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44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非遗文化的价值,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众所周知,莆田市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藏。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文化部门的努力下,目前,秀屿区拥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个、省级非遗1个、传习所2个、传承人2个,这些非遗项目都是具有秀屿特色,是秀屿独有的文化印记,他们在展示着我区独特的文化魅力。
莆田市秀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于2009年正式开始启动,通过实地考察走访、查阅资料等,摸清了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并建立了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和数据档案。2009年,我区申报的民间工艺――笏石下郑草编工艺、笏石下郑竹编工艺、传统习俗――东峤凌烟建房“点脊”习俗、北埔凤山寺巡游习俗等四个项目被列入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0年,我区申报的民间信仰――东庄陈靖姑信仰习俗、平海卫城城隍爷信仰习俗、传统技艺――莆田传统金银首饰加工技艺、莆田传统铜雕技艺(于2014年获批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埭头民间泥塑工艺、传统医药――笏石民间痔疮传统治疗、东峤民间刮痧传统艺术等七个项目被列入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3年,我区申报的民间文学――郭定光传说、传统美术――陈氏根艺、南日木帆船制作技艺等三个项目被列入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传习所有莆田铜雕技艺林朝飞传习所、陈氏根艺陈志华传习所。近年来,由于很多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利润低,从业人员多另寻他业,很多项目濒临灭失,亟需加强保护,主要表现在:
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有效提高非遗保护意识。继续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活动和各种宣传展示活动,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弘扬。为了更好地守护文化遗产的家园,保护传承好珍贵的非遗资源,秀屿区文化馆多次组织“非遗进社区”活动,结合“三下乡”、“世界读书日”等对非遗保护工作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的保护意识;2015年成功举办了“忘不了乡愁秀屿区文化遗产摄影展”,展示了我区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呼吁社会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共同参与;2016年4月,秀屿区文化馆组织“送文化下乡――走进平海・共仰妈祖”文化汇演,在汇演中普及群众非遗保护意识,受到群众的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今后一个时期,这方面仍然是我们的一个重点工作领域。
二是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确保经费投入。一直以来,经费不足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遇到不少的困难,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习俗、民间信仰等活态的文化遗产,我们将保留最原始的文化印记,创造特色的文化品牌。其次,我们将积极向市、省申报,争取专项经费补贴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陈列馆标准化建设。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引导社会力量共同建立传习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提升传习所的规模和实力。另外,秀屿区文化馆从多方面结合我区非遗特色,创造非遗展示的平台,在2015年举办的“文化遗产摄影展”中取得良好的成效,并通过“莆田市首届文物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创作大赛”,鼓励和指导非遗传承人踊跃参加,提升自身作品的知名度,争取社会爱好者的投资,提高品牌效应,实现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重效益。目前,我区共有2个传习所,莆田铜雕技艺林朝飞传习所、陈氏根艺陈志华传习所都具备一定生产规模与实力,而且打造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艺术作品也受到全国各地知名人士的好评。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继续开展传习所的建设工作,鼓励传习所开班培训班并给予业务上的支持,探索多样化的文化传承方式。
三是有效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的非遗保护意识,提升业务技能。积极培育和发展非遗志愿者队伍,动员、鼓励各方面人才特别是有兴趣的爱好者成为非遗文化志愿者。进一步明确非遗保护工作肩负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专业培训、定期服务等各种方式培养非遗文化工作骨干,深入基层,为非遗传承人的创作提供便利,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促进非遗项目、传习所、陈列馆的建设。坚持“保护第一,以保为主”,加强已@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单位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分类指导、动态管理,解决重申报,轻管理、轻保护的问题,抓好非遗的抢救、传承,留住非物质文化遗产。
“嘀嘀哒——嘀嘀哒——”老街上敲敲打打,好不热闹。大红的花轿,敬业的轿夫,专业的司仪队,好像真的把我们带回了许多年前的那个大喜日子。人们聚在一旁,老人家们更是议论个不停“我们以前啊——”,是啊,如果不是这样特殊的怀古节日,谁还能回忆起那快被遗忘的老时光?沿着老街继续前行,我发现类似的风俗节目还真不少。编箩筐的,制草鞋的,泥刻的,剪纸的……令人眼花缭乱。没有隆隆作响的大机器,只是手工制作,也能做出一份特别的精巧与细腻。
一位年近八十的老奶奶引起了我的注意。白白的头发,满布的皱纹,似乎都在宣告着主人所经历的风霜。可她非但没被无情的岁月所击垮,反而保持着一种历练后的轻巧。一个木架,几缕布线,你也许很难想象这怎么能织成一匹精细却又不失结实实用的布。可在老奶奶的手中,这起起,那勾勾,色彩鲜明的十二生肖像就应运而生。这条线连着那条线,那条线又压着这条线,细细的丝线一头连接着现代,而另一头的历史却好像与我们渐行渐远。
老奶奶身后是一幢古朴的小楼,里面展出的是许多楼主从各个地方搜寻来的古物。大到雕花木床,小到锅碗瓢盆,上面的图案无不精美细致,栩栩如生。就连乍看普通的木盆也有不平凡之处,所刻的八仙过海中八个人物神情各有不同。有的桀骜,有的不羁,有的和蔼,有的慈祥,简直要把这八位仙风道骨的仙家刻活了。
“以前的人可真聪明!”我发出由衷的赞叹。“那现代的人就不聪明了吗?”妈妈反问,我哑口无言。旁边一位不认识的叔叔却开口说话了,“不是现代人不聪明了,是我们在变懒!”
