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简述生命的起源范文

简述生命的起源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53

简述生命的起源

篇1

关键词:性自命出  性情  审美体悟  反善复始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一文,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性命之学、心志之学,构建起了“天命性情道”的心学贯注、存有、转化、推进、物化的模式,是对孔子本体论的转进、深化和提高,而且其美学思想也超越了孔子。《性自命出》的美学思想依托于性情,生发于心志,摩荡于悲忻,“反善复始”,把审美提升为体认天命的重要途径,磨砺性情,回归自我,具有十分深刻的美学史、哲学史意义,是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 

一、审美体悟是性情外化的形式 

孔子的美学思想视善为美的根本,是其“仁学”的自然延伸。在《论语》中,美是“个体的心理欲求同社会伦理规范两者的交融统一”。[1]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孔子认为人的“性”与“天道”一样,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遥远神秘之物,存而不论,因此,他对人的“性”“情”几乎没有展开任何本质上的讨论。[2] 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在其美学理论框架中社会伦理规范压制个体心理欲求的态势 [ 孔子思想的根本性路径,在于给人的天性中灌注仁义礼智、君臣父子的伦理规范,“学而时习之”,(《学而》)“举一反三”,(《述而》)并使之深入到人的灵魂之中,以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出神入化的修养取代天性,或者说,与人的天性融为一体。这就是“仁学”的实质 ]。但是,在《性自命出》这篇不到1600字的短文中,作者就提到“性”字24次,提到“情”字20次,系统地论述了“性”、“情”在主体性中各个层面上的存有形态、转化和归依的状况。这在哲学史上是对孔子思想的调节和补充,在美学史上也是至关重要的发展。

值得深究的是,作者从本质上继承了孔子“性”与“天道”下注于主体的思想,肯定了“性”的天赋性、先验性和本原性,但同时他又淋漓尽致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性”界定为一种生命的动力,使之外化在一切实践的层面:

凡性,或动之,或逆之,或教之,或厉之,或出之,或养之,或长之。凡动性者,物也;逆性者,悦也;教性者,故也;厉性者,义也;出性者,势也;养性者,习也;长性者,道也。(《性自命出》第9、10、11、12简 )[3] 

而这种生命的实践性外化,又自始至终都是与“情”胶着在一起的: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性自命出》第2、3简)

仁,性之方也;性或生之。忠,信之方也;信,情之方也。情生于性。(《性自命出》第39、40简) 

性是情的本原、依托,是生命的力量;情是性的激发、摇荡,是性命的飞动: 

喜怒哀悲之气,性也。(《性自命出》第2简)

凡至乐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性自命出》第29简)

用情之至者,哀乐为甚。(《性自命出》第42、43简) 

挖掘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从而在儒家哲学体系中,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人的喜怒哀乐,是情感摇荡的结果,而艺术的审美体悟,则是情感的升华:

《诗》、《书》、《礼》、《乐》,其始出皆生于人。(《性自命出》第15、16简)

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性自命出》第23简)

其声变则其心变,其心变则其声亦然。(《性自命出》第32、33简)       

艺术的创造只有来自人的真实情感,才有可能感人至深。在作者看来,这正是《诗》、《书》、《礼》、《乐》经久不息、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艺术是情感摇荡的结果,至真至纯的性情是艺术赖以打动人的心灵、唤起人的美感之关键所在。人的生命本体,受到外界事物的诱发,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情感摩荡而导致艺术精神和审美体悟的生发,本来就是人更为圣洁、更为真诚、更富有审美意境的存有方式,是生命本体至圣至神的必需。这种论述在《论语》中是没有的。它们标志着中国美学史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美学史家刘纲纪先生指出:“情感的表现是中国古代艺术哲学的核心。”[4] 从此以后,《乐记》的“情深而文明”,《诗大序》的“吟咏性情”,刘勰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钟嵘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都莫不导源于此,基始于此,而且源远流长,在中国美学史上形成了一种以性情为动力,以骨气为主体,生生不息的传统。 

二、审美体悟是一个激越的过程 

潜心阅读《论语》,我们感到的是孔子在理论上的冷峻气息,“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一种“中庸”的力量: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孔子的这种中庸力量,并不仅仅是以某些词句集中地表现出来的,更为重要的是以一种理性精神,透入骨髓地融化于他的思想体系之中。承认矛盾、又使矛盾和谐化的辩证法,是

春秋末期一个没落贵族对往日辉煌的流连,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对在宗法制笼罩下的中国人之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高度概括。《性自命出》的作者彻底地继承了孔子的中庸精神,并且是把这种精神贯注到了他的“人学”理论的框架之中,作为固定心志、体认天命的首要人生准则来立论的。应该说,这是先秦儒家的共性: 

有其为人之节节如也,不有夫简简之心则采。有其为人之简简如也,不有夫恒殆之志则慢。人之巧言利词者,不有夫拙拙之心则流。人之悦然可与和安者,不有夫奋作之情则侮。有其为人之快如也,弗牧不可。有其为人之愿如也,弗辅不足。(《性自命出》第44、45、46、47、48简)

身欲静而毋憾,虑欲渊而毋伪,行欲恿而必至,貌欲庄而毋拔,欲务齐而泊,喜欲智而无末,乐欲释而有持,忧欲敛而毋闷,怒欲盈而毋盖,进欲逊而毋巧,退欲慎而毋轻。欲皆文而毋伪。(《性自命出》第62、63、64、65简) 

但是,《性自命出》一文在哲学的框架上具有深刻的矛盾。亦即,作者一方面要努力坚持孔子的伦理道德,并始终以这种伦理道德来统领、宰制人的性情,另一方面当他面对人的性情时,又不得不如实、客观地加以描述、阐发,出现了客观描述大于理论思想的状况: 

凡至乐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哀、乐,其性相近也,是故其心不远。哭之动心也,侵杀,其烈恋恋如也,戚然以终。乐之动心也,深郁滔,其烈则流如也以悲,悠然以思。凡忧思而后悲,凡乐思而后忻。(《性自命出》第29、30、31、32简)

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虽过不恶;不以其情,虽难不贵。苟有其情,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性自命出》第50、51简) 

在这里作者空前地强调了情的重要性,已经把“真情”升格为衡量一切视听言动的标准,与孔子的“中庸之德”已经很不一样了。这一方面反映了儒家哲学本来就有真性、真情存有的空间,是儒家赖以存有、发展的基础,具有巨大的生命力;[5] 另一方面也透露了思孟学派何以最终携带着“性”、“情”、“气”等具有强烈个体化色彩的范畴,走出孔子理论架构的秘密。这种矛盾是性情与伦理的矛盾,是个人与关系的矛盾,也是自由主义与社会群体的矛盾,古今中外思想史上都概莫例外。其深刻的理论启示是巨大的。

事实上,这种矛盾并不仅仅是理论在情感面前无能为力的问题,笔者以为,还有其深刻的哲学根源。《性自命出》一文,短小精悍,却如文气激荡,关键是作者依托于性情,弘扬生命的价值,倡导“人道”在这个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凸显了个体的价值: 

牛生而长,雁生而伸,其性使然。人而学,或使之也,凡物无不异也者。刚之树也,刚取之也。柔之约,柔取之也。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性自命出》第8、9简)

爱类七,唯性爱为近仁。智类五,唯义道为近忠。恶类三,唯恶不仁为近义。所为道者四,唯人道为可道也。(《性自命出》第40、41、42简) 

这就必然要在美学理论上滑出孔子的轨道:   

闻笑声,则鲜如也斯喜。闻歌谣,则滔如也斯奋。听琴瑟之声,则如也斯叹。观《赉》、《武》,则齐如也斯作。观《韶》、《夏》,则勉如也斯俭。(《性自命出》第24、      25、26简)

喜斯陶,陶斯奋,奋斯咏,咏斯摇,摇斯舞。舞,喜之终也。愠斯忧,忧斯戚,戚斯叹,叹斯抚,抚斯踊。踊,愠之终也。(《性自命出》第34、35简)[6] 

审美活动所唤起的情感,是有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互动,共同碰撞产生的结果。《性自命出》的可贵之处在于,把审美体悟界定为一个主体与客体相摩荡,波澜起伏的过程,主体是审美的内在根据,客体是审美的外在条件;主体审美情感随客体世界的迁移变化而摇曳,客体的存有状态随主体有意向的选择而凸显其存有的意义。应该说,在这里,《性自命出》已经涉及到哲学上和美学上极为深刻的东西,开了刘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的先河。如果我们把它的思想在向前推进一步,就几乎可以与王阳明、海德格尔实行思想对接了![7]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地方。 

三、审美体悟是“反善复始”的重要途径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艺术的创作思想不能在伦理道德上违反仁义礼智、君臣父子的规范;二是艺术的创作手段不能在形式上违反中庸之道的模式。“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才是至善至美的风格。只有这种“思无邪”的作品,才“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尔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应该说,孔子是充分注意到了艺术的内在特征的。但是,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以知识认识作用代替审美体悟,以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覆盖、宰制艺术规律的观点,其审美的主体性体现得十分微弱。在人类的思想史上,主体性的弘扬从来都是与社会整体控制相矛盾的,正是在这种矛盾摩擦推进、循环往复的过程之中,人类得以完善了自己,也同时使社会的结构趋于合理。孔子的思想毕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思想环节,它有它存有的历史根据。

对于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实行全面的集权统治,集中社会的整体力量以克服各种困难的必要性,对孔子“里仁由义”,“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的仁义归依,《性自命出》的作者是有深刻认识的。这就是作者著文论述“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的根本原因。但是,“心无定志”来自性情的摇荡,虽然可以“习而后定”,但是,我们回避不了人的性情和情感,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审美体悟。正是在充分认识到审美体悟与性情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之中,作者发现了一

条最为直截、深入地触及人的灵魂,直达仁、义的捷径——这就是审美体悟: 

《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圣人比其类而仑会之,观其先后而逆顺之,体其义而节文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性自命出》第17、18简)

吟,由哀也,,由乐也,愁,由声(也),呕,由心也。(《性自命出》第33简)

凡学者求其心为难,从其所为,近得之矣,不如以乐之速也。(《性自命出》第36简)   

孔子在把握审美体悟可以直达仁义,把人的个体心理体验与社会伦理统一起来的思想,是与《性自命出》的作者一样的。孔子也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但是,我们如果全面地分析了《论语》与《性自命出》的整个思想体系,就会轻易地发现,孔子之“游于艺”的目的在于达到道德仁义的境界,他的思想始终都在致力于仁义与人的心理欲求的统一,可是这毕竟只是一种后天的愿望,需要付诸长时间的努力奋斗才能达到。在现实生活中,在专制集权势力十分强大的中国封建时代,往往是封建宗法伦理的规范取代了人的天性,人的主体性是谈不上什么空间的。《性自命出》的创作目的是为了锤炼“性”、“情”,在儒家的理论框架中为人的主体性赢得一片蔚蓝的天空。正是由于《性自命出》的创意都是建立在“性”、“情”之上的,其审美体悟的作用也就在主体性的阐述、丰富和建树中,得到了深刻的认识: 

观《赉》、《武》,则齐如也斯作。观《韶》、《夏》,则勉如也斯俭。咏思而动心,如也。其居节也久,其反善复始也慎,其出入也顺,司其德也。郑、卫之乐,则非其声而纵之也。凡古乐宠心,益乐宠指,皆教其人者也。《赉》、《武》乐取;《韶》、《夏》乐情。(《性自命出》第25、26、27、28简) 

审美体悟的目的,就是要更直截、更顺利地“反善复始”。作者的论述虽然并不是以“反善复始”为逻辑的最终归宿,但是,从上下文的语境中,《性自命出》中确有这样的背景。 “反善复始”这一命题直接来源于《礼记·祭义》的“反古复始”。这是思孟学派依山点石,借海扬波的结果。“反古复始”的理路是,通过对祖先的祭祀,对宗亲的复归,在细密、繁复的礼仪之中,体认天命,“报本反始”,它的理论本质是宗法性的天命皈依;而“反善复始”却重在通过审美体悟,通过音乐欣赏,来确证自我,虽然这种“自我”仍然具有天命的支撑。《性自命出》指出“义也者,群善之也”,(第13简)郭店简《语丛·一》也有“有物有容,有尽有厚,有美有善”(第15简)“爱善之谓仁”(第92简)的命题。可见,在郭店简中,“善”是一个直接脱胎于“仁义”,却又超越了“仁义”,甚至高于纯粹美的一种概念,

也就是后来孟子“此善不与恶对”之先验的“善”。这里的“始”,就是《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的元初之“始”,就是“性自命出,命自天降”的“天”,也是超越了善恶的,先验的心之本体。因此,“反善复始”在精神上追求仁与义,在主体上回归性情,在实践上“固定心志”,把审美的体悟与天命的皈依融为一体。从哲学史的发展来说,《性自命出》的这种美学观,是与《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以及“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完全一致的思想路径,而且还直追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超越思想,这就使儒家的美学思想向前跨了一大步。 

注释:

[1]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页。

[2]《论语》中共提到“性”字,“情”字各两次,都没有正面论述这两个概念。

[3] 本文所引用的《性自命出》原文,参阅了廖名春先生《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校释》(请参见2000年8月油印本《清华简帛研究》第一辑),在此致谢。

[4] 刘纲纪:《艺术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86页。

[5] 《语丛·三》第98简有“丧,仁之端也”的判断,这给我们透露了由前儒时期为人主持丧礼而来的儒家哲学,对人的观察是极为深刻的,对人生的生老病死也天然地富有悲悯的情感。另外,儒家重视诗教和乐教,上海楚简披露的《诗论》中有“诗不离志,乐不离情,文不离言”的重要判断,这也说明了情感在儒家哲学中的地位。

篇2

关键词:性自命出 性情 审美体悟 反善复始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一文,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性命之学、心志之学,构建起了“天命性情道”的心学贯注、存有、转化、推进、物化的模式,是对孔子本体论的转进、深化和提高,而且其美学思想也超越了孔子。《性自命出》的美学思想依托于性情,生发于心志,摩荡于悲忻,“反善复始”,把审美提升为体认天命的重要途径,磨砺性情,回归自我,具有十分深刻的美学史、哲学史意义,是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

