法,形成自学―问题―引导―讨论―实践等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通过课堂―社区―图书馆―网络―医院―社会,形成教学实践体系,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途径。人文素质教育的评价是多方面的,应根据不同层面的课程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形成笔试―口试―小讨论―专题报告―论文等多种评价方式。

5 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人文精神教育应多渠道、全方位进行,贯穿在教育的全过程中,特别是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挖掘人文教育因素,发挥人文教育功能。专业教育是中职教育存在的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职业教育既要以专业教育为其存在的前提,又必须以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指导,以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来实现人文教育与护理教育的相互渗透。这就要求专业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既要自觉地将人文精神贯穿于专业课教学的始终,又要通过专业课教学,将人文素质教育内容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以达到训练出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陶冶健康的职业情感的目的[ 4]。

6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等隐性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人文精神教育不仅靠以课程教育为本的教学因素,也要配合校园环境、办学理念和校风校貌等隐性教育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教学因素和非教学因素的和谐发展,才有利于形教育的良好氛围。隐性课程蕴含在学校的各种情境中,如校园环境、教师人格、师生关系、艺术活动、学术讲座、社会实践等,它具有广泛的渗透性、潜在的影响力和无意识的教育价值[ 5]。只有充分挖掘具有人文精神的教育资源和内容,综合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和手段,整合人文素质教育的各种因素和力量,形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才能使教育的人文价值得到应有的发挥和释放。

参考文献:

[1 ] 唐志鹏.中专教育与人文素养 [ J ] .中国轻工教育,2001(4).

[2 ] 李秋萍,杨支兰.国内外护理学教育中人文教育现状对比及发展趋势 [ J ] .中华护理教育,2006(3):132―134.

[3 ] 熊慧群.浅论中职校人文素养校本课程的开发 [ J ] .中国电力教育,2008(11).

篇2

【关键词】小学;学校课程;体系建设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课程体系建设工作的推进,农村小学的课程体系建设工作引起了学校管理的重视,在学校若干的管理问题中,课程体系建设工作自然是最为重要的管理问题。结合近一年多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活动,本文试就农村小学推进学校课程体系建设谈以下五点实践要求。

一、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应基于学校课程育人现状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和瓶颈,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与要求,涉及学校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多方面的管理工作,需要学校干部教师的积极参与,并认真分析学校的课程育人现状。通过对部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校情分析,我们认为学校课程育人现状,主要应从三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一是学校依托课程的实施,对学生开展素质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与教育质量的情况分析,综合而言就是学校的办学水平或是办学实力的分析;二是学校课程开设的门类或区分的学习领域,其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的密切联系程度的分析;三是学校对于课程育人效果的评价手段与评价效果的情况分析。一般来讲,对学校的课程育人现状进行校情分析,可以结合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课程开设、质量评价四个方面进行。开展课程体系建设的校情分析或课程育人现状分析,是农村小学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可以说是一种素材的收集与心理的准备工作。

二、农村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应放到社会实践能力上

近年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已有的培养举措更多侧重于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等来进行,而很少从课程建设的角度去探求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现行的农村小学开设的课程,在价值取向上不是以应用知识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目标的课程,而主要或仅仅只是从知识掌握和认知发展的角度去设计、组织、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为此,农村小学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取向我们主张应放到社会实践能力培养上,以此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农村小学课程体系建设需要突出校本课程建设管理

新课程改革提出三级课程体系,深化课程改革又对优化国家课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与个性学习的课程有新的要求。而作为其中的校本课程,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最灵活、最具有学校特色与资源开发性的课程。校本课程基于学校、基于教师、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学校课程体系最富有生命力的课程建设。事实上,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农村学校教师而言,是一个提高课程建设能力,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推动校本课程体系建设的重要途径。学校管理者或校长,如何调动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如何通过校本课程建设充实与完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正是课程体系建设管理的关键性问题。目前,农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能力不高,校本课程的形式化、运动化现象较为严重,凑数量,无质量,所开出的课程往往效果欠佳,能真正给学生有所收获的并不多见。加强管理,完善制度,开展培训,确定校本课程标准,组织研讨,分阶段组织实施,广泛征求完善意见,评价效果等,是管理者实在的工作内容。

四、提高学校教师课程建设力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

新课程本身是一种学习型和开放型的课程,是以与校长、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对话、合作、探究为基础,并要求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正在开展的课程,它改变了传统课程编制强调“三中心”(以学科、知识和书本为中心)的做法,从社会和科技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验等角度来组织材料和精选内容,为学生提供广博的科学知识背景和动手实践的机会与条件。教师成为了课程的建设者、课程的改变者、课程的实施者和课程的评价者,教师作用的发挥,成为了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动力与最大的资源。在农村学校,如果有几位有教育改革热情,有一定个性特长的教师,则课程建设的落实,特别是教师课程建设作用的发挥就会很具有示范引领性,就会让学校呈现出课程体系建设的最大资源开发性。许多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中,都将教师参与课程建设的实践问题放到重要的地位,要求教师必须成为课程研究者、课程计划者及反省的实践者。现在流行的课程行动研究,就是教师的一种自我反省式探究研究,教师作为课程的实践者个别地或合作地、系统地批判性的与反思性实践,不断提高课程建设的专业知识与各方面的能力。课程行动研究具有三个基本的特征:为课程行动而研究。对课程行动的研究,在课程行动中研究,农村小学课程改革要取得实效,最有效的方式是组织教师开展课程行动研究,有效提高课程建设能力。

篇3

关键词:中等体育学校;物理;课程体系;建设;探究

一、对物理教材组织顺序的探索

“课程”不仅要有“课”,还要有“程”。所谓“程”就是一种过程、一种程序,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教学内容,更要重视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有实践研究表明,对于相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次序教学,竟然有截然不同的效果。传统的物理教学一般都是根据所研究的现象来安排教材顺序,没有根据物理学深层次的本质进行安排,而笔者认为这种结构的安排是不够合理、不够科学的。首先,从研究对象的物质形态方面来讲,我们可以把物理学的教学内容分为粒子、场、波三大部分,有抽象的也有具体的,而从研究方法上来讲,主要有质点、微观粒子、场、波、刚体以及热力学系统等,而就其线度来看,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如果从运动形式方面上来看,可以把物理学教学内容分为平动、转动、波动、振动、随机运动等,虽然这些运动的复杂程度不一,但是每一种运动都有其一定特点,也有其相应的研究方法。如果从阐述的物理规律分,则可以为分为演绎规律和统计规律两大类,对于中等体育的学生来说,可能更容易接受演绎规律。想要使中等体育学校的物理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握教材组织顺序是教师必须要做的工作。

二、科学设置实验教学环节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物理实验是物理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不仅能够亲密接触一些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增强思维的严密性,还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一些实验技巧,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对学生学习物理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有一种“重理论”而“轻实验”的思想,他们认为实验在整个教学中只是一个陪衬的作用,或者只是教学中的一种辅助手段,所以物理的实验教学一直不容乐观,要么学校投入的经费太少,没有完善的实验设施或是单独的实验室;要么教师认为实验过于浪费时间,没有给同学们实验的机会;再或者教师把一切都准备好,只欠同学们“按步骤行事”的这个“东风”,认为这样可以加快实验的速度。在这些教学过程中,要么学生没有实验的条件或机会,要么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的步骤去做一些简单的验证实验,导致实验教学的效果不佳,起不到实验应起的作用。作为中等体育学校的物理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中的不足,让学校和教师们都能够对物理实验持高度重视的态度,给学生配备完善的仪器设施,配备单独的实验室,给学生足够的实验机会和实验空间,让学生在实验中体会理论的来源,验证理论的真伪,也在实验中感受科学、感受成功,让学生用实验巩固理论知识,也用实验促进学生对理论的进一步学习。

三、科学的课程设计

建设优秀的、完善的物理课程体系,需要有科学的、合理的课程设计作为前提保障,所以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该多花点心思在课程设计上,让课堂上的物理教学有一条完善的教学线条,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认为,课程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课程设计的目的。

有了明确的目的才能有明确的前进方向,才会让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不走或少走弯路。(2)课程内容的选择。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从来不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到哪就讲到哪,跳跃性很强,让学生总是摸不着头脑,把握不住学习的方向和边界。所以教师在课前就应该对课程内容进行一定的筛选,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握教学的难度、深度和广度,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更加清晰。(3)课程计划的安排。课程计划的安排一般是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接受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是为人类发展所服务的学科,也是一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的重要学科。因为物理学科包含了严密的逻辑思维、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研究能力等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维和能力。所以我们中等体育学校不是学物理专业的,但是物理学科所包含的众多思维和能力都是社会需要的,是学生们立足社会需要学习的,因此建设一套合理的物理课程体系实属必需。

参考文献:

[1]邢杰,赵长春,樊振军,等.大学物理课程体系的改革[J].中国科技信息,2010(23).

[2]徐明达,于佳丽.论建立开放的高职高专大学物理课程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5).

[3]斯坎得尔·吾斯曼.提高大学物理双语教学质量初探[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8(4).

篇4

关键词:物探专业教学 课程体系 建设 实践

一、物探专业课程建设思路

石油物探学校物探专业是以中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国内外市场发展为背景,以生产一线从事地震资料野外采集、地震资料数字化处理及地震资料综合地质研究为推动,依托石油行业的优势,专门培养面向石油、天然气、煤田、煤气层及其他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行业等急需的复合型高技能操作人才。当前石油勘探一线对高技能操作技术人才需求量大增,但是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中只有石油物探学校开设物探专业。石油物探学校建校30多年来,在专业设置方面有一套完善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物探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与改革”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物探专业课程建设要以服务企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订单培养,实现“教、学、做、工”的一体化教学;以任务驱动、项目引领、校企合作等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培养模式,构建融合计算机数字处理与物探专业课程体系,创设物探技术主干课程,以主干课程建设带动其相应的专业课程群的建设。要以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为平台,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构建“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建设水平。

二、物探专业课程建设实践

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职业岗位需求为主导,选择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将来在职业岗位上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态度。石油物探学校以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课堂”等课程方案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构建“融合交叉,多元整合”的实践和理论教学体系,见图1。

图1

该体系以职业能力为本,以职业活动为主线,将知识内容与技术、技能培养相互融合,理论和实践教学场所相互融合,使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功能相互交叉,知识、技能和技能培养的落脚点相互交叉,通过设置模块化的“专业核心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项目”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多元化整合,如图2所示。

图2 专业课程体系

物探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项目涵盖了公共文化基础课模块、专业技术课模块、专业技能训练模块和综合实践课程模块,满足了从低到高的学生职业生涯成长规划。公共文化基础课模块将物探专业中必备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有机整合实现综合化;专业技术课程将物探领域中某些技术知识和技术应用方法有机整合,突出技术的实现过程,实现理论实践一体化;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将典型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和项目化,着重培养专项技能,突出熟练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校企合作,开展物探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1.市场调研,定位人才需求