我们在变懒吗?确实,一系列工业文明机器的诞生,使我们忘记了手工,忘记了祖先的那份钻研与探索。可这些真的能代替一切吗?现代的技术也许模仿出它们的样子,却少了几分手工的灵动;可以做的比他们更丰富,更多彩,却又少了几分历史的古香古色。正如我无法推断出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手工杰作花费了制作者多少的时间与精力,在这年头,已经很少会有人这么“慢”的去做一件事了。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9-0268-01
“科学”一词的反面是“伪科学”,是“迷信”。所以在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价值的同时,当然的把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视为伪科学和迷信。在此二者对立的语境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历史上的文化形态,主观地将其中的一些捧上“宝座”,而将另一些打进“囚笼”,这种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是否科学呢?这种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又是否科学呢?
科学不仅是我们认识到的知识,更是我们认识的态度和方法。“科学”一词是近代西学东渐的产物,在中国古代虽然也用“科学”一词,但多指“科举之学”。中国古代与今天所称“科学”意思相近的是“格致”,《大学》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今天一般认为科学是指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显示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或者说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科学的内涵告诉我们如何认识科学,发现科学。科学的发展带给我们很多经验,这些经验是科学的哲学批判,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我们崇拜科学,追求科学而信奉科学的真理。无论古今、中西,又或是某个地域的人对自然和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思维向度,这些认识融入到生活中而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古人遗留下来的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文化表现形态。这些文化形态如实的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思想,也如实的反映了当时当地的格致水平即科学水平,是他们追求科学精神的产物。
价值是客体对于主体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即在于这些思想和认知以及由此而表现的文化形态对他的发现者和认知者的价值。而我们今天讨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只是我们今人对其认识后于自己,于当今时代的积极意义和有用性。我们无法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出来时的时代环境,也无法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的心态和感悟。我们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应当是尊重,而且是无条件的尊重,无条件的尊重不是服从,尊重是不歪曲不自以为是!发现,探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其“当事人”的联系。并且,探讨任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都应当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的关系入手,尤其是与“当事人”的关系,而不是我们这些“不了解的人”。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不断传承到今天就在于人的力量,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强大生命力的源泉,这是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发现、认识和联系人自身、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巨大作用。
因为科学认知水平的有限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纠结不定的事例有很多,今天我们对待中医的观点就是最显著的一例。中医药具有科学性,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中医药与现代自然科学之间,有着相当的差别,这也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中医药所蕴涵的科学精神很容易被其人文化的表现形式所掩盖,因此对中医药的科学性认识存在着一定的争议,甚至有人据此认为中医药是“技术”、“前科学”、“伪科学”,而不是科学。按照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观点,中医理论因不能被证伪而被认为不科学;按照库恩的观点,中医范式只是前科学范式或传统科学范式等。针对中医药的科学性问题,学者们从科学哲学、科学技术史等角度对中医药的学科特性、学术地位、科学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马晓彤认为,科学即规律之学,任何探讨事物存在与发展规律的活动均属于科学,判定是否科学的标准在于活动本身的内容与性质,而与具体的探讨对象和方法无关。从这一角度出发,完全可以做出中医是科学的肯定回答。董廷汉认为,中医不符合现代医学科学定义下的科学,但它必然符合未来医学科学定义下的科学。中医理论及其临床实践不能通过实验室和数字化处理,所以不能通过现代医学科学所接受,因而它不符合现代医学科学定义下的科学概念。但是科学在发展,实验手段在进步,科学的概念也不断变化,只要不懈努力,多发现和创造两者之间的结合点,相互理解和沟通,它必然被未来医学科学所接受。西方现代科学不是惟一的科学体系,也不是检验中医是不是科学的惟一评判标准。只有树立起中医学也是科学的认识,才能对中医学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正确的把握。①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我们只有在尊重和不断深入地认识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才能获得,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武断地判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价值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是伪科学和迷信。
废墟吞没了我的企盼,我的记忆。片片瓦砾散落在荒草之间,断残的石柱在夕阳下站立,书中的记载,童年的幻想,全在废墟中陨灭。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创业的祖辈在寒风中声声咆哮。夜临了,什么没有见过的明月苦笑一下,躲进云层,投给废墟一片阴影……”(原文略)
《废墟》作者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辞职后潜心写作。其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图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
多年来,余秋雨以长途旅行方式实地考察文化。从国内走到国外,足迹延展到亚非欧。这期间,完成了以考察中华文明记录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考察伊斯兰文明记录的《千年一叹》以及西方文明记录的《行者无疆》。从而完成了对人类历史的三大文明的关注和考察。
初读余秋雨的《废墟》,扑面而来的即是清新淡雅又不失磅礴大气的笔触。“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这对废墟复杂的感慨便是作者留给读者的第一个疑问,而当文中提到“废墟文化”时,读者就更加疑惑,这里的废墟到底是什么呢?是什么样的废墟令他既恨又爱呢?