孔子的美学思想视善为美的根本,是其“仁学”的自然延伸。在《论语》中,美是“个体的心理欲求同社会伦理规范两者的交融统一”。[1] 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孔子认为人的“性”与“天道”一样,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遥远神秘之物,存而不论,因此,他对人的“性”“情”几乎没有展开任何本质上的讨论。[2] 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在其美学理论框架中社会伦理规范压制个体心理欲求的态势 [ 孔子思想的根本性路径,在于给人的天性中灌注仁义礼智、君臣父子的伦理规范,“学而时习之”,(《学而》)“举一反三”,(《述而》)并使之深入到人的灵魂之中,以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出神入化的修养取代天性,或者说,与人的天性融为一体。这就是“仁学”的实质 ]。但是,在《性自命出》这篇不到1600字的短文中,作者就提到“性”字24次,提到“情”字20次,系统地论述了“性”、“情”在主体性中各个层面上的存有形态、转化和归依的状况。这在哲学史上是对孔子思想的调节和补充,在美学史上也是至关重要的发展。

值得深究的是,作者从本质上继承了孔子“性”与“天道”下注于主体的思想,肯定了“性”的天赋性、先验性和本原性,但同时他又淋漓尽致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性”界定为一种生命的动力,使之外化在一切实践的层面:

凡性,或动之,或逆之,或教之,或厉之,或出之,或养之,或长之。凡动性者,物也;逆性者,悦也;教性者,故也;厉性者,义也;出性者,势也;养性者,习也;长性者,道也。(《性自命出》第9、10、11、12简 )[3]

而这种生命的实践性外化,又自始至终都是与“情”胶着在一起的: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性自命出》第2、3简)

仁,性之方也;性或生之。忠,信之方也;信,情之方也。情生于性。(《性自命出》第39、40简)

性是情的本原、依托,是生命的力量;情是性的激发、摇荡,是性命的飞动:

喜怒哀悲之气,性也。(《性自命出》第2简)

凡至乐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性自命出》第29简)

用情之至者,哀乐为甚。(《性自命出》第42、43简)

挖掘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从而在儒家哲学体系中,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人的喜怒哀乐,是情感摇荡的结果,而艺术的审美体悟,则是情感的升华:

《诗》、《书》、《礼》、《乐》,其始出皆生于人。(《性自命出》第15、16简)

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性自命出》第23简)

其声变则其心变,其心变则其声亦然。(《性自命出》第32、33简)

艺术的创造只有来自人的真实情感,才有可能感人至深。在作者看来,这正是《诗》、《书》、《礼》、《乐》经久不息、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艺术是情感摇荡的结果,至真至纯的性情是艺术赖以打动人的心灵、唤起人的美感之关键所在。人的生命本体,受到外界事物的诱发,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情感摩荡而导致艺术精神和审美体悟的生发,本来就是人更为圣洁、更为真诚、更富有审美意境的存有方式,是生命本体至圣至神的必需。这种论述在《论语》中是没有的。它们标志着中国美学史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美学史家刘纲纪先生指出:“情感的表现是中国古代艺术哲学的核心。”[4] 从此以后,《乐记》的“情深而文明”,《诗大序》的“吟咏性情”,刘勰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钟嵘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都莫不导源于此,基始于此,而且源远流长,在中国美学史上形成了一种以性情为动力,以骨气为主体,生生不息的传统。

潜心阅读《论语》,我们感到的是孔子在理论上的冷峻气息,“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一种“中庸”的力量: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孔子的这种中庸力量,并不仅仅是以某些词句集中地表现出来的,更为重要的是以一种理性精神,透入骨髓地融化于他的思想体系之中。承认矛盾、又使矛盾和谐化的辩证法,是

春秋末期一个没落贵族对往日辉煌的流连,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对在宗法制笼罩下的中国人之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高度概括。《性自命出》的作者彻底地继承了孔子的中庸精神,并且是把这种精神贯注到了他的“人学”理论的框架之中,作为固定心志、体认天命的首要人生准则来立论的。应该说,这是先秦儒家的共性:

有其为人之节节如也,不有夫简简之心则采。有其为人之简简如也,不有夫恒殆之志则慢。人之巧言利词者,不有夫拙拙之心则流。人之悦然可与和安者,不有夫奋作之情则侮。有其为人之快如也,弗牧不可。有其为人之愿如也,弗辅不足。(《性自命出》第44、45、46、47、48简)

身欲静而毋憾,虑欲渊而毋伪,行欲恿而必至,貌欲庄而毋拔,欲务齐而泊,喜欲智而无末,乐欲释而有持,忧欲敛而毋闷,怒欲盈而毋盖,进欲逊而毋巧,退欲慎而毋轻。欲皆文而毋伪。(《性自命出》第62、63、64、65简)

但是,《性自命出》一文在哲学的框架上具有深刻的矛盾。亦即,作者一方面要努力坚持孔子的伦理道德,并始终以这种伦理道德来统领、宰制人的性情,另一方面当他面对人的性情时,又不得不如实、客观地加以描述、阐发,出现了客观描述大于理论思想的状况:

凡至乐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哀、乐,其性相近也,是故其心不远。哭之动心也,侵杀,其烈恋恋如也,戚然以终。乐之动心也,深郁滔,其烈则流如也以悲,悠然以思。凡忧思而后悲,凡乐思而后忻。(《性自命出》第29、30、31、32简)

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虽过不恶;不以其情,虽难不贵。苟有其情,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性自命出》第50、51简)

在这里作者空前地强调了情的重要性,已经把“真情”升格为衡量一切视听言动的标准,与孔子的“中庸之德”已经很不一样了。这一方面反映了儒家哲学本来就有真性、真情存有的空间,是儒家赖以存有、发展的基础,具有巨大的生命力;[5] 另一方面也透露了思孟学派何以最终携带着“性”、“情”、“气”等具有强烈个体化色彩的范畴,走出孔子理论架构的秘密。这种矛盾是性情与伦理的矛盾,是个人与关系的矛盾,也是自由主义与社会群体的矛盾,古今中外思想史上都概莫例外。其深刻的理论启示是巨大的。

事实上,这种矛盾并不仅仅是理论在情感面前无能为力的问题,笔者以为,还有其深刻的哲学根源。《性自命出》一文,短小精悍,却如文气激荡,关键是作者依托于性情,弘扬生命的价值,倡导“人道”在这个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凸显了个体的价值:

牛生而长,雁生而伸,其性使然。人而学,或使之也,凡物无不异也者。刚之树也,刚取之也。柔之约,柔取之也。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性自命出》第8、9简)

爱类七,唯性爱为近仁。智类五,唯义道为近忠。恶类三,唯恶不仁为近义。所为道者四,唯人道为可道也。(《性自命出》第40、41、42简)

这就必然要在美学理论上滑出孔子的轨道:

闻笑声,则鲜如也斯喜。闻歌谣,则滔如也斯奋。听琴瑟之声,则如也斯叹。观《赉》、《武》,则齐如也斯作。观《韶》、《夏》,则勉如也斯俭。(《性自命出》第24、

25、26简)

喜斯陶,陶斯奋,奋斯咏,咏斯摇,摇斯舞。舞,喜之终也。愠斯忧,忧斯戚,戚斯叹,叹斯抚,抚斯踊。踊,愠之终也。(《性自命出》第34、35简)[6]

审美活动所唤起的情感,是有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互动,共同碰撞产生的结果。《性自命出》的可贵之处在于,把审美体悟界定为一个主体与客体相摩荡,波澜起伏的过程,主体是审美的内在根据,客体是审美的外在条件;主体审美情感随客体世界的迁移变化而摇曳,客体的存有状态随主体有意向的选择而凸显其存有的意义。应该说,在这里,《性自命出》已经涉及到哲学上和美学上极为深刻的东西,开了刘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的先河。如果我们把它的思想在向前推进一步,就几乎可以与王阳明、海德格尔实行思想对接了![7]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地方。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艺术的创作思想不能在伦理道德上违反仁义礼智、君臣父子的规范;二是艺术的创作手段不能在形式上违反中庸之道的模式。“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才是至善至美的风格。只有这种“思无邪”的作品,才“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尔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应该说,孔子是充分注意到了艺术的内在特征的。但是,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以知识认识作用代替审美体悟,以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覆盖、宰制艺术规律的观点,其审美的主体性体现得十分微弱。在人类的思想史上,主体性的弘扬从来都是与社会整体控制相矛盾的,正是在这种矛盾摩擦推进、循环往复的过程之中,人类得以完善了自己,也同时使社会的结构趋于合理。孔子的思想毕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思想环节,它有它存有的历史根据。

对于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实行全面的集权统治,集中社会的整体力量以克服各种困难的必要性,对孔子“里仁由义”,“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的仁义归依,《性自命出》的作者是有深刻认识的。这就是作者著文论述“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的根本原因。但是,“心无定志”来自性情的摇荡,虽然可以“习而后定”,但是,我们回避不了人的性情和情感,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审美体悟。正是在充分认识到审美体悟与性情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之中,作者发现了一

条最为直截、深入地触及人的灵魂,直达仁、义的捷径——这就是审美体悟:

《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圣人比其类而仑会之,观其先后而逆顺之,体其义而节文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性自命出》第17、18简)

吟,由哀也,,由乐也,愁,由声(也),呕,由心也。(《性自命出》第33简)

凡学者求其心为难,从其所为,近得之矣,不如以乐之速也。(《性自命出》第36简)

孔子在把握审美体悟可以直达仁义,把人的个体心理体验与社会伦理统一起来的思想,是与《性自命出》的作者一样的。孔子也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但是,我们如果全面地分析了《论语》与《性自命出》的整个思想体系,就会轻易地发现,孔子之“游于艺”的目的在于达到道德仁义的境界,他的思想始终都在致力于仁义与人的心理欲求的统一,可是这毕竟只是一种后天的愿望,需要付诸长时间的努力奋斗才能达到。在现实生活中,在专制集权势力十分强大的中国封建时代,往往是封建宗法伦理的规范取代了人的天性,人的主体性是谈不上什么空间的。《性自命出》的创作目的是为了锤炼“性”、“情”,在儒家的理论框架中为人的主体性赢得一片蔚蓝的天空。正是由于《性自命出》的创意都是建立在“性”、“情”之上的,其审美体悟的作用也就在主体性的阐述、丰富和建树中,得到了深刻的认识:

观《赉》、《武》,则齐如也斯作。观《韶》、《夏》,则勉如也斯俭。咏思而动心,如也。其居节也久,其反善复始也慎,其出入也顺,司其德也。郑、卫之乐,则非其声而纵之也。凡古乐宠心,益乐宠指,皆教其人者也。《赉》、《武》乐取;《韶》、《夏》乐情。(《性自命出》第25、26、27、28简)

审美体悟的目的,就是要更直截、更顺利地“反善复始”。作者的论述虽然并不是以“反善复始”为逻辑的最终归宿,但是,从上下文的语境中,《性自命出》中确有这样的背景。 “反善复始”这一命题直接来源于《礼记·祭义》的“反古复始”。这是思孟学派依山点石,借海扬波的结果。“反古复始”的理路是,通过对祖先的祭祀,对宗亲的复归,在细密、繁复的礼仪之中,体认天命,“报本反始”,它的理论本质是宗法性的天命皈依;而“反善复始”却重在通过审美体悟,通过音乐欣赏,来确证自我,虽然这种“自我”仍然具有天命的支撑。《性自命出》指出“义也者,群善之也”,(第13简)郭店简《语丛·一》也有“有物有容,有尽有厚,有美有善”(第15简)“爱善之谓仁”(第92简)的命题。可见,在郭店简中,“善”是一个直接脱胎于“仁义”,却又超越了“仁义”,甚至高于纯粹美的一种概念,

也就是后来孟子“此善不与恶对”之先验的“善”。这里的“始”,就是《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的元初之“始”,就是“性自命出,命自天降”的“天”,也是超越了善恶的,先验的心之本体。因此,“反善复始”在精神上追求仁与义,在主体上回归性情,在实践上“固定心志”,把审美的体悟与天命的皈依融为一体。从哲学史的发展来说,《性自命出》的这种美学观,是与《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以及“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完全一致的思想路径,而且还直追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超越思想,这就使儒家的美学思想向前跨了一大步。

注释:

[1]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页。

[2]《论语》中共提到“性”字,“情”字各两次,都没有正面论述这两个概念。

[3] 本文所引用的《性自命出》原文,参阅了廖名春先生《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校释》(请参见2000年8月油印本《清华简帛研究》第一辑),在此致谢。

[4] 刘纲纪:《艺术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86页。

[5] 《语丛·三》第98简有“丧,仁之端也”的判断,这给我们透露了由前儒时期为人主持丧礼而来的儒家哲学,对人的观察是极为深刻的,对人生的生老病死也天然地富有悲悯的情感。另外,儒家重视诗教和乐教,上海楚简披露的《诗论》中有“诗不离志,乐不离情,文不离言”的重要判断,这也说明了情感在儒家哲学中的地位。

