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程是学校工作的枢纽,是学校教育能力的核心元素。有效领导学校课程建设,这是当前中小学校长正在履行的新职责,也是校长专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有鉴于此,本文想和校长朋友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基于学校课程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如何科学认识学校课程建设在学校群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一、从课程改革到课程建设
学校天天和课程打交道,那么,学校在课程领域应该干什么呢?前些年大家可能更多关注的是课程改革,当前,或许需要更多关注课程建设。
自2001年我国启动第八次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以来,课程改革逐渐成为中小学热议的话题和实践的重点。十多年的课程改革探索,推出了许多大刀阔斧的举措,如重视校本课程、课程生活化、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推广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综合素质评价,等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不少实践成果。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广大校长和老师日益认识课程、思考课程并逐步变革课程,慢慢树立起了课程改革意识,即学校课程需要不断调整、革新,需要不断“做手术”。课程改革意识的确立,相对于以前学校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而言,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课程改革主要涉及课程基本性质、结构和方向的选择。在课程论界,课程本质上是知识还是经验?是生活中心还是学科中心?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是学习实用知识还是发展一般能力?是打好共同基础还是满足个性化需求?对于这些有关课程基本性质、结构和方向的问题,历来争论不休,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从世界范围来看,课程改革就是不断具体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课程改革的常见做法是用B替代A,基本逻辑是A不行,B很好,所以弃A用B。一段时间后,发现B也不行,又用C替代之。再过一段时间,发现C问题也很,多,于是,又回到A。由于ABC各方案不断粉墨登场,又不断黯然退出,在世界课程发展史上,就整体呈现出课程左右摇摆的所谓“钟摆现象”。由此可见,课程改革大抵是基于某种课程主张来回答课程的基本问题,难免陷入主义之争、道路之争的漩涡。这或许正是世界各国大型课改鲜见成功范例的根源吧。如果学校总是按照这种改革逻辑左右摇摆给课程“做手术”,未必有利于持续稳定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由此,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来思考:学校能否在课程改革之外,真正把课程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所谓课程建设,就是从学校培养目标出发,不断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合理把握和具体落实课程标准,丰富课程资源,提升课程实施的教育效能的各种努力。如果说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主义之争、是方向定位,是课程理念与方案的更迭,那么课程建设强调的是实用理性、是问题解决,是课程持续的提升与发展。打个大致的比方,课程改革是“做手术”,课程建设则是“养生”、“锻炼”:遇到大病当然要“做手术”,但有病没病就“做手术”,恐怕健康人很快也给整残了:“养生”、“锻炼”是不断增强自身活力,是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以为,就学校发展来说,课程需要改革,更需要建设。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内涵发展面临诸多新挑战,基础教育优质化、特色化、集团化发展正在成为新常态,这客观上要求对课程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例如,一个学校开设校本课程,是否越多越好?课程热萏近实际生活,是否越生活化越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是否信息化程度越高越好?课程的跨学科综合,是否越综合越好?在课程实施上,是否学生活动越多越好?在课程管理上,是否越凸显学生个性需求越好?等等。课程改革总体指明了课程朝生活化、综合化、信息化、个性化发展的方向,但是,实际的分寸把握和实现机制问题,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这些空白的填补,离不开课程建设,即学校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针对客观存在的问题,在课程目标精准化、课程资源多样化、实施形式个性化等方面自觉进行课程创生活动。分析多年的课程实践可以看到,有些学校从实际出发,注意辩证把握知识与生活、分科与综合、共性与个性、守成与变革之间的合理分寸,具体措施得当,取得了较好效果;有些学校分寸把握得不太好,具体措施也不怎么到位,不但没有解决好原来的问题,反而又催生出一大堆新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课程改革方案,在不同的学校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结局?究其根源,每个学校在课程自主建设、积极创生上下的功夫是不同的。由此可见,学校真抓实干的课程建设,是课程改革宏观设计落地生根的根本举措,是学校真正在课程领域大显神通之处。
二、从校本课程到学校课程
课程需要建设,那么,课程建设的对象或重点是什么?自课改以来,广大中小学围绕校本课程的开发做了大量课程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当前,从校本课程建设转向学校课程建设,正在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建设的新动向。
校本课程建设热潮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谓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外,由学校自主设置、开发和实施的课程。课改方案出台后,广大中小学的关注点、兴奋点迅速转向校本课程开发,一些实力雄厚的中小学,每个学校累积开发的校本课程数以百计,即使一些普通学校,一般也会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几十门。在校本课程建设热潮中,涌现出了很多课程建设的经典案例。例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设了一门国扔窝Э纬蹋每年组织学生在国内进行实地考察(如考察黄土高原),游学课程融地理、历史、文学知识于一体,融文献研究、社会访谈、标本采集、科学观察、报告撰写等方法于一体,堪称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建设的成功范例。校本课程开发热潮大大丰富了学校课程门类,拓展了课程形态和资源,可谓硕果累累。
但是,在课程建设方面,中小学是否只要搞好校本课程开发就够啦?这是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校本课程究竟占有多大比重?在学生身心发展中,校本课程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毫无疑问,校本课程提供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资源,但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是比较低的,并不是课程建设的主战场。如果学校把全部精力投入校本课程开发,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不闻不问,是否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之嫌?正是基于这种反思认识,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领域开始出现一些新动向,如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学科大纲研究、教材二次开发、学科资源库建设、学校课程的整体优化,等等。透过这些动向,可以得出一个大致判断,我国中小学课程建设工作正在转型升级,即从局部的校本课程开发转向整体的学校课程建设。
所谓学校课程,就是指学校用来培养学生的所有课程,或者说在学校里实际存在并组织实施的各种课程。也有专家称之为“本校课程”。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学校独立的课程意识,作为开发主体的课程权利,分解地看待课程:而学校课程强调的是学校综合的课程意识,作为实施主体的课程权利,整体地看待课程。关注学校课程并不排斥校本课程,它依然是学校课程中富有活力和特色的组成部分。但是,学校课程的确不等于校本课程,它包含学校在课程领域的所有工作。就课程设置主体而言,课程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分,但是,从课程实施主体来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一样,都是由学校具体组织实施的,学校同样负有具体建设的责任。而且,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格局看,国家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成分,是培养国民基本文化素养和人格品质的基本保障,是学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主战场,如果学校不在国家课程建设上多下功夫,恐怕就是舍本逐未了。由此可见,从关注校本课程到关注学校课程,这是由基础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学校工作的基本逻辑决定的。
关注学校课程,这就明确了课程建设的对象,是课程建设方向的合理回归。
三、以学校课程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如上所述,学校课程建设正在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常态。那么,在整个学校发展战略中,如何定位学校课程建设工作呢?对此,我们的看法是:学校课程建设正在成为学校群发展的战略高地。
基础教育群发展的实质,就是从教育规模扩张转向教育质量提升。学校靠什么提升教育质量?师资(包括管理人才)、课程、教学、德育、管理、学校文化、社团活动等都对教育质量有重大影响。在微观层面看,教学是提高质量的关键;在宏观全局看,课程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枢纽。首先,课程仍诘匕含着教育质量标准。课程标准设定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格(热莩煞趾退平层次),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形式。深入研究课程目标与标准,在某种意义上就建立了、细化了学校内涵发展的质量标准。例如,当前一些学校积极开展学科大纲研发,意图把比较抽象的国家课程标准细化为融内容要点、水平要求与行为表现于一体的学科大纲,就是把一般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课程的可贵探索。其次,课程为学校培养学生提供核心的文化养料。学生身心发展是学生汲取人类文化养料和提升自身素养的过程,课程通过内容的选择、加工和组织,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文化养料,并合理规划其学习吸收的进程。课程资源建设事关用什么资源来培养人的问题,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保障。近年来,众多中小学十分重视课程资源建设,积极建立校妊Э谱试聪低常其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学科核心文献、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历史人物、案例、习题、图片、教学视频、动态信息,等等。通过这种实实在在的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的育人功能就真正落地生根了。最后,课程是学校资源配置和有序运营的核心基点。学校的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的配置,都与学校组织实施的课程密不可分;学校诸要素的运行,也是以保障课程教学任务为主线而编排的。由此可见,学校课程建设,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的确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抓手,是学校需要重点经营的战略高地。
【关键词】对外汉语;英语;外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目前,“汉语热”正在全世界蔓延,与之相应的是,对外汉语专业这个朝阳学科正在蓬勃发展。对于这门新兴的学科,我们一直在进行跟踪调查与研究,探索对外汉语专业教学中最合理的外语课程设置,并结合研究成果对教学进行了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1改革前的教学情况
为了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趋势,培养对外汉语专业教学人才,哈尔滨师范大学自2003年开设了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较深汉语言文化功底同时熟练掌握英语,能在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或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1.1培养目标:在英语课程设置上,我们的目标是把英语作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专业课,使学生具备用英语讲授汉语的能力。
1.2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在该专业设置之初,我们参考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对外汉语专业设置的情况,把英语定位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媒介语言,在专业课中设置了接近50%的英语课程。开设的课程有:英语精读(288课时)、高级英语(76课时)、英语泛读(104课时)、英语口语(76课时)、英语听力(104课时)、英语写作(33课时)、英汉翻译(36课时)、欧美概况(45课时)、英美文选(45课时)共9门课程,占专业课总科目的近40%,共807课时,占专业课总课时数的约50%。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1.3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对外汉语专业4个年级的学生实施该课程设置,一直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各班级在大学三年级时参加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过级率均超过90%。但随着教学的逐步发展,这种课程设置的弊端也逐渐显现。首先,对2003级学生在大学四年级时进行教育实习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了过度依赖媒介语的问题,在词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用英语解释汉语在教学中是比较方便的方法,但过多地使用媒介语是不符合对外汉语教学适当使用媒介语的原则与要求,而且也不利于留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记忆与运用。其次,在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英语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其汉语教学的效果。这些不足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第一,在生活方面与外国人交流存在语言问题;第二,用英语向留学生介绍中国文化相关知识存在语言困难;第三,在阅读对外汉语专业的英文论文时存在理解困难。再次,在教学中面对母语为非英语的留学生时,使用英语作为媒介语存在问题。最后,学生还反映,这样的课程设置需要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有限的精力学习近于中文和英语两个专业的所有专业课,导致他们出现了英语水平不如英语专业学生而中文专业知识不如中文专业学生的尴尬情况。
综合得到的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达到了一定的预期目标,但存在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足的问题。
2课程改革情况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我们依据调研结果在2007年对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中的外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2.1改革的必要性:目前,日本、韩国、法国、德国等非英语国家学习汉语的需求在日益增强,这些国家的汉语学习和“汉语托福”(HSK)考试需求已经在世界位居前列,这凸显出只把英语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媒介语存在极大的问题。综合这一形势并结合学生们在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我们觉得对对外汉语专业的外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2改革中培养目标的调整:改革以前,英语课程的设置在整个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把英语的学习作为等同于汉语学习的重要任务。这样,汉语作为本体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过于注重“对外”而没有突出“汉语”。改革中,我们把外语定位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辅助工具,更强调对作为学科根本的汉语的学习。
2.3改革的具体实施:在2007年末,我们着手进行改革。改革后的课程设置和新的教学内容于2008年在对外汉语专业2005级1班、2006级1班和2007级1班、2班实行。我们实行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结构:改革以前,英语课在对外汉语专业的专业课中约占50%。在改革中,我们对英语课进行了压缩,把英语课在专业课中所占的比例降至30%左右。相对于改革以前,汉语知识、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法在专业课中的比重提高,对外汉语专业的“本”得到了巩固。
(2)英语教学有所侧重:改革以前,我们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一齐抓,没有特别侧重培养英语实际应用的能力。在改革中,我们突出了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加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能够实现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进行无障碍交际。
(3)变革内容:我们在改革中增设了英美文选、英语研讨技巧、跨文化交际学等课程,而对于原有的课程,我们删减了不必要的部分,对教学内容也做出了调整。
首先,针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今后会在国外教授汉语的现实情况,我们在英语口语课中,更强调对生活用语的训练,在课程中设置了更多的生活场景,增加学生与外教进行对话、交流的机会,为学生今后的国外生活打下语言基础。
其次,为了提高学生获取国外语言教学界的先进理论成果的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科研的能力,我们在英语精读、泛读课中增加了对对外汉语教学科研论文的阅读与学习,培养学生研读本专业英语论文的能力。同时我们对以往的英语写作课教学模式也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对写作前搜索英文材料的教学,从搜集材料、分析材料、进行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地教学与训练,并要求学生们用英语撰写学年论文。
3改革的结论
首先,我们在改革前进行了广泛地跟踪调查与研究,并结合了权威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实施改革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真实、科学的。
其次,此次改革真正适应了对外汉语专业教学对外语的要求,更满足了学生现在以及今后对外语这个交际工具、教学工具的需求。因此,我们此次改革具有极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综合来看,我们此次进行的改革在对外汉语专业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改革的创新性也决定了我们的研究可能存在不完善、不全面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我们还将继续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争取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7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
[关键词]高校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范洁(1980- ),女,河北隆尧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刘伯颖(1979- ),男,河北清苑人,河北工业大学在读博士,河北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讲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天津 300401)王佩(1982- ),女,河北辛集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河北 廊坊 065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科技的发展,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人力资源需求的主流。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多成果,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但是,如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使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符合社会的需要,仍然是许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和新建院校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题。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或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整个教学过程是围绕课程而展开。另外,课程教学的水平决定了教学水平,课程教学的质量决定了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课程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基础工作,将贯穿大学建设的全过程。开展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加强课程建设,不仅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二、课程及课程建设的内涵
加强课程建设,就是加强课程的内涵建设。迄今为止,课程的内涵尚无统一的界定。潘懋元教授认为:“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就是课程”。教学计划是课程的体系结构;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的纲要结构;教材是一门课程系统的知识内容。钟玉海教授则把大学课程定义为,“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种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郑家茂指出现代大学“课程”是一个多重性的复杂概念,是由“课”“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网络平台”等不同范畴组合而成的综合概念;吴启迪先生曾对精品课程的内涵概括为,“国家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课程”。这同时也可以作为课程内涵的解读。还有的专家将课程概括为“课程既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显性课程,又包括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隐性课程”。现代教育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作出了理解和阐释。笔者认为,“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概念和“高等学校课程”概念的内涵基本是一致的,当“课程”以一个动态过程而展开,改革、建设时,就视为“课程建设”。因此,课程建设的概念是课程概念的延伸和扩展。具体地讲,宏观层面上课程建设涉及六个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建设、实验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建设;微观层面上课程建设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建设,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课程的设计、课程讲授、课程评价和课程文件等。
三、高校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1.对课程建设的系统性、长期性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层面上认为课程建设是教师的事,学校只要制订了比较齐全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就算完成了课程建设任务,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完全是教师的事;教师则认为课程建设是教学管理部门的事,教师只管按计划上课,按教材授课,其他的于己无关。其结果是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目标)等教学文件,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相互割裂,破坏了课程建设的系统性。二是认为课程建设就是教学文件建设,是面子工程,为评估检查看的,只要临时搞一下突击,将教学文件整理一下,封面装订漂亮、格式统一规范就可以应付。从而导致课程建设搞突击,教学文件成摆设,长期的课程内涵建设变成了临时的编写文件大战。