废墟是历史留下的印记。秦始皇陵的废墟告诉我们一代君主的沉浮与霸气,黄鹤楼的废墟告诉我们建筑史上的辉煌与曾经,圆明园的废墟告诉我们旧中国的腐朽与无能……废墟,终结了一个时代、一个王朝曾经鼎盛的文化。废墟象征着毁灭,象征着没落,它是残忍地将我们心中最美好的事物埋没在历史的烟尘中,留下的只是世人的嗟叹与哀惜。然而这种废墟何尝不是美的?人们的雕琢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完美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废墟的悲怆与破败,历尽沧桑的残垣断壁讲述着过往。历史用废墟警告人们,谁再重蹈它的覆辙!
历史的车轮轮回,弹指一挥间,千百年转眼即逝。废墟是文化的开始。当废墟还带着曾经的文化,还带着世人的叹息的时候,新的文化开始了,它在废墟上重建。黄鹤楼重建了,却不失古朴与简洁;雷峰塔装潢了,却不失苍劲与典雅;万里长城整修了,却不失庄重与大气……这一切都是人们对历史的追忆,在新的文化开始的时候又不忘,不忘那曾经的烟尘所埋没的废墟。然而,这重建的废墟又怎么能说是定然美丽,定然璀璨的呢?冥冥之中,那废墟中却透露着一种完美的遗憾。黄鹤楼用钢筋连接,用砖瓦垒砌;雷峰塔用现代涂料和电脑技术上漆;万里长城竟用混凝土和黄砖修补……丢失了的废墟让自诩“文化”的我们放弃了发觉,而觉醒的人们开始在废墟外发现唯美的文化。于是新与旧,笑与泪,苦与乐在废墟这个交点上汇聚。
我们其实不必去掩盖悲剧,去掩盖废墟,历史的轨迹总会有一天帮它们解脱枷锁。欲盖弥彰的侥幸心理,只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一段败笔。既然如此,何苦去追寻远在天涯的完美,何不坦坦荡荡地行走于荒寂的废墟?当有一天,你的眼前尽是古人留下的遗迹,尽是沧桑的废墟时,不要退缩,更不要闭上你的双眼。收起那颗怜悯的心,当手触到那粗糙的岩壁时,请用心去感受废墟的心跳。把心头的忧虑与苦行撒手在废墟,让时间将它们掩埋。它仿佛是开启时光隧道的钥匙,又仿佛是一面识透人间万象的词典。
读罢《废墟》,仿佛刚刚从一处处废墟上走过,满目疮痍,满目萧瑟,满目凄凉。现代人在印证着历史、印证着民族、印证着人类的废墟上烙上了现代人的印章。我们已看不见历史的车轮曾经碾过,我们已忘却了民族还有的或残存的骄傲的灵魂,或是悲壮的哀鸣!