篇3

创建于1927年9月的东固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一个重要革命根据地,是构成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三大基石之一。在其存在的近八年之间,创造了许多第一:江西第一支地方主力红军部队――江西工农红军独立第二、四团;第一个成立并存在时间最长的省级苏维埃政府――江西省苏维埃政府;第一张红色金融纸币――东固平民银行纸币;并且是红军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主要战场等。曾称东固是其一生中三个最难忘的地方之一,等中央领导也对东固赞誉有加,同志更是赋诗称誉东固革命根据地“此是东井冈,会师天下壮”。对于一个有着如此重要地位的革命根据地,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学术界同仁们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发表了数十篇相关学术论文。但是,对于“李文林式”东固革命根据地还没有一部反映其历史全貌的专史,而与此相比对井冈山、湘赣等革命根据地的研究则已经出版了全史。因此《东固革命根据地简史》作为研究东固革命根据地的第一部专著,它的写成和出版初步弥补了东固革命根据地专史著述的缺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告慰了那些为这创建、巩固和发展这一根据地而牺牲的先烈们的英灵,这确实令人感到欣慰。通观本书可以看到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这是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东固革命根据地的专著,真实地再现了东固革命根据地走过的近八年的历程,并对其基本史实进行了系统的重构。本书共十二章七十二节,从1927年9月敖上会议为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思想组织基础开始,到1935年3月公万兴特委解体,阐述了东固革命根据地走过的近八年历程。相对于宏阔的历史而言,文字总是有限的。在这近八年的时间中,东固革命根据地历经创建、巩固、发展、融入和坚持等阶段,也是当时我国革命根据地苦难和辉煌历史的一个缩影。本书全面概述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光辉历程,综合阐述了根据地党、军队、政权、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史实及其历史意义。不仅研究了党在创建和发展根据地时期的辉煌成就,而且对这一中共党史军史的冤案,也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历史已经过去,但历史也永远存活在我们心中。本书作者没有局限在仅对革命根据地自身的研究上,而是站在二十一世纪的高度,从发展的角度对开发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和弘扬“东井冈精神”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2.本书立足于“史料、史识、史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资料详实,论证充分。涵盖了根据地党、政权、军队,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建设,此外还插配了很多革命根据地旧居旧址的图片,可以使读者形象地了解根据地的概貌,内容丰富。作者曾多次前往井冈山、东固山、瑞金等地瞻仰学习,细心搜集有关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史料,并研读相关文献资料,对已经出版和发表的有关学术著作和文章进行细致梳理,还综合运用民族魂网、中共党史网等现代网络这一丰富资源,很好地利用了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以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经的创建、巩固、发展、融入和坚持等阶段为顺序娓娓述来。深入探讨了东固革命根据地创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东固革命根据地党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对东固“李文林式”革命根据地的特点进行了较为精准的把握,并提出了“东井冈精神”这一命题。本书丰富的史料积累,系统全面的研究和论述,不仅深化了对东固革命根据地史的研究,而且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对全国革命根据地史和江西省苏维埃运动史研究,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3.从深入研究“李文林式”革命根据地的特点出发来探讨其实际历史地位,并对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把握。曾称赞东固革命根据地是与“式”、“式”、“式”并列齐名的“李文林式”根据地。作者在研究和考察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程后认为:东固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地位集中体现在“李文林式”特点上,它独特的“秘密割据”斗争形式和“飘忽不定”的游击战术,丰富和发展了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和红色政权理论,直接促成了井冈山道路的延伸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开辟。此外,它还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奠基石,红色战略战术原则形成的基地。探讨了“李文林式”根据地的特点和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及其理论形成做出的重要贡献,揭明了东固革命根据地的重要历史地位。

4.本书通过对东固革命根据地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提出了“东井冈”精神这一命题。作者对东井冈精神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细致的研究,从而得出“东井冈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兴国作风和长征精神是一脉相承的革命精神体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是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红色资源”的认识。《简史》进一步从当前社会需要出发,提出了在广大人民群众别是在青少年学生中用东井冈精神激励理想,树立坚定信念的思想。引导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当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深厚的文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

在谈到东固革命根据地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上,本书也有较多的阐述。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红色资源服务当代社会是一个全国大多数革命老区都面临的普遍性问题,作者通过对东固革命根据地境内的现有的、旧居,平民银行、东固会师、东固革命根据地博物馆等六十余处旧居旧址及纪念设施进行深入实地走访考察,提出了首先要做好普查、保护和开发工作。其次,开展“十个一”教育和利用节日文化弘扬东井冈精神,以及借助现代媒体力量,发展红色旅游等一系列措施和方法。这些富有建设性的思考对于保护和开发红色革命资源,弘扬东井冈精神,以及实现革命老区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篇4

关键词:性自命出 性情 审美体悟 反善复始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一文,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性命之学、心志之学,构建起了“天命性情道”的心学贯注、存有、转化、推进、物化的模式,是对孔子本体论的转进、深化和提高,而且其美学思想也超越了孔子。《性自命出》的美学思想依托于性情,生发于心志,摩荡于悲忻,“反善复始”,把审美提升为体认天命的重要途径,磨砺性情,回归自我,具有十分深刻的美学史、哲学史意义,是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

一、审美体悟是性情外化的形式

值得深究的是,作者从本质上继承了孔子“性”与“天道”下注于主体的思想,肯定了“性”的天赋性、先验性和本原性,但同时他又淋漓尽致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性”界定为一种生命的动力,使之外化在一切实践的层面:

而这种生命的实践性外化,又自始至终都是与“情”胶着在一起的: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性自命出》第2、3简)

仁,性之方也;性或生之。忠,信之方也;信,情之方也。情生于性。(《性自命出》第39、40简)

性是情的本原、依托,是生命的力量;情是性的激发、摇荡,是性命的飞动:

喜怒哀悲之气,性也。(《性自命出》第2简)

凡至乐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性自命出》第29简)

用情之至者,哀乐为甚。(《性自命出》第42、43简)

挖掘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从而在儒家哲学体系中,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人的喜怒哀乐,是情感摇荡的结果,而艺术的审美体悟,则是情感的升华:

《诗》、《书》、《礼》、《乐》,其始出皆生于人。(《性自命出》第15、16简)

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性自命出》第23简)

其声变则其心变,其心变则其声亦然。(《性自命出》第32、33简)

艺术的创造只有来自人的真实情感,才有可能感人至深。在作者看来,这正是《诗》、《书》、《礼》、《乐》经久不息、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艺术是情感摇荡的结果,至真至纯的性情是艺术赖以打动人的心灵、唤起人的美感之关键所在。人的生命本体,受到外界事物的诱发,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情感摩荡而导致艺术精神和审美体悟的生发,本来就是人更为圣洁、更为真诚、更富有审美意境的存有方式,是生命本体至圣至神的必需。这种论述在《论语》中是没有的。它们标志着中国美学史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美学史家刘纲纪先生指出:“情感的表现是中国古代艺术哲学的核心。”[4] 从此以后,《乐记》的“情深而文明”,《诗大序》的“吟咏性情”,刘勰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钟嵘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都莫不导源于此,基始于此,而且源远流长,在中国美学史上形成了一种以性情为动力,以骨气为主体,生生不息的传统。

二、审美体悟是一个激越的过程

潜心阅读《论语》,我们感到的是孔子在理论上的冷峻气息,“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一种“中庸”的力量: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孔子的这种中庸力量,并不仅仅是以某些词句集中地表现出来的,更为重要的是以一种理性精神,透入骨髓地融化于他的思想体系之中。承认矛盾、又使矛盾和谐化的辩证法,是

春秋末期一个没落贵族对往日辉煌的流连,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对在宗法制笼罩下的中国人之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高度概括。《性自命出》的作者彻底地继承了孔子的中庸精神,并且是把这种精神贯注到了他的“人学”理论的框架之中,作为固定心志、体认天命的首要人生准则来立论的。应该说,这是先秦儒家的共性:

有其为人之节节如也,不有夫简简之心则采。有其为人之简简如也,不有夫恒殆之志则慢。人之巧言利词者,不有夫拙拙之心则流。人之悦然可与和安者,不有夫奋作之情则侮。有其为人之快如也,弗牧不可。有其为人之愿如也,弗辅不足。(《性自命出》第44、45、46、47、48简)

身欲静而毋憾,虑欲渊而毋伪,行欲恿而必至,貌欲庄而毋拔,欲务齐而泊,喜欲智而无末,乐欲释而有持,忧欲敛而毋闷,怒欲盈而毋盖,进欲逊而毋巧,退欲慎而毋轻。欲皆文而毋伪。(《性自命出》第62、63、64、65简)

但是,《性自命出》一文在哲学的框架上具有深刻的矛盾。亦即,作者一方面要努力坚持孔子的伦理道德,并始终以这种伦理道德来统领、宰制人的性情,另一方面当他面对人的性情时,又不得不如实、客观地加以描述、阐发,出现了客观描述大于理论思想的状况:

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虽过不恶;不以其情,虽难不贵。苟有其情,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性自命出》第50、51简)

在这里作者空前地强调了情的重要性,已经把“真情”升格为衡量一切视听言动的标准,与孔子的“中庸之德”已经很不一样了。这一方面反映了儒家哲学本来就有真性、真情存有的空间,是儒家赖以存有、发展的基础,具有巨大的生命力;[5] 另一方面也透露了思孟学派何以最终携带着“性”、“情”、“气”等具有强烈个体化色彩的范畴,走出孔子理论架构的秘密。这种矛盾是性情与伦理的矛盾,是个人与关系的矛盾,也是自由主义与社会群体的矛盾,古今中外思想史上都概莫例外。其深刻的理论启示是巨大的。

事实上,这种矛盾并不仅仅是理论在情感面前无能为力的问题,笔者以为,还有其深刻的哲学根源。《性自命出》一文,短小精悍,却如文气激荡,关键是作者依托于性情,弘扬生命的价值,倡导“人道”在这个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凸显了个体的价值:

牛生而长,雁生而伸,其性使然。人而学,或使之也,凡物无不异也者。刚之树也,刚取之也。柔之约,柔取之也。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性自命出》第8、9简)

这就必然要在美学理论上滑出孔子的轨道:

闻笑声,则鲜如也斯喜。闻歌谣,则滔如也斯奋。听琴瑟之声,则如也斯叹。观《赉》、《武》,则齐如也斯作。观《韶》、《夏》,则勉如也斯俭。(《性自命出》第24、 25、26简)

喜斯陶,陶斯奋,奋斯咏,咏斯摇,摇斯舞。舞,喜之终也。愠斯忧,忧斯戚,戚斯叹,叹斯抚,抚斯踊。踊,愠之终也。(《性自命出》第34、35简)[6]

审美活动所唤起的情感,是有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互动,共同碰撞产生的结果。《性自命出》的可贵之处在于,把审美体悟界定为一个主体与客体相摩荡,波澜起伏的过程,主体是审美的内在根据,客体是审美的外在条件;主体审美情感随客体世界的迁移变化而摇曳,客体的存有状态随主体有意向的选择而凸显其存有的意义。应该说,在这里,《性自命出》已经涉及到哲学上和美学上极为深刻的东西,开了刘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的先河。如果我们把它的思想在向前推进一步,就几乎可以与王阳明、海德格尔实行思想对接了![7] 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地方。

共3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三、审美体悟是“反善复始”的重要途径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艺术的创作思想不能在伦理道德上违反仁义礼智、君臣父子的规范;二是艺术的创作手段不能在形式上违反中庸之道的模式。“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才是至善至美的风格。只有这种“思无邪”的作品,才“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尔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应该说,孔子是充分注意到了艺术的内在特征的。但是,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以知识认识作用代替审美体悟,以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覆盖、宰制艺术规律的观点,其审美的主体性体现得十分微弱。在人类的思想史上,主体性的弘扬从来都是与社会整体控制相矛盾的,正是在这种矛盾摩擦推进、循环往复的过程之中,人类得以完善了自己,也同时使社会的结构趋于合理。孔子的思想毕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思想环节,它有它存有的历史根据。

对于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实行全面的集权统治,集中社会的整体力量以克服各种困难的必要性,对孔子“里仁由义”,“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的仁义归依,《性自命出》的作者是有深刻认识的。这就是作者著文论述“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的根本原因。但是,“心无定志”来自性情的摇荡,虽然可以“习而后定”,但是,我们回避不了人的性情和情感,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审美体悟。正是在充分认识到审美体悟与性情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之中,作者发现了一

条最为直截、深入地触及人的灵魂,直达仁、义的捷径——这就是审美体悟:

《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圣人比其类而仑会之,观其先后而逆顺之,体其义而节文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性自命出》第17、18简)

吟,由哀也,,由乐也,愁,由声(也),呕,由心也。(《性自命出》第33简)

凡学者求其心为难,从其所为,近得之矣,不如以乐之速也。(《性自命出》第36简)

孔子在把握审美体悟可以直达仁义,把人的个体心理体验与社会伦理统一起来的思想,是与《性自命出》的作者一样的。孔子也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但是,我们如果全面地分析了《论语》与《性自命出》的整个思想体系,就会轻易地发现,孔子之“游于艺”的目的在于达到道德仁义的境界,他的思想始终都在致力于仁义与人的心理欲求的统一,可是这毕竟只是一种后天的愿望,需要付诸长时间的努力奋斗才能达到。在现实生活中,在专制集权势力十分强大的中国封建时代,往往是封建宗法伦理的规范取代了人的天性,人的主体性是谈不上什么空间的。《性自命出》的创作目的是为了锤炼“性”、“情”,在儒家的理论框架中为人的主体性赢得一片蔚蓝的天空。正是由于《性自命出》的创意都是建立在“性”、“情”之上的,其审美体悟的作用也就在主体性的阐述、丰富和建树中,得到了深刻的认识:

观《赉》、《武》,则齐如也斯作。观《韶》、《夏》,则勉如也斯俭。咏思而动心,如也。其居节也久,其反善复始也慎,其出入也顺,司其德也。郑、卫之乐,则非其声而纵之也。凡古乐宠心,益乐宠指,皆教其人者也。《赉》、《武》乐取;《韶》、《夏》乐情。(《性自命出》第25、26、27、28简)

也就是后来孟子“此善不与恶对”之先验的“善”。这里的“始”,就是《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的元初之“始”,就是“性自命出,命自天降”的“天”,也是超越了善恶的,先验的心之本体。因此,“反善复始”在精神上追求仁与义,在主体上回归性情,在实践上“固定心志”,把审美的体悟与天命的皈依融为一体。从哲学史的发展来说,《性自命出》的这种美学观,是与《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以及“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完全一致的思想路径,而且还直追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超越思想,这就使儒家的美学思想向前跨了一大步。

共3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注释:

[1] 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页。

[2]《论语》中共提到“性”字,“情”字各两次,都没有正面论述这两个概念。

[3] 本文所引用的《性自命出》原文,参阅了廖名春先生《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校释》(请参见2000年8月油印本《清华简帛研究》第一辑),在此致谢。

[4] 刘纲纪:《艺术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86页。

[5] 《语丛·三》第98简有“丧,仁之端也”的判断,这给我们透露了由前儒时期为人主持丧礼而来的儒家哲学,对人的观察是极为深刻的,对人生的生老病死也天然地富有悲悯的情感。另外,儒家重视诗教和乐教,上海楚简披露的《诗论》中有“诗不离志,乐不离情,文不离言”的重要判断,这也说明了情感在儒家哲学中的地位。

[6] 这里的第二段引文与《礼记·檀弓下》相近,但是,《礼记》之文是谈论丧葬之踊,而这里却是谈论“凡学者求其心为难,从其所为,近得之矣,不如以乐之速也”,是地道的美学之论。这是《性自命出》利用儒家已有经典,推陈出新,点石成金的典范。

[7] 王阳明指出:“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海德格尔认为:“真理不是关于对象(客体)的真理,而是人自己的在的真理。真理不是知识,而是人的在本身的展现、澄明。”(参见刘放桐等编著《现代西方哲学》下册,第594页)