2.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匹配。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和新建院校在专业培养方案制订时,对应用型人才界定不清,有的盲目照搬重点大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造成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趋同,课程内容趋同。实际上,受生源水平、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的限制,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偏离,造成课程评价困难,培养的人社会不接受;有的将几所同类高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加以机械组合,构成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造成人才培养的同质化;还有的在专科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课程或将课程的课时量增加,来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总之,由于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匹配,导致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同专业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上雷同,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同质化,无特色。培养的人自然无法满足社会不同层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以至于出现一方面是社会招不到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和新建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就其知识、能力和技能而言,既不同于研究型人才培养,又不同于技能型人才培养。
3.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尚待提高。办学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学校所有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课程建设的建设者与实施者。社会对高校的要求和期望,必须经过教师传导给学生,即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这就要求必须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配备数量足、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强就是指教师能够全面理解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内涵,并依据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将凝聚在教材和学科中的知识、实践能力、科学方法有选择地提炼为自身的、系统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并通过符合教育规律的方法和手段将其传给学生。但是,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有的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疲于应付上课,无暇顾及课程建设,对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知之甚少,对讲授的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了解;有的教师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不够,造成课程目的不明,内容杂乱、繁多,重点、难点不突出;有的教师从校门到校门,学历、学位高,学科水平高,教学能力差,实践能力不足。
4.应用性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待加强。在许多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表述中,对实践能力的描述比较笼统,如“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等,缺乏具体的、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描述。课程内容的确定和课程体系构建与培养目标之间缺乏统一的教育思想的指导,注重结合学校的类型、层次定位,缺乏从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去审视课程建设。导致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重学科,轻专业,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实践能力培养仍处于理论知识传授的从属地位。实践教学活动仍停留在理论知识的验证、演示层面上。
四、关于加强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1.理清课程建设内涵,重视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动态过程,是高等学校建设过程中永恒的建设课题,需要持续不断地总结、改革和建设;需要高校各级领导、教师、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共同参与和不断地投入;需要明确课程建设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确定课程建设的目标和规划,明确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建设责任和建设任务,分段、分周期实施,逐步形成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学校才有发展和生存的空间。
2.课程建设要符合学校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重在应用。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出发,从学校办学资源和办学条件出发,从地方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出发,重新审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在课程建设中,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重在“应用”为原则,课程内容建设在深度与广度上准确把握知识、能力和技能三者的关系,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将实践能力培养融入知识传授;在实践能力培养中应用知识,来达到巩固、积累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提高能力。资源配置要在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突出应用性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
3. 围绕人才类型、层次定位,构建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地方高校和新建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这一定位就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进而确定了课程内容的总量和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总量中,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先,分配好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三者的量。理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以学科边界为限,以够用为原则,够用是指够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用;技能主要指专业操作技能,其边界是专业,要有所训练,无需技巧;实践能力是指综合能力,其中专业能力以专业边界为限,以社会、企业需求为原则。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兼顾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构建课程体系,打破以学科知识构建课程体系的局面。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所培养的人是否符合目标定位,能否适合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均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因此,教师队伍建设在课程建设中尤为重要,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建设,一是要重视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在制定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如职称晋升、评优等方面,要做到与理论课教师同等待遇,以保证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稳定;二是要加强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和指导,通过教案、讲稿展,课程讲评、观摩和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促使教师加强课程微观层面的建设;三是强化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出台相关政策,有组织地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到社会企事业单位调研、挂职(兼职),参加实际工作锻炼,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四是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评价,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类型、层次定位,确定评价体系和指标,要将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放在等价齐观的地位,将课程建设工作与教师职称晋升结合,实施教学工作一票否决。要强化教研室、教学团队等教学基层组织的组织管理、监督作用,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使课程建设规范、科学、有序。
总之,课程建设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关乎学校生存、发展的建设工作。学校的各级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一定要静下心来,从社会需求的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不断发现、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提高课程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培养出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钟玉海.高等教育学[M].北京: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孙晓云.关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J].信息化教学,2012(15).
关键词: 课程建设 教学研究 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课程是体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课程设置反映了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要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关键在课程。因此,高校应将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基本建设的重点工作,常抓不懈。
一、明确课程建设目标是课程建设的前提
课程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既包括学科体系,又包括其他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系。课程是人才培养活动中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统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课程又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转变为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介。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
教育部1998年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强调,“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关于“十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明确指出,要“改革教学内容,构建面向21世纪的教育课程体系,确定符合素质要求的课程、内容、目标与标准,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建设水平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因素之一,所以,构建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重要保证。
二、把握课程建设的内涵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
课程最直接的表现是师生在课堂内外进行的教学活动。课程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构成这类教学活动的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效果。因此,课程建设的内涵相当丰富,包括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课程结构与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师的素质与水平,教学基本条件与教学管理等。
(一)更新教育教学思想
课程建设与改革必须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才能取得明显成效。我校自2003年合校后,先后召开了以“转变教育观念,推进学分制改革”为主题,以结合本科教学评估,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为内容的两次教学工作会议,就更新教育教学思想观念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讨论。经过研讨,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质量观,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克服主知主义的影响,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发展,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从学校的办学定位等方面规范教学活动。既把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作为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和个性差异,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互动与教学相长。
(二)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的结构决定了学生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在课程建设中优化课程结构,就是要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设置课程,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化为课程目标,明确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将不同类型的课程系统化,实现课程的总体功能。
学校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在制订本专科生的人才培养计划时,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实现了“四压缩四增加”,即压缩专业课学时,增加基础课学时;压缩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学时;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课学时;压缩非主干课学时,增加主干课学时。经过改革,学校各专业课程结构、学时分配更加合理,反映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分必修课与选修课,二者的学分比例一般为7.5∶2.5。必修课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必须修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选修课是按学科类别,为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和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需要,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而设置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学生毕业必须修满10个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
(三)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对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具有重大影响,学校适应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切实改变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分割过细、重复过多和简单拼凑的状况,及时将课程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同时,学校把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学校在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重组的同时,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新编了各专业各类课程的教学大纲。
教材是教学内容改革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学校在教材选用方面,不断完善教材选用机制,严把教材质量关,积极编写新教材。主要课程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及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鼓励教师编写高水平、有特色的专业课教材及实验、实习教材。学校先后分五批对133种教材进行了立项建设。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把开展研究性教学,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等作为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通过多种途径,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学校开展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估、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质量奖评奖、教学名师评选等,推动了教师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探索与改革;学校每年在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评审过程中,对受益面大、推广应用价值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同时,立项开展双语教学,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学校按照教学规律和课程特点,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鼓励教师自主开发多媒体课件。
三、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点
“十一五”期间,学校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带动全校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学校依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的精神,建立了每两年开展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工作制度。“十一五”共立项建设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128门校级精品课程,对所有精品课程实现了网络教学与管理,做到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已形成了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
“十二五”期间,学校按照教育部、教育厅相关工作要求,积极组织申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成功获批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我校获批国家级和省级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数量在省属高校中均名列前茅。
四、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是搞好课程建设的源泉
课程建设是一项严肃的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必须进行认真的研究,在建设中进行研究,边研究边建设。自2003年以来,学校先后获批148项省级教研项目,立项442项校级教研项目,其中涉及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省级教研项目24项,校级教研项目154项。这些研究项目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在探索21世纪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的主要课程内容与体系的基本模式,构建了以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为起点,以课程结构体系为骨干,以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为支撑点的新的教学体系。在学校先后获得的4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中,涉及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教学成果为14项,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完善对课程的管理是搞好课程建设的保证
[关键词] 高校;体育文化;隐蔽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226-2
引言
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必然要求,是整合社会思想文化的迫切需要。校园体育隐蔽课程体育建设是体育文化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逐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传统校园文化的延伸与创新。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为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提供了正确的导向支持和坚定的思想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优秀文化,实现资源的传递、共享与整合,形成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契合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校园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融合是双方体制、资源与实践三个维度的交叉耦合,是一个贯穿于整个校园建设过程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校园体育隐蔽课程建设能够有效培养校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对高校师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高校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贯穿于学校学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建设等各个环节,对高校全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国内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科学内涵
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在高校特定的教学环境下,以教师引导为重要载体,以高校全体学生为培养主体,在传承优秀的体育精神、体育价值理念、体育行为,培养全体学生团结合作的思想意识过程中积累、沉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高校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长期积累沉淀的特殊文化形态之一,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文化内涵。探究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科学内涵,第一,高校体育精神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精髓,体现出高校办学教育的思想意识、行为准则与价值观。校园体育精神文化贯穿于高校各个环节的建设与管理,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均有所展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体育思想与体育行为,是学生积极努力上进的正面力量。校园体育精神决定着高校师生的体育行为取向,能够有效培养锻炼全校师生的坚强意志,铸造学生坚韧的学习品格,引导者高校体育观的形成,是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目标决策制定的理论基础。第二,高校体育物质文化是体育精神文化与体育制度文化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体育物质为高校师生提供锻炼过程中需要的相关器材与运动场地,是打造体育制度文化与体育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校园文化快速发展的核心物质载体。高校体育物质文化蕴含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与思维观念,展现出高校师生内在的气质、品行与情感,彰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是校园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与保障,关系着校园文化体系的建立健全,关系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高校体育制度文化是校园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方向标与向心力,是高校体育行为的重要标准。高校体育制度文化贯穿于高校体育的课堂教学、课外训练、体育交流、体育知识竞赛等各个阶段,是培养全校师生体育意识,实施组织管理与监督制度的重要基础。优秀的高校体育制度文化能够保证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一定程度上约束、规范了高校师生的相关体育行为,提升了全校师生的体育意识与综合素质,全面保证了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健康运行。