有着“万园之园”美誉的圆明园是哭泣的。这座昔日压倒群芳震惊世界的园林建筑奇珍,今日已成了绿树丛中断壁颓垣、伤痕累累的废墟。毁灭圆明园的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一个古老的民族就痛苦地抱着头蹲在火边哭泣,一群强盗狂妄地站在火边狞笑。那熊熊的冲天大火滚着血腥的浓烟,在一个民族的历史上永不能失去,对于一个善良智慧的民族有着世世代代刻骨铭心的启迪。真实的废墟,才有真实的文化,真实的历史。保存废墟而不假饰废墟,开发废墟而不是重建废墟。因为那样是对历史的戏弄,对文化的糟践。在经过那么多岁月之后,眼前这般断壁残垣,静立无语的石柱,仿佛是一座纪念碑,向世人昭示着圆明园往日的风采,也记录着英法联军践踏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圆明园不曾消逝,唯有那场百年前的大火,依然灼伤着我们民族一个时代的悲哀。
在地球上行走,没有一处不是废墟。现在的建筑,将来的废墟,现在的孩子,将来的老人,时间一直在流淌,不曾回头。而废墟的价值在哪里?虽然没有一处建筑可以做到永垂不朽,但是它们承载的文化信息足可以安慰为生存理念而惶惑的后代。曾经的废墟都安谧了,新的废墟还在产生,生生不息,无限循环。
余秋雨的散文独特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散文文体的束缚,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这种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主题和题材的扩展超越;第二,对小说艺术形态的借鉴;第三,对原有散文文体模式的突破及创新。读余秋雨散文的第一感觉就是,篇幅宏大;另外,在写作手法上,并非以抒情为主,而是以议论为主。核心成分是议论,但又多以抒情的笔法来表达,这种抒情与议论的水融,使文中的议论充满了睿智与情趣,使读者总能在理性的思考中获得一种特有的精神享受。可以说他的散文,已跨越了纯文学的界线,走向文化领域。他开创了散文的一代新风,以崭新的范例拓宽了当代散文的领域,创造了新的散文审美形态,使散文的河流改变了流向,由小到大,由浅到深,由个体意识的抒发到整体精神的张扬。
在余秋雨的散文中,最具特色和最有魅力的部分,不是来自生动的场面描写,也不是来自温情脉脉的抒情,而是这种用抒情的笔法,进行理性思考的议论。
首先在于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笔下的物以生命。文章第二小节中动词的运用非常经典,如“废墟吞没”, “瓦砾散落”,“石柱站立”,“ 幻想陨灭”, “明月苦笑”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废墟的荒芜,侧面写出了作者“诅咒”的原因。
其次是借助类比的手法,在无声无息中达到抒情的效果。“废墟有一种形式美,把拔离大地的美转化为皈附大地的美。”接着以母亲与儿子的关系引发黄叶与大地的关系,得出“没有黄叶就没有秋天,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人们说,黄叶的意义在于哺育春天,我说,黄叶本身也是美。”接着,作者又以“雪峰”、“登月”、“人生”的伟大和希腊悲剧等类比得出“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的结论。
再次是善于引入中国历史,借助史实来达到抒情的效果。“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看真正的悲剧。最终都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接着指出“屈原”、“杜甫”、“曹雪芹”、“孔尚任”、“鲁迅”、“白先勇”等人不想大团圆,从而饱含深情地赞美“他们保存了废墟,净化了悲剧,于是也就出现了一种真正深沉的文学。”
关键词: 蓝印花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保护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文化历史和灿烂的农耕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它依附于分体的人、群体或者特定的场所存在,是一种“活态”的文化。蓝印花布的 记忆就是这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珍贵技艺之一。 南通作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较完好的保存了传统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南通蓝印花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图案艺术性强,是中国蓝印花布的典型代表,也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一) 中国民间蓝印花布的现状
蓝印花布作为人们生活用品与南通的农耕文明相伴做过了数百年的灿烂历史。中国种植棉花历史悠久,随着棉花种植的普及和纺织业的革新,而蓝印花布又与印染业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简单,它用纸板代替传统的木板刻画出丰富的吉祥图案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的需求。这种简便的制作工艺,就适应了民间染织业的蓬勃发展。在民间蓝印花布的用途主要是被广泛使用在蓝印花布的被面、包袱、头巾、门帘、围裙等等的家庭纺织中。
在近代,随着外来的“洋布”传入中国市场和国外的染料的进入,而且价格也在逐渐的下降。这样人们的眼光就会被鲜艳的“洋布”所吸引,而被人们认为色调单一的、粗俗的蓝印花布就逐渐的被人们所淘汰。而后,民间的艺人们为了生存把蓝印花布的模板进行改版,进行五彩印刷才逐渐的重新受到人们的喜爱。在江南的南通忧郁经济基础灯方面的原因,蓝印花布的作坊一直延续到见过以后,传统的染色工艺由于作坊的存在得以延续下来。由于蓝印花布有着优质的棉布、独特的工艺、鲜明和谐的蓝白之美逐渐吸引了许多的国外的商客的目光。在改革开放后,蓝印花布的出口外贸使得蓝印花布业有了新的发展。民间的蓝印花布被现代的工业产品所代替也使得蓝印花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工艺、艺术价值能弥补大机器生产的冷漠,能满足现代人的精神与物质需求。
随着人们经济生活的明显提高,许多的传统工艺又重新的得到人们的喜爱出现在国内市场。南通的蓝印花布业时常出现在各种工艺美术的博览会和展销会上。南通的专业人员设计开发的新产品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2006年5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批准授予南通为“中国蓝印花布之乡”、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为“中国蓝印花布艺术传承基地”。2006年6月,“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宝物名录。