篇5

一、选择题

第1题单选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A.地质学和胚胎学

B.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

C.机械力学

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参考答案:D

第2题单选 下列观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存在就是被感知

B.万事皆备于我

C.理在事先,事随理变

D.物是感觉的复合

参考答案:C

第3题单选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源是()。

A.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对立

B.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相*

C.世界观与方*的对立

D.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相*

参考答案:B

第4题单选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D

参考答案:D

第5题单选 *和假象的区别在于()。

A.*是客观的,假象是主观的

B.*表现本质,假象不表现本质

C.*深藏于事物内部,假象外露于事物外部

D.*从正面直接地表现本质,假象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

参考答案:D

第6题单选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

B.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C.实践第一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参考答案:B

第7题单选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同一性和斗争性

B.普遍性和特殊性

C.共性和个性

D.绝对性和相对性

参考答案:A

第8题单选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

A.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

B.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

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D.从具体到抽象,从抽象到具体

参考答案:C

第9题单选 偶然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是()。

A.可有可无的作用

B.破坏性的作用

C.促进或延缓的作用

D.决定性的支配作用

参考答案:C

第10题单选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参考答案:D

第11题单选 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

A.一元论

B.可知论

C.不可知论

D.诡辩论

参考答案:C

第12题单选 *思想得到多方面发展而达到成熟是在()。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C

第13题单选 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是()。

A.农民阶级

B.小资产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大资产阶级

参考答案:A

第14题单选 *在1941年精辟论述“实事求是”原则的著作是()。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整顿党的作风》

C.《*八股》

D.《学习和时局》

参考答案:A

第15题单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

A.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农民阶级

D.地主阶级

参考答案:B

第16题单选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宝是()。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B.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实行自我批评

C.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D.实事求是、根据地建设、群众路线

参考答案:C

第17题单选 *阐述关于中国民主革命新道路理论的著作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论持久战》

D.《新民主主义论》

参考答案:A

第18题单选 *全面论述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国家政权理论成熟的著作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论联合政府》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政策》

参考答案:A

第19题单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无产阶级的天然和可靠的同盟军是()。

A.学生

B.城市市民

C.农民

D.民族资产阶级

参考答案:C

第20题单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参考答案:D

二、辨析题:

第21题简答 新事物就是新出现的事物。

参考答案:错误。

(1)混淆了新旧事物的本质区别。

(2)新生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是指丧失了存在的必然性而日趋灭亡的事物。

(3)区别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是否有强大的生命力及远大前途。不能把是否是新出现的作为衡量标准。有些事物虽然是新出现的但本质上却是旧事物,是旧事物以新的形象出现。

第22题简答 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资产阶级革命,所以应该有资产阶级来领导。

参考答案:错

(1)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资产阶级革命,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的阶级是无产阶级;

(2)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革命领导的,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的领导阶级是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建立社会主义。

(3)所以上述观点是错的。

三、简答题:

第23题简答 简述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步走”发展战略。

参考答案:第一步是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边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是指,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第44题简答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参考答案:(1)实行“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 ;

(2)实行两种制度。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3)港、澳、台实行高度自治并保持繁荣稳定局面。

(4)实行”一国两制”长期期不变。

第25题简答 如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参考答案:第一,加大宣传,提高全民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意识

第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

第三,完善法规标准,加大监督处罚力度;

第四,加快结构调整,提高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整体水平。

四、论述题

第26题简答 用内因和外因关系原理,说明我国建设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篇6

[关键词]吴清源;围棋;信仰

《吴清源》在2007年6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捧得了金爵奖最佳导演奖和最佳摄影奖。即便如此,公映以来,这部影片面对的是更多的批评,不满与疑惑,由曾经的“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田壮壮执导的《吴清源》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影片呢?

片名《吴清源》,简简单单。明明白白告诉所有选择观看这部影片的人,这是一部关于一个名叫吴清源的人的影片,至于其余所有附加在这个人身上或是这部影片的符号全部由观众自由取舍,是因为对围棋和“棋神”吴清源感兴趣而进入影院、喜欢田壮壮导演的影片而进入影院,还是仅仅为看电影而看电影进入影院的观众,各自从影片中选取自己心仪的目标。

吴清源的一生,既简单又复杂,既单纯又晦涩。

生命长度接近一个世纪的吴清源的人生自始至终简单的只有一件事:围棋。然而横跨两个世纪的吴清源的人生却是复杂的:生存、战争、信仰追求、政治纠葛这些沉重的符号纠缠在吴清源的人生,即使避而不谈也永远存在,童年时代曾为赚取生活费和学费到段祺瑞府邸下棋,14岁东渡扶桑,开始职业棋手生涯。此后的20几年中,作为一名中国人的吴清源在日本棋坛雄踞“天下第一”的无冕王位,运用自创的“新布局”开创了围棋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吴清源在日本棋坛横扫千军,叱咤风云的时候亦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期间,作为一名在日本的中国人,吴清源面临“时代”和“身份”的双重拷问,宗教追求成了吴清源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只能给予精神上的安慰,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困扰,包括最为突出的“国籍”问题。夹杂在中日历史困境中,对个人“身份”的确定只能依靠最本能的选择,无关乎任何人任何事,“关于加入日本国籍的问题,濑越老师也很烦恼。老师既不阻止,也不赞成,只是一直沉默。”无论是为了围棋还是为了下一代,选择加入日本国籍,这只是吴清源给世人的回答。

生命长度接近一个世纪的吴清源的人生是单纯的,“我始终不渝地将围棋和作为生命的两大支柱,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风雨兼程地走了过来。”然而横跨两个世纪的吴清源的人生却是晦涩的。在围棋和之下,亦有更多的空白和不解。

无论是作为棋手的吴清源,还是作为在复杂历史背景中生存的个人吴清源,都有丰富的人生作为情节基础,给导演广阔的发挥空间,弱水三干,只取一瓢饮,影片《吴清源》其实延续了导演之前作品的风格,将重心放在“人”上面,写人物、写人物的信仰、写人物的精神,故事情节发展反而淡化,这当中亦有现实的限制,正如吴清源的扮演者、台湾演员张震说:“要演这么一个真人,这实在太难了。吴清源先生的人生经历的见证者都在,一些带有戏剧和传奇色彩的故事不能展开和渲染,反而得简化。”

影片《吴清源》犹如一幅水墨画,空灵而韵味十足。同时《吴清源》作为一部传记片就如“吴清源”这个被表述对象一样,初看是简单清晰的,再看是矛盾晦涩的。风格化的影像表述背后是导演在面对庞大素材的无限可能和暗藏其间的不能逾越的暗流时的小心翼翼。围棋,、吴清源人生等这几个关键词如何在一部影片中有效的统一,导演摒弃戏剧化的叙事手段,精确抽取几个关键词共同的特质,将之归于“静谧”,呈现出“表述层面”与“被表述层面”的缝合。

许多人执着于导演在影片中没有展示吴清源人生中有传奇色彩的“十番棋”赛。虽然并不能要求每一个观看影片的人都要懂围棋,因为很少有人敢说自己懂围棋,但对影片提出这样的问题的人,起码要明白一件事,围棋是一种静止的运动,围棋的矛盾之处在于无法用视觉影像表现潜藏在棋局和棋手之间的厮杀,即使棋局中厮杀得狼烟四起,有的只是棋盘上起起落落的黑子白子,对吴清源而言,围棋即人生,人生即围棋,导演用不同的棋局对峙氛围表现围棋与吴清源不同人生阶段的交错。初到日本棋坛的横空破世,影片第一场棋局,棋赛开局前,吴清源一人奋力前行,后景是有众多追随者陪伴的对弈者,二人被曲折弯曲的长廊,交错的廊柱远远拉开,伴随着悉窜脚步声和咚咚的鼓点,棋局开始。吴清源坚定而决然的放下第一个棋子。经历着民族情感、个人身份的困扰,以围棋继续自己的人生。影片第二场棋局,吴清源和对弈者二人相偕穿过绿树从中,温煦的阳光洒在二人的身上,两个棋桶并列放在棋盘上,因为个人宗教追求放弃围棋,离开所有关心他的人,其实是对自我人生的一种抛弃,在此种境地下又因宗教的名义答应对弈,影片第三场棋局,吴清源略带犹疑的走入挤满人群的大厅,棋局开始,静默一段时间,吴清源拿起一个棋子平静的放在棋盘上,离开“玺宇教”,超越了自己心灵和精神的彷徨迷茫。影片第四场棋局,吴清源在众人祝贺喜得贵子后,平静的和对手开始比赛,走在人生的最终阶段,所有的一切都得以升华。影片第五场比赛,日本围棋界为吴清源举行退隐仪式,空旷的棋盘上,一个黑棋被放在中元的位置,影片结束。中间还穿插一场戏,几个棋手在对弈,一颗炸弹爆炸,周围的东西轰然倒塌,棋手扑身护住棋盘,然后大家拂一拂满身的尘埃,平静的继续,通过贯穿全片的几场重要对弈,以形写神,无论在何种境地,对手为谁,无论在人生的低谷还是高潮,棋手始终保持静谧的精神,将生命和围棋融合为一体。

篇7

  

最新关于精选《物种起源》读后感范文   今日,我读了《物种起源》,这本书是达尔文写的。是达尔文论述生物进化的重要着作。《物种起源》大概是19世纪最具争议的作品,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本书中详细描述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物种起源》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但毕竟整本书也就是在探讨物种的问题,这是假设有了生命以后的事情。

  在这本书中达尔文的观点是遗传变异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这点我十分同意他的想法。生物有进化,物种也有变化,本不是达尔文首先发现的;进化学说,也不是达尔文创立的,在他以前已有着漫长的历史。可是达尔文加上他观察所得的新材料,总结和发展了进化学说,提高了它的科学性,彻底击毁了科学思想界中的宗教统治,建立了生物学的真正基础。在解释万物及生命起源的时候,所有的理论都是要靠信心来理解的,也既是说,都是信仰。要理解不相信上帝的信仰,应当是需要更大的信心,需要克服更大的障碍,因为这些信仰里实在是包含了太多的未知因素。

  我认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很适合我们中小学生阅读,我们还应当学习达尔文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最新关于精选《物种起源》读后感范文   我看的这本书,是讲了达尔文的一些故事和一些物种进化和万物怎么来的的事。

  很久以前的时候人们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万物,直到一个天才的诞生,他就是“达尔文”!

  达尔文,确定了世间的万物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在一开始,地球是上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每个微生物各变化成一个物种,还有一些是原来的一个物种变异(进化)成一个新物种,那么变异是怎样产生的呢?那得说到生物的一种神奇的功能“遗传”,达尔文说:“生物的变异并不是一生下来马上就能变成那个样子,而是通过遗传,把变异的样子一代一代地累积下来,变成最终的样子。”

  你在动物园看到的各种马,可能就是一种马进化出来的,还有,最早的长颈鹿脖子并不是那么长,而是长颈鹿想吃树上的叶子给一点一点给拉长的。

  看完这本书,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

  

最新关于精选《物种起源》读后感范文   我买了一本由达尔文着、舒德干等人译的《物种起源》,这是一部影响人类科学发展进程的绝世经典,我一直希望能一睹这本百年巨着的风采,终于有闲暇静下心来仔细阅读一番。

  在《物种起源》中,达尔文以丰富的研究资料,严谨的科学论述,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引人入胜的文笔,向全人类庄严宣告了物种发展的伟大理论——进化论。在此之前,人类有关物种发展的认识一直笼罩在唯心主义宗教统治的阴霾中。人们认为人类以及地球上的各种生命都是至高无上的神明所创造的,神主导一切!各个物种都是孤立的,其间没有任何亲缘关系。在那个年代,违背教会之难,难于上青天。但乌云遮不住真理的光芒;黑暗无法阻拦人类追求真理的脚步。总有那么一批坚持真理的人,不畏教会等反对组织的压迫,坚持真理,经过几个世纪,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奋斗,真理终于战胜谬误,人类终于见到了科学的曙光。达尔文就是这样一个为追求真理而不懈努力的人。

  书中主要探讨了一个问题——什么是生命的起源?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该书中描写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达尔文相信所有的物种都是由简单的生命单位演变而来,但最初的生命是怎么来的呢?一个不常被人提及的事实是达尔文认为它们是被创造的。

篇8

[关键词]:庄子;孟子;郭店儒简;性

在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孟子(约公元前372~公元前289)的思想中以及新近出土的郭店儒简《性自命出》等文字中均反映了战国中期尤其是公元前350年到公元前300年间的学术思想。虽然学界对庄子、孟子生卒年意见不一,但二者壮年时当大致在这一时段内,而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村出土的战国中期的竹简,据学者考证,其墓葬年代亦不晚于公元前300年[1],则其抄写和流行时间当亦在这之前。本文试对战国中期学界关于“性”及其与“心”、“命”、“情”等的关系作一比较探析。

一、性的内涵

庄子把性作为从道所禀赋的本然之质性。如《庄子·庚桑楚》:“道者,得之钦也;生者,德之光也;性者,生之质也。”道、德、生、性即是一个简单的生成顺序。又如《庄子·天地》:“泰出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而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性修反德,德至同于初。”详加分析,庄子秉承老子“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四十二章》)的宇宙生成论思路,但其思想更加复杂细密。“一之所起”是对“道生一”的解读,“未形者有分”是对“一生二”的发挥,从而引出“命”来说明万物未成形前便具有其内在分化因素。“留动”之中生出有形之物,而万物具备形体并保有从道那里所具备的特殊神态,便是万物(包括人)之“性”。因此“性”成为从无到有的一个连续性的内在本质规定,它既保持原初之真,又突破了原初之“未形”。因此,“性不可易,命不可变”(《庄子·天运》)。万物(包括人)禀赋于泰初之真性是最宝贵的。可是,因为人“为”,常常动性失性:“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庄子·庚桑楚》)。据此,庄子认为只有无为才能保持人的自然本性。他批评“倒置之民”往往“丧己于物,失性于俗”(《庄子·缮性》)。在《庄子·天地》中他论述了五类失性的情形:“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戎序?凰脑晃逦蹲强冢?箍诶魉?晃逶蝗ど峄?模?剐苑裳铩4宋逭撸?陨??σ病!蔽迳?⑽迳?⑽宄簟⑽逦兑约叭ど峄?模?杂泻θ酥?匀簧???诵院ι??蚨??髡判扌浴!蹲?印ぬ斓亍分兴担骸靶孕薹吹拢?轮镣?诔酢薄坝胩斓匚?汀薄V挥芯弑刚嫘灾?瞬攀侨?轮?耍?趴赏?谔酰?胩斓匾惶濉!蹲?印ご锷?酚校骸耙计湫裕??淦??掀涞拢?酝ê跷镏??臁薄!蹲?印ぬ斓亍芬嘤校骸巴ㄓ谔斓卣撸?乱病薄R蛭?拔锏靡陨??街?隆保ā蹲?印ぬ斓亍罚??俗魑?蛭镏?环肿樱?芡ㄌ斓兀?慈四堋靶孕薹吹隆保?寤岽拥滥抢锼?鞲车恼嫘圆攀侨?轮?恕N?耍??踊固岢鍪匾唬????恼?染咛宓男扌苑椒ā?杉???影选靶浴弊魑?唬ǖ溃?⒌隆⒚?⑿巍⑿缘闹匾?换罚?选靶浴倍ㄒ逦?靶翁灞I瘢?饔幸窃颉保?盐樟送蛭锎游薜接猩?傻哪谠诒局使娑ㄐ浴U庵侄匀诵员局实淖肺适撬???凼觥懊?薄ⅰ靶摹薄ⅰ扒椤钡鹊幕? ?nbsp;