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主线,面向行业职业群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根据物探行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就业前景及专业设置,为使专业教学计划更加适应实际生产的需要,适应学生就业的需要,更好地体现为石油行业服务,笔者所在学校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隶属的新兴物探处、海上事业部、综合物化探部、海外国际部等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包括设备情况、技术力量、企业发展、人才构成等。

2.依据市场需求,确定工作岗位

根据学校市场调研、市场需求及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学校专业设置确定了主要工作岗位、相关工作岗位和发展工作岗位。主要工作岗位是野外资料采集技术人员、解释员、处理员;相关工作岗位是施工监督员、大小线排查及维修工、钻机、爆炸监督员、仪器操作员、测量操作员;发展工作岗位是野外资料采集过程的地球物理师、地震勘探监理、地震数据处理工程师及地震资料解释工程师。根据以上情况,学校确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形成专业优势特色,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物探技术操作人才。

3.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整合校内外实训教学基地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其中质量意识、HSE意识、市场意识、工程素质和解决生产实践及工程项目的能力,只有在正常运转的企业中才能真正获得。学校在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功能进行有效的整合,如图3所示。其中校内实训基地主要通过证书嵌入式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或项目教学实现职业资格考证、课程设计、创新教育等,以便学生掌握物探专业基础技能、专项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校外实训教学基地是以校企合作的方式,实现认知实习、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图3

4.以物探专业为主体,布局校内实践教学基地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物探专业课程的交叉互溶性不断增强,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等综合化程度越来越高,学生涉及的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以物探类专业为整体,将专业共性、课程匹配、专业特色、技术应用等有机结合、系统布局、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学校在现有设备基础上,资料解释实训室新配备了6台大型服务器以及40个服务器终端。安装了东方公司自主研发的、具有国际一流的GeoEast解释处理一体化软件6套,价值1000余万,且每周六周日对物探专业学生开放。学生从原来手工资料对比解释改成了应用计算机软件对比解释。每年可以培训学生、学员超过2000人次。

物探地质实训室是石油物探学校特色实训室之一,实训室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岩石、矿物标本千余件,地质模型百余种,地质图件近百套。实训室可完成《矿物鉴别实训》《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鉴别实训》《地质地形图绘制实训》等实训项目。此外,在地质授课中,教师还将地质模型和地质图件应用到日常课堂教学中。

新增地震勘探工实训室,此实训室是培养地震勘探技能操作型人才的主要场所,学校与野外生产前线紧密联系,拥有大小线100余条,采集站8个,爆炸机4台,地震检波器测试仪2套,同时还具备收放线的广阔场地,可以进行大小线的收放训练和查修线练习。

5.以校企合作,实现校外实训基地的共建

(1)沿用了原有的周口店野外地质实训基地。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研究古人类演化、全球古气候变迁和古中华文明的圣地,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周口店及其邻区范围内地学研究、教学资源亦十分丰富且独具特色。该区是古老且相对稳定的华北陆块在后期(尤其是中生代以来)又被改造活化的地质单元,现已被视为探讨板块内造山机制等方面的经典区段;独特的大地构造属性所铸就的类型齐全、典型直观的诸多地质遗迹,它们既不像标准造山带那样复杂,又不像稳定陆块那样简单而构成难易适中的野外地学教育资源,加之地理区域优势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学校提供了一个难得的野外实践教学场所。

(2)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野外勘探小队。学生在最后一个学期到东方地球物理公司野外勘探地震队进行一个施工期的顶岗实习,提前接触生产一线,把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以及实际的操作内容应用到野外地震队的生产中,以此积累学生的经验,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四、依托企业,实现基地工作的开放互动

1.实践环境与物质资源的整合

树立资源统筹管理的理念,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一个校内生产单元(如学校与物探仪器中心合办的物探采集实训基地),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安排使用,实现校企双方共赢共享局面,对内实行企业化管理,营造企业的职业氛围;对外实行市场化运作,建立顾客绿色通道,开展生产经营、社会培训、学生实习和技能鉴定。

2.实践教学人力资源的整合互动

石油物探学校在教师能力培养方面实行了专业教师下企业一线实践锻炼制度,把专业教师在一线锻炼过程中学到的企业先进技术、先进工艺、操作流程、优秀企业文化理念运用到教育教学中。聘请行业专家到学校为专业教师培训GeoEast解释处理系统,安排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的相关专业培训,同时协助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科研开发的工作。

3.实践项目信息资源的整合互动

校企合作规划了实践教学环境的布置、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合作开发了实践教学课程和各种实践教学资源;共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考核方式等,把企业最新的技术成果、市场信息渗透到课程教学之中,将教学过程与生产(工作)过程融为一体。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 大学英语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蒋燕(1964- ),女,贵州安顺人,安顺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应用语言学。(贵州 安顺 561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安顺学院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大学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1AJG03,项目负责人:蒋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3-0138-02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涉及学生面广,其教学效果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后续发展,课程体系建设是大学英语课程实施的主渠道,关系到该门课程开设的教学效果。文章以西部某一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为切入点,通过观察研究、资料查阅、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如何建设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提出自己的设想。笔者通过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近12年的情况为:输入“英语课程体系”检索词,全部期刊检索有128条;输入“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检索词,全部期刊有31条;输入“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检索,全部期刊1条。可见,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别是以前的专科学校升格为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发展迅速,并在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而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层次定位是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兼培养专科生,培养少量研究生。服务面向定位是立足本地、辐射周边、面向全国其他省区,为本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以应用为指导,努力构建应用型教学模式和方法,把知识和能力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提高职业竞争能力,这就要求加强公共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

二、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

为了有针对性地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进行研究,我们依据Richards所提出的需求分析方法,并参考国内外外语教学需求分析问卷,自行设计了调查问卷,以西部的几所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文理科学生为调查对象,对所选定的大学英语授课班级发放问卷450份,当场收回有效问卷435份,并随机抽取20名学生进行个别访谈。分析整理调查情况如下:

1.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由于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欠佳或缺少良好英语学习习惯,学习英语很难达到教学目标要求,难以达到求学深造和英语交际的能力。

2.课程体系不完整。英语课程设置大致以基础课程为主,以精读教学模式为核心,以语法翻译法为重;重视基础英语,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略文化知识的融入,缺乏英语交际能力培养,导致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欠缺;基本上是在教材的课文中学习语言知识和有限的文化知识。其课程设置和整个课程体系重知识轻能力,文化教学缺失,导致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欠缺。

3.教学模式单一。一般是教师主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大班上课,满堂灌,笔记加作业,采取单向式的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语言能力主要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和布置作业的方式来提高。这种教学模式,教师居支配地位,忽视学生个体差异的、单一的教学模式,违背了语言习得的规律。

4.教学设施不足。由于贵州省各市州的地方高校在管理归属上是“省市共管,以市为主”,这就必然受到所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有的地方政府投入少,学校办学经费十分紧张,外语教学硬件设施较差,多媒体教室短缺,校园网络化教学不能开展,英语学习软件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即使使用多媒体教学也只停留在将黑板搬上屏幕的水平。

5.教师素质亟须提高。这类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在数量、质量上都有待提高。由于市州各方面条件比较差,很难引进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的教师。全校的英语教师一般只有30人左右,既要承担英语专业课,还要承担全校的公共英语课。加上办学经费紧张,专项资金缺乏,不能对在职英语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

6.学生期盼学习英语。调查显示,希望改革英语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的学生占89.66%,希望改变教学方式的占95.86%,希望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占92.87%,希望开设四级后续英语选修课的占72.18%,希望能够通过四、六级考试的占97.70%,希望所学英语能够适应将来的英语岗位的占88.51%。可见,学生盼望学好英语。

7.用人单位的反映。在调查时用人单位反映,有的毕业生有英语四、六级证书在手,各门课程成绩优秀,但一旦进入文秘、外贸、科技、新闻、金融等领域工作时, 却写不好英语书信,看不懂英文国际招标书,讲不了英语谈判,难以学以致用。原因是学生只掌握了通用英语,缺乏适用于各种特定语言场合的专门用途英语。而大学英语教学只是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只是为检验学生基础阶段英语水平的考试,仅仅是英语语言需求的基础,不能使学生应对各种具体的英语交流场合。

三、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构想

Richards认为,语言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过程包括需求分析、目标设定、大纲设计、教学方法、测试和评估六个方面。应用语言学家James.D.Brown认为,只有准确了解不同类别的需求,了解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掌握群体概况,才能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检查语言的运用情况,才能实施合理的课程设置。结合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构想:

1.以学生和社会需求为基础,设置课程模式。基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需求,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时,首先应该进行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分析,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英语水平及技能的要求,并以此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其次,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要始终建立在需求分析上,遵循既要照顾英语水平差的学生,又要给好的学生以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又有较强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通过个性化学习,确保英语水平稳步提高并满足不同专业发展需要以适应社会需求。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制定、教学方法选择、测试与评估等都要以需求分析为基础,遵循课程理论的原理和方法,探索一条具有科学性、针对性又有个性化、多样化的地方教学型本科院校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建设之路。

2.以提高应用技能为中心,定位教学目标。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明确定义:“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同时又规定各高校应参照《课程要求》,根据实际制定科学、系统、个性化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我们要以此为依据,充分考虑学生的应用技能、个体差异、学科专业要求等,建立个性化、多样化、灵活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制定教学大纲既要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又要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对不同专业、各个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而且要注重通过语言传授文化知识、提升文化素养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要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按照教学目标要求决定教学内容。要以英语语言知识、应用技能和学习策略为主,并突出实践,强化应用。

3.以教学理念为支撑,设计课程体系。教师的教学理念至关重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要有规律性的认识,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关注学生学习英语的进步,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此,可以通过通用英语和专门用途英语两个教学路径和两个阶段,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掌握英语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大学英语的课程设置应由语言基础、语言文化、语言技能、语言应用等四个部分组成,其课程体系总体为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其中基础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第一阶段,可开设通用英语,供那些在语法、词汇、语音、写作和学习方法上有困难的学生选择,并可以弥补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不足。第二阶段,引入与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专门用途英语),根据学生的特定需要和目的设置课程,如开设西方社会与文化、跨文化交际、高级阅读、英语写作、英汉互译、旅游英语、文秘英语、商务英语等各种课程,供学生选择。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一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交际能力和所学专业的英语运用能力。

4.以分类指导为原则,转变教学方式。外语教学的实践证明,需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英语基础和各校不尽相同的教师整体水平、教学资源,采取分类指导原则和分级教学方式。采用不同起点、适合不同类型学生的教材,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学习目的学生要求。根据不同学生、不同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情况,开设的课程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由通用到专业,由综合到实用,进行不同级别、不同课程的学习,如通过开设综合英语、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并结合拓展英语课程在语言技能类、应用类、文化类的应用供学生选修,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人文知识,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只有采取分类指导、分级教学的方式,才能使不同英语知识水平的学生达到不同级别的课程要求。

总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复杂、完整、系统、多学科交叉的工程。需要通过需求分析,了解学生主体的需要和社会需求,转变教学理念,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大纲,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需要抓好通用英语教学和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参考文献]

[1]陈彩霞.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院校课程设置的特色与启示[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7).