二、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策略
体育隐蔽课程主要涵盖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量两部分,是高校依据教育目的、体育教学目标、通过内隐的、间接的方式,经过规范系统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长春市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关系着高校师生体育思想、体育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是学校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针对长春市体育隐蔽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建设内容
高等体育文化建设策略的研究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展开的理论基础,科学的体育文化建设策略是校园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针对高等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策略的研究对校园整体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探究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建设策略,主要从高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进行。第一,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建设属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中层文化建设,建设过程中,要从高校自身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出发,其体育文化制度建设要高度符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决策,综合学校各个方向、各个学科的发展特色,从高校自身角度出发制定符合高校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体育规章制度,健全学校体育活动实施的行为准则,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目的是更好的服务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要以高校全体师生为本,管理责任分工明确,其奖惩机制与责任细化到个人,保证高校体育制度的人性化,满足不同素质的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第二,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是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高校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要高度重视物质文化建设环节,科学布局,为学校师生创设一个舒适的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精心设计体育人文景观,优化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实现高校与社区之间的体育资源共享,提升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品位。第三,高校体育行为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行为文化建设主要从开放健身体育运动平台、参与经济体育运动、开展竞智性体育运动三个方面出发,系统的进行高校体育行为文化的建设。实践过程中,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力规范体育教学行活动,全面系统的传授学生必要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术,锻炼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思维,加强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增强学生的全面体育文化修养,积极开展与校内外合作的体育竞技活动与体育竞智活动,充分挖掘与发挥学生的潜在体育潜能,推进与宣传体育人文精神。第四,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过程的重中之重。体育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以健康体育文化为建设核心,积极开展相关竞技与竞智的体育活动,多元化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增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与底蕴,灌输学生健康体育的体育文化理念,将体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学科建设相融合,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提供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多层次、多方向的文化建设共同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实施方向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紧随世界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步伐,体育文化建设逐步向国际化、民族化、科学化、系统化、人文化以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第一,科学化、系统化的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在需求。高校体育文化是现代校园文化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科学精神的延续紧密相关,其深刻的体育内涵涵盖了大量、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促使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逐步趋于科学化,系统化。第二,国际化、多元化的体育隐蔽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关键。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与国际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成为体育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方向逐步实现向国际主流文化接轨,将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高度融合,借鉴国外先进的创新经验与研究成果,发展与高校自身办学特色想融合的体育文化。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超越了对物质层次生活方式的追求,更加广泛的关注精神层次的生活内涵。高校学生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对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内涵体验俞来深刻,力求实现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学习人文精神价值,提升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意识,将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第三,人文化、民族化的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体育文化大众化的可观需求。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整个过程是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历程,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重要的人文价值,承载着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根植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优秀土壤,展现出具有强烈特色的民族风格与民族文化内涵。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的文化软环境深刻的影响着高校学生精神层次与物质层次的生活内涵,提升了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高校学生优秀的学习品格,引导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三、结论与建议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灵魂,校园隐蔽课程文化建设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中要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校园物质文化以及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以高校全体师生为本,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面规范高校师生的体育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具备团结合作的精神思维,锻炼学生坚忍不拔的学习品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实践过程中,高校隐蔽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学科建设相融合,从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与办学方向出发,充分发挥出高校自身的立足优势,建设与社区人民体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动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服务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姜鹏.高校体育隐性课程教学目标与控制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162-164.
[2]闫玉峰.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07):103-105.
[3]马卫东,张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03):39-42.
[4]陈燕.高校体育文化节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J].内江科技,2013,(04):96.
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在高校特定的教学环境下,以教师引导为重要载体,以高校全体学生为培养主体,在传承优秀的体育精神、体育价值理念、体育行为,培养全体学生团结合作的思想意识过程中积累、沉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高校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长期积累沉淀的特殊文化形态之一,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文化内涵。探究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科学内涵,
第一,高校体育精神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精髓,体现出高校办学教育的思想意识、行为准则与价值观。校园体育精神文化贯穿于高校各个环节的建设与管理,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均有所展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体育思想与体育行为,是学生积极努力上进的正面力量。校园体育精神决定着高校师生的体育行为取向,能够有效培养锻炼全校师生的坚强意志,铸造学生坚韧的学习品格,引导者高校体育观的形成,是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目标决策制定的理论基础。
第二,高校体育物质文化是体育精神文化与体育制度文化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体育物质为高校师生提供锻炼过程中需要的相关器材与运动场地,是打造体育制度文化与体育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校园文化快速发展的核心物质载体。高校体育物质文化蕴含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与思维观念,展现出高校师生内在的气质、品行与情感,彰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是校园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与保障,关系着校园文化体系的建立健全,关系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第三,高校体育制度文化是校园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方向标与向心力,是高校体育行为的重要标准。高校体育制度文化贯穿于高校体育的课堂教学、课外训练、体育交流、体育知识竞赛等各个阶段,是培养全校师生体育意识,实施组织管理与监督制度的重要基础。优秀的高校体育制度文化能够保证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一定程度上约束、规范了高校师生的相关体育行为,提升了全校师生的体育意识与综合素质,全面保证了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健康运行。
二、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策略
体育隐蔽课程主要涵盖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量两部分,是高校依据教育目的、体育教学目标、通过内隐的、间接的方式,经过规范系统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长春市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关系着高校师生体育思想、体育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是学校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针对长春市体育隐蔽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建设内容
高等体育文化建设策略的研究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展开的理论基础,科学的体育文化建设策略是校园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针对高等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策略的研究对校园整体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探究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建设策略,主要从高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进行。第一,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建设属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中层文化建设,建设过程中,要从高校自身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出发,其体育文化制度建设要高度符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决策,综合学校各个方向、各个学科的发展特色,从高校自身角度出发制定符合高校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体育规章制度,健全学校体育活动实施的行为准则,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目的是更好的服务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要以高校全体师生为本,管理责任分工明确,其奖惩机制与责任细化到个人,保证高校体育制度的人性化,满足不同素质的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第二,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是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高校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要高度重视物质文化建设环节,科学布局,为学校师生创设一个舒适的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精心设计体育人文景观,优化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实现高校与社区之间的体育资源共享,提升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品位。第三,高校体育行为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行为文化建设主要从开放健身体育运动平台、参与经济体育运动、开展竞智性体育运动三个方面出发,系统的进行高校体育行为文化的建设。实践过程中,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力规范体育教学行活动,全面系统的传授学生必要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术,锻炼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思维,加强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增强学生的全面体育文化修养,积极开展与校内外合作的体育竞技活动与体育竞智活动,充分挖掘与发挥学生的潜在体育潜能,推进与宣传体育人文精神。第四,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过程的重中之重。体育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以健康体育文化为建设核心,积极开展相关竞技与竞智的体育活动,多元化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增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与底蕴,灌输学生健康体育的体育文化理念,将体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学科建设相融合,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提供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多层次、多方向的文化建设共同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实施方向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紧随世界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步伐,体育文化建设逐步向国际化、民族化、科学化、系统化、人文化以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第一,科学化、系统化的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在需求。高校体育文化是现代校园文化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科学精神的延续紧密相关,其深刻的体育内涵涵盖了大量、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促使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逐步趋于科学化,系统化。第二,国际化、多元化的体育隐蔽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关键。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与国际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成为体育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方向逐步实现向国际主流文化接轨,将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高度融合,借鉴国外先进的创新经验与研究成果,发展与高校自身办学特色想融合的体育文化。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超越了对物质层次生活方式的追求,更加广泛的关注精神层次的生活内涵。高校学生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对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内涵体验俞来深刻,力求实现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学习人文精神价值,提升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意识,将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第三,人文化、民族化的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体育文化大众化的可观需求。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整个过程是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历程,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重要的人文价值,承载着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根植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优秀土壤,展现出具有强烈特色的民族风格与民族文化内涵。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的文化软环境深刻的影响着高校学生精神层次与物质层次的生活内涵,提升了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高校学生优秀的学习品格,引导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三、结论与建议
关键词:教学型高校;学科; 专业;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2-0019-02
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对于高等学校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水平、质量和状况决定了高等学校的办学类型、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学科、专业、课程是高等教育学中的一组易混概念,三者之间既有联系又各具内涵,所以只有准确把握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才有可能搞好三者的建设。本文拟从学科、专业与课程各自的内涵及其关系为着眼点,根据高等学校不同的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来探讨教学型高校如何进行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问题。
一、学科、专业与课程的含义
学科。对学科含义的理解一般有两种。学科的第一个含义是指学术的分类,即指某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中的专业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和生物学,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历史学和教育学,等等。第二种含义是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它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理论组织起来的科学知识体系,如语言、数学、物理和生物等。为了探讨学科、专业与课程间的关系,本文取其第一种含义,即把学科看成是一种按科学的性质对知识的分类。
专业。不同的辞书及教育著作对专业的解释略有不同。《辞海》将专业解释为是“高等学校或中等专业学校依据社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1]。《教育大词典》将专业解释为:专业译自苏联,指中国、苏联等国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大体相当于《国际教育标准分类》中的课程计划(Program)或美国高等学校的“主 修”[2]。厦门大学潘懋元教授认为,“专业就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 [3]。在本文中,我们也将专业看做是课程的一种组织形式。根据这种组织形式,学生学完某专业的全部课程,就可以形成他们的一定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就可以获得该专业的毕业证书。
课程。在西方,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什么知识最有价值》(1859)一文中,它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中派生出来的,意为“跑道”(race-course)。在教育中,它被引申为学习者的学习进程。我国著名教学论专家李秉德认为,“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 [4]。据此,课程就含有教学的范围、科目及其实施的顺序和进程安排的意思。为便于与学科和专业相区分,我们认为可以把课程看作是一门门具体的教学科目。
二、学科、专业、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学科、专业、课程三者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厘清学科、专业、课程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认识和搞好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非常重要。学科指的是从科学角度对知识体系进行的分类,所以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就要遵循科学研究的规律。构成学科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三:1)它要研究的对象或领域应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2)它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即有自己的由特有的概念、原理、命题和规律等组成的严密的知识体系;3)它有自己的方法论,即有自己的学科知识的生产方式。