郭店儒简中没有明确给“性”一个确切的内涵。但其中言“有性有生”,对性进行了生之质的模糊规定,并且认为“性自命出,命自天降”[2](第504页)(《性自命出》)。《性自命出》中有:“牛生而长,雁生而伸,其性[使然,人]而学或使之也。”[2](第504页)这里含有把“性”作为万物的自然本性去规定物的特殊性,与《庄子·天地》中的内涵一致。但是,《性自命出》中还讲“喜怒哀悲之气,性也”[2](第504页),即性中包涵有“情之气”,认为“道始于情,情生于性”[2](第504页),这与庄子把“情”与“信”作为道的构成因素的论述不同,但与孟子重视人的自然感情一样,体现了孔门重情的特点。《孟子》中的“性”为人性善之义,孟子反对“生之谓性”的说法。如《孟子·告子上》:

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可见,孟子反对从人的自然本性来抽象地讲“性”,主张从具体的价值角度讲“性善”。孟子在回答公都子问“性善”时说:“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孟子·告子上》)这实际上讲的是“为善”的问题,把仁义礼智之四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作为人能“为善”的根源支撑。这四心表现了人之情,是以“情”为基础来讲“性”,也可以说是:性(性善)始于情,道(人道)始于性。可见,庄子从宇宙生成论的普遍意义上规定“性”;孟子从具体价值角度言“性”善,与郭店儒简一样重视人的自然感情,但孟子是性生于情,儒简是“情生于性”。

二、性与命

“性”与“命”作为宇宙生成论的两个重要环节,在《庄子·天地》中分别定义为:“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间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而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可见,“命”是万物未成形时的一种矛盾运动状态,“性”是万物形成后所禀赋的自然本性。“命”规定“性”,“命”与“性”又是由泰初之无(道)所来,它们都是针对“物”的无形与有形而言的,是对整体存在之“物”的根源性与发展性的规定,而道是针对整体存在与不存在而言的。“命”偏重于对万物特殊性的前存在状态即“无形”之时的运动状态的规定,说明万物未成形时即有一种自身运动发展变化的区分性。“性”偏重于无形与有形之间连续性的规定,说明万物自身存在的特殊性本质。这些是从宇宙生成意义上讲的。那么,“命”是否只是在万物成形之前起着规定作用呢?庄子认为,“命”在万物成形之后还在发挥作用,如:“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时事之变,命之行也。”(《庄子·德充符》)“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庄子·大宗师》)“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庄子·达生》)

郭店儒简中“性”与“命”的论述很多。“命”除了上命令下之义外,它还有“性自命出,命自天降”,它的生成是单线的,即天、命、性。“命”直接从天而降,“性”从“命”中而来,与《庄子》中“命”规定“性”的说法有一致之处,但没有《庄子》中的详细论述,也没有把“性”与“命”都作为道的派生这一点。并且儒简中“天”“命”常并举,称“有天有命” (《语丛三》、《语丛一》出现三次),并有人可“知命”的思想。如:“知天所为,知人所为,然后知道。知道然后知命。”[2](第533页)(《语丛一》)“其智博,然后知命。” [2](第533页)(《语丛一》)“知己所以知人,知人所以知命,知命而后知道,知道而后知行。”[2](第521页)(《尊德义》)这里的“命”是一种必然性的规律,人可以知晓、把握、利用:“顺乎肌肤血气之情,养性命之政,安命而弗夭,养生而弗伤。”[2](第497页)(《唐虞之道》)这里讲“养性命之政”,把内在的“性”与“命”推及到外在的政事、社会,与《庄子》中人不胜天、安命无为、全性成德的思路不同。《孟子》中的“命”也有上命令下之义,同时还进一步有“立命”、“正命”的思想:“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尽心上》)孟子言性善,人可“养其性”,尽心、知性、知天,修身立命。“性”与“命”完全在于人去修去立。《孟子·尽心下》:“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这是说美味、美色、安逸等是人的自然本性所欲求的,但有天之命规定着人之所得,所以君子重视自己从天所赋有的责任,不去强求。仁义礼智等人伦是随着天生的父母君臣关系而来,人无可逃脱,所以君子把这些反映人本性之物不仅仅看作自然的天命看待,而且是修心养性立命。

三、性与心

“性”与“心”实际上是人性本原与人的主体精神的关系问题,是人怎样把主体精神与人的自然本性统一起来,从而保证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庄子论述了人之性与人之心如何保持一致的问题,即离为二还是合为一的问题。自从产生了人便有了人之精神(心),人的精神与其自然本性保持一致便是具有真心之人。《庄子·刻意》:“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合于天伦。”这是说人应把精神与自然本性相合,坚守“纯素之道”,才能心性一致。庄子认为这种一致是“以天合天”,不是“以人合天”。人的内在心神通过集中精神的“心斋”“坐忘”等功夫,来体会自己的性命之源的本真,合于泰初,同于大通,做到“以天合天”。《庄子·达生》有一段寓言讲到“以天合天”:“梓庆削木为?,?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臣将为?,未尝敢以耗气也,必齐以静心。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枝形体也。当是时也,无公朝,其巧专而外骨消。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至矣,然后成见?,然后加手焉;不然则已,则以天合天,器之所以疑神者,其是与!’”这是讲要达到“以天合天”,必须“齐以静心”,忘掉功名利禄甚至自我形体与主观精神,回归自我本性,从而事功自然以成。

“性”是人的本来,“心”是人的主体精神。庄子为了论述心性一致,把“心”分为两种:与“性”一致之真心和失“性”之心。他提倡“以天合天”,把具有真心的心性一体之真人作为人的应然存在,批评“丧己于物,失性于俗”(《庄子·缮性》)者伤性害生,非议机心、成心、贼心等。如《庄子·天地》:“吾闻之吾师,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使之成教易俗,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

郭店儒简则认为人的自然本性(性)不能决定人的主体精神(心),并且不把人的自然本性看作是最珍贵的,不要求“性”与“心”直接一致,而是诉诸于情。因为“情生于性”,各人用心各异,志愿不同,所以,它把生于性之情主要是人的感情与人的主体精神(心)的一致,作为判断人的诚信不伪的标准。它认为:“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2](第504页)” (《性自命出》)并且“凡心有志也,无与[不可,人之不可]独行,犹口之不可独言也。牛生而长,雁生而伸,其性[使然],人而学或使之也。”[2](第504页) (《性自命出》)人的心志是在与社会交往中学习而成,不能“独行”。“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 [2](第505页)(《性自命出》)这里重视后天教育,认为圣人以“诗书礼乐”为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2](第505页) (《性自命出》)。“礼作于情”,以情为始,融情教、礼教、乐教于一体,使人诚信不伪,有真情而生德于心。“情”与“心”一致即是实现了人的应然存在。《孟子》中“心”“性”一致的论述是把“性”善建立在感情之“心”的四端基础之上的。《孟子·公孙丑上》:“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讲无此四心者,非人也。他的“心”“性”一致实际上是与郭店儒简一样的“情”与“心”的一致。人的自然感情与人的主体精神诚信不伪是他们的价值追求,而不像庄子那样去追寻人性本原(性)与人的主体精神(心)的一致。

四、性与情

从《庄子》内篇可归纳出庄子把“情”分为四种:道之情,人之情,物之情,事之情。下面分别来看这四种“情”:1、庄子论述人之情,提倡“无情”,即“有人之形,无人之情”。他认为“无人之情,故是非不得与身”(《庄子·德充符》)。《德充符》记载庄子与惠子的对话:“惠子谓庄子曰:‘人故无情乎?’庄子曰:‘然’。惠子曰:‘人而无情,何以谓之人?’庄子曰:‘道与之貌,天与之形,恶得不谓之人?’惠子曰:‘既谓之人,恶得无情?’庄子曰:‘是非吾所谓情也。吾所谓无情者,言人之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也。’”2、庄子论物之情,认为人不能“逆物之情”,否则“玄天弗成”。(《庄子·在宥》)即自然之本性不能保成。他说:“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庄子·大宗师》)。即是讲客观世界有其自身的矛盾运动规律,它们保有自己的天性,人也应以自然无为的心态,与物一样保有本性而不失。3、庄子论述事之情,认为人能“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庄子·人间世》)死生有命,人因得失所产生的好恶之情是不必要的,只会“内伤其身”,伤性害生,不如因循事物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物物而不物于物。”(《庄子·山木》)4、庄子论述道之情,认为人应把性与道保持一致,具备真性,把好恶得失伤性之情去掉,体认道之情。庄子把“情”与“信”作为道的构成因素:“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庄子·大宗师》)“情”是道的一种原初存在状态。“其知情信,其德甚真,而未始入于非人。”(《庄子·应帝王》)这是说,真正通于道者,体知道之情信。保有真性情,他的一种方法是:“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庄子·大宗师》)综上,“以天合天”与“藏天下于天下”都是为了把人之自然本性与道之情信相同一,无情是为了保持真性不失,人不逆物情,与时俱化,能行事之情而不被事情所牵累,做到生死存亡是非得失不萦绕于心,保有天然之本性,与道相合,即有全德,“安其性命之情”(《庄子·在宥》)。

郭店儒简对“性”与“情”论述较详。如前所述,它认为:“喜怒哀悲之气,性也”。情之气,即是性。性包含情之气,从而生情,即“道始于情,情生于性”。正是因为情生于性,所以儒家格外重“情”,希望顺情养性,“顺乎肌肤血气之情,养性命之政”,实现其理想社会。这里肯定的是人的自然感情,并且讲“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虽过不恶,不以其情,虽难不贵。苟有其情,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未言而信,有美情者也。”[2](第507页)(《性自命出》)人情成为衡量一个人诚信不伪的重要标准。这种情性本是一体的论述与孟子相近似。孟子把体现人情感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作为“性善”之端,实际上也是情性本一体,只是孟子对“性”进行了“善”的价值规定,而不像儒简中那样“苟以其情,虽过不恶”,把“情”的地位抬高于“性”,以情为准,性不分善恶。

以上通过对战国中期三者论“性”的大致探讨,我们知道:1、三者论“性”均体现了他们各自的人生价值追求、对人生意义的看法和人怎样能安身立命的问题。这也是战国中期社会动乱、战争不断的情形在思想界所体现的现实关怀。2、三者都要求性情一致,但具体内涵有异。庄子是以人的天性与道之情一致的“以天合天”,而孟子与郭店儒简则体现了儒家重“情”的特点,肯定人的自然感情,要人诚信不伪,情性一致。同时孟子对“性”进行了“善”的价值规定,而儒简的“性”则包含情之气,情之气兼有善或不善。3、郭店儒简以情为始,重教修身,矫正身心,与孟子相似,所论“性自命出”,命规定性,与庄子有一致之处,但是它把情作为性的本质,性包含情则与庄子不同。

[参考文献]

[1] 李学勤?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a]?中国哲学(第20辑)[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13?

[2]李零?郭店楚简校读记[a]?道家文化研究(第17辑)[c]?陈鼓应主编?北京:三联书店?1999?

[3]庄子?南华经[m] ?仲兆环、刘玉香译注?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4?

[4]杨柳桥?庄子译诂[m] ?上海:上海古籍,1991?

[5]孟子?孟子[m] ?杨柏峻、杨逢彬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0?

[6]孟子?孟子[m] ?叶斌译注?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

a discourse on xing of chuang tzu ,mencius and confucian bamboo-slips of

篇9

关键词:舞蹈起源;生命冲动

中图分类号:J7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190-01

一、前言

舞蹈是以人的身体为媒介表演的艺术形式,被尊称为“艺术之母”,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人类的肢体为工具,或隐逸、或直白地表达着心灵的体验与精神的要求。舞蹈是人的内心情感的表现。古语中有咏歌之不足则手之足之舞之蹈之。舞蹈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人的生命本质的一种体现,探讨其生命本质要从起源说中进行探讨,这样能抓住最原始的东西,抓住舞蹈产生的本质。

二、探讨舞蹈起源的四种说法

关于舞蹈的起源说,在王克芬的《中国舞蹈发展史》中,提出了四种,分别是生产劳动与原始舞蹈、生殖崇拜与“求偶舞”、反应征战生活的古武舞和原始祭祀舞蹈。在林君桓的《当代舞蹈美学》中,作者从艺术起源理论探讨了舞蹈的起源,它们分别是模仿与再现的舞蹈、诗言志与舞宣情、从游戏人生到游戏舞蹈、从舞巫同源到祈望胜利、永恒主题与舞蹈、辛苦劳动与轻松舞蹈。不管舞蹈的起源有多少种,它们当中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这些起源都是源自人类内心的一种冲动。

笔者根据以上专家提出的舞蹈起源的学说归纳为模仿说、表现说、说、游戏说。笔者认为归纳的这四种舞蹈的起源说,包括了以上两本书中舞蹈的起源说,生产劳动和古武舞以及祭祀舞蹈都是属于对生活中某些场景的一种模仿,把它们归类到模仿论;生殖崇拜与舞蹈属于说;舞宣情属于的是表现说;还有一种就是德国席勒提出来的游戏说。

(一)舞蹈起源的模仿说

最早提出完整的模仿论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他认为人类在孩提的时候就有了模仿的本能。关于舞蹈的起源中,模仿说是最早被人所认可的,模仿是对于生活的模仿,舞蹈是肢体为媒介的。当我们看到一个现象或事物要讲述给别人,我们还不会使用语言,在我们表达给另一个人这种意思的时候,这个事情已经发生了,它已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了,人们只是去模仿它,然后讲述给其他的人,这其实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这个模仿的过程中运用的人的肢体,也就是舞蹈的雏形。

(二)舞蹈起源的表现说

所谓表现说也就是中国最早的“言志说”,最早出自先秦时期《尚书・尧典》,表现就是一种情感的体现,表现的是人的内心的感情。

(三)舞蹈起源的说

性是人与动物相同的生理需求,但是只有人类才有,能在中产生快乐的也就只有人类。都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体现,起源的舞蹈是对的一种表达,这种表达不只是动作,更重要的是那种发自内心的生命的冲动。

(四)舞蹈起源的游戏说

游戏说最早是德国的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的。关于游戏说,人们说人类的舞蹈都是从游戏中得来的。不管是舞蹈起源的模仿说、表现说,还是舞蹈起源的说和游戏说,它们都是人类生命冲动的一种体现,舞蹈的产生与生命体的运动是分不开的。模仿是对于生活自然一切的模仿,人们正是由于模仿才得以交流和表达;表现说体现了人类生命的发泄,人类要通过肢体的动作去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说是人的生理机能的一种体现,唯独人类才有的,为舞蹈的生命冲动提供了参考。

三、总结

舞蹈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是人的生命本质的一种体现,探讨其生命本质要从起源说中进行探讨,这样能抓住最原始的东西,抓住舞蹈产生的本质。本文总结了舞蹈起源,归纳为模仿说、表现说、说、游戏说,从这四种舞蹈的起源中阐述了舞蹈生命冲动这一个舞蹈的本质。

参考文献:

[1] 伊莎多拉邓肯.邓肯论舞蹈[M].张本楠,译.北京:九州

出版社,2006.