[2]郭宇路.谈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开设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必要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3]韩戈玲,董娟.多元生态化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1(3).

[4]刘富强,孙建奎.多重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J].职业时空,2007(18).

[5]孙建奎,宫钦言.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建设[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6]严明,冯莉.国外ESP教学研究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4).

[7]杨淑侠.新建本科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探索[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8]杨玉兰.学生需求对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的启示[J].外国语文,2012(6).

[9]郑红莲,刘桂兰.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施原则[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9(1).

篇6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资源整合;课程体系;身心素质

体育教学是提升学生身心素质的关键,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高校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高校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多方面的综合性人才,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和综合实力,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必须要实现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不断优化资源整合和重组,实现课程体系的重新完善,从而来让高校体育教育呈现更多的意义。

1.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研究

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是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关键,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形式。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构建,应该构建科学化的体育教学课程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核心目标,关注人的进步和发展,不断地来对他们的个性和人格进行有效的鼓励和提升,促进个体的成长;构建健康的体育校园文化环境,以环境为依托来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并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多方面的保障,推动教学效果延伸;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拓展及延伸,应该充分地认识到体育教学的延伸意义,促进学生多维素质和各方面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个人发展和进步,强化高校体育教学目标的达成;强化体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地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实现教学相长,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型,助力教学效能提升。总的来说,高校体育教学应该是立体化、多元化的,在高校体育教学实践中应该立足于教学资源的整合,不断地促进课程体系建设,这样能够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热情,从而来更好地发挥高校体育教学的本质作用,为人才成长和发展创造有效的条件。

2.高校体育教学资源整合及课程体系建设思路研究

2.1以协同创新为核心促进体育教学实践

以协同创新为核心促进体育教学实践,明确高校体育教育的本质和核心目标,为高校体育教育实现指明道路。必须要结合时展潮流和素质教育改革推进来合理优化教学方式,提升体育教学课程创新化的发展和进步。应该充分重视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赋予高校体育教学更多的使命感和时代性,善于从体育本身汲取营养,从而来更好地保证体育精神与个人人格培养的融合,在实现个人身体素质提升的同时来进一步地实现个人身心素质的强化,有效的促进高校人才的输出,从而打造出完善的高校体育育人机制。

2.2构建科学化的体育教育管理制度

构建科学化的体育教育管理制度,有效促进体育教学秩序的构建和稳固,从而来更好地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和效果。第一,不断地加强对于体育教育的管理,包括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教材的设定、体育教学规划、体育教学方式等,实现对于体育教学的系统化管理。同时,还应该建立有效的体育教学工作管理制度,对于体育教育进行系统化的树立和管理,促进各个教育组织部门的密切配合。第二,打造完善的体育教育内容支撑,包括对于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研究、体育活动设置、体育选修课程的举办等,从而来不断地为体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有效支撑。比如可以通过打造开放式校选课程,为学生的体育学习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内容,提升他们的体育视野和体育素质。

2.3资源整合与重组,实现课程内容建构

资源整合与重组,实现课程内容建构。要想让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产生更强的实践效果,就必须要善于对现有的体育课程和内容资源进行重组,从而让体育课程内容更加鲜活起来,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第一,结合本校体育教学资源,来对优势课程进行优化重组,将本校的优势内容进行意义上的建构,从而来很好的构建专业化的体育教学内容集群,打造本校体育精品课程建设,引领体育教学朝着健康化、多元化的方向迈进,为学生体育素质提升提供有效的基础;此外,还可以与其他高校进行合作,结合彼此的优势来对自身体育课程进行整合,打造富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第二,进一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实现体育教学跨学科教学研究,从而来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对于体育教学来说,它与心理学、保健营养学、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内容都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因此可以将这些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不断地带领教学体育教学朝向更加健康的方向迈进,从而有效的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2.4加速高校体育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

加速高校体育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全面促进高校体育线上线下教学的互相促进和融合,为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创造有效的条件。第一,打造网络化的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利用这一平台来进行选课、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等,针对于自身潜能的开发来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以此来不断地实现自身综合体育能力的提升。第二,打造完善的网络教学系统,学生可以直接到网络平台自行下载教学资料,学习校级体育精品课程,从而来不断地提升自身对于体育内容和体育知识的掌握,进一步地领会到体育的核心精神,为自身的成长和终身发展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总而言之,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是未来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必然,通过有效的线上教学,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评价与教学互动,强化体育教学。

2.5打造完善的高校体育教育实践基地

打造完善的高校体育教育实践基地,保证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效能提升。结合体育教学目标,巧妙地借助于校园文化建设来对之进行有效的促进,能够不断地打造完善、科学化的教学机制,增进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第一,应该充分地保证资金的充足,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器材、场地、师资力量等要素,都应该进行有效的配备,从而为高校体育一线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撑和鼓励。第二,高校要结合自身体育教学的优势来对教学实践过程进行有效的把控,打造资源共享的创新性平台,多与社会上的体育组织进行有效而密切地沟通和联系,这样可以保证高校体育教学的针对性,为学生综合体育素质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总之,通过打造完善的高校体育教育实践基地,你鞥够开发广大师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从根本上促进体育综合素质和能力。

2.6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对于教学质量、学生体育行为、课程设置、资源整合等多方面进行有效科学的评价,对于教学改革的顺利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系统化的过程评价,以教学过程评价为核心来进行评价,善于对学生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进行及时地鼓励,并不断地对高校教学过程进行及时地修正和管理,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应该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来对教学课程设置、教师行为、学生学习情况等内容进行系统化的完善和管理,从而来不断地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的科学性,这样可以不断地维护教育公平,并增强高校体育课程教育的实效性,为时代进步和高校教育改革提供有效的思路和支持。

3.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逐渐渗透,特别是在网络技术的支撑下,高校体育教学资源整合及课程体系建设成为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建设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对于资源内容、教学队伍、学习方式、教学目标等都有着较为严格地要求。具体到实践教学中,应该以协同创新为核心促进体育教学实践、构建科学化的体育教育管理制度、资源整合与重组、加速高校体育网络化教学平台建设、打造完善的高校体育教育实践基地、构建科学合理的体育教学评价机制等,从而来不断地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未来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姜同仁,马向文,王亚飞,钱杰.集约化高校园区体育教育资源与开放式教学模式构建[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03:77-82.

[2]胡小善.协同创新视角下高校体育大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4,05:95-98.

[3]王南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贵州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体系的必要性分析[J].铜仁学院学报,2012,03:88-91.

[4]伍娟,林志军.民族传统体育引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23:139+141.

篇7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ractical curriculum of accounting major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practical teaching of accounting curriculum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put forward some method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curriculum system of accounting major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关键词: 实践;典型工作任务;体系建设

Key words: practice;typical work tasks;syste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3-0271-02

0 引言

会计专业,是一门对专业技能要求较为严格的应用型学科,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毕业后能立即上岗。因此,以会计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经验,逐渐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已成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目前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的现状

1.1 实践教材不适用 教材内容是搞好会计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目前教材存在的问题有:教材内容缺乏职业特色,知识点间各自为政。教材未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习知识的心理逻辑和获得知识的认知规律,结构上采用以理论为主、实务说明的模式,过多的通过文字表达经济业务。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之间各自为政,忽视彼此之间的联系,知识点衔接不紧密,学生对一个会计期间业务流程缺乏完整性认识。

1.2 实践岗位不清晰 校内模拟实习对于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就是老师发放的一整套实习资料,通

常情况下这些资料是一个企业一个月内的经济业务,让学生独立完成从凭证填制、审核至编制会计报表的核算程序。这种模拟实训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企业的实际经济业务,但是,在模拟实训过程中,学生是会计、出纳、库管员等身份的综合体。多重身份的融合导致学生身份不明、岗位不清,使得学生不清楚企业整体的财务分工、岗位之间的连接、会计凭证的传递等。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使用这种教材,形成学生实践结果的一致性。由于学生对实训教材不感兴趣,影响了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无法实现会计实践教学的目的。

1.3 实践方法不灵活 当前,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教师通过给学生发放一整套资料进行校内模拟实训,根据老师讲授的方法让学生实验进行检验。这种实训只停留在一套资料和标准答案上,可以说是一种被动性的实训,课程与实际工作脱节,使学生不能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更无法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创造能力。

1.4 实践力量有待提高 从目前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一方面大部分会计教师都是从学生向老师过渡,不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并且随着教学任务的加重,参加社会实践的时间更少;另一方面,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没有被学校纳入教学管理计划中,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被执行。因此,专业教师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了会计实践教学的效果。

2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

2.1 明确实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 针对企业的现状、会计岗位的分工、企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等问题进行调研。通过调研,明确就业方向,进而确定实践课程的目标以及相关课程的内容。并且根据调研结果不断调整会计专业的教学计划,为制定专业实践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提供参考依据,并形成动态的人才培养方案。

2.2 创新教学理念 强化校企结合,加强与课改专家、教学专家之间的联系,不断推动课程改革工作,突出专业设置与岗位要求相匹配、课程内容与实际工作相对接的原则。逐步实现:以“教师”为主导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教学方法由“填鸭式”向“行动导向”转变、由“重理论轻实践”向“理论实践一体化”转变,以及由“注重终结性评价”向“多元评价”转变,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3 革新教材内容 实践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围绕以会计职业实践为主线,以会计职业岗位标准为主题的任务引领型课程系统来进行,打破传统的按照学科系统进行教材编写、课程传授的方式方法,在具体课堂教学设计中以工作任务为载体,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或模拟情境的行动导向教学实践中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能力,树立职业道德。这种方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法的实质是将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知识堆积,这正是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

首先,在整体化职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课程教学目标,对专业核心教材进行整合和开发,并形成若干个教学项目(即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目标应基于本职业岗位在工作过程中的需要,即学完后“能做什么”,而不是过去的“知道什么,了解什么”。其次,为了让学生完成若干个教学项目(即典型工作任务)的学习,教材内容要涵盖全面的工作情境,即在实际工作中能出现的各种“情形”和“环境”,并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怎样熟练操作。教师通过创设工作情境,将工作情境转变为学生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围绕会计工作岗位任职人员所需知识和职业能力,结合学习领域新的教学策略进行构思和编写。教材内容必须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意锻炼学生的革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形成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特点的专业课程体系。