专业是根据科学的发展与学科的分类以及社会的分工而设置的培养专门人才的学科方案和计划的总称。专业以学科为依托,离开了学科中的知识体系,专业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依据。以一门学科为基础,可以组成若干个专业;在不同的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的专业。学科是专业的基础,学科建设的水平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
课程属于教育学范畴。课程按照教育学规律对学科知识进行筛选和剪裁,从而组合成一个综合而完整的知识结构。与探索和发现新知识不同,课程主要服务于对知识的高效传递。课程由学科知识构成,同时学科也要根据课程教学的要求加强在本学科领域的研究;专业是课程的组织形式,课程是构成专业的要素。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课程建设的基础,课程则是学科与专业间联系的中介。
三、对教学型高校的学科、专业与课程建设的建议
教学型高校的功能是培养人才,并且这种人才培养是以分专业为组织形式并通过课程教学来实现的。从人才培养需要的角度看,学校的建设首先应是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然后是学科建设;而从学校发展和提高的角度看,学科建设则应是学校建设的龙头,其中的专业和课程,不论是学科的分化,还是学科的综合,都是以学科为基础的[5]。
1.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是教学型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对于教学型高校来说,其重点学科建设的水映了该学校的学术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教学型高校进行学科建设主要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凝练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拓展学科基地。
(1)凝练学科方向
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凝练学科方向。有了自己的明确的学科方向,其学科建设和发展才能有目标、有动力。教学型高校应遵循前瞻性与可行性原则,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出发,根据学校的基础和比较优势来选择、调整和确定自己的学科方向,设法形成自己的学科优势与特色。
(2)汇聚学科队伍
学科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核心要素,没有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学科建设就无从谈起。学科建设要靠教师,特别是其中大师级的学者。教学型高校在自己的学术梯队的建设中,应采取有效的措施着力选拔和培养自己的学科带头人,应充分发挥学术带头人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教学型高校应遵循引进优秀人才、用好现有人才、留住关键人才和培养未来人才的方针,既立足本校用好现有的教学科研骨干,又采取措施积极引进优秀人才,以建立起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
(3)拓展学科基地
学科建设离不开学科基地,基地建设是学科建设的重要支撑。教学型高校以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所以其学科建设也应融入于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之中。因此,除了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之外,还应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地方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建立起自己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学科基地,让教师在该基地寻找课题,让学生在该基地有实践锻炼的机会。
2.教学型高校的专业建设应侧重于教学,应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
教学型高校应按照面向市场、突出特色和提升传统专业、优化整体结构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的思路,以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的标准来加强自己本科专业的建设。专业建设涉及到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内涵建设和培育特色专业等。
(1)优化专业结构
专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教学型高校实现人才培养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高转变的重要手段。优化专业结构应从市场需要出发,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采取巩固特色专业、提升应用广泛专业、发展有潜力专业和压缩无市场前景专业的策略,以重点专业为依托,拓宽专业口径,改造传统专业,合理设置新专业。要设法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接轨。
(2)加强专业内涵建设
内涵建设是专业建设中的难点。加强内涵建设,应跟踪学科发展的动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科学地定位人才培养的目标,深化课程体系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性教学。
(3)培育特色专业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一所大学要想发展,就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对于教学型高校来说,培育特色专业,就是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立足优势学科,培育出自己的特色专业。应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策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保持、巩固和发展自己的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着力建设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行业特色鲜明、培养模式先进的专业。
3.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应从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打造精品课程等方面入手。
(1)优化课程体系
作为教学型高校,优化课程体系应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国际化的背景下,以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为主线,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科学地规划各类课程之间的关系,提炼基础课程,拓展专业课程,开设通识课程,加大选修课程的比例,以此适应学科发展和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的要求。
(2)提高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应以培养学生具备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作为出发点,应进一步探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找准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环节,并据此修订和完善各主要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3)建设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是具有“五个一流”特点的示范性课程。一所高校,其精品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反映了该学校所开课程的整体水平。精品课程建设的经验对其他课程的建设也会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教学型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应符合其人才培养的要求,应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课程内容要体现科学性、先进性和有效性,应既能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又能体现人才培养的要求;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应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设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在教材建设方面,要选择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精品教材;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要逐步建设起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丰富的授课经验的师资队伍。
参考文献:
[1]夏征农,等. 辞海(缩印本)[K].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顾明远. 教育大词典[K].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3]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关键词】精品课程 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不仅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教学工作中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基本建设。随着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与质量矛盾日益升级,对提高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出了迫切的要求。2003年教育部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提出5年内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精品课程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的先期启动项目,旨在通过精品课程示范辐射作用,整体上推动整个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海南大学作为一个年轻、富有朝气的综合性大学,始终将课程建设与改革作为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原动力,重点培养建设出几批教学队伍素质高、教学改革具有特色、影响力强的精品课程,对全省精品课程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一、海南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情况
(一)加强对课程建设的规划与管理
学校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点,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启动之初,按集中优势资源建设好一批在师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并能起到示范作用的精品课程的思路,不断加大改革与建设力度。2005年,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教高厅[2003]3号)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海南大学精品课程建设实施办法》,对精品课程建设具体目标、建设资助经做了详细的规划。2005年出台的《海南大学2006~2010年课程建设规划》,指明了一段时期内学校课程建设与发展的方向,2007年为落实课程建设规划,加强精品课程管理,重新修订了《海南大学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明确了课程建设的评价指标等级标准等一系列措施,为顺利开展课程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确保课程建设能够深入、持续、有效的开展。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核心力量,教学队伍是保证课程质量的关键,建造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是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为此,学校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了多种尝试,加大投入,重点引进高紧缺专业高级人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以改善现在队伍的学历、学缘结构;通过日元贷款项目、国内高校对口支援项目等合作项目,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内外进修学习,以扩大教师的视野,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紧抓师德师风建设,师德高尚、治学严谨的教师队伍是课程质量的前提条件,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出台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责》等制度,引导教师依法执教,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敬业爱岗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严抓教师教学水平,特别是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通过开展教师教学质量测评工作,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并将测评成绩课时津贴等挂钩,对成绩不合格的教师,根据具体情况给予解聘、转岗等不同形式的处理。通过定期开展教学观摩课活动、青年教学教师比赛等活动,积极为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创造平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加大特色教材、精品教材建设力度,完善教材结构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载体,是课程总体设计的具体体现和示范,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品课程的教材应是同类教材中水平最高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示范性的教材,能反映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前沿水平及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为做好教材建设,学校根据精品课程对教材的特殊要求,于2004年启动第一批特色教材建设工作,资助出版《热带作物昆虫学》等5种特色教材;2005年为进一步完善特色教材体系,启动了第二批特色教材建设项目,资助出版《热带作物生态学》等8种特色教材;2006年启动第三批特色教材即重点资助学科特色教材(专著)的立项和编写工作,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5个重点资助学科的49项特色教材、专著获得资助;2008年我校又启动自编特色教材出版资助项目、目前教材资助计划共资助出版费用200多万元,共出版教材近100本。
(四)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促进课程体系改革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组织和管理教育教学过程的基本依据,对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自2003年起,以加强公共基础教学、拓宽学科基础平台、精炼专业课程、强化实践能力、增强学生适应能力、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对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大规模的修订,探索实行建立“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文化素质教育课”三大教学平台以及专业课程教学模块,实行前三年理论教学、后一年实践教学的相对分段的“3+1”课程设计体系,建立了秋、冬、春三学期制等新的教育模式。同时,鼓励部分有条件的专业积极探索“文、理科实验班”“订单式”“个性化”“2+2”“3+0.5+0.5”等符合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满足不同人才培养需求的培养模式。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改变带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变更,对我校课程的建设与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改革管理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
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国家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充分利用国内外资源,不断拓展校际之间、校企之间、高校与科研所之间的合作,加强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再次明确指出:“开展基于企业的大学生实践基地建设试点,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是海南大学教学质量工程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为切实做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工作,我校首先对实验教学管理体制进行大幅度改革,将原先分散在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实践教学管理职责及人员统一到一起,成立实验管理处,并组建实践教学管理中心,将原来分散在各教学单位的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员等人员归口管理,明确发挥学校实验管理处及实践教学管理中心等职能部门在实践教学资源配置中有统一管理职权的作用。其次,加大投入,打造资源共享平台;按“统一管理、资源共享、对外开放”等原则,对原有的实践教学基地特别是农科实践实习基地进行整改,重新规划、设计,以实现实践教学基地最大利用率,充分发挥其作用;加大投入力度,重点建设受益面广、开放的实验教学中心,通过省级、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实践实习基地的建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供保障。
(六)加强校园网建设,丰富网络教学资源
“积极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是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对教学资源上网的明确要求。为做好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工作,打造 先进精品课程的平台,近年来,加大投入确保校园网络的畅通,积极引入清华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等,按照国家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将所有精品课程的教学案例、项目实例、视频录像资源、试题库等内容实现网络共享,并要求所有资源及时更新与维护,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建设精品课程提供有力保障。
二、当前精品课程建设形势下,暴露出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一)过于注重精品课程荣誉,轻视精品课程内涵建设
为了鼓励更多的学术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积极投身于教学工作,学校出台激励制度和政策,我校教师积极响应。然而,在实施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中,有的教师把精品课程作为一种象征、一种荣誉,盲目追求,只注重申报过程、申报结果,不注重课程本身内涵建设,忽视精品课程建设目的和内在精神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有些课程临时拼凑高学历、高职称师资队伍,赶制粗制滥造的课件、教案,盲目追求课件漂亮、美观、高科技,却忽略了对课程内涵建设。
(二)忽视精品课程示范辐射作用和持续性建设
2003年教育部决定实施“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意在使精品课程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全面带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然而,有的课程在已获得省级或国家级精品课程后,只是把本课程作为一种荣誉、一种炫耀,没有认真扎实地、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材等方面改革,并对课程资源进行及时更新,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其有效的示范辐射作用。
(三)学生受益成效不高
精品课程教学对象是学生,最大的受益对象应该是学生,应运用于学生。经我们了解我校学生对精品课程建设信息知之甚少,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利用率不高,教师对精品课程宣传和引导不够。课程开发的目的是达到资源共享,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环境下,享受到同等教学资源,从而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绩效。然而,应用者却知之甚少,精品课程成了一种摆设、一种象征。
(四)网络资源尚处于初级阶段
我校精品课程建立的课程网站采用静态网页模式,内容仅限于课程展示,网站建设薄弱,应用度不高,教师对网站建设不够重视。实际上我校早已拥有清华大学网络教学平台使用权,然而真正利用此平台并不多,虽然我校也配备专业人员来维护这个网站,但是因为需要教师提供教学资料,这些资料准备需要大量精力,在此方面学校层面没有出台相关保障政策,所以教师工作积极性不够。
(五)校级精品课程评审办法和评审过程不利于精品课程的内涵建设,也不利于网络资源建设
目前,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采用网评方式,要求申报表、自评报告、佐证材料、教学大纲、授课教案、讲课录像、网络课件、作业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材料通过网络呈现。而我校校级精品课程评审专家主要根据各课程申报表等书面材料通过审议做出的评审结果,在评审中由于未采取网评方式,各课程申报材料主要体现在课程组成员及课程组成员在教学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特色、学生对课程评教、课程内涵建设情况等方面难以体现,似乎形成了课程组成员只要职称高、学术水平高就能获得精品课程称号的主导思想,于是出现一些课程生拉硬套、临时拼凑教学队伍,而不注重课程内涵建设的现象。另外,还会出现一些教学队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各方面均优秀的课程轻视网络资源建设现象,使国家级课程评审处于劣势。
三、推进精品课程建设的措施
(一)切实加强教学队伍建设,鼓励在校研究生从事本科教学辅导工作
鼓励学术造诣较高、具有丰富授课经验的教授主讲精品课程,有步骤、有计划地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鼓励在校研究生从事本科教学辅导工作,比如网上答疑、批改作业、指导实验等,这样可适当降低主讲教师工作压力,提高教师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热情,并且可使在有限课时中主讲教师教学内容得以更深度渗透和吸收,使学生获得更大的收益。
(二)加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精品课程建设是国家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建设优质课程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因此,客观上要求大力加强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
构建统一的网络建设教学平台,支持教师随时随地更新、维护课程内容。加强课程资源库的不断积累,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不仅要求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授课录像等要上网并免费开放,而且使用网络进行授课,通过网络开辟教学论坛,建立网上答疑、作业、辅导、讨论、实验和考试等教学环节,加强学生与老师的实时交流。
(三)采用网上评审方式,能更有效地促进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建设
教育部在教高[2001]4号、教高[2005]1号、教高[2007]1号等文件中,一致强调将精品课程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体现了网络资源建设重要性,而我校现行的评审方式使教师往往轻视网络资源建设。如我校校级精品课程评审也采用网评方式进行,并将一些网络教学环节纳入评审指标体系中,教师在进行课程内涵建设的同时也会进行网络资源建设,就能更有效地促进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另外,将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程度作为课程验收和检查的重要参考,可以作为国家级或省级推荐申报的依据,充分调动教师建设课程网络资源的积极性。
(四)注重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时效性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要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综上所述,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育心理、教育技术等很多方面,需要各方面的充分重视、不断努力和积极配合,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技术、新形势的发展。
【参考资料】
[1]谢安邦.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孟令勇.高校精品课程建设措施研究. 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11):101-104.