[2] 吕艺生.舞蹈导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 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2004.

[4] 林君桓.当代舞蹈美学[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

社,2003.

[5] 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

社,1958.

篇10

关键词:物理题型;试题命制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2)2(S)-0027-5

教学与考评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教学的发展必然带来考试的变化:考试的变化也必将促进教学的发展。考试是教育评价的一种方法,也是教学的一个环节。考试不仅仅是对学生最近所学结果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和下一阶段教学工作的指导。而考评必然涉及到命题,所以各类考试的命题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这样说:命题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我们教研员和一线教师常做的工作,是我们教育技能的一种体现。那么,命制怎样的试题才能将学生对知识、能力及情感的认知状况比较准确地体现出来?笔者结合自己的学习所得和工作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并愿与教研员及一线教师交流。

我们常见考题的题目类型一般可以分为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客观性试题主要包括选择题(单选、多选)、填空题等,主观性试题主要包括简答题、作图题、计算题。根据考查内容的需要,可以在试题的表现形式上有所创新,如探究题、实验设计题、推演题、开放性试题、阅读材料题等。下面就针对各种试题类型在命制上的理解和认识进行分析和说明。

一、选择题

选择题一般包括题干和若干个备选项,要求学生从中选出正确的备选项。这类试题可以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此类题具有评分标准客观与考查范围广的特点。

选择题的命题应考虑以下问题:

1、题干本身应表述清楚,并以一个确定的问题呈现,一般不使用否定式和疑问式的题干。在有必要使用否定式的题目中,必须把题于中的否定词明显地标记出来。

2、各选项要独立,选项在意义(思)上不要重叠。

3、全部的选项都应该与题干在语法上保持一致,选项在长度和形式上基本相似。

4、干扰项应该是实际中因错误解答可能得到的结果,并具有一定迷惑性。

例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

A.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B.水蒸气在凉玻璃上形成水珠

C.低温雨雪天气,树枝出现“雾凇”

D.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

评注:此题来源于生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并且此题也考查了学生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细心观察、仔细思考的良好习惯有促进作用。

例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甲、乙两灯泡的规格相同。当闭合开关S后,两灯都不亮。现用电压表进行检测,A、曰两点之间的电压为零B、C两点之间的电压为6V,造成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A、电源接触不良

B、甲灯接触不良或灯丝断开

C、乙灯接触不良或灯丝断开

D、开关接触不良

评注:本题提供的情景是学-生在电学实验中经常遇到的现象,利用电压表查找电路的故障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实验技能之一。

例3以下减弱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的是

A、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B、市区里种草植树

C、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D、市区内汽车禁鸣喇叭

评注:此题是我们在练习册中常见的题目,虽然是根据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来命制的。但作为选择题,干扰项均不具有干扰性。也就是说,即使完全没学过物理的人,也能正确解答此题,因而此题缺乏效度。

例4“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太小

B.超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D.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评注:本题的选项编制不够合理,从形式上来看C、D选项非常相似,而A、B选项没有起到干扰项的作用,客观上造成了由四选一降低为二选一,偏离了选择题设置四个选项的本意。学生即使没有掌握“声音的频率”的概念也很容易侥幸答对。

二、填空题

填空题由不完整的陈述句构成,要求学生填人简单的词句、数字或符号。填空题多用于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涉及一些简单计算,但难度不宜过高。填空题可以避免选择题选项的提示或暗示,减少猜测成分,能比较好地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填空题的命题应考虑以下问题:

1、不要直接引用教材上的陈述作为填空题的基础,不要单纯考概念和定律的表述形式或公式。试题应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建立过程与物理规律形成过程的理解,应将学生思维中容易混淆的概念和规律做为考点。不鼓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死记硬背。

2、应使要求填写的答案具体简洁,避免出现。歧义和含糊不清的语言。

3、如果要求提供数字答案,应该标明单位,必要时还应写清楚要求的精确程度,如“请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例1检修工人在查看线路密集的电路板时,为了看清线路的连接情况,常透过一个较大的透镜进行观察,这个透镜应该是――透镜(填“凸”或“凹”);工人看到的是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电路板到透镜的距离应

;检修时还用到了照明灯,这是为了照亮――(填“透镜”或“电路板”)。

评注:该题表述清楚简洁,将物理概念的理

解和学生在认知上常常出现的错误作为考点呈

现在具体的现象中,这与课程标准要求基本一致。

例2小华乘水上游船进人世博园的过程中,若以游船为参照物。浦江两岸的建筑物()是的,如图所示的s―t图像反映了游船在某段江面上的运动情况。由图像可得该游船的行驶速度为m/s,她在30s内通过的路程为()m。

评注:此题考察了学生从图像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利用物理公式进行简单计算的能力。

例3挑选瓷器时,常常轻轻敲击它,由它发出的声音来判断好坏。这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

评注:这也是我们常见的试题。使用此题时,有的地区给出的标准答案是音调。有的地区给出的标准答案是音色。其实,当一件瓷器出了毛病(主要是有裂纹)时,它的音调和音色都会发生变化。对这类物理本质比较复杂,容易引起歧义的题目,一般不提倡选用。

三、作图题:

作图题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作图,如力的图示、电路图、光路图或者根据实验数据作图等。此类试题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基本作图技能以及读题的能力,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和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

作图题的命题应考虑以下问题:

1、题中给出的图示清晰、规范。

2、题目应明确指出作图要求,试题中应留出足够的作图空间。

3、所作图形具有实际意义。

例1自动扶梯沿下图所示的方向匀速运动,请画出站在扶梯上的人所受力的示意图。

例2如下图所示,S(m1)是光控开关,夜晚自动闭合,白天断开;S(m2):是声控开关,有声音时自动闭合,安静时断开。请将图连成声光控楼道节能照明电路。

评注:以上两道题考察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和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够考察学生的作图能力和分析论证的能力。

例3给你一盆水和一把卷尺,请你估测一棵大树的高度。要求画图说明测量方法,并写出树高的表达式。

评注:本题考查学生估测能力和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并且灵活地将数学、物理知识融合在一起,是一道比较灵活的试题。

四、简答题:

简答题侧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文字组织与表达能力等。常见的有解释、推断、评价、论述等类型。简答题一般是提出一个与物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简要阐述其中的物理原理,或者让学生列举某些物理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简答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简答题的命题应考虑以下问题:

1、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能用简洁的语言正确解释物理中的简单现象或规律。

2、简答题不宜直接取用教材的内容让学生作答。要着重避免答案就在书上的简答题,以免导致学生死记硬背。简答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

3、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对考生的答题做出有层次的评价,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水平。

4、问题不宜太过复杂,以适合学生回答和方便阅卷者评判为标准。

例1上海世博园采用了一种不用电,而是用水来调节温度的江水源空调,江水源空调系统用水泵抽取黄浦江的水,利用江水与世博园内空气的温差实现制冷制热,从而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1)利用江水来调节温度主要是利用了水的哪一种特性?

(2)从热传递的角度解释江水源空调为什么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评注:该题的素材来源于生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课程理念。题目确定了答题的方向,方便教师阅卷。通过该题的考核,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最新科技运用的案例。促进对学生观察能力、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例2我们知道。电荷之间有相互作用。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有人做了下面的实验:把两个带等量异种电荷的小球A、B固定于桌面上,在它们周围放置一些带正电的轻小物体,这些轻小物体将受到A和B的共同作用。下面的示意图表示了这些轻小物体在A、B共同作用下的受力方向。

(1)这种研究方法与你学习哪个知识时用到的研究方法类似?(2)提出一个有意义的猜想。

评注:本题编制者的意图是作为开放题来考查学生。但由于试题选取的内容,不够合理,因此很难达到开放题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尤其对于第二问。考查目的不明确,学生很难做出有意义的猜想。

五、计算题:

计算题以应用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较复杂的物理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以及灵活运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的能力。

计算题的命题应考虑以下问题:

(1)题目应创设一定的情境,不能只是简单的罗列所需条件。

(2)陈述的语言简明、易懂,避免无关或容易误导的线索。

(3)提供的数据恰当合理,避免繁琐的数学计算。

(4)考查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综合运用。不刻意追求试题的难度。

例1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它蕴藏着巨大的能量。设某一次闪电时,云层问的电压约为10V,放电电量约为16.8C。求:

(1)此次闪电所释放的电能是多少焦?

(2)如果这些电能全部被人类所利用,可使多少千克30qC的水温度升高到70℃?(水的比热是4.2x10(h3)焦/(千克・℃))

(3)请结合你所学过的物理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谈一谈使用电能的优点。

评注:这道计算题从实际应用出发,考查了学生对电能和比热两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没有过多繁琐的计算。本题还涉及了能源、环保等重要社会问题,这对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节约能源的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都有一定意义。

例2额定功率为2W的小灯泡与一个阻值为4Ω的电阻串联后,接在6V的电源上,恰能正常发光,求小灯泡的电阻和额定电压的可能值,并讨论哪组值更好。

评注:此题虽然物理情景并不复杂。但数学运算要求较高,且题目情景不太符合实际,例如知道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却不知道它的额定电压,带有明显的人为编造的痕迹。

六、实验题:

实验题在分类上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题型,一般以填充题、选择题、简答题或计算题等形式出现,但鉴于实验在物理学科中的重要性,因此将实验题的命题建议单独列出。实验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归纳处理实验数据和解决问题、排除故障的能力。通过实验题的考查有利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动手实践。有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施实验操作考试,进一步促进对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的培养。

实验题的命题应考虑以下问题:

(1)能考查学生动手能力、正确使用仪器的能力及对实验方法和原理的理解能力,能区分做过实验的学生与机械记忆实验步骤的学生。

(2)可以以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为背景,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

(3)实验操作插图要规范,避免误导和产生不良的影响。

(4)所给出实验数据要真实。其有效数字要统一。

例1用实验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供选择的导线规格如下表所示。为圆满达成实验目的,对导线的下列选择合理的一组是

评注:本题考查在实验探究中根据猜想假设选择实验器材的能力,同时也体现了控制变量的思想方法的应用,并且还考查了学生对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掌握程度。

例2在用下图所示的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陈明和赵红分别使蜡烛和光屏同时在光具座上不停地左右移动,但无论移动到哪里。他们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请你帮助他们分析一下实验失败的原因,并指出正确的做法。(图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评注:此题考查的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但它打破了让学生强记教材上的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做法,而是根据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立意,同时融进了控制变量的物理学方法。

例3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若不知道透镜的焦距,要先让凸透镜正对将其测出;实验要用的主要器材有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实验时,已测出凸透镜焦距为10cm,若烛焰位于凸透镜2倍焦距处,其像离透镜――。

篇11

内容提要:《性自命出》意在调和心志与性情的矛盾,解决心无定志的问题,是孔子心志之学的自然延伸。但是,它却空前地注重了“性”、“情”的天赋性、本原性;性是情的本原、依托,情是性的激发、摇荡,二者互为表里,内外摩荡,构成了生命的活性之泉。正因为把性情视为生命的基质、根据和前提,所以,《性自命出》超越了孔子“与命与仁”的理论构架,而以性情为基础,以天命为归依的“反善复始”思想,刷新了儒家心志之学的风貌,发展了儒家人学的理论,为思孟学派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儒家人学;主体性;性;情;反善复始

荆门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一文的人学思想来源于孔子,但是,却是对孔子思想的本质性深化和转进。它依托于天命,生发于心志,摩荡于性情,在各个实践层面的道德践履和人生“反善复始”的追求中,调节、补充和丰富了儒家人学的思想。它不仅透露了从孔子向孟子发展的内在逻辑,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本身就系统地论述了“性”、“情”在道德践履的各个层面上存有的状态,加强、巩固和提高了人的主体性在儒家哲学理论框架中的地位。这对整个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来说,都有至深至远的影响。

孔子的人学思想主要是以“与命与仁”的总框架构成的。“命”,就是把人的主体性来源,神秘化为一种异己的“天命”力量,或者说是由上天下注于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天赋本原。这当然是对主体性从生发、存有到终极关照的深刻把握。它解决了人与天的关系问题,也解决了人的灵魂依处的问题,给世俗的哲学中注入了“相当深厚的宗教内涵”,[1] 是天命下注于人,人上达于天的理想境界,是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其意义是巨大的。“仁”,是一种道德规范。“克己复礼为仁。”(《颜渊》)“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而且也具有一种先验的本原性质:“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阳货》)另外,仁学还具有一种下学上达的功夫:“我欲仁,斯仁至也。”(《述而》)“为人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因此,“仁”就成了一种主观修养、完善、提高自我的精神,在人的主体性中,亦即从人的思想内部宏扬了“仁”的力量:“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使中国数千年来的知识分子都有了一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舍我其谁哉”的担待感,以及“舍生而取义”的崇高气节,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