2.4 改革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职能,积极推广“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做中思”,“思中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树立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的教学理念。教师积极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案例研究、模拟操作、角色扮演等方式,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丰富课堂教学的媒体,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媒体资源;开发学习情境,把对应的职业所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融入学习情境,通过形象、生动的全仿真模拟操作,进一步深化理论,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岗位”上学习。

2.5 创新评价考核方法 学生评价考核方法与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改革相配套,在评价标准上,引入企业真实标准,教师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行业标准相结合,邀请企业讲师进课堂,对接企业操作规范和员工考核标准;在考核方式上,实现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口试、实操考核、过程考核多种形式并存;在考核内容上,重点考核知识应用、能力水平、实操技能,实行多元化评价方式。

2.6 注重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保障实践教学质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具体表现在:①外聘在职会计专业人员为客座教授,对在校教师进行培训与指导;②组织会计专业教师进行学习进修,根据需要脱产或利用假期到一线参与实践;③凭借人力资源优势,设立财务咨询机构、记账机构等实体,为会计专业教师提供实务操作的平台。综上所述,实践教学的效果决定了会计教学工作的成功与否,也决定了会计教学质量的优劣,只有建立并完善适合中职学校会计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实践性教学是会计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中职学校必须重视会计实践性教学,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美丽.高职会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改革探讨——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为例[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

篇8

关键字:高职高专;民办教育;程序设计;课程开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3.07

在"十一五"期间,高职院校特别是民办高职招生有了很大的压力。为了保持招生规模,生源质量不断程不断下降之势。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对程序设计类课程普遍存在畏难情绪。

1.程序设计类课程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化的逐步深入,对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的程序设计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民办高职院校的生源基础较差,加上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不足,程序设计类课程目前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1.1 忽视行业技能更新需求

软件行业主流技术的更新周期也越来越短,但部分民办高职目前仍然在开设VB、VFP等课程。这些语言或编程工具已经日趋淘汰,在实际应用中已经没有任何意义。如果以计算机等级考试为由继续开设此类课程,将会和行业应用背道而驰,与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渐行渐远。

1.2 忽视学生基本能力培养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更新也是合情合理的。但一些学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出现盲目跟风的情况,一个新软件上来了,马上就更新课程。在不断抛出云计算、物联网概念的同时,往往忽视良好编程思维和习惯的培养。软件行业是个对基本素质和基础技能要求非常高的行业,学生没有基本的算法、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的知识,不懂软件设计过程是学不好程序设计类课程的。

1.3 忽视课程教学体系建设

一些学校在课程安排方面,往往花大量课时讲了很多种编程语言。由于总学时的关系,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都是蜻蜓点水,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差。教学总有其内在规律,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突出一门核心编程语言的训练,让学生懂算法、会编程,现在看来十分必要。

2.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原则

在职业教育领域,目前已经构建了许多课程开发程序,形成了多种课程开发模式。职业教育课程鲜明的个性特征,决定其课程编制必定要遵循某些基本原则。

2.1 基于数据资料的原则

因与生产一线工作紧密结合,职业教育课程的编制需要建立在足够的数据资料基础上。需要通过查找与学校、行业企业有关的数据来论证课程是否有必要编制,需要对学生的个性特征与职业特性的匹配程度等数据取舍课程内容。

2.2 基于行业依赖的原则

让行业的专业人员参与到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去,才能使职业教育课程内容真正符合工作岗位的要求,以保证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跟上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要尽量依靠行业来进行课程开发,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重要支持条件。

2.3 面向学生主体的原则

职业教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准备。因此,必须否定传统的"供给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成绩的差异、男女生学习风格的差异、不同专业学生学习风格的差别也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2.4 面向未来发展的原则

作为与生产、生活最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不仅要考虑课程实施的预期效果,还要根据未来的发展变化不断地修订课程。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要使课程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才能增强学生在未来就业中的竞争力。

3.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将程序设计类课程贯穿于三年教学的全过程,确保学生在校期间程序设计类教学的时间不断线,编程技能训练的层次不断递进,形成了以"技能体验--技能强化--技能保持"为三个编程技能训练阶段、以"课程实训-技能鉴定-项目实习-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为四个编程技能训练模块的矩阵式课程教学体系。

课程实训模块。由专业技术实训、岗位技能强化实训和职业素质拓展等教学环节组成,实施"双结合":验证型操作与应用型实训相结合;素质训练与创新能力培养相结合。每门程序设计类课程均开设相应的课程实训。

技能鉴定模块。利用课程置换方式学习微软、甲骨文、IBM等知名IT厂商的认证课程,让学生在毕业前就可获得至少一种专业主流技能证书,并参照工信部等有关部委制定的行业标准对学生进行技能水平评估,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到的知识与产业发展保持同步,增加其就业成功砝码。

项目实习模块。依托于项目资源库,由认知实习、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四类不同层次的实习组成。大一开始,每年都会安排一类层次的实习。实训环节实施阶段管理,模拟企业典型工作过程,以项目驱动为主,衔接前后课程。

毕业设计模块。让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灵活运用所学到的知识,独立设计、制作、调试,完成一个综合性、实用型的项目。有利于深化其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并通过毕业论文的答辩,锻炼和考核学生的思维、语言表达能力。

3.应用情况

正德学院从2007年起,采用"矩阵式"课程教学体系对计算机类专业程序设计类课程进行教学改革试点。从3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学生的编程能力得到了普遍的增强,从事软件行业的比例比往年有大幅度提高。

4.总结

随着江苏省注册入学的进一步推行,民办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能力差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这个学生群体课外复习自学的愿望不足且能力不行,如何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是改革的第一步。我们需要构建切合实际的课程教学体系,才能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程序设计类课程有效信息的摄入。

参考文献

[1]宋红,李珍香.新世纪新任务下对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教育的思考[C].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2002年会学术论文集:67-68,2002

[2]陈康."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新模式的探讨[C].中华教育与教学:106-107,2004

篇9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ESP;课程体系建设

【项目】“吉林省理工科大学英语ESP课程建设可行性研究”(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2〕第467号。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3-0163-2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的30多年以来,吉林省(以下称我省)乃至全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一般用途英语(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以下称EGP)为主。EGP教学的目的是使英语学习者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和语言技能,为以后语言实际运用打下基础。随着近20年来我省中小学英语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多数高中毕业生基本达到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基础英语的教学任务已在小学及初、高中阶段完成。这使得我省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我省的省属高校特别是理工科大学的英语教学的目标与教学内容该如何调整?我省理工科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将向何处去?这是我们目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二、EGP与ESP的内涵辨析

EGP,也称通用英语或基础英语,指的是以教授基本的语言技能为目的的英语语言课程,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技能,即掌握语言的共核。这是语言教学中不论学习者的学习目的和未来从事的职业而必须掌握的那部分语言和表达方式。我们从高中到大学的传统英语课程设置一直沿用这种课程模式,把英语作为一门独立的语言课程来教授。

专门用途英语ESP与EGP相对,是指从事某种特定行业,或学习研究某一特定学科所使用的英语。ESP教学,是在完成基础英语教学之后,在学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发展到一定阶段、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使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贴近某个专门行业,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在该行业中使用的专业英语基本词汇和专业知识的英语表达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在行业工作中的专业英语交际能力。

根据学科门类又可将ESP分为科技英语、商贸英语和社会科学英语等三个分支。每一类又可进一步分为学术用途英语和职业用途英语两个分支,其最终目的都是为职业服务。Strevens还提出了ESP教学的四个根本特征:课程设置满足学生的特殊需要;课程内容与某些特定的学科、职业和活动有关;应尽力使句法、词汇、篇章结构及语义结构等方面适用于特定场合的语言运用;与一般用途英语形成鲜明对照。由此可见,大学英语EGP教学必须要向ESP教学扩展,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EGP,相反,EGP在整个大学英语教育中举足轻重。

三、理工科院校ESP教学的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尽管ESP教学在大多数理工科院校倍受重视,其现状却不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设置来看,大多数理工科院校在完成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任务后,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就任其自然了。同时,ESP教学存在师资力量不足、教材不规范和教学方法单一等弊端。外语师资培养结构的不合理使大学英语教师在跨学科知识结构方面存在不足,高校扩招又进一步突出了师资短缺的问题。教材方面,不同专业在教材选用上情形差异较大,多数是由任课教师自己选定,有些甚至是教师自己结合教案而编,这类教材都难以满足大学英语从学习过渡到实际应用的要求。

ESP作为在特定语境、特定行业中使用的英语,是语言共核之外的部分,不经过专门学习是难以掌握的。EGP教学结束后,应及时转入ESP教学。ESP课程体系的建设,应尽早建立起词汇体系,掌握这些文体的语篇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规律。

随着时代进步,工业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更加频繁,工程技术人才外语沟通技巧与能力越来越受到社会及用人单位的重视。另外,个性化和多元化教学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四、基于ESP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

ESP教学在课程设置上要坚持EGP教学和ESP教学的先后关系。对于基础还不扎实,没有达到要求的学生,主要还应以EGP学习为主,而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应尽快让他们进入ESP课程学习。ESP教学应逐渐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主流,为具备一定基础的学生在切实可行的条件下,提供丰富的ESP课程代替EGP课程,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英语提高,还可以促进语言学习的效率。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引入ESP理论改革课程设置

学校应积极建设完整的教学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将学习者和学习放在重要位置上,真正实现从教到学的转变,从通用到专门的转变。制订课程标准时,首先对接英语专业培养目标,突出“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特性,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具体需求及对实际工作中的真实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再结合语言教学的自身规律,把握不同领域的英语语言特征,对课程内容进行界定,再考虑拥有的教学资源及学生的基础,进一步确定具体的教学计划与内容。

(二)注重专业培训,加强师资队伍培养

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丰富的语言教学经验,但是难以胜任专业性强的ESP课程教学。对于实施基于ESP理论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急需对他们进行提升专业理论知识、变革教学方法的培训,使他们具备语言教学的技能和专业基础知识,能够用教学理论来武装自己。为更好的调动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学院和教师要共同制定具体科学的职业规划,确定英语教师自身发展目标,采用定期语言培训,不断提升英语教学水平的前提。

(三)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材建设

目前,从“专业”角度来说,市面上很难找到既适合学生英语实际需要又与学生的专业素质吻合的大学英语教材。适应ESP教学所需的教材,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前提,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材建设,首先英语教师牵头,联合专业教师及企业专家共同组织多元化教材编写团队;其次是摒弃传统教材编写体系,树立模块式编写思路,使每个模块具有一定的可裁减性和拼接性,推广案例教学,实行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空间;第三是在教材编写中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主体地位,融入足够的实训内容,探索课堂与实训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模式。

(四)以就业为导向,改革评价方法

ESP的教学应该坚持面向市场,一切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教师则是ESP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执行者和推动者。ESP教学的评估考核可借鉴国外的一些操作方法,即采用内部评估和外部评估相结合的办法,建立企业为主的学生学业考核与评价办法,以学习能力、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评价核心,学习过程跟踪反馈等多种考核评价方式的优点。内部评估通过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评价等形式,加大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态度等方面的评估,以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外部评估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运用所学语言技能的能力,需要社会力量的大力参与,考核手段更加多样化,问卷、调查表、面试等都是常用手段。

五、结语

理工科院校的学科设置呈现门类多、专业性强的特点,在不同领域,语言的词汇、句法、表达技巧呈现不同特点。因此,各院校应从实际出发,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与学科特点,不断完善ESP课程教学,培养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这就需要重视ESP课程教学,明确ESP定位和目标,深化改革ESP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模式,加强ESP师资队伍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使英语教学在不同专业领域凸显价值,英语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中得心应手的语言工具。

【参考文献】

[1]Hutchinson T,Water A.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 ridgeUniversity Press,1987.