[3]徐文娟,赵存友,侯清泉.“精品课程”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教育教学,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27(5):146-147.
【关键词】高等院校 精品课程 优化 建设
中图分类: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2)02-0156—03
众所周知,在高等教育过程中,课程是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课程建设的水平是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时代特征对高校的课程建设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于培养我国建设人才的重要阵地的高等教育而言,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必然要求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然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脚踏实地地抓好高等教育中的课程建设这项基本功,不断打造适应时展的精品课程。
一、对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现状评估
自2001年开始,面对社会上因为高校扩招对高校教学质量下滑的担忧,国家教育部先后多次下发相关文件,提出教授上讲台、增加对教学工作的投入、提高教学质量等要求。这可以说是精品课程的前奏。2003年,国家教育部在下发的《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精品课程建设,推动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启动高校精品课程建设工程。随后,精品课程建设不仅成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全国各教育单位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这一工作受到了高等教育领域的广泛重视,相关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也随即展开。从我国提出并启动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来看,毫无疑问,有关部门是希望精品课程的建设成为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并推动我国高等教育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前进步伐。
1.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经过五六年的建设,我国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和成效。在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方面,出现了一批精品课程。在实施精品课程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中,教育部计划在2003--2007选拔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实际上,这一目标已经实现。仅2008年就评选国家级精品课程650门,其中本科课程400门,高职高专课程200门,网络教育课程50门。2007年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在前期建设的基础上,2006--2010年再遴选3000门课程进行重点建设。这些精品课程的出现起到了示范作用,都—定程度地促进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促使大家积极主动地思考并参与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研究中来。
2.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在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研究方面,涌现了一些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中国知网中已经发表的学术论文的检索,其中,已有精品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文章多达1269篇,其中2008年就有467篇。这些研究从多角度,在多方面对精品课程建设作出了研究。一是关于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研究,主要对精品课程建设内涵、意义、问题和措施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根据某一具体课程的精品课程建设做出了个案研究,这是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者主要的方式是结合自己承担的课程建设的实际,分析了课程建设的思路、经验和具体做法。三是针对高职高专的特殊需求开展了关于高职高专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这些研究者结合高职学校的特点和课程特点,论述了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特点、必要性和具体的做法。
【关键词】精品课程;建设困惑;对策分析
从教二十年来,我深刻地体会到教育部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创新,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体制的转变与改善,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从“单一型人才”到“复合型人才”的转变等等。特别是2003年推出的精品课程建设对于推进我国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涵义。
一、精品课程的涵义
教育部启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近10年来,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的国家、省、市、校精品课程体系和教育资源共享模式,课程类别涉及众多,有法学、教育学、管理学和医学等。精品课程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开发、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实践条件和课程管理等方面。所谓的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是一种符合课程发展趋势的课程。
二、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一)精品课程建设成效
围绕课程建设标准,2010年我校《基础会计与实训》申报市级精品课程成功,近几年《出纳实务》等几门课程陆续申报成功。建设过程中成效体现在:
1.根据市场调研,课程定位科学合理。
专业老师通过对企业走访,采用访谈与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就区域市场对各会计岗位需求状况与发展趋势,行业、企业专家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以及对课程开设的建议等方面进行全面调查。根据调研结合苏州区域性发展需求,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专业定位、专业内涵及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与人才培养方案。
2.重视教材建设,完善教学内容
如精品课程《基础会计与实训》的建设,有李建红老师主编,学校部分专业老师和其他兄弟学校教师参编的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习题集》等自编教材,教学内容也做了合理的增删。
3.改进教学方法,革新教学手段
如精品课程《出纳实务》,采用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模拟教学,专题讲座,校外实践教学等,学生思考积极,乐于实践,教学效果有提升。
4.强化教师梯队,做好三项工程
青年教师系统培养工程,骨干教师优化提升工程和“名师”培养工程。现在这三项工程正在有效持续的发展中,向着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积极进取、业务精湛、善于创新的高素质、“双师型”会计“名师”队伍努力。
5.不断完备实训基地,保障实践教学
学校建有实训楼,占地面积达1500平方,设备总值419万元。目前已建立的实训基地有苏州德福信会计事务所,苏州市航海绳网厂,苏州毅诚记账公司等30多个实训基地,实践教学良性发展。
6.规范相关制度,优化课程管理
学校制定了相关制度、规定;每个班级有“教师教学情况记载”;每学期进行二次教学“七认真”检查;每周做好“教与学巡查”等;从组织上、制度上、经费上保障了精品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总而言之,会计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在推进课程改革、课程特色上已初显成效。不过在此同时也看到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二)精品课程建设中的困惑
困惑一:重形式,轻内涵
1.精品不精,精品课程的建设主要集中在申报材料上,轻视课程内容的充实和更新,对教学方法、手段的革新有限,缺少课程内涵。
教材是培养人最直接、最关键的要素。各精品课程在申报时都建有自编教材、
电子教案、习题、实践指导书、课件、录像、软件程序平台等,但往往没有足够
的精品意识,没有考虑具体课程的特征、校本教材内容与书本内容基本雷同,胡乱堆砌,并未能与时俱进,原先不足部分也未及时补充更新;教学策略多却难尽人意,缺乏激情等等,结果是精品课程只是“有”而实际意义不大。
2.网页设计制作缺乏规划和特色
精品课程的展示有赖于精品课程网站的设计与建设。我校网页设计有计算机专业老师制作设计,但由于缺乏对会计专业认知,故只是侧重于界面设计而忽视了栏目本身所要呈现的具体内容。而课程团队教师虽有各种职称层次、年龄层次、学历层次的教师组成,但对于网站的后台操作能力有限,导致教学资源建设滞后,从而影响精品课程内涵建设。
困惑二:重评审,轻评价
1.精品课程的申报经专家评审通过,除建设中期专家检查外,缺少对精品课程持续有效的交流、监控评估;
2.我校专业教学评价采用的是校外专家、校内督导、学生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但是收效甚微。该评价只提供了对该课程内容、效果方面简单的调查问卷,缺乏对学习者自身和同伴的评价,忽视了对学习者掌握知识的过程性评价。
困惑三:重产权,轻共享
构建精品课程的共享资源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和关键,是课程建设的终极目标,但是无论是我校的精品课程网站还是其他院校的网站,课程教师往往为保护自己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申报成功后就会立刻删除某些原创性或精彩的电子资料,学习者点击进入看到的只是一些常见的、没有特色创新的,甚至是过时的资源,再有就是点击进入后显示“找不到网页、该页无法显示、正在建设中或无权查看网页”等问题。使得精品课程成为名义上的精品,无法访问到有价值的内容。
困惑四:重理论,轻实践
1.校内实践教学中,通过仿真教学资源和会计软件方式进行实践训练,但由于老师有时难以掌控上课进度和处理电脑技术上的问题,有些“望而生畏”于是乎会被“理论实践”课所替代,软件使用率不是很高。
2.由于会计行业的特殊性,企业一般不愿意拿出账本,实训资料难以收集,经典案例较少。拿《成本会计和实训》课程来说吧,每个企业的成本核算环节都有所不同,有些资料还涉及企业的核心机密,不能公开,虽有企业专家开讲座,做辅导,却往往集中在人才培养定位、教学内容选择和企业用工素质的层面上,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技能实训锻炼等方面交流偏少,实践渗透不足。
3.会计岗位实践的局限性,企业实践时不可能大批量安排会计专业的学生进入同一家企业,多数单位只需要2-3名的顶岗实践学生,故人人参与对口的顶岗实践有一定的难度。
三、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精“宜”求精
精品课程之所以为精品,在于其内涵,在于课程的示范性作用,在于精品课程所传递的知识及内容。我们不是为了精品而建“精品”,教学内容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因此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完善自编教材、习题和实践案例库、课件等教学资源,若再加以精彩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仅能让学生方便地获取参考资料和素材,加深对课程相关理论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更能激发成为教师创新性施教的平台,把精品课程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精益求精。
(二)审而有“价”
1.申报成功后,对各精品课程的建设状况和质量的监控不能放松,评审部门要出台相关的监控评价体系。致使课程建设不得不进行维护、更新、革新。如师生交互平台只在评审期间启用,评审结束后基本无人问津的现象也就不会出现。
2.要根据各个学科领域自身的性质、特点,有所侧重,动态与静态评价相结合,形成一个立体化的评价体系。如在教学
评价中,既要注重教学效果的总体评价、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等方式,更要重视对学习者自身的评价以及同伴的评价,从而实现多方位、多角度的教与学的评价,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三)“著”享其成
在精品建设中的课程资源花费了教师团队成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是一个长期的知识收集、积累和整合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著作”。如何解决“著”“享”问题呢?