但是,孔子“与命与仁”的主体性构架是有缺陷的。这就是对人的“性”、“情”,亦即对人所具有的最初始的自在本质、本性,敬而远之,从而使“仁学”在实践层面上失去了主体性存有的个体支持:“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公冶长》)“性相近也,习相远也。”(《阳货》)这是《论语》仅有两次提到“性”的地方。从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第一,孔子认为“性”是先天性的东西,因此,“不可得而闻也”;第二,“性”是人的主体性之先验本原,每个人的“性”都是一样的。后天的教养与学习,只能改变人的道德,并不能改变人的“性。”《论语》论“情”,也只有两次:“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子路》)“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子张》)严格地说,这里的两个“情”字,都与“性情”的“情”无直接的联系。[2] 我们如果站在人的“性情”这一特殊视点来通观《论语》,就会更为清晰地发现,孔子的理论,确实是要把“仁义礼智”,君臣父子的道德戒律,灌注到人的主体性之中去,或者说,与人的主体性融为一体,“学而时习之,”(《学而》)“举一反三,”(《述而》)以致于“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以一种高度的主体自觉,取代人的天性,从而达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强化政治集权、实行思想钳制的目的,这就是“与命与仁”的本质。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一文的卓越之处,就在于系统地论述了人的“性”“情”,正视了人的原初本质、本性,从主体性的高度,为儒家哲学的理论框架奠定了一个坚实的人性基础,从而调节、补充和完善了上述孔子的“人学”思想。作者开宗明义地写道: 在《性自命出》这篇不到1600字的文章中,作者就至少提到“性”字24次,提到“情”字21次,从各个层面全面论证了“性”、“情”在人性中的地位。作者强调了每一个人都有天赋的“性”、“情”,它们具有由天而降的先验性、本原性,是生命的基质、根据和前提。《性自命出》对此还有许多精彩的论述:“虽能其事,不能其心,不贵;”“凡人伪为可恶也;”“凡人情为可悦也;”等等,全面提高了“性”、“情”在儒学体系中的份量。在郭店楚简中,与《性自命出》的竹简形制相同的有《成之闻之》、《尊德义》、《六德》、《唐虞之道》和《忠信之道》,抄写的字体也相近。笔者以为,至少这六篇的思想可以互相参照。在《成之闻之》中,作者写道:“圣人之性与中人之性,其生而未有非之节於而也, [4] 则犹是也。虽其于善道也,亦非有译娄以多也。及其专长而厚大也,则圣人不可由与之。此以民皆有性,而圣人不可莫也。”应该说,这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进一步说明了《性自命出》加强了儒家“仁义礼智”的道德框架体系中人性的基础,也是孟子“民本思想”,“仁政”学说的先驱。

《性自命出》虽然大谈性、情,但是作者的主观用意,仍然是沿袭孔子的“心志之学”,试图调和心志(仁义礼智信)与性情的矛盾,谈性论情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心无定志”的问题,是儒家“心志之学”的自然延伸、发展、深化。也就是说,《性自命出》的作者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儒家哲学仅仅用仁义礼智信来界定人的一切,用“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来限制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不符合实际的,也不利于人类自身的成长和社会前进。就连孔子自己也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子罕》)因此,不能不面对人的性情,以及各种天生的欲求。但是,同时又必须解决人性中理性与情感的关系问题。没有理性的情感,是野兽式的情感;没有情感的理性,是对人的扭曲,使人成为非人。于是,《性自命出》提出了几个意味深长的哲学命题:⑴“所善所不善,势也。”人的好恶意向,是由人的情感所决定的,情感所及,是不得不发的必然选择;⑵“礼作于情。”人类的社会群体用礼仪、道德来协调、控制人的欲望、情感,是有必要的,但是,一切礼仪、道德戒律的制定,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强制推行扭曲人、作践人,把人不当人的“礼”,就是“以礼杀人。” ⑶“道始于情,情生于性。”一切人类的情感都来自人类本身的天性,是人类天赋的权力;所有的社会法规都必须以此为出发点,以此为归依。(4)“爱类七,唯性爱为近仁。”只有以“性”为出发点的“爱”,只有发自真情的人性之爱,才是对仁最诚挚的追求。这是对孔子亲亲之爱的超越。(5)“凡性为主,物取之也。”人的主体性是根据,外在的万事万物是条件,是“物”取“性”,还是“性”取“物”,《性自命出》的作者有十分深刻的系统探讨。总之,上述命题都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即便是在今天,也有借鉴意义。论文论《性自命出》对儒家人学思想的转进来

虽然作者的着文目的在于调和心志与性情的矛盾,但是他却空前地给予了“情”以巨大的空间和篇幅。在中国哲学史上,很多人都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对人的“情”,特别是个体之“情”应有的重视。从《礼记·檀公上》的“有直情径行者,戎狄之道也”到《荀子》的“一民心”、“统天下”,至李翱把情与性对立起来“弗虑弗思,情则不生;情既不生,乃为正思。正思者,无虑无思也”(《复性书·中》),程朱理学之后,更是要“灭私欲则天理明矣。”(《遗书》卷二十四) 林林总总,草蛇灰线,都是在宗法制的千丝万缕中、集权制大一统超稳定的社会结构下,所必然要引发出来的结果。从这个角度上说,《性自命出》可谓一支独秀,溢彩流芳。然而,在《性自命出》中,“情”的阐述是充满生机、充满生命的底蕴的。它内在地依赖于性命,外在地牵发于万物,从而使这种生命的活性之泉激扬着温润的浪花。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它始终都是与“性”胶着在一起的。亦即,性是情的本原、依托,是生命的力量;情是性的激发、摇荡,是性命的飞动。它们相辅相成,内外摩荡,构成了儒家人学极富生命力的重要基础

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第9简)

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第23简) 仁,性之方也;性或生之。忠,信之方也;信,情之方也。情生于性。(第39、40简)

休谟说:“情感是一种原始的存在。” [5]《性自命出》就是准确地抓住了人性中这种本质性、天赋性、根源性的东西,作为立论的前提。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他是一种有情感的灵性之物,杜绝了情感的外发,人何以为人?斩断了情感的鼓荡,性何以存有?《性自命出》的作者对此已经具有了深刻的认识。

篇12

关键词:组织战略;使命陈述;组织绩效

一、 使命的定义

辞海中对使命解释为:使者奉命出行。“使命陈述”是对“Mission Statement”的直译。目前普遍认为使命陈述的理论来源于德鲁克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我们的业务是什么”、“我们的业务将来会是什么”、“我们的业务应该是什么”三个经典问题。德鲁克认为:一个企业不是由它的名字、地位或公司章程定义的,而是由企业使命决定的,只有对组织的使命有一个清晰的定义,才能使这个组织有可能具有清晰和现实的企业目标。在谈及非营利组织管理时,德鲁克提到:任何使命陈述必须全面的反映机会、竞争力和奉献精神三要要素,否则就无法达成最终的目标、最终的愿望以及通过最后的检验,也就无法调动组织的人力资源来做好正确的事情。尽管组织使命的重要性一再被强调,但其定义还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随后也便引起管理学界针对使命内涵的大量讨论。

国内外对使命陈述的内涵表达不一,总体上讲大概有以下四种解释。第一类是从使命陈述的组成部分来解释。德鲁克认为一个组织自身的概念、价值观、政策、信念、宗旨,都可以看作是使命陈述的组成部分。有的学者认为使命陈述在现实当中存在多种的名词性解释,例如使命陈述有时可称为纲领陈述、目的陈述、宗旨陈述、信念陈述、经营原则陈述或对组织业务定义的陈述(FredR.David,1987)。第二类是从使命与领导关系来解释,他们认为组织使命陈述反映的是组织领导的基本信念和组织的战略方向,外显为组织存在的特性(Dess & Miller,1993)。第三类是从战略角度来解释使命陈述(Thompson & Strickland,1993;Michael & Hitt,1995),他们认为组织使命陈述是战略性的,它强调组织独特的战略目标,是组织内在战略的外在表现和应用。也有学者认为使命陈述是组织对其目标和雄心的表述,是组织行为的向导,而且还可以作为组织文化的象征(Andrew Campbell,1997)。第四类是从使命陈述的具体特征来理解。使命陈述是组织目标精简而又正式的成文,它指导组织行为,阐明组织宏观目标,并提供有意识的指导(Hill & Jones,2008)。从使命的易读性来看,使命陈述是一种容易让人们理解并产生激励作用的文字,它代表着一个组织朴实的价值,极易让组织内部人产生认同感,让组织外部的人产生敬重感(Setayesh & Pitt,2011)。总体上讲,使命陈述概念的界定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但本质性的东西并没有改变,那就是对核心价值、利益群体、目标等因素的概括性总结,并产生引导、激励和宣传认同的作用。

使命陈述与价值观、愿景和战略是比较相近的概念,很多组织既有使命陈述,又有价值观和愿景。为更好地理解使命陈述,有必要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价值观融入并维系着愿景,而使命陈述则是组织存在的基本目的;使命陈述回答的问题更集中于“我们的业务是什么和为什么”,而愿景陈述回答的问题是“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组织”。Miller和Dess(1998)则这样区分愿景和使命:“愿景描述了对未来的渴望,它能激发组织成员的情感和渴望,而使命陈述则包含了目标、竞争差异、市场、产品和服务等的考虑,因此是战略意图的一部分”。使命陈述即为一种战略的工具,旨在为组织的战略决策提供参考,具体上来讲,使命陈述对外部环境分析、选择战略机遇、战略集团选择、进入替代品市场、开发互补产品或服务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管理者应该将组织的使命陈述贯彻到战略管理活动中。从上述的辨析中可以发现,使命陈述与价值观、愿景和战略有着紧密的联系,但也存在本质性的差别,使命陈述包含价值观和愿景的一些因素,更强调指导性和目的性,是战略执行的出发点。

二、 使命陈述的要素构成

关于使命陈述的要素,国外有九要素、八要素、五要素、四要素、两要素说。Fred.R David(1986)提出的九要素说,其内容包括:顾客、产品或服务、市场、技术、关注生存发展与盈利能力、经营哲学、自我认知、关注公众形象、关注员工。之后,Fred.R David(1987)与John.A PearceⅡ则共同提出了八要素说,即:特定的目标顾客和市场、产品或服务的原则、特定的地理区位、核心技术、生存发展与盈利能力、公司哲学、自我认知、关注公众形象;Jorge Vasconcellos E.Sa(1988)认为使命陈述包括地域、产品、技术、需求、客户五要素。Klemm则认为使命陈述包括目的、战略目标、量化的计划目标、业务界定四要素。Simon.L Dolan、Salvador Garcia提出了两要素说,认为使命陈述的两个关键要素,一个是经济维度的,即资本投入的盈利性和资源使用的有效性,另一个是社会维度的,主要是组织在社会承担责任的方面,如提供就业等等,后者依赖于前者,两个要素不可分割。

使命陈述的构成要素是使命管理的重点,大量的实证研究都是通过分析知名组织的使命陈述的要素构成和组织实际绩效的关系,各种要素学说与实践结合的产物则是组织关注的重点向组织哲学、组织形象和自我认知与客户四个因素转移。在现实中,传播学领域也会关注组织使命的制定,但讲究更多的是语言技巧和文字形式的展现,如何加深顾客对品牌的认知。值得说明的是,组织管理对组织使命陈述的研究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往往是被忽略的,这一假设即是组织对使命陈述的切实行动,表现在产品质量、定位、服务等方面。如果没有这一前提假设,使命陈述要素研究的分析基本等同于传播和营销的研究。

三、 使命陈述与绩效的关系

关于使命陈述与组织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实证层面,并且实证的范围和验证的内容是不断的扩大和丰富的过程。组织使命陈述与绩效关系基本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组织使命陈述并非包含要素越多,绩效就越好。使命陈述的范围从公司哲学、自我认知、关注公众三个因素开始(Pearce & David,1987;Bart & Baetz,1995;Zachary,2008),后来对使命陈述要素扩充到目的、价值观、竞争战略等16个使命陈述要素(Bart,1997),最多的时候,使命陈述包含了25种要素(郇金宝,2010),但研究发现只有9 种与企业财务绩效有显著相关关系,其他要素与企业财务绩效未见明显相关关系。但是一般情况下,企业价值观或企业哲学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持久的正向相关关系。

看似与绩效关系紧密的因素,并非有较强的相关性。当前的研究在探索更多使命陈述要素的同时,更关注的是对一些看似关系紧密而实则松弛关系的验证,比如,使命陈述中价格指标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并不显著(Green,2003);人们通常认为的提供方向感、管控机制、激励这三个使命陈述最重要的目的,在研究中并未显示出与组织绩效的相关性,但相对被较少提及的“帮助进行非例行决策”却体现出了与组织绩效的显著正向相关性;低绩效组织在使命陈述中包含了大量技术要素,而更多的高绩效组织包含了区位因素、公司哲学(Williams,2008)。有学者比较关注使命陈述的修辞和表达方式,其实证结果表明:以积极的修辞风格表述,则对组织产生积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持久的(Janet & Sandy,1999)。

使命陈述对组织绩效的作用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研究发现使命陈述的内容对组织绩效的作用是通过中介变量发挥逐级发挥作用(Bart、Nick & Simon,2001):使命的满意度对员工承诺具有很强的正向相关性,员工承诺对员工行为产生了最强的促进作用,员工承诺又与组织绩效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积极作用。为了推广使命陈述与组织绩效研究的实用性,有学者剔除了组织的国别限制,其实证结果证实国别的差异对组织和绩效关系的影响并不大,但从长远来讲,组织使命陈述如果能有效结合国情提出使命有助于提升组织绩效。关于使命陈述中利益相关者因素的研究发现,并不是包含的利益相关者越多,使命陈述就对组织绩效有更积极显著关系,但是包含员工、社会这两个利益相关者的使命陈述,与组织绩效之间有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Bartkus,2006)。

四、 中国企业使命陈述概况

在中国,企业组织对使命陈述的关注远远高于非营利组织和公共部门,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非营利组织和公共部门大量沿用企业组织的改革思路,因此 选择企业组织使命也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德鲁克认为:“企业使命是一个群体的共同使命,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事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两者的结合就是管理”。这一带有哲学意味的论断,指引着企业家开始关注企业自身的使命发展,也让管理学家对使命的理论和组织绩效关系有了更宽泛和深入的研究。总体上来看,中国企业使命陈述有着自身的特点,但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定逻辑。如果从文化差异上看,中国企业组织使命陈述具有自身的特色具有合理性,而从规范和标准上看,中国企业组织使命陈述出现不少偏差。