[2]Robinson P.ESP Today:a Practitioner’s Guide.[M].Oxford:Pergamon,1991.

[3]Strevens P.ESP after twenty years;a reappraisal[A].In Tichoo.[M].(ed.)ESP:State of the Art[C].Singapore: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1988.

篇10

关键词:提高认识;教学实践;科研引领

一、新课程、新高考、新改革

面对新课程、新高考、新改革,我们将对信息技术校本选修课程进行全面再设计、再规划,淘汰一部分,整合一部分,重新开发一部分校本选修课程,构建以学科综合能力提升为轴心的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的建设有利于提升我校学生的信息技术学科综合能力,有利于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质量,有利于加强我校信息技术教研组的进一步建设,同时为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和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实践基础。

二、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的建设

1.学科课程群开发导向――走适合校情的特色之路

形成学校课程特色,构建学科特色课程群是我校的工作重点之一,也是深化课改、创建特色示范学校的关键。我校课程结构体系由“基础类”“拓展类”和“研究类”三级课程组成,以各学科课程体系的建构为抓手,统筹整合已有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按照各课程的功能形成各学科课程群,以直接指向学校“大气”“灵气”“才气”的人才培养目标。

2.学科课程群体系框架构建――体现课程的宗旨和目标定位

新高考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结合,考生自主确定选考科目,高校确定专业选考科目及其他选拔条件要求,综合评价,择优录取。我校作为省一级重点中学、省特色示范学校、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首批数字化示范学校,在信息技术师资、技术应用方面实力较强,具有开发和实施选修课程的能力。学校生源层次较好,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基础好,求知的欲望浓,因此我们的选修课程设置应主动与高校接轨,打通必修、选修界限进行重新整合,开设一批大学先修课程和学科发展前沿课程,提升学生所选学科的核心素养,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群。因此,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群体系框架建设的目标、思路,一是应围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体现技术特色,使其在学科核心素养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发展潜能,建构起涵盖必修课程、限定性选修课程和自主性选修课程的课程群。二是应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结构合理、可操作的课程群,以真正发挥课程群内不同课程的育人功能。

三、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成效

1.特色课程精品化

在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中,信息技术学科课程群特色表现突出,其中有省网络精品选修课程1门,台州市精品选修课程2门,临海市精品课程2门,校领先课程2门,这些课程为今后的特色课程实施提供了很好的教材范本,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2.学生发展特色化

近些年来,由于我们充分发挥课程的优势,坚持走特色课程之路,有效地推动了学生的特色化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术素养,也为我校在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比赛中获得了不少的荣誉。

3.教师发展专业化

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为教师成长搭建了广阔平台,促进了教研组的内涵式发展,营造了合作的教研文化,促进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升。通过课程群建设使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有比较明确的且具操作性的参与点,使开展学科课程建设和校本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建设性。

四、基于学科综合能力提升的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程群建设的思考

1.提高认识是前提

有什么样的认识,有什么样的理念引领,选修课程群建设就有什么样的高度、深度和广度。因此,必须把选修课程群建设的落脚点放在提高对深化课改和新高考改革的深刻理解上,放在与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的联系上,放在促进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上。

2.教学实践是基础

在学科选修课程群的建设中,我们应突出学科特点和学校特色,使学生通过课程的选择和学习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应关注课程质量,重视打造特色课程和精品课程,通过教学实践、学生学习评价反馈等对选修课程群优胜劣汰,做强特色精品课程。

3.科研引领是关键

通过科研引领,加强校本研究,开阔教师教学视野,提升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是关键。针对目前学科选修课程群的建设缺乏专业引领,教师的课程开发、开设水平参差不齐,特色课程寥寥无几的情况,我们的做法是组建专业选修课程群建设团队,通过同伴互助、课程群内教师研讨制订课程群教材建设规划。

参考文献:

篇11

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培养人才的专业领域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其一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涉及到培养目标的定位问题;其二是怎样培养这些人才?这涉及到培养模式选择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最终都要落实到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来。因为培养目标要落实为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的实现也就要落实到课程设置、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我国教育技术学专业规范研究也指出教育技术学专业分类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从微观层面上确定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方向主干课程的结构与内容”。现行课程体系存在“教学内容相对陈旧、重复多”,“层次不分、课程结构不尽合理”,“缺乏灵活性与多样性,培养目标单一、适应面窄”等缺陷。当前,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重新审视课程体系继承、发展与创新的关系,在实现课程纵深化、学际化、微型化、多样化、个性化、本土化的同时,及时更新课程实质结构,优化课程形式结构,使课程体系既具有学科规范性,又能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让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是加强专业建设的必然时代要求。

一 在理论脉络中兼收并蓄,更新课程实质结构

纵观课程理论历史,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理论有四种:(1)以博比特(Bobbitt,F)、查特斯(Charters,W.)、泰勒(TylerR.)为主要代表的“技术理性”(technical interest)课程理论,强调效率优先和对环境加以控制,在提出课程基本框架的同时,也提出了课程建设的普适性、划一性模式;(2)以布鲁纳(Bruner,J.)为主要代表的学术中心课程(discipline―centeredcurriculum)理论,将原来以直接经验为课程主要内容转变为专门化的学科知识,突出人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探究精神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结构性;(3)以施瓦布(Schwab J.)为主要代表的实践课程(practical curriculum)理论,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相互作用的情境认知,让课程重新回归实践,具有较强的灵活变通性;(4)以派纳(Pinar w.F.)为主要代表的概念重建主义(reconceptualist)课程理论,强调行动(action)与行动后的反思(reflection),即“反思性实践”(praxis),立足于个体自我意识的提升与存在经验的发展,或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断批判而建构意义,让课程重新回归于理性。

目前,在教育技术界,对于学科的理论体系也有几种不同观点,其中著名的有:由南国农教授提出的“媒体中心”理论体系,它把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放在核心位置:“系统过程”理论体系则认为教育技术学是一个处理教学问题的综合的、有机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与人类学习有关的各种因素:“五领域”理论体系则认为教育技术是从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五个方面全面研究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理论与实践;“两层次”理论体系认为教育技术学的研究领域可以分为基础性探索和应用性探索两个层次,其中,基础性探索层次包括教学设计、创新性技术和哲学文化研究三方面的内容;应用性探索层次包括学校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和学校以外的企业培训和终身教育中的应用两个方面,表明教育技术学研究重点开始向绩效方向发展。

理论体系后面蕴藏的是教育思想,每一种教育思想都能在一定程度与范围内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如李龙教授提出:教育技术学科的理论框架由本体论、核心论、过程论、资源论和绩效论五个部分组成。本体论论述教育技术学学科的定义与定位,研究的目的、任务、对象、领域和范畴以及学科基础、知识体系、研究方法、发展历史、价值观、方法论等;核心论主要论述教学设计和教育信息处理两方面的理论:过程论和资源论论述智能技术和媒体技术在优化学习过程和丰富学习资源方面的理论和方法;绩效论则从学科的课程开发、教学系统开发、媒体资源开发、绩效系统开发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根据这一理论框架建立的课程体系如表:

理论具有前瞻性、引导性。每当一种新的理论体系出现时,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辩证分析,弄清楚其来龙去脉以及它可能在该专业领域中的积极影响,并据此对自己的课程体系做一番审视甚至调整。当前,各高校以传统媒体为核心的“学科中心论”类课程较多,反映教育技术研究领域最新理论成果的课程较少,有关学习理论、网络媒体和绩效论的课程还没有进入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之中,课程门类没有及时更新,跟不上时展,而且各门课程还存在内容陈旧的现象。如:电子技术系列课程中较为陈旧的经典理论偏多,新技术知识含量偏少,涉及的往往是大量经典理论计算,很少囊括现代教育技术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

二 在分化与整合中重构体系,优化形式结构

课程的形式结构是课程的外部存在形式,反映了课程的门类与数量,讲究课程类别的完整与互补,主要体现在是分科还是综合、是必修还是选修、是学科还是活动的差别上。从逻辑结构看,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程首先可以分成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两大层次。前者是学生学习该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后者则是为形成该专业的实践应用能力而设置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

教育技术学的专业基础课程有哪些呢?笔者认为,教育技术学的基础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智能技术基础,即思想方法基础,包括哲学基础、方法论基础、理论基础这三个部分:二是媒体技术基础(物化技术),包括硬件基础、数据库技术、通讯技术和软件基础等。

在专业基础课之后的专业课应开设哪些呢?由于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是“与教育相关的技术”,可以确定,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课应该是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学科,又可以分为二者相结合的专业理论、二者相结合的应用技术、二者相结合的实践应用三个层次,即专业理论类课程、技术应用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在专业理论层次中,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理论和教育传播学是基础。教育与传统媒体相结合的理论有教学媒体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电声系统、教育电视系统等;教育与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相结合的理论有计算机辅助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绩效技术、远程教育理论、网络教育理论等。此外,还包括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等对教育技术学本身进行研究的理论。在技术应用层次中,主要课程有教育电视节目编制、电视节目制作技术、 多媒体技术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人工智能技术、数字文化艺术、以太网技术应用、绩效技术应用。在实践层次中,除了专业实习、教育实习、项目设计等综合实践外,还有电视广告创意与设计、电视节目制作实践、3D实践、动画制作、多媒体课件脚本设计、网络课程开发、教学资源库开发等。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计中“照葫芦画瓢”现象屡见不鲜,层次不分、比例不当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按学科的逻辑层次来分,大学课程的层次构成一般为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跨学科课程。但目前我国高校的课程分层一般采用公共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的“三层楼”结构,一般先开公共课,然后开设专业必修课,最后开设专业选修课。这个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专业课内容层次不分,没有专业基础课模块,以至一些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次序不清,学习顺序紊乱。因为专业课中仅仅把必修与选修作为课程开设先后的分类标准,并不能很好地体现课程内容之间的继承与递进关系。又如在专业理论类课程、技术应用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中都应该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如果按必修先开、选修后开的顺序学习的话,有些技术应用类与实践类的必修课就会先于专业理论类的选修课,学习顺序就颠倒了。应该把以上顺序调整为“公共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理论类课程一技术应用类课程一实践类课程一跨学科课程”。