1.教育部曾出台了相关文件,但仍需科学合理完善方案。可多方采集意见,有针对性地对精品课程成功推出后维护知识产权同时提供资源免费共享作出规
定或指示;加大力度做好宣传工作或奖惩制度。
2.我个人觉得江苏省教育厅与凤凰传媒旗下的创壹软件公司共建的江苏省国示范中职校课程资源库的做法不免也是一个好的方法。它把学校精品课程教师从一大堆网络技术问题中解脱出来,教师就可以在已有精品课程的基础上,精心做好属于自己学校共享的教育资源,或多校联动,共建共享。从而保证精品课程处于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状态,提高精品课程的共享教育资源质量。
(四)内外“践”修
教学实践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
1.校内教学
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设施,进一步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一方面会计仿真实践教学尝试结合ERP沙盘教学,另一方面在校内注册、设立记账公司,进行会计全真模拟训练,弥补现有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不足,不断优化会计专业实训功能。
2.校外实训
把实践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把课堂从学校搬到企业。通过实际工作过程的参观,切身感受制造企业的财务核算过程。接受企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老师的实地指导,实现理论与实际、教学与岗位的无缝对接。
课程发展没有止境,精品课程建设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后坐享其成,相反建设与发展将作为永恒主题贯穿于其整个建设。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 号)
[2]《浅析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高等教育论文――河北博才网 2013/7/22
关键词: 高职 精品课程建设 教育改革
教育部教高#2003#1号文《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正式拉开了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帷幕。这6年多来,高校共评审出2200余门精品课程,其中高职精品课程所占比例逐年提高,2008年更是占到当年的三分之一[1]。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高职精品课程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一、精品课程的内涵与作用
1.精品课程的内涵。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为深化教学改革,切实推进教育创新,2001年教育部教高4号文《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提高对人才培养质量重要性的认识,紧紧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条生命线,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整合各类教学改革成果,加强科研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改革阻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合理机制与制度,促进高等学校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建立各门类、专业的校、省、国家三级精品课程体系,并明确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
2.精品课程的作用。
当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已经取决于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人才培养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教学水平。课程作为教学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就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课程建设成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中心环节,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最活跃、最重要的因素,而精品课程建设是课程建设向更高的目标层次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体现课程建设水平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2]。
按照教高#2006#16号文件的要求:“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启动1000门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也成为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性环节和实施载体。因此,没有精品课程建设,就无法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精品课程建设的重点
1.加强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高专院校中精品课程要由本领域、本行业或专业内影响力较大并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主讲,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逐步形成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师资队伍,并按一定比例配备辅导教师和实验教师。鼓励双师型教师参与精品课程建设,加大从行业企业引进外聘教师力度,确保课程建设队伍中行业能手、能工巧匠占一定比例,打造能够真正开展精品课程教学的一流的教师队伍。
2.重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
精品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先进,能够及时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时,要准确定位精品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建设合理的课程体系,合理设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内容,正确分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培养本专业学生所必须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通过恰当的教学内容,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真正实现与企业行业零距离就业。
3.注重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3]。
根据课程特点,切实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积极践行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模式,创造条件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手段上,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授课;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将优秀的电子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开放,方便学生在网络中进行自主学习,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
4.重视教材建设。
精品课程教材应是系列化的优秀教材。精品课程主讲教师可以自行编写、制作相关教材,也可以选用国家级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鼓励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鼓励各个学校、专业依据自身特点,建设符合教学需要的特色教材。
5.建立符合教学管理的机制[3],[4]。
各高职院应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从校情出发,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教师、教学管理人员积极参加精品课程建设;对国家、省级精品课程参与人员给予相应奖励,鼓励高水平教师积极投身学校的教学工作;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建立健全精品课程评价体系,建立学生评教制度,建立灵活多样的学生成绩考核机制,促使精品课程建设不断发展。
三、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1.具备教学团队,但是骨干教师脱离了一线教学。
师资教学队伍建设起来了,课程负责人出名了,业务多了,应酬也多了,但真正用在一线教学上的时间和精力少了。这样就出现了精品课程建成了,教学任务由他人承担,教学质量却原地不前,学生素质和能力没有提高甚至下降等问题。
2.真正体现高职教育教学思想“工学结合”理念的课程偏少[5]。
大多数课程存在单纯进行课程建设、学科知识体系建设等问题,方便评估专家的界面多,未能方便学生自主学习,真正进行“工学结合”的课程少。
3.建设的精品课程资源共享性不强。
已经建设的精品课程大多只能是校内网或者教育网访问,有时由于版权或者出于保密等问题,很多精品课程不提供共享,利用率偏低。资源完善、自成体系的较少,链接的常见资源较多,原创性资源少,建成后网络共享性受限,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有效的共享。
4.缺乏必要的经费管理和激励性措施[6]。
经费不足是常见问题之一。精品课程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精品课程建设的教学梯队(含精品课程教师)所付出的劳动应该有劳动价值性的奖励。各学校有必要制定与建设进程协调的阶段评价、管理、监督及其与经费划拨兑现联系的具体管理措施和工作计划,并且严格执行,确保课程建设顺利进行。
5.仅仅实现申报资料上网,应付评审检查现象严重。
很多学校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仅仅把精品课程资料放在网络上,把专家要检查、要看的指标文件放在网站醒目的位置,或者是网上资料都是PPT,缺乏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操作界面单一,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
四、课程建设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精品课程建设是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扎扎实实地进行高职课程建设的客观需要,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要建设好精品课程,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更新观念。
教学改革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敢于破除阻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不合理机制与制度,建立新的教育教学的研究思路和教学体系,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把科研与教学两者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合理分配,做到理论教学体现以应用为目的,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度,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相配套,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突出“产学结合”特色,要与学生就业相挂钩,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相接轨,突出学生的职业技能,加强实训条件建设,在数量、质量上,保证实践教学要求,培养学生掌握职业岗位关键技能。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和企业行业需求“无缝对接”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2.制度保证。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精品课程建设作为一项宏伟工程,必须有各种保障制度为之服务,促使其走上正轨。集中精力搞突击、应付评审及检查的方法不可行。
高校要制定具备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选、评、建标准和管理办法,从校、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和精品教师培育着手,强化课程建设教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在时间上、精力上、物质上给予必要的支持。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引导和规范他们的工作,确保课程建设的日益完善。对于已经建成的精品课程仍要有有效的监督机制,确保课程体系与时俱进。
3.技术先进。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教学手段必须现代化。这不仅是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而且是这个时代教学对象的要求。新世纪的学生是富有激情和想象力的新新人类,很反感“填鸭式”常规教学方法,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在精品课程建设中,要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尤其是一些新的教学设备,如PPT、Flas等,还要应用Dreamwave等更加形象化、视觉化效果更强的网页开发工具;教师应当学会应用网络编程结合流媒体技术展现教学内容,逐步实现电子教案,运用网络资源教学,为学生掌握现代学习方法、加强自学能力训练、利用电子教材延伸阅读提供方便。
4.突出特色。
精品课程建设关键是特色。公认的精品课程和名师在教学上都有自身的独到之处,特色鲜明,不可能按一个标准形成统一的评优模式。因此,在课程建设和评审时,除了对优秀教师在德才素质和“精品”基本共性方面的条件外,还要特别重视发现和鼓励培养高素质高技能高职人才的特色教学,并为这些特色创新提供尽可能宽松的条件。
总之,精品课程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包括诸多方面,如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等。建设精品课程的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要倡导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鼓励建设优秀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要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夏红.从精品课程评审指标谈高职课程建设.现代农业科学,2009,16(2):181-184.
[2]关守宁.优化课程建设途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吉林教育,2008(28):23.
[3]郝桂荣,高东明.精品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4):41-44.
[4]詹希美,何蔼,吴忠道.以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开展精品课程建设.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3):39-41.
关键词:课程;课程建设;精品开放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9-0111-03
课程是知识的载体,是能力形成的着力点,课程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
1 课程建设的定义
课程是指教育内容的进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这是一种广义的理解,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课程建设指的是为了推进教学进程的实现所包含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质量建设、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教学条件建设和教学管理建设”等与之相适应的各种分量的总和。
课程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的一项综合性的建设,课程建设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的基本建设任务之一,是教学改革的核心。
2 课程建设的内涵、外延及其相关要素的关联
探索和明确课程建设的内涵、外延及其相关要素的关联,是课程建设基础,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师资队伍建设。它是课程建设的先导,主要内容包括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以及学术水平、教学水平、教育理论和思想素质等,要建设具有一流水平的课程,首先要有一流的学术水平、丰富的教学经验、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扎实的教学技能、严谨治学的师资队伍。
(2)教学内容和质量建设。它是课程建设的核心和主体,也是衡量课程建设质量的主要标准,包括:教学思想的改革与建设,知识内容建设、教学水平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以及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开展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等内容的建设。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它是实现课程建设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保证。要紧紧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养和能力,结合专业的特点、教学内容积极开展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建设。
(4)教学条件建设。它是课程建设重要保证,包括:课堂教学的基本设施、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条件的开放性、先进性、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等建设。
(5)教学管理建设。它是课程建设的组织保证,包括:科学、规范、系统和配套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档案资料和教学激励机制等内容的建设。
3 我国国家层次课程建设的路径(近15年)