中国企业使命陈述的规范性欠缺,涵盖的要素过于狭隘,关注较为普遍的三个方面是公司哲学、公众形象、产品和服务。中国企业使命陈述可以分为三个导向,即行为、利益相关者和竞争导向,比较而言,国有企业使命陈述水平高于民营企业,公司哲学和公众形象受到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共同关注,但是,国有企业更关注产品,而民营企业重视客户,两者在技术、增长、盈利的关切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性。研究发现,中国企业使命陈述中存在大量具有政治色彩和口号性的“标语”,诸如:全力服务地方经济;扛起民族大旗,振兴一方经济;勇攀高峰等。相比国外企业,国内企业使命陈述更多关注产品和服务以及观念,其次是市场、员工等要素,同时发现国内高科技企业比传统企业更加关注重视使命陈述,强调创新的精神,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较强的民族情感。中国企业使命陈述中另外一个比较突出的特点是使命陈述并非局限于企业本身,还通过国家政策表现出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倾向于简短、清晰且和组织文化紧密相联系的陈述方式,与跨国大企业在此方面的差距缩小。

国内对使命陈述的研究有时候过度关注细节和形式,例如对字数的关注。研究发现使命陈述字数多少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并不大,但是存在相关性。一项好的使命陈述应将使命构成要素、特定目标、利益相关者尽可能的包含在内,精炼的使命陈述确实容易让人接受,但为了丰富其内容,必要的文字是不可缺少的,理想的使命陈述字数最好控制在125个字以内。有不少人认同这种经过系统思考和精心设计的使命陈述,事实上,精巧的使命陈述确实为在市场上,特别是在企业形象和地位方面给公司以丰厚的回报。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借助于标杆管理模式,大多数公司倾向于在内容上模仿标杆公司的使命陈述,甚至是愿景表达,此类使命陈述无法与组织特征匹配,无法与核心竞争力相容,难以得到员工认同,并没有发挥出使命的引导、激励和定位的价值。

五、 简要评述

从上述的综述研究可以发现,对于使命陈述的研究在国内外都有较为系统的研究,但侧重点有所差异。国内国外研究的共同之处在于用使命陈述的关键因素诸如客户、服务、企业形象、经营哲学等,通过实证研究来分析使命与组织绩效的关系。大多数研究支持使命陈述与组织绩效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但在影响的强度上,关键要素方面会因为不同的行业,不同的战略选择会有所差异。这也为使命研究提供了一个切入口,那就是在特定的行业中,究竟什么样的使命陈述要素会对企业绩效产生更大的影响,从这些核心的要素入手,或许是探索突破中国组织发展困境的关键所在。

国外的研究关注规范性的解释,即使命陈述概念和要素的探讨,这就奠定了概念操作化的基础。国内的研究注重的是从当前问题出发,用国外的标准来规范国内企业的使命陈述。在这个过程当中难免会出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拿国外的理论标准直接来规范中国的企业是否适宜的问题。另外,在本土化过程中,不少研究发现中国各类组织的使命陈述开始体现自身的特点,但对自身特点是否有助于促进绩效的改进,并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讨论。国内各类使命陈述研究关注的另外一个层面是使命与战略的联系,强调使命对战略的指导作用,而在具体的使命要素分析与战略契合层面并没有进一步的分析。

总体来讲,中国当前对组织使命陈述的重视程度并不够,对使命陈述的规范性研究并没有应用到具体的实践当中。在组织使命陈述的研究和实践中,以下两个问题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是对使命陈述制定的过程应将其作为组织学习的过程。领导层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和沟通,这个实践环节是组织使命契合组织特征和员工认同最重要的环节,决定了组织使命陈述是一纸空文还是行动纲领。研究可以关注的一个角度在于员工培训中对组织使命的学习能否带来更高的认同和满意度。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是组织使命与组织战略的关系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组织战略调整很容易陷入迷失境地,而在这种状态下,鲜有组织能够回归到使命角度看问题,更多是应激性的战略调整,争取当下市场的生存与发展。研究可以关注的角度在于变革环境中,组织领导、组织战略应该如何寻找到重申和回归使命看问题的路径。

参考文献:

1. R·Duane·Ireland, Michael·A·Hitt: Mission Statements: Importance, Challenge, and Recomm- endations for Development, Business Horizon/ May-June,1992:36.

2. Christopher·K·Bart: The Relationship Bet- ween Mission Statement and Firm Performance: An Exploratory Study, Journey of Management Studies,1998:825.

3. John·A·PearceⅡ, Fred·R·David: Corporate Mission Statements: The Bottom Line, Academy of Management Executive,May,1987:109.

4. Dolan S L, Garcia S, Richley B. Managing by values: A corporate guide to living, being alive, and making a living in the 21st Century. Palgrave Macmillan,2006.

5. Christopher·K·Bart: Industrial Firms and the Power of Mission, Industry Marketing Management26,1997:373.

6. Zachary·Sheaffer, Dana·Landau, Israel·Dr- ori: Mission Statement and Performance: An Evi- dence of Coming of age,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Journal, Summer,2008:52-58.

7. 陈劲,阳银娟.管理的本质及管理研究的评价.管理学报,2012,(2):172-178.

8. 林泉,邓朝晖.朱彩荣国有与民营企业使命陈述的对比研究.管理世界,2010,(9):116-122.

9. 曹德骏,胡燕平.企业理念与使命陈述的规范化.财经科学,2003,(6):79-82.

10. 饶远立,邵冲.46家国内企业使命陈述的实证分析.南开管理评论,2005,(1):64-68.

11. 梁媛园,饶远力.国内企业使命陈述实证与变迁研究.经济研究导刊,2012,(14):24-27.

12. 郇金宝.使命陈述质量对公司财务绩效影响的实证.统计与决策,2010,(8):178-181.

13. 郇金宝.企业使命陈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10,(11):181-183.

14. 樊帅.企业非市场战略与市场战略整合互动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9.

15. 邓新明.企业市场战略与非市场战略的整合模式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08.

篇13

本课是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序言,主要是以访谈的形式呈现的,是整个《遗传与进化》部分甚至整个生命科学的序言。在此之前,学生通过对初中生物和必修一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生物学知识。由于本文采访的是在遗传学方面已经很有成果的著名科学家,所以就有点离学生较远的感觉。本案通过场景设计、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一系列的教学技法,使学生将丰富的生命现象与抽象的基因联系起来,进一步揭示生命之美。使看似离我们很遥远的访谈逐步渗透进课堂,引出遗传和变异的概念,延伸至人类关于遗传物质的探索。使学生逐步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探索生命、欣赏和享受生命。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回顾必修一,进一步认识生命;了解基因、基因组、基因组计划等概念。

能力目标:学生经过阅读材料、准备资料,培养学生的收集、分析、表述生物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杨焕明教授的访谈,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让他们敢于承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问题,形成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案主要采取开放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讨论、自主探究。运用探究法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具有较大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他们不但为追求发现而学,而且为追求自身发展而学。本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可讲可不讲的不讲,可以精讲的精讲、少讲,让学生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获得学习方法和理科思维。

四、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本节课用到的教学资源有:PPT背投、实物、校内的生物资源。

五、教学过程

1.教师活动

【情境创设】假若现在有一个关于赞叹生命美丽的节目采访

你,你会从哪些方面来阐述生命的美丽呢?

【教师点评并引导】我们大家都是生活的有心人,可以观察和描述如此丰富多彩的生命之美,可是这些五彩缤纷的美是谁缔造的呢?我们看看杨焕明教授是怎么诠释生命之美的。

【教师引导】同学们有诸多的疑问,那么有没有同学就你所知道的生物学知识和平时了解的一些课外知识对以上问题做一简要说明?

【教师展示】教师通过PPT展示以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1)基因、基因组、基因组计划的具体内容。

(2)阐述基因组计划启动时中国当时的国际地位和当时的国际背景。

(3)科技双刃剑的具体事例,使学生对生命产生一种敬畏感,学会尊重生命。

(4)展示科学探究的艰辛历程,使学生形成团队合作意识。

2.学生活动

学生各抒己见,通过各种方式来描述生命的美丽。(诗歌、图

片、场景、故事等)

学生阅读全文并寻找文中的关键词,提出自己关于本文感兴趣的、尚有疑问的问题。(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基因、基因组、基因组计划的相关内容。

(2)为什么我国只承担1%而不是更多?

(3)为什么我们启动的是水稻基因组计划而不是别的生物?

(4)研究基因可以为人类带来很多益处,为什么科学家还是忧心忡忡?

(5)日常生活中很多科研项目为什么都是团队完成的,而不是某一个人或几个人?

此时部分学生可以简单地叙述自己关于基因组的一些了解,也可以说出一些转基因引起的安全伦理问题。

3.教学意图

通过场景创设的方式,使科学访谈与日常生活更加接近。培养学生阅读、综合分析、精确表述的能力。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能够触摸到生命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感情,同时经过介绍,使学生形成强烈的责任感,学会担当;逐步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4.课堂小结

(1)学生总结:本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生命,感受了生命之美,了解了生命之所以美好因为基因的作用。之后了解了基因、基因组、基因组计划的相关知识,知道了我们启动基因组计划的目的以及科学研究中团队的重要性和探究的艰辛。

(2)教师补充提升:我们经过本节课的学习,揭开了生物如此美丽的神秘面纱。认识到了生命与生命之间的连接点是基因。那么我们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认识基因、解密基因的呢?我们整个必修二将为你解答人类探索生命、揭秘基因的艰辛过程。

篇14

  关于优秀《物种起源》读后感范文

  今日,我读了《物种起源》,这本书是达尔文写的。是达尔文论述生物进化的重要着作。《物种起源》大概是19世纪最具争议的作品,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这本书中详细描述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物种起源》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但毕竟整本书也就是在探讨物种的问题,这是假设有了生命以后的事情。

  在这本书中达尔文的观点是遗传变异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适者生存,这点我十分同意他的想法。生物有进化,物种也有变化,本不是达尔文首先发现的;进化学说,也不是达尔文创立的,在他以前已有着漫长的历史。可是达尔文加上他观察所得的新材料,总结和发展了进化学说,提高了它的科学性,彻底击毁了科学思想界中的宗教统治,建立了生物学的真正基础。在解释万物及生命起源的时候,所有的理论都是要靠信心来理解的,也既是说,都是信仰。要理解不相信上帝的信仰,应当是需要更大的信心,需要克服更大的障碍,因为这些信仰里实在是包含了太多的未知因素。

  我认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很适合我们中小学生阅读,我们还应当学习达尔文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

  关于优秀《物种起源》读后感范文

  我看的这本书,是讲了达尔文的一些故事和一些物种进化和万物怎样来的的事。

  很久以前的时候人们认为是上帝创造了万物,直到一个天才的诞生,他就是“达尔文”!

  达尔文,确定了世间的万物不是上帝创造出来的,在一开始,地球是上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微生物,每个微生物各变化成一个物种,还有一些是原先的一个物种变异(进化)成一个新物种,那么变异是怎样产生的呢?那得说到生物的一种神奇的功能“遗传”,达尔文说:“生物的变异并不是一生下来立刻就能变成那个样貌,而是经过遗传,把变异的样貌一代一代地累积下来,变成最终的样貌。”

  你在看到的各种马,可能就是一种马进化出来的,还有,最早的长颈鹿脖子并不是那么长,而是长颈鹿想吃树上的叶子给一点一点给拉长的。

  看完这本书,我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

  关于优秀《物种起源》读后感范文

  我一向对神奇的大自然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达尔文著作的《物种起源》正好满足了我对大自然的求知欲。

  达尔文用其仔细的观察及丰富的想象力,在书中描述了生物物种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繁多这样的一个演变过程。就象是一棵树不断能长出新的枝条,在生物的演变过程中,新的物种分枝会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出来。但毕竟整本书也就是在探讨物种的问题,这是假设有了生命以后的事情,达尔文把此书命名《物种起源》而不是《生命起源》是有其道理的。但不幸的是,有许多的人有意或者无意地把它当作生命起源的权威,实在是有点勉为其难。

  进化论这个观点正是出自《物种起源》。它的出现有其适时的社会、政治、宗教背景。自十六世纪改教以来,尤其是十九世纪以来,社会大众对背道的天主教、英国国教等对大众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抗争,带进了人类思想的自我解放,科学研究的风气渐渐成型;同时,唯物论渐渐地成为人们认识自然的基础。所以,进化论成了一个时代的综合产物。如果仔细地读《物种起源》,我们就会大吃一惊:原先我们过去所“听”来的,大部分可是是“道听途说”而已;我们对“进化论”所认识的,多是后人“强加”给达尔文的。甚至将达尔文“自然选择”、“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温和陈述都延伸到“弱肉强食,优胜劣汰”、一个阶级和另一个阶级的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一个民族消灭另一个民族的社会“进化论”。

  达尔文所倡导的是所谓的"创造进化论",这也是为部分所理解的理论。其实,达尔文所观察到生物物种的出现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水生到陆生,最终有了人这样的一个次序,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发现,早于他三千多年前写成的创世记在描述上帝创造生物物种的时候,就已经列出了同样的次序。

  科学是神秘的,也是美丽的。它既是反映现实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又是改造世界、造福自身的伟大力量。从我们学习的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力学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蒸汽机的发明,到我们熟悉的因特网技术、基因工程,这些科学理论的诞生与应用都促进了社会的礼貌与提高,也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精神世界。

  读过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后,更加了解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仅仅是说大自然,我们人类的生活亦是如此。达尔文的著作不仅仅使生物学和人类学发生了革命,同时也改变了我们对人类在世界的位置的看法。经过多年的探究、搜索事实,思考问题,再加上耐心的记录、总结,从而写成科学巨著。从这部书中,我不仅仅看到生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和大自然的奥秘,更看到了令我敬佩的科学精神,那是达尔文身上的遇到难题不放弃、永不放弃的坚持,对科研的执着,以及严谨、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些都源于他对科学的热爱。

  读罢这篇文章,我对科学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我更要学习达尔文的科学精神与品格。马克思说:“在攀登科学的山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仅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岩壁攀登的人,才有期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是的,探索科学是一件艰苦的事业,但发现与探索科学的过程又是充满无穷乐趣的。而这乐趣又吸引科学家们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人们发现科学,在科学世界里探索,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身需求、征服自然,更是为了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从而让人们更好的生活,让社会更和谐。正如达尔文的进化论不仅仅阐释了生物的进化原理,也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