另一方面,因为层次不分,也就不可能考虑到各个层次的比例问题,造成了各个层次的课程比例不合理,理论类课程过多,技术应用类与实践类课程偏少。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议把教育技术学知识分为八类其中工具性知识6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9门、自然科学知识5门、知识管理知识4门、传播学知识9门、计算机知识10门、电子技术知识6门、教育心理学知识7门,其中所列课程绝大多数为基础理论类课程,只有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网站建设与开发、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数字图像处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等少数几门课程属于技术应用或实践类课程。各校实际开设的专业课程也属于这种情况,第一个层次的理论性课程偏多,后两个层次由于受师资、设备等各种因素的制约,普遍比较薄弱,开设的课程门类少或即使开设也不能教到位,未能从整体上形成多元化、层次化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第一个层次空泛理论知识的堆砌导致泛而不精;技术应用类课程的不到位导致第一层次的理论无法消化,动手能力差,而这又导致学生缺乏创造、设计的能力,以致教育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类课程难以落实到实践能力的锻炼上,常常只能流于形式。此外,专业基础课也存在数量少,涉及面太窄的问题,不能为学生将来发展提供个性化选择。针对以上问题,需要着力加强专业理论与专业技术应用类课程群整合,作增设学际化课程尝试;在实践类课程的建设可增设某些微型化课程,以适应学科一方面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又不断综合的技术发展趋势。

三 在共性中寻求个性,提升专业特色

对于多元化的社会实体,只有站在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真实地把握实体的本质。“和而不同”应该成为一种思维方式与哲学信仰。在强调共同性、普遍性、统一性的同时,也应充分考虑个体性与差异性。

哪些课程应作为体现专业共性的必修课开设?哪些课程又应作为凸显专业特色、地域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选修课开设呢?我们可以参考“教指委”构建的课程体系,共五个模块:(1)学校平台课程:两课、大学英语、体育与健康、美育、军事理论、综合交叉、信息技术、跨院系任选。(2)专业主干课程: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系统设计、学与教理论、媒体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技术项目实践、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远程教育基础;(3)专业基础课,包括三个模块:公共基础课模块,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基础物理、基础物理实验;计算机基础模块有:离散数学、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电子基础模块有: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和电子工艺实验等。(4)方向核心课程:包括在不同方向上计算机类、教育基本理论、设计类、数字媒体类、远程教育类等方面课程的组合。(5)专业任选课和实践课程:包括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基于项目与任务的活动等。建议以上课程体系总学分保持在150左右。

笔者作如下设想:如果按总学分150,必修课每门3学分,选修每门2学分算,按7:2:1的比例来设置必修课(公共必修课与专业必修课的比例为3:4)、限选课、任选课,则专业必修课必须开20门以上,专业限选课10门以上,任选课5门以上。具体安排如下:

(1)专业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两部分,其中专业基础课又分为智能技术基础课与媒体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作为专业的主干课程又分为专业理论类、技术应用类、实践类三部分,保证三者各占一定比例;

(2)方向限选课体现分流培养、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旨在培养某一方面的特长,为学生进行选修课学习做准备;

(3)专业任选课以拓展专业广度和深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培养“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为目的,可以分“前沿发展”模块、“邻近学科”模块、“兴趣爱好”模块。一方面向新理论与新技术开放,把学科的最新发展成果作为任选课及时反应到课程之中,并全方位地向其他邻近学科扩散。同时,按照学生的需求开设个性化课程。这样在提高学生选课的自主权和自由度的同时,可以让学生紧跟时展,增强适应性,促进个性化发展;

(4)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中增加选修课,增强课程灵活性与多样性,拓宽口径与适应性;

(5)必修课应控制在2年半左右学完,保证选修课有时间开设。

四 兼顾适应性与超越性,着眼于受教育者终身发展

目前在教育界,对于“是以适应性为主,还是以超越性为主”的问题的回答存在两种态度,一些人持超越论观点,一些人持适应论观点。前者认为,21世纪的科学技术文化会有重大发展变革,知识经济已见端倪,教育和课程改革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需要,而后者则认为,课程教材要适应现实的要求,超越现实,脱离学生的实际,会遭到失败。

在专业课程建设中,专业基础课、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专业理论课更多的是着眼于厚实基础,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与终身发展;而教育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所形成技术应用课程以及后续的实践应用课程主要是形成动手能力,为学生就业做准备,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有一技之长,甚至于具有一定的实践创新意识与能力。

其实,依笔者看来,就人的本质规定性而言,人,首先是一种自然存在物,要生存,但又并非一种一成不变的自然存在物,而是一种独特的超越性存在,不能不体现发展。既立足于现实而又超越现实,不断地将超越了现实的理想世界变成新的现实世界。适应和超越之间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选择教学内容,既要考虑受教 育者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同时又要促进受教育者的发展,不能延误受教育者的思维发展;既要从我国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混合的现实出发,又要从已露端倪的未来知识经济的发展需要出发,把超越性和现实适应性合理结合起来,克服原来的学科中心、自成体系、彼此隔裂的课程设置方法,更多地采用跨学科和综合一体化的设计方法,按照常新教育、终身教育理念进行课程设计,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兴趣,淬砺意志,健全人格,获得适应社会变化的综合能力与素养,未尝不是明智之举。五凸显人文精神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协调发展

篇12

关键词: 课程体系 教学内容 教学模式

1.引言

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是学生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作为小学生必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课程的设置要以学生的兴趣与价值观的培养为中心,改变只注重基本知识与技能的讲授的信息技术课程现状,在课程体系的建设上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加快小学信息技术课课程体系建设,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快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基本情况

在设计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新体系之前,对大连市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体系基本情况做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小学四、五、六年级的小学生,调查内容包括: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授课形式、学生掌握程度、小学生对新的课程体系的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授课形式,主要是一节课中教师讲授10至20分钟,剩余时间学生自学。而在课堂自学时间中,大多数小学生的主要活动是玩游戏、聊天等。这种授课形式属于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仅仅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获得,忽视学生主观能动性、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使得原本生动有趣的信息技术课程变得枯燥,所以信息技术课堂就成了学生聊天、游戏的场所。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存在问题。比如有的老师一节课的授课内容只是练习打字,这让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有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与小学生的实际运用相脱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之后,使用较少或者不使用,使得所学的知识因缺乏巩固、练习而遗忘。

3.目前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体系中的主要问题

对信息技术课重视不够。2001年,小学信息技术课成为小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目前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年级为小学四、五、六年级。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小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的重要学科,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虽然近些年对信息技术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总体来说,还是不够,归根结底是由于小学信息技术课未能成为小学生升入初中的考试科目。

忽视信息技术课的整合性。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不是单一学科,这门学科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很多,比如:数学、英语、物理等,因此具有明显的整合性。在教学中要与其他学科联系起来,使内容更丰富有趣。

调查结果显示,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是教授信息技术学科自身的知识,不懂得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使教学内容变得枯燥单一。

课程教学模式单一,缺乏趣味性。调查结果显示,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大多依据教材讲授,在讲授过程中更注重小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忽视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表明,他们更喜欢活泼、有趣的课堂。在信息技术课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大多数教师只是在讲授―练习之间不断重复,教学模式单一,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4.建设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新体系

把学科知识融入到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当中,促进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丰富与完善。

(1)课程内容上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以趣味性为主,注重与其他学科整合。

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课主要对象是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的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的设置应以这些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这些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为20至25分钟,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与兴趣密切相关。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选择要以趣味性为主。在基础教育阶段应该主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对各门学科的学习兴趣,对专业性基础知识的要求不应过高。内容设计应贴近生活实际,以学会应用为主要导向。要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以他们的兴趣爱好为指导。小学信息技术课应舍弃过难的内容,注重简单易懂,适合小学生的特点。

信息技术本身是多种科学技术与社会能力的综合技术,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的课程内容存在密切的关联,处于启蒙阶段中的学生尚未形成清晰地分科概念。因此,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如语文、数学、美术等的学习进行融合是很有必要的。

通过调查分析,提出把flas与教育游戏引入课堂。收集了物理、数学、自然、科学、天文、安全健康方面的一些flas和一些教育小游戏,把这些教育动画与游戏引入小学生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当中,增加新的教学内容,既激发中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知识的求知欲望,又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技巧。

教师可以根据要讲授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动画或者教育游戏插入课程教学中,动画与教育游戏的选择要以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与学生的兴趣需求为基础,选择的动画与教育游戏要具有代表性,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相呼应。

(2)教学模式上

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提出的这两种教学模式,都围绕把动画、教育游戏插入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这一主旨展开。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具创造力的课程,以往的单纯的以知识的传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会使信息技术课堂缺乏生机。游戏与动画对小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它们在课堂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教育资源,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模式一:flas应用于课前。在信息技术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利用一些flas作为一节课的开始。这些flas分为两类:一类是与一节课的信息技术教学内容息息相关;另一类是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关系不太大,涉及的知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一类的flas作为一节课的开始主要目的是导入课堂或者对一些内容的系统的展示。这类flas对小学信息技术课起到辅助作用,能帮助学生更深入直观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是教师教学的重要工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二类的flas的主要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对flas的学习兴趣。比如在一节课的开始之前向学生展示“彩虹是如何形成的”flas,这是生活物理方面的小知识,与信息技术课程内容无关。在课堂开始展示这个动画,主要目的是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在一节课的课堂开始的前几分钟小学生的注意力是一个逐渐集中的过程,利用“彩虹是如何形成的”flas能快速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中,让学生从直观的动画中了解更多知识。

教师在选择flas时,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与他们的原有知识结构相联系,与他们的心理发展规律相适应。所选择的内容要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模式二:教育游戏应用于课后。汉诺塔游戏是一款经典的益智类游戏,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逻辑分析能力与手脑协调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应对挑战的锲而不舍的能力,有难易程度的区别。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师与学生结束对一节课主要内容的讲授学习之后,通过汉诺塔电脑游戏帮助学生熟悉鼠标的操作,是学生充分利用课堂剩余的时间,并以他们的兴趣为导向,使他们在课堂游戏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他们的各项能力。