我国从2003年起开始精品课程建设,先后经历了“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大学MOOC、微课 ”等过程,加上即将推出的“系列微课”,现在统一称之为“精品开放课程”,下面简单的介绍。
3.1 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是教育部为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开展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开始于2003年,截止2010年底,教育部组织建设了3909门国家精品课程,主要集中在985和211高校。省级、校级精品课程数量也达2万多门。
精品课程建设出现,对当时各高校的课程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对推动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几年的实践,加上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精品课程建设离当初的想法渐行渐远,暴露了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精品课程建设脱离教学实际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了不少,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为申报国家级、省级精品开放课程而应急建设的,没有充分考虑平台的服务性和实用性,一些精品开放课程成了学校的品牌装饰,与教学过程“脱节”。
(2)建成的精品课程不少,但比较零乱,不成体系,名校、名师和“大家”的作品少见。
(3)建成精品课程资源不足,满足不了学习者的需求,后期维护跟不上,资源的再开发、再利用严重滞后。
(4)课程建设的目标不正确,重申报轻可持续发展现象严重。
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精品课程大多为立项而建,建设周期短,一次建设即告完毕,许多课程长期缺乏维护,资源内容陈旧,难以成为优质资源。因此,对已经建成的精品开放课程要定期检查、评估和反馈后续建设情况。只有持续改进课程资源,才能保证精品开放课程资源的质量和时效性,才能减少“重申报轻可持续发展”的现象,从而切实提高精品开放课程的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教育部【教高厅〔2012〕】2号发文强调:在“十二五”期间,教育部将在原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果基础上,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通过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500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其中,2012年和2013年重点开展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采取遴选准入方式选拔课程;同时,从2013年起,适应新需求,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教学改革成果,采取招标建设和遴选准入两种方式建设一批新的课程。
3.2 精品资源共享课
资源共享课除了要提供全部教学单元的录像外,突出基本资源共享。
包括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作业、参考资料目录和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反映教学活动必需的资源。
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由于专业性强,主要的受众群体是高校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受众群体狭窄。
3.3 精品视频公开课
精品视频公开课是以教师授课录像为展示内容的一种开放教育,每门课程总讲数应至少5讲,每讲时长30~50分钟。有科学文化素养教育类和专业导论类两种类型,其中科学文化素养类推荐单位为部属院校或者教育主管部门,专业导论类的推荐单位为本学科国家级教学指导委员会。
3.4 微课
微课是指按照课程与教学实践的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某几个知识点(重点、难点和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的全过程
它最早是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于2008年秋首创的。后来,戴维・彭罗斯被人们戏称为“一分钟教授”(the One Minute Professor)。
4 我校课程建设的基本做法
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受当时的条件限制,教学大纲、教学方法和教材均参照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人不能满足市场对人才质量的要求。随着职业教育的浪潮的到来,受理论讲解力求体现“必须,够用为度”的影响,学校把人才培养的落脚点绑定在市场急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先后申报学校《IT 蓝领系列专业办学方向探索建设》、《IT 蓝领软件人才的素质培养》、《计算机类学生实践技能培养模块的构建及应用》、《应用型大学课程的样板建设研究――以为例》等教学研究项目,通过深入企业、事业单位调研,了解市场对计算机类人才的具体需求,形成了计算机类各个层面的培养模块,并将能力培养模块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之中,《C语言程序设计》课题组率先完成了应用型大学的课程教学大纲、上机实训大纲、自编了上机实训手册等一些齐备的课堂教学资料编写工作。2007年3月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了《C语言程序设计》教材。
4.1 明确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
2007年年初,我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招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自此《C语言程序设计》和其他课程一样面临着从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转型的问题。本着突出应用特性,课题组理清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的思路是:
(1)高职高专阶段课程建设的成果、资料、经验和团队协作精神不能丢,在搞清楚《C 语言程序设计》(本科)的规格和内涵之后,将相应的积累和经验移植到本科课程建设之中,提高建设速度和质量。
(2)围绕学校创办“应用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将“培养应用型人才,建设双师型、社会型教学团队”的理念融入到课程建设之中。
(3)打造精品开放课程。有步骤,分层次将《C 语言程序设计》打造成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
(4)建设优秀的教学资源,满足广大师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到2020年末,所有的教学资源(包括精品课程网站、精品视频公开课网站、微课等)全部上线,做好跟进维护工作,让优质资源发挥应用的作用。继续完善《C语言程序设计》及其配套教材修订工作,力争把教材做成应用型的精品,完成《C 语言程序设计》系列微课的录制。
(5)加强团队建设,打造梯度结构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发挥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的 “引领、传承、创新、共享”作用,促进课程建设质量的提升,争取有一批优秀的教师脱颖而出,争创学校和省级的教学名师。
4.2 对课程建设的教学定位
《C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语言类教学中第一门系统地讲授程序设计的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基本结构,理解计算机科学求解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方法和技巧,了解计算机的一般算法,养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培养利用计算机求解问题的能力。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该在知识与能力方面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基础知识要求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表达形式和流程控制的方式。理解模块化程序化的基本思想,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2)能力培养要求
重点培养学生读程序、写程序和调试程序的能力,突出实际编程能力的训练。学生应该掌握基本的分析问题和数据表达的能力,以及算法描述与基本算法实现的能力;掌握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方法;掌握集成化程序开发环境的使用和程序的调试方法;初步具有利用程序设计技术求解实际问题的技巧与方法。
4.3 研究制定了我校《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
按照行业的岗位需求进行“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课程设计”。 “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都是以知识点为单位进行设计的。
(1)理论教学的知识点分布及能力基本要求(以“结构控制”知识点为例)
[知识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重点和难点 常用的结构控制 用读/写及赋值实现顺序结构的程序 掌握 熟练第掌握C 语言的各种语句的使用,熟练输入/输出等库函数的调用;正确选择使用相应的流程控制语句实现三种基本结构的程序设计;掌握几种重要的算法(求和、统计、求数列等)的算法思想及其实现;了解几种常用算法的思想 重点: 三种基本控制的实现,各种流程控制语句的正确使用
难点: 多分支、循环嵌套、分支和循环结构的嵌套,常用的算法设计与实现 用if、switch语句实现分支结构的程序 掌握 分支结构的嵌套 掌握 用while、do-while
、for实现循环结构的设计 掌握 循环嵌套的控制与执行 掌握 break、continue语句的使用 掌握 分支和循环结构嵌套的特点和应用 掌握 一些常用算法设计思想,部分算法的实现 理解 ]
(2)实验实践教学设计
本课程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是:首先通过教师案例讲解、编程演示使学生对程序设计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设计由浅入深的实验项目,使学生通过理解程序、模仿程序、改写程序到编写程序的实践训练,逐步强化学生熟练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加强学生的实际编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实践教学分为“演示实验”和“知识单元实验”两个部分。知识单元的实验有验证性和设计性两大类,前者是理解和巩固理论课所学知识的,后者意在培养学生运用课程知识独立进行问题求解、程序设计的能力。下表给出了“分支结构”知识单元的实验方案。
实验教学中课程实验方案(以“分支结构”为例)
[实验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目标 建议实验项目 3 分支结构 掌握分支、多分支结构程序设计的办法;
掌握排除语法错误的基本技能 案例:超速判断、出租车计价,成绩转换,纳税问题
项目:比较大小,分段计算居民水费、计算天数、简单计算器、出租车计费系统 ]
(3)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大型程序训练,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综合应用能力、复杂程序的调试能力,要让学生深刻体会程序设计的全过程,初步体验软件工程方法,培养学生软件文档的写作能力。加强团队工作中的个人责任,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设计示例:
作物产量统计系统
问题描述:输入某村各户各类农作物的产量,以便统计全村各种农作物的总产量以及向亩产较低的农户提供参考数据。作物产量统计系统中每条记录包括各户村民的编号、户名、种植作物种类、亩数、产量等信息,主要实现作物产量等信息的输入、打印、查找、排序、统计等基本管理功能。
基本功能:
输入n户村民及其种植作物的基本信息,并将输入的数据存入文件。
统计全村各类作物的总产量,并将结果写入文件。
计算各户各种农作物的亩产量,输出计算结果。
按由小到大的顺序对全村各类农作物的亩产量进行排序,将排序的结果写入文件。
按户查找指定村民的作物信息。
设计要求:
在输入村民及其作物种类等基本信息时,要求输入完一户村民的所有种植作物及其产量等信息后再输入另一户村民的基本信息。
5 我校在《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中取得的成绩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加强课程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是学校内涵建设的理念,自2010年以来,《C 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建设取得了如下成绩。
(1)微课《冒泡法排序》和《汉诺塔与递归算法》2015年参加 “第二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本科)比赛” 分别湖北赛区“一等奖”和“二等奖”,《数组元素的冒泡法排序和选择法排序》参加全国决赛获得“优秀奖”。
(2)教学研究项目《基层应用型大学课程建设探索与研究(教材)》参加2013年“湖北省第七届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三等奖”。
(3)课程《生活中的C程序设计》被湖北省教育厅评定为“2014年度精品视频公开课”。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2011年被湖北省教育厅评定为本科层次的“精品课程”。
(4)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2010年被教育部“教指委”评定为“优秀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第二版)被中国电子教育学会评定为2012全国电子信息类(研究生、本科教育)“优秀教材”。
(5)编辑出版《C 语言程序设计》、《C 语言程序设计上机指导与习题解答》3个版次共6本教材,发表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内容有关的教学论文7篇。
(6)指导的学生从2012年起参加第三届至第六届全国“蓝桥杯”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C/C++类),多人次获奖。
(7) 将《C语言程序设计》按照知识点重组录制成“系列微课”共65讲,时长1350分钟,该项目是目前国内第一门将专业知识碎片化重组后以“微课”形式进行展示的课程,我们坚信,只要进入该课程的学习者,一定会有所获。
6 对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1)课程建设必须遵循高等教育规律
课程是知识的载体,课程教学是为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服务的,起着强基固本的作用。高等教育有别于基础教育,有他特点和规律,只有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多样性、个性化、有思想的教学科研人员提供条件;排除“不确定性、非物理性、外部性”的干扰,才是还原“学校教育质朴真实的面目”的,凡是“追求短期内量化、有形的物理绩效”都是严重违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2)对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课程建设”质量的好坏
近10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都把“加强专业建设、学科建设,加强课程建设”作为“本科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由于各校理解上的差异,对待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参差不齐,导致在课程建设的效果和结果上不尽相同,近10年来,全国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各高校共建设精品开放课程不少于二万门,建成的这些课程比较零散,成体系的不多,特别是名师,名校、“大家”的作品甚少,如果把各名校、名师、“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用他们的眼光,用他们的智慧来打造优秀的教育资源,对于教育均衡、信息共享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组建教学团队、发挥名师的作用,是做好“课程建设”基本保证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靠一个人的单打独斗,是无法建功立业的,所以课程建设需要一个团队的协作才能做好,课程建设的结果一定是一个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尽管课程建设的周期长,也有可能长时间出不了成果,还是需要一批愿意奉献的人来完成。所以,就要发挥团队的作用,发挥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的 “引领、传承、创新、共享”作用,促进课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4)加强“教学设计”,是目前环境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教学设计”涉及很多方面,包括课程的基本描述,课程的教学背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拟定,重难点突破的方法,教学手段的确定,教学时间的分配等, 在目前环境下,实现教学的辅助手段很多,无论采取什么样的辅助手段,都要根据课程的性质、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特点、授课内容等进行教学设计,只有充分的“教学设计”,才能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
8 结束语
高等教育的根本问题是人才培养的问题,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建设高校强国,到2020年底推进一批学校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只有遵循高等教育规律,认真开展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扎实推进课程建设,努力打造人才培养特色,充分开发优质资源,才能使“双一流”建设方案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 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教学实施方案[M].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2] 李金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理论探讨与有效实践[J].科学决策,2008(10):83-84.
[3] 夏晓华.段相林课程建设的内涵、目标及相互关联[J].中国大学教育,2007(10):59-60.