(二)蓝印花布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文化,它依附于个体的人、群体或特定区域、空间而存在,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形态的“保存”,更多的应体现为对那些作为传承载体的传承人得活态保护。①
南通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简单,但是他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复杂性。要有效的保护蓝印花布,除了那些已有的作品外,还应该对它的传承人、制作工艺等也要很好的保护。南通的蓝印花布的制作全是人工完成,制作过程主要有:1、裱纸、设计纹样刻画版:在民间的蓝印花布上一般都是蓝白两色的点、线、面的结合纹样,有时也单独使用。纹样的题材、内容跟丰富。2、挑选坯布、脱脂:一般使用质量好的棉布制作,普通的通常用做纯色的印染;温度、时间也有一定的要求。3、刮浆:用石灰拌黄豆粉,两者按制定的比例调和,加水调成糊状,通过花版刮在布上。4、染色刮灰:把刮浆后的布放入染缸进行染色,待完成后把浆刮下。5、清洗、晾晒布。蓝印花布这种纯手工的民间制作工艺以质朴无华的蓝白艺术闻名。南通蓝印花布在纹样的设计上的创新,纹样越来越丰富,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而且这些简单的蓝白纹样的设计中,充分的表现出了喜庆、吉祥等艺术造型,例如:“龙凤呈祥”、“凤戏牡丹”、“喜上眉梢”等。作为蓝印花布的传承人就应当为蓝印花布的制作工艺有熟练的掌握严格按照传统的工艺、材料等制作产品,传承人的使命是恢复和继承。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人得保护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表演艺术;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技艺等都与个人或者群体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这就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很大的区别。笔者认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保护的重点与核心就是对传承人的保护,也就是活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收集那些物质形态的载体,关键是要对那些掌握工艺技巧的人的保护,使得这种技艺能够继续延续下去;而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采取有效地措施使现有的物质形态保存。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的保护面临的困境日益严重。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产生于农耕文明的技艺的发展迅速的改变,甚而逐渐消亡。在这其中传承认和传承活动难以延续是最为突出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民俗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无人继承,逐渐的面临消亡。例如许多民族的地方语言逐渐被普通话所代替,无人继承;许多现代的青年人对传统的手工艺不屑,不愿意学习继承,使得那些掌握精湛技能的传统手工艺者无人传授。
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它的特性看出,它是一种活态的文化,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并被继续的延续下去;二是它是一种具有民间性的文化遗产,民间是它主要存活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就表示了它具有生活性的特性。通过这些特性的分析,笔者认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的培养应主要从两方面培养。一是在社会生活中培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口传身教”为最主要的传授方法。在现在科技的冲击下折中方法已经很难维持他的主要地位。因此让继承人在生活中逐渐接受是最简便和直接的方法。二是通过学校的教育来完成。通过学校的教育可以大范围的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工作,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工作重点应放在年轻人的身上。在新时代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可以重新找到传统生活的情趣和被淡忘的文化记忆。
综上所述,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最为根本的就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呼吁。而对与传统的手工艺的保护,其根本的意义和作用却在于通过传统手工艺这一系统文化载体的重建和完善,以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和对古老传统的敬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改变了人们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使文化遗产的文化和审美价值得到了突显,改变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给了人们一种关照生活的新的视角,并引起人们对当前生存状态的思考。现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只有在文化的多样性中才能寻求人类的统一。失去了自己民族的文化特性就失去了自己民族的根基。 (作者单位:苏州高博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 郑巨欣 主编. 《民俗艺术研究》,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97页
[2] 陈莉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现代人文观念的改变[J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
[3] 中国期刊网 《江海之滨,终朝采蓝――南通蓝印花布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4] 中国期刊网 李永 《探究南通民间蓝印花布》
[5] 吴元新 吴灵姝编著.《蓝印花布》,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