交通安全游戏――在路上是一款关于交通规则的教育游戏,通过操控鼠标找出不利于交通安全的行为,通过游戏让参与者了解交通规则。在一节信息技术课程结束之后,教师通过让学生玩这个游戏,能有效安排课堂剩余时间,规范课堂纪律。学生还能在满足自己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学习更多知识,熟练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还可以通过这个小游戏在学生之间开展一场比赛,锻炼学生的计算机的操作能力,提升对交通规则的认知水平。

教师可以把各种有用的教育游戏与动画应用到课堂中,使学生丰富知识、熟练计算机操作,寓教于乐。教师要具有信息的收集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与需求,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游戏只是一种促进教学的手段,游戏只占一节课的小部分时间,只是全部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小部分,主要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其他学科的知识整合到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主要目的是扩充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3)评价方式上

课堂教学模式离不开教育评价的作用,评价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课程评价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有非常的意义,并对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高有不可缺少的作用,促进教与学的不断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依据课程教学模式提出评价原则:

对信息技术的课程的评价。新课程改革提倡多元化评价,评价的内容、主体、方法的都要求是多元的。评价内容要依据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学生的水平进行,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信息技术课堂评价应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课堂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信息技术课发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在评价中要分析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程度上的变化。但是小学信息技术课还应促进其他方面的发展,不仅包括智育,而且包含德育、美育等其他方面的发展,注重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评价。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馈学习效果,营造课堂氛围的重要手段。课堂过程评价方法不应采用单一的口头鼓励,要采用并发展多种评价方法,包括开展比赛、作品展示等。

针对本文提出的课程模式,可以使用教育强化,把一个教育游戏比如金山画王游戏作为对学生的课堂表现的强化物,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有积极性,而且可以把它作为一个比赛,让学生自由发挥,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在信息技术课上同时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5.结语

flas与教育游戏是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一种新的手段与方法,是依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而提出的一种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效果的途径。flas与教育游戏能否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主要的衡量标准是能否促进学生学习。把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通过flas与教育游戏融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是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现状提出的解决方法,得到小学生的肯定与认可。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强化课堂学习效果都有积极的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的课堂实际情况选择有利于自己课堂的动画或者教育游戏,选择合适的时间把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相整合,不应过分区分各个学科的界限,这样对实现教学目标、强化教与学的效果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熙斌,杨方琦.教育游戏在“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88-91.

[2]武晶晶.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分析及教学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02,4:012.

[3]许军.浅析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多元评价[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6:042.

[4]肖刚.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有效性研究[J].软件导刊,2011,(7):182-184.

篇13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选项教学;开设条件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11)04-0091-04

Research on the Condition of Setting P.E. Optional Courses inCollege

――Taking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for Example

LIU Shuying

(Sport college of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Jiangxi China)

Abstract: Physical education optional teaching in college has been popular throughout Chin a. The course setting condition and effect shall be examined dialectically so a s to facilitate welltargeted improvement. With the methods of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and documentation,the paper examines the status quo in Jiangxi Univer 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and evaluated the condition of setting the P.E.optional course in colleges and its pros and cons.

Key words: P.E curricula in college; optional teaching; conditions

2002年8月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 )明确要求学校体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 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学 生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初步实现体育 课程选项教学。目前,《新纲要》颁布已有8年时间,高校体育课程选项教学开展情况怎样 ?其实施有怎样的“利”与“弊”?在此将结合江西财经大学体育课程选项教学开展的情况 展开剖析。

1 选项教学开展条件

1.1 设施完善的体育场馆 完善的体育场馆是选项教学顺 利实施的基础条件。因为只有开展各个项目的场地条件具 备了,才能为师生教学提供舒适的环境条件,从而保证选项教学的顺利开展。江西财经大学 一直非常重视体育场馆的建设,其体育场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不仅处于江西省首位, 也走在了全国前列,为体育课程选项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学校4个校区(蛟桥 园、青山园、麦庐园、枫林园)体育场馆的分布情况具体如下(表1)。 青山园为江西财经大学的老校区,现主要用于成人教育,体育场地多在室外。其他三个 校区则皆有一个多功能体育馆,为开展体育课程选项教学提供了良好条件,充分体现了学校 领导当时建设体育场馆的初衷――满足体育教学、训练需要。然而,选项教学中并未开设田 径类项目,所以,田径场一般用于日常的足球教学、运动会开办或者师生业余锻炼。

除了满足正常的体育教学外,江西财大的体育场馆还在业余时间对师生及社会人员开放 (工作日的15:30-21:30,周末两整天),不仅有利于教师锻炼,保证了学生们的体育课 效果,而且还有益于课内外相结合,充分实现了《新纲要》中提出的“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

1.2 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高校体育课程选项教学顺利开展的另一基础条件便是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范围相对较 广的师资队伍。要想达到真正的选项教学,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具备一支学历层级、 年龄结构、职称类别搭配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是必须的。江西财经大学体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就非常重视结构的合理配置(表2)。 由于江西财 经大学为综合类院校,体育教师全校范围内参评职称,科研成果要求相对较高,因此教授人 数相对较少,但中级以上职称人数占到了88%,是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散打、健美操还先后 引进了两名健将级本科学历运动员,以增加这两个专业的师资力量。

从年龄结构看,40岁以下教师占到了总人数的55%,50岁以上教师仅为16%,充分说明 教师多为中青年教师,他们在教学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大多接受能力强,可以胜任两门以 上课程。为了更好地适应选项教学的需求,体育学院曾先后派出老师外出培训网球、瑜珈、攀岩、拉丁舞等项目,进一步拓宽了教师的专业范 围,增加了选项空间。

随着学校对教师学历层次提高的强调和重视,高学历教师比例呈现出逐渐增多趋势。 现在已有博士4名,另有4名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同时,原有本科学历教师也积极报考硕士研 究生。此项举措,不仅有利于教师进一步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且也会进一步提高 他们的理论素养,促进教研教改,提高学生上课的满意度。

1.3 建制完备的选课体系在学校大力支持下,教务处日常教学管理实际运作过程中,建立起完备的选课体系,是 高校体育课程选项教学顺利实施的必备条件。这就需要学校出资、支持开发出一整套完整的 网上选课系统,让学生能够自由自主地选择教师、科目,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选项教学的顺 利实施,保证学校整体上宏观把握学生的选课、教师的授课情况。

江西财经大学教务处有一套较为完备的网上选课系统,在相对集中的选课时间段,教师 姓名、上课时间、上课地点都可以在网上一目了然。学生只有对上学期所学课程的教师网上 评教后,才有权选择下一学期的预修课程,而这种网上评教方式也有利于学校及时统计、掌 握教师的上课情况。当然,如果选课出现冲突,则系统自动提醒学生,课程的选课也不会成 功。

对于体育课程来说,江西财经大学规定大一、大二体育课为可以选修的必修通识课程。 所谓可以选修的必修通识课程是指:大一、大二阶段,学生必须上体育课,而体育项目类别 可以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时间及地点进行自主选择。大一一学年选修一项体育课程,大约 28周时间(本来有32周,但包括4周军训),56个学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门可以终身锻 炼的运动技能。而大一每学期一次的理论课则传授学生掌握锻炼身体、运动损伤救治及专项 裁判法等基本常识。大二两个学期可以网上选择两个不同的项目,以增强学生们对其他项目 的了解。对于大一新生来说,入学军训一个月后,也就是在临近军训结束时,体育学院将选 课表格通过教官发到学生们手中进行选课,并给予两周的上课适应期。如果学生对所选择课 程、教师不满意,还允许他们适当调换项目,这样做也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们对所选课程的 满意度。同时,限制在33人左右的小班教学更是保证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

当然,对一些场地设施、师资条件、选课体系不太完备的高校来说,也并不是不能开展 选项教学。任何学校都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条件,开出几项,甚至十几项不等的体育项 目供学生选择。因此,体育课程选项教学的开展条件也只是相对的、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的 ,其采用和推广更是众望所归、大势所趋。

2 高校体育课程选项教学的“利”与“弊”

2.1 高校体育课程选项教学的“利”

2.1.1 从师资层面讲,体育课程的选项教学拓宽了教师的专业范围,增强了他们的从业 紧迫感,提高了其教学积极性1)师资队伍的合理配置是选项教学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为了更好地开展体育课程选项 教学,学校、学院在引进新的师资力量时,更多考虑的是专业发展需求、学生选课需要,从 而堵死了原来大多数单位那种有熟人就能进人的“关系”路子。

2)大多数体育教师努力学习力争胜任两项以上体育教学,这有利于其灵活应对学生选课 。为了更好的适应选项教学需求,避免出现课少、甚至没有课的被动局面,教师积极探索 、掌握两个甚至多个项目的教学规律,从而使自己所教课程的范围更广。对于大多数体育教 育毕业的教师来说,这也并非难而不可为之事,因为毕竟体育教学存在共性,从技术层面讲 ,他们在大学期间也普修了大多数的体育课程。当然,学院在安排挂牌选课时,还是首先考 虑教师们的主修专业。

3)选项教学和网上评教提高了教师们的从业紧迫感,提高了他们的认真度。原来的那种 放羊式教学、听之任之现象在这种体系下大大减少。因为大多数学生还是希望通过上体育课 学习、掌握一项受益终身的运动技能,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甚至教学态度都会影响 到体育课的上课效果,从而直接影响到学生们的认可程度。从学校选课体系的网上评教得知 ,体育学院教师的满意率一直稳居学校前列,均分91分,这也充分说明,大部分体育老师是 非常认真地、尽职尽责地上好每堂体育课。

2.1.2 从学生层面讲,选项教学提高了他们的上课主动性、积极性,较灵活地安排自己 上课时间的同时,也扩大了其交际面1)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课,增加了其对体育项目本身的热衷度 ,从而使其更认真地上好每一次体育课,掌握一项受益终生的锻炼技能。笔者曾经对江西财 经大学2009级本科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们对体育课的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他们将体育课看成是不可多得的锻炼、放松机会,提前到课,按时、甚至不愿离课的现象也 充分反映了学生们对自己所选项目的热爱、坚持。

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有课程需要,选择、安排自己上体育课的时间。江西财经大学大 部分体育课安排在1-6节,但是鉴于场馆所限,有些也安排在下午的7-8节,甚至晚上的9-10 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课及其他公共课程时间,灵活地选择上课时间,以统筹安排上课 计划,保证其他活动的顺利开展。

3)选项教学打破了原来的行政班上课模式,扩大了学生的交际面,可以结交到更多不同 专业的朋友。本人曾经对上体育课的2009级学生进行调查,同一体育班的学生大多来自于5 个以上的行政班,真正做到了《新纲要》中所提倡的“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 课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 兴趣学生的需要。”而学生们在长期一起上课、练习、比赛过程中,借助于体育项目本来就 有的亲和力、团结力,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交际面。