一、什么是课程领导力
课程领导力是一个在学界并未取得完全一致意见的新概念。有的从学校校长教学管理层面加以阐述,有的从课堂教学的具体引领层面深入理解。本人认为学校的课程领导力就是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它是指校长和他的课程领导团队,根据学校环境、学校生源特点、学段培养目标和国家课程标准,规划、编制、开发、实施课程,达到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办出学校特色的能力。
二、提升课程领导力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本校成立于1995年,位于深圳中心城区内的城中村,经历了18年的发展,从创业期进入了稳定发展的平台期。经过全体教师的努力,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特别是近三年,作为一个招收城中村暂住学生为主的学校(非深户籍学生达75%以上),教学质量已经超过了不少招收政府建设小区学生为主的学校,创造出令人关注的“新洲现象”。在内涵发展期如何向前走,如何更加规范化、高质量、有特色,课程领导力的建设和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然要求。
校长、教师是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的主体。虽然近年来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建设上做了一定的努力,使学校的教学质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进入内涵发展期的学校,学校课程的管理团队和专业教师对课程、领导对学校发展的认识和水平还未能适应学校的新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提升学校课程的领导力来丰富校长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促进团队的专业能力的整体提高。
三、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1. 重视学校课程规划
坚决执行国家课程,绝不随意增减课时,拔高教学要求。国家课程标准是法定文件,要不折不扣地执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要刚性执行。每周三节体育课,美术、音乐课还要保质保量。
根据校情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度开发。如对信息技术、心理教育、书法教学、国际理解教育、英语口语课再度开发,制定上课、备课、教学内容再处理、考核等执行计划,保证教学质量。
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1)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由学校主导的校本课程。如学校要建设德育特色学校而主导开设的《孝心教育》《学生自主管理系列培训》《社区概况》等课程,是根据学校发展规划建设特色学校将办学特色建设课程化的主要措施。(2)鼓励教师根据个人兴趣特长由教师自主开发的课程。如《毛笔书法》《国际象棋》《乒乓球》《电脑机器人制作》等课程。《电脑机器人制作》课程是由我校的区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对地方课程《信息技术》进行深度开发出来的新课程,依托这个区级名师团队,承担了培养教学骨干、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向市内外展示深圳信息教育成果的窗口,深受学生欢迎。
2. 开展学科课程建设
从课程建设来说,所有课程的实施都有一个校本化的过程。学校首先要对课程进行梳理、评价,发现学校在实施中的优势和劣势。正确处理好学科课程与学校课程计划是否合适,本学科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的重复如何处理,各年级学科课程如何延续等问题。
《历史与社会》与《思想品德》的课程内容重复,我们大胆地采用由一个教师担任两科课程,保证其对教学内容的再处理。至于担心教师是否会弱化非中考学科教学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对《思想品德》单独考核来解决。
关键词:学校课程领导;价值追求;和课程一起成长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03-0016-04
我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已有十多年,从学校整体层面看,教师对新课程的理念已有了一定的认识,校本课程也得到了初步的开发,但是与“顶层”预设的理想境界还相距甚远。从校际比较看,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已经建构了自己的现代课程观,有的还是“穿旧鞋走老路”。造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学校没有抓住课程改革的契机加强对课程的领导,或者说学校的课程领导很不得力,处于一种盲目自由状态。要想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必须借鉴已有的课改经验,汲取前一阶段课改的教训,从课程领导上寻突破,在课程价值上求创新,追求“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课程建设理念,重构学校课程改革的路径。
一、“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意蕴
“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很多教师将其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意旨通过学习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获得专业成长。笔者将其作为今后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和实施目标,作为课改新十年背景下学校课程领导的价值追求和实践策略,有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意蕴。
1.让我们自己参与建构课程
这一轮课程改革虽然提出关注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建设中的作用,但从前十年的改革现状看,国家课程由国家决策、规划和开发,地方课程由地方行政部门决策、规划和开发,校本课程由学校领导决策、规划和开发。三级课程仍然还是由教育行政领导规划,教师具体实施,学生只是接受者。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建设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完全得到体现。今天,我们提出“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意旨让教师、学生一起参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决策、规划、开发、实施、管理、评价,让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参与学生个体生本课程的规划、开发与实施。通过“我们”参与建构,让国家课程不断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和生本课程不断“满足儿童需要”,从而实现“让‘我们’促进课程成长”。
2.让我们在课程建构中成长
这一轮课程改革虽然提出将“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作为具体改革目标之一”[1],但从前十年的改革现状看,教育行政领导与专家建构课程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并非“统整学生的知识学习与精神建构”;教师运用传统的“文本教学”,对教师和学生来说也没有让他们参与建构富有意义的课程。应该说,课程改革目前仍然处在课程建构与师生生活、教学、学生个体知识经验分离的阶段,师生知识经验还没有融入课程,他们的生命也没有在课程建构中得到应有的发展。今天,我们提出“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意旨让教师和学生通过参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决策、规划、开发、实施、管理、评价以及生本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不断提高他们的课程建构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从而实现“让‘我们’在课程建构中成长”。
二、“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价值
学校课程建设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建设一批课程,建构课程只是学校课程文化发展的一种形态。学校存在的意义是通过课程建设形成校本教育文化,促进师生更好成长。这种“让师生参与建构课程,并在课程建构中获得成长”的核心价值追求不仅学校课程领导者应该明确,校内每个成员也必须理解、认同和践行。
1.通过个体经验促进课程成长
目前,学校课程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国家规定的“国家课程”;另一种是学校自定的“校本课程”。当然,也有少数地区设计了“地方课程”,但总体来看,开设地方课程的学校很少。就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影响看,国家课程虽然由国家组织专家学者进行建设,但在实践中不难发现,由于我国地域广、民族多,“顶层”“一统天下”的构想实施起来困难较大。“国家课程尚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尚有不少理念需要进一步内化和践行。这些工作需要学校通过 ‘因校制宜’、‘因人制宜’的创造性改编和再开发——‘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去完成。”[2]师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通过个体知识经验参与建构,重构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路径,探究教学方法,这些都成为国家课程校本化的重要内容,也充实、丰富和发展了“国家课程”。就校本课程建构的影响看,校本课程是“学校自己的课程”,本应直接由师生自己进行建构,无论是课程科目的选择还是课程结构的“架构”,都应引导师生参与。建构时,让师生将“生活经验”和“履历情境”作为课程内容,通过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获得直接体验的知识参与实施,生成一种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从这个角度看,校本课程便是师生的“经验课程”,是师生个体经验的“重构课程”——师生通过个体经验促进“校本课程成长”。
2.通过建构课程促进自我成长
人们建构课程的方式和形态主要包括:个体通过自己的经验对原有知识体系进行重构,个体自主学习、开发自身资源和创造课程,个体以自己的方式参与课程决策、规划、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每个人在建构课程时,无论以何种方式参与建构,都是通过个体经验发展自己的生命。从个体通过自己的经验对原有知识体系进行重构的过程看,这个过程既让外部知识内化到个体知识结构中,又让个体将经验建构到“知识体系”中。通过实施,促进每个人在个体经验和人类知识相互汲取过程中获得成长。从个体自主学习、开发自身资源和创造课程的过程看,这个过程既让个体按自己的方式整体建构经验,又让个体将经验系统构成“知识框架”。通过实施,促进每个人发现自己的潜能,建构个体学习经验,创造个体课程资源,彰显个体生命魅力;同时,也引导他们共享同伴学习方式,建构群体生活经验,创造群体课程资源,发展群体生命意义。从个体以自己的方式参与课程决策、规划、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的过程看,这个过程既让每个人用自己的方式建构课程,又让他们将“自己的方式”建构成课程。通过实施,让他们在课程建构中探究自己的成长需要,找到自己的成长方式,并不断丰富自己的成长路径,促进生命更好地成长。因此可以说,让师生建构课程就是让他们建构生命意义,发展生命潜能,提升生命价值,促进生命成长。
三、“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实践
“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本质是通过我们建构课程促进课程成长,我们通过建构课程促进自己成长。这一价值追求告诉我们:课程既是师生教和学的“原料”,也是他们教学和生活经验重构的“产品”,还是滋养他们成长的“养料”;既是师生生活经验,也是他们共同创生意义的资源,还是促进他们生命发展的精神财富。因此,课程建构应以师生为逻辑起点,由传统的只关注课程教学转变为让师生亦参与建构课程,将“课程建构”和“教学”进行有机整合,让他们在课程建构过程中实施教和学,在教和学过程中建构课程,促进“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
1.让师生在反思学校课程建设的得失中成长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他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其实,“课程成长”亦是如此,也是通过反思“原有课程”,对其经验的再建构。可以说,无论是课程成长,还是人的成长,都需要反思——通过对“原基础”变革而发展。因此,未来课程改革怎么推进首先需要对前十年的课改情况进行深入反思。一方面,反思这些年来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找到那些“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有效做法,将其作为今后变革的“最佳营养”;另一方面,要反思失败的教训,找到那些阻碍课程变革的问题,在今后的改革中通过适合的方式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总之,务必要让广大师生在反思中找到经验,在反思中认识问题,在反思中明确今后改革的方向和重构的思路,从而促进他们在反思中获得成长。
2.让师生在认同学校课程建设的价值中成长
学校课程建设的关键是课程价值观的确定。课程价值观不仅决定着学校开设什么样的课程,而且影响着怎么样建构课程。可以说,明确怎样的课程价值观就会确定怎样的课程目标,制定怎样的课程规划,开发怎样的课程资源,实施怎样的教学策略,开展怎样的课程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说,学校课程建设首先必须要明确课程价值观。学校课程价值观是学校确定的课程建设思想、理念、原则和策略,是全体师生的课程哲学。她不只是“校长的课程价值”,而应是学校所有成员共同追求的课程信念,是学校建构课程和实施教学的实践理论。基于这种思想,无论从课程领导角度说,还是从课程建设角度看,都应引导师生理解“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意义,认同其价值追求,把握其丰富内涵。因为只有认同才可能产生实践的内驱力,才可能围绕其价值去建构课程,也才可能促进师生在价值追求中更好发展。
3.让师生在探究学校课程建设的框架中成长
人的生命成长包括物质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成长。精神生命成长主要依靠个体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建构课程获得文化的滋养。儿童生命体内有哪些自我发展的“成长需要”,个体希望在哪些方面得到更好发展,他们的成长需要哪些课程润泽,这些都是学校教育应该关注的。可是,当下的学校课程都是由成人根据社会需要和自己理解强加给儿童,很少有人引导儿童自己去探究——用自己的“生活世界”去建构“科学世界”。教育的意义是“让人成为他自己”,这便需要每个人能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发展潜能,探究自己的成长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实践自己的成长路径。就学校教育而言,需要我们全体师生根据“儿童成长需要”,按照“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核心价值观整体架构学校课程。具体说,就是要让师生参与学校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和一些隐性课程的规划、设计、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让他们在整体建构过程中认识每门课程对人生命成长的影响。尤其要通过整体建构,打通学科壁垒,“超越学科中心视角”建构课程,提高他们整体架构课程的能力,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成长。
4.让师生在实践学校课程建设的方案中成长
课程建设的实践智慧是在师生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产生的。“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不只是一种课程建设理念,更是一种课程建设实践;不只是一种课程建设目标,更是一种考量课程建设成效的准则。师生通过探究学校课程建设的框架,找到课程建设的路径,便需要进一步去实践。可以这样说,未来课程改革能否达到“顶层”预设的目标,关键是看“师生的实践”。从学校课程建设看,能否引导师生认真实践课程建设的构想,既是体现学校课程领导力的重要标志,又是检视学校课程价值力的重要标尺,也是反映学校课程执行力的重要标准。因此,学校课程建设一定要让师生进行实践。如何实践,怎样取得实践成效,关键应抓住两个方面:一要引导师生在执行中创新。在实施学校课程建设方案时,应切实执行“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课程建设理念和目标,并结合实践不断调整、充实和完善课程建设的内容、方法以及教育策略,让学校课程建设理念和实践策略能够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二要引导师生在创新中执行。学校课程建设的意义就是探索教育的校本化,促进课程的生态化,实现教学的个性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课程建设的内容和方法都需要不断进行创新,也需要进行科学验证。教育科学实验虽然也允许失误,但是学校课程建设的探究从某种意义上说不能失败,因为他关乎到一代人的培养。因此,在实施学校课程建设方案时,每个人都不能教条地照搬“预设的方案”,而应运用自己的智慧在创新中丰富和发展,让师生在实践中创生课程,在实践中成长自己。
5.让师生在建构学校课程建设的文化中成长
课程建设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生存方式,是学校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建设观念和课程活动形式。因此,课程改革的本质诉求和终极目标便是形成校本的课程建设文化。学校未来课程建设文化应是广大师生依据“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价值追求,在对以往课程改革经验与教训的反思基础上,通过对学校课程的整体决策、规划、开发、实施、管理和评价而“再生”的“课程经验”,是每个人在学校课程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让师生形成学校课程建设文化就是引导他们总结与反思课程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失误”,形成自觉践行的“课程建构方式”,就是引导他们总结与反思重构“新的学习共同体”过程中的“理念与策略”,形成自觉共享的“总体学习经验”。建构学校课程建设文化主要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要关注课程内容选择与开发的探究。一方面,要让师生以科学的方式参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开发;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总结、修正、完善建构方式,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校本教育内容。二要关注教学方式选择与设计的探究。一方面,要让师生以自己的方式参与教学方式的选择与设计;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总结、修正、完善建构路径,形成体现个性特点的校本教育方式。总之,师生通过自我参与建构,促进他们在总结中完善课程,在总结中提升自己,形成“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的文化自觉。
总之,当下课程改革应以“让我们和课程一起成长”为价值追求,将课程建构和生命成长融为一体,让师生通过参与课程建设实现在课程建构中成长,在成长中建构课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