2.1.3 从管理层面讲,体育课程选项教学减少了学校的管理成本。同时,也便于学校及 时了解学生们的选课动态,获悉体育教师的授课情况1)体育课程的选项教学减少了学校的管理成本。完备的选课体系,使得学生从网络上就 可以完成选课,减少了诸多的人力统计、协调环节,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

2)选课系统独有的统计功能,可以使得学校教务处及其他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学生的选课 动态,以配合设置课程的及时调整。比如,随着大学生对形体美和自身气质的日渐重视,选 修瑜珈、拉丁舞、国标的女生大大增加,教务处将这一结果传达给体育学院后,体育学院通 过选派教师参加这些项目的培训,增加此类项目的师资,从而使大部分学生能够选到自己喜 欢的课程。

3)学生只有评价了上学期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后,才能选修下一学期的课程,使得学校 能及时获悉教师们的授课情况,并通过一定的奖惩措施,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措施 ,丰富教学内容,做一个更合格、更受欢迎的体育教师。

2.2 高校体育课程选项教学的“弊” 2.2.1 教师结构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年龄稍大的教师一般难以转项,从某种程度上说, 有时靠调剂才能有课上有些年龄大的教师所教专业一般是比较常见的老项目,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呆板,缺乏 创新,甚至娱乐成分,导致学生的选课率不高,有时不得不靠调剂学生才有课上(选课人数 不够16人不允许开课),班额也无法保证,一般在20人左右。而这些老教师一般又难以转项 ,不愿意,甚至无法去学习新的流行项目。

2.2.2 有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故意放宽要求,打出高分为了提高选课率,有些老师在上课过程中故意放宽要求,甚至在期末考试时不完全按照 大纲的考试标准进行打分,出现了优秀率太高,及格率为零的不良现象。众所周知,学生上 体育课的目的,除了愉悦身心外,更重要的是能够掌握一项可以使之受益终生的运动技能。 如果对学生运动技能掌握方面的要求太低,则无疑达不到应有的上课效果,违背了体育课的 开设初衷。

2.2.3 选课时学生往往挑选一些轻松的、考试主观性较强的流行性项目从江西财经大学体育课程的历年选课率来看,那些“吃苦受累”、考试标准较客观的项 目往往不受学生们的青睐。学生们更喜欢选择那些以前未曾学过的、打分标准较主观的体育 项目(健美操、瑜珈、跆拳道、武术等),而排球、篮球、足球等项目的客观标准,比如垫 球数、投篮命中数、射门进球数等客观标准往往影响了此类课程的选课率,这也是为什么学 校最终砍掉了“运动之母”――田径课的缘由。

2.2.4 管理层面了解到的网评结果有时并不真实体育课程选项教学使得老师上课过程中的顾忌增多,不再严厉地批评学生,甚至降低考 试标准。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们学期结束时,还要对任课老师进行打分、网上评价, 而教务处等主管部门往往通过网评评价老师,从某种程度上,“逼迫”教师放宽了教学、考 试要求。而有些学生则因为老师的严厉要求或考试得分,故意给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较低评价 。因此,网上评教的结果并不完全真实。

2.2.5 实施效果“利”大于“弊”从江西财经大学体育课程选项教学的总体效果来看,其实施的“利”大于“弊”。具体 表现为:学生更加愿意上体育课,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运动技能学习。各个项目教师根据自 己项目特色制定的考试大纲、设立的考试方式,使得考核更具针对性。比如健美操老师不仅 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练会教过的操,而且还要求学生在考试时跳一套自己编的操,这种教学 、考试方式达到了不仅授人以“鱼”,而且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从而为学生的终身锻 炼奠定了基础。然而,因为体育课的次数相对较少(每周一次),又有文化课学习、上网冲 浪等条件的约束和吸引,学生的锻炼时间无法保证,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并未见明显提升。 希望以后通过进一步健全校内体育俱乐部、成立体育兴趣小组、开展校运会等方式,激励学 生在体育锻炼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进一步提高锻炼效果、巩固选项教学成果,切 实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高校体育课程选项教学的成功开设条件为:具有专业覆盖面广的体育教师,相对完善 的体育场馆,较先进的选课网络、选课制度;各个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选项教 学,只是随着可选项目的多少,学生可选择的自由度会有一定的差异,教学效果也会有所不 同。

2)高校体育课程选项教学的“利”表现为:拓宽了教师的专业范围,增强了他们的 从业紧迫感,提高了其教学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上课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其较灵活地安排 上课时间的同时,也扩大了他们的交际面;减少了学校的管理成本,便于学校及时了解学生 们的选课动态,获悉体育教师的授课情况。

3)高校体育课程选项教学的“弊”表现为:教师结构不能完全满足学生选课需求;有些 教师为了迎合、讨好学生,故意放宽要求,打出高分;学生们往往挑选一些较轻松的、考试 主观性较强的流行项目;管理层面从网络上了解到的网评结果有时并不真实。

4)高校体育课程选项教学的“利”大于“弊”,重在不断完善选课制度、完备选课及评 价体系,使其日臻完善。

3.2 建议

1)学校管理层在建设体育场馆时要更多从满足教学、运动训练需求出发,以不断完善开 展体育课程选项教学的基本设施条件。

2)单位引进体育教师时应更多考虑专业发展需要,在保证满足基本教学需求的基础上, 根据学校具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开出更多门类的选修课,以进一步拓宽选课范围。

3)体育教学管理者要不断与教务处协调配合,完善选课体系。通过鼓励学生选修两门课 程(一门最喜欢的,一门次喜欢的)的方式,进行适当的调剂,在兼顾学生兴趣的同时,保 证某些课程的顺利开展。

4)教师对学生的考试成绩评定应该限定优秀率最高值。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平日表现和考 试成绩打出综评成绩,全班成绩应该符合正态分布规律,以避免教师为了讨好学生全部打出 高成绩的结果出现,当然,也可以实行教考分离,让任课教师打出平日成绩,其他教师根据 考试标准体系进行客观考试,一并计算出综评成绩。

5)对于上课较轻松、评价标准较主观的科目,应尽可能制定一些客观的评价体系,并要 求这些老师对学生严格要求,给出合理的综评成绩,以减少对其他科目的过度冲击。

6)对于教师的评价手段应该多元化,在参照学生网上评教成绩的同时,更应通过领导平 日看课、学生访谈、专家评公开课等措施丰富教学评价手段,以使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更 加客观、真实。

参考文献:

[1]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baike.省略/view/ 644000.htm.

[2] 刘淑英.高校三大球面临的尴尬处境[N].中国体育报,2009-9-16(7).

[3] 刘淑英.大学体育场馆开放经验谈[N].中国体育报,2008-10-8(7).

[4] 张宏伟.新《教学指导纲要》下高校体育课程学分制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7:1-5.

篇14

[关键词]中职学校;体育课程;健康课程;“1+3”;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7)33-0040-01

传统的中职体育教学模式存在較多问题,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在现有的体育教学模式改革中,体育教师应全力以赴,不断总结教育经验,探索新的体育教学方法。创建新的课堂教学结构,借鉴其他学校优秀的教学模式,创新出更适合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教学体系。

一、中职学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练习

中职体育课的安排形式是两节课连着上,没有课间休息时间。大多数教师在第一节课对学生进行体育项目教学,第二节课则让学生自由练习。而中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在自主练习的课堂上很少有学生真正练习体育项目,以致于学生锻炼身体的目标难以实现。

(二)运动量少、体能差

中职学生普遍体质较差,在体育达标测试中不能通过的学生很多,尤其是女生的800米与男生的1000米长跑测试。学生的体质差是因为平常不锻炼,学生对体育运动不感兴趣。中职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课堂教学时,能够组织学生参加的体育项目本就不多,而班上学生人数较多,每个项目进行时间较长,以至于教学进程太慢,教师也不能顾及每个学生的锻炼,学生自身也存在偷懒的心理。

(三)运动技能少

中职学校每个班级学生人数较多,而学生的运动兴趣存在差异,运动基础也有不同。教师课堂上只能组织一些简单的锻炼,这不利于有基础的学生提高体育技能。而学校要求每个学期学生至少要学习两种以上的体育项目,为了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接触两种以上体育项目,只能将每种项目的学习时间缩短,这使学生无法掌握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

二、“1+3”教学体系优势

“1+3”教学体系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也符合中职学校的学制设置特点,还能发挥体育教师的特长,明确体育教学目标。在这种教学体系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还能使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得到改善。“1+3”教学体系可以使学生每个学期都能学到不同的体育技能,在选修课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有助于学校发现体育优秀人才。

三、“1+3”教学体系设计

中职学生在入校以后,有四个学期的体育课程,包括一学期的体育规定项目学习和三学期的体育选择项目学习。

(一)第一学期学习体育规定项目

新生入校第一个学期的体育学习属于体育必修科目,所进行的体育项目也是规定项目,如田径、身体素质锻炼。短跑、中长跑、立定三级跳等都属于田径类,这些运动项目与校运动会的项目相联系,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跳绳则属于身体素质锻炼的项目。每一个体育项目都应有明确的测试标准,以学生掌握体育技能为主,增强学生的体质。

(二)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

中职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有不同特长,根据教师的特长设置体育运动项目,学生对这些项目进行了解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从入学的第二学期开始,包括第三学期、第四学期,都属于体育选修课。这三学期学生选修的体育项目不能重复,每学期开学的第一节体育课在室内进行,教师对所有供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进行详细介绍,之后学生根据个人意愿选择体育项目。

(三)组成体育选项班

学校只有一、二年级有体育课,学校应将所有班级的体育课程集中安排,同一时间段内只能安排一个年级的体育课程。每个体育项目的组成人员既可以是男生,也可以是女生,每个项目班级人数最多45人。

(四)设置达标测试月

将每年的九月份设置为达标测试月,九月结束前必须对学生进行达标测试,十月份开始进行体育项目教学。在每年开学之初,教师按照原班级带领学生集中进行测试,在测试之前不进行任何体育项目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练习,在进行项目测试时教师应相互协调,分项测试。

(五)审报学生体育选修项课成绩

测试完毕之后,将学生的成绩单交还给原班级的教师,原班级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汇总,并对学生的选项进行标注,以防止下学期学生选择体育项目重复。体育成绩汇总之后,原班级体育教师将其按照原始班级学生人员上报督导。

(六)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与校运动会相联系

将学生的体育项目与校运动会的比赛项目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如足球颠球、篮球投篮等。

“1+3”教学体系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发挥教师的体育特长,还有利于中职学校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向曦

     参考文献: 

[1]陈建津.浅析互联网思维下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