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范文

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学校课程建设的内涵

篇1

课程是学校工作的枢纽,是学校教育能力的核心元素。有效领导学校课程建设,这是当前中小学校长正在履行的新职责,也是校长专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有鉴于此,本文想和校长朋友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基于学校课程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如何科学认识学校课程建设在学校群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一、从课程改革到课程建设

学校天天和课程打交道,那么,学校在课程领域应该干什么呢?前些年大家可能更多关注的是课程改革,当前,或许需要更多关注课程建设。

自2001年我国启动第八次课程改革(简称“新课改”)以来,课程改革逐渐成为中小学热议的话题和实践的重点。十多年的课程改革探索,推出了许多大刀阔斧的举措,如重视校本课程、课程生活化、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推广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综合素质评价,等等,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不少实践成果。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广大校长和老师日益认识课程、思考课程并逐步变革课程,慢慢树立起了课程改革意识,即学校课程需要不断调整、革新,需要不断“做手术”。课程改革意识的确立,相对于以前学校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而言,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课程改革主要涉及课程基本性质、结构和方向的选择。在课程论界,课程本质上是知识还是经验?是生活中心还是学科中心?是分科课程还是综合课程?是学习实用知识还是发展一般能力?是打好共同基础还是满足个性化需求?对于这些有关课程基本性质、结构和方向的问题,历来争论不休,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从世界范围来看,课程改革就是不断具体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课程改革的常见做法是用B替代A,基本逻辑是A不行,B很好,所以弃A用B。一段时间后,发现B也不行,又用C替代之。再过一段时间,发现C问题也很,多,于是,又回到A。由于ABC各方案不断粉墨登场,又不断黯然退出,在世界课程发展史上,就整体呈现出课程左右摇摆的所谓“钟摆现象”。由此可见,课程改革大抵是基于某种课程主张来回答课程的基本问题,难免陷入主义之争、道路之争的漩涡。这或许正是世界各国大型课改鲜见成功范例的根源吧。如果学校总是按照这种改革逻辑左右摇摆给课程“做手术”,未必有利于持续稳定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由此,我们提出一个问题来思考:学校能否在课程改革之外,真正把课程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所谓课程建设,就是从学校培养目标出发,不断优化学校课程结构,合理把握和具体落实课程标准,丰富课程资源,提升课程实施的教育效能的各种努力。如果说课程改革强调的是主义之争、是方向定位,是课程理念与方案的更迭,那么课程建设强调的是实用理性、是问题解决,是课程持续的提升与发展。打个大致的比方,课程改革是“做手术”,课程建设则是“养生”、“锻炼”:遇到大病当然要“做手术”,但有病没病就“做手术”,恐怕健康人很快也给整残了:“养生”、“锻炼”是不断增强自身活力,是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以为,就学校发展来说,课程需要改革,更需要建设。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内涵发展面临诸多新挑战,基础教育优质化、特色化、集团化发展正在成为新常态,这客观上要求对课程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例如,一个学校开设校本课程,是否越多越好?课程热萏近实际生活,是否越生活化越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是否信息化程度越高越好?课程的跨学科综合,是否越综合越好?在课程实施上,是否学生活动越多越好?在课程管理上,是否越凸显学生个性需求越好?等等。课程改革总体指明了课程朝生活化、综合化、信息化、个性化发展的方向,但是,实际的分寸把握和实现机制问题,留下了大量的空白。这些空白的填补,离不开课程建设,即学校基于学生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针对客观存在的问题,在课程目标精准化、课程资源多样化、实施形式个性化等方面自觉进行课程创生活动。分析多年的课程实践可以看到,有些学校从实际出发,注意辩证把握知识与生活、分科与综合、共性与个性、守成与变革之间的合理分寸,具体措施得当,取得了较好效果;有些学校分寸把握得不太好,具体措施也不怎么到位,不但没有解决好原来的问题,反而又催生出一大堆新的问题。为什么同样的课程改革方案,在不同的学校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结局?究其根源,每个学校在课程自主建设、积极创生上下的功夫是不同的。由此可见,学校真抓实干的课程建设,是课程改革宏观设计落地生根的根本举措,是学校真正在课程领域大显神通之处。

二、从校本课程到学校课程

课程需要建设,那么,课程建设的对象或重点是什么?自课改以来,广大中小学围绕校本课程的开发做了大量课程建设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当前,从校本课程建设转向学校课程建设,正在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建设的新动向。

校本课程建设热潮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谓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之外,由学校自主设置、开发和实施的课程。课改方案出台后,广大中小学的关注点、兴奋点迅速转向校本课程开发,一些实力雄厚的中小学,每个学校累积开发的校本课程数以百计,即使一些普通学校,一般也会自主开发校本课程几十门。在校本课程建设热潮中,涌现出了很多课程建设的经典案例。例如,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建设了一门国扔窝Э纬蹋每年组织学生在国内进行实地考察(如考察黄土高原),游学课程融地理、历史、文学知识于一体,融文献研究、社会访谈、标本采集、科学观察、报告撰写等方法于一体,堪称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建设的成功范例。校本课程开发热潮大大丰富了学校课程门类,拓展了课程形态和资源,可谓硕果累累。

但是,在课程建设方面,中小学是否只要搞好校本课程开发就够啦?这是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整个课程计划中,校本课程究竟占有多大比重?在学生身心发展中,校本课程究竟发挥了多大作用?毫无疑问,校本课程提供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资源,但它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是比较低的,并不是课程建设的主战场。如果学校把全部精力投入校本课程开发,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不闻不问,是否有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之嫌?正是基于这种反思认识,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领域开始出现一些新动向,如国家课程校本化建设、学科大纲研究、教材二次开发、学科资源库建设、学校课程的整体优化,等等。透过这些动向,可以得出一个大致判断,我国中小学课程建设工作正在转型升级,即从局部的校本课程开发转向整体的学校课程建设。

所谓学校课程,就是指学校用来培养学生的所有课程,或者说在学校里实际存在并组织实施的各种课程。也有专家称之为“本校课程”。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学校独立的课程意识,作为开发主体的课程权利,分解地看待课程:而学校课程强调的是学校综合的课程意识,作为实施主体的课程权利,整体地看待课程。关注学校课程并不排斥校本课程,它依然是学校课程中富有活力和特色的组成部分。但是,学校课程的确不等于校本课程,它包含学校在课程领域的所有工作。就课程设置主体而言,课程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分,但是,从课程实施主体来说,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一样,都是由学校具体组织实施的,学校同样负有具体建设的责任。而且,从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格局看,国家课程是学校课程的主体成分,是培养国民基本文化素养和人格品质的基本保障,是学校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主战场,如果学校不在国家课程建设上多下功夫,恐怕就是舍本逐未了。由此可见,从关注校本课程到关注学校课程,这是由基础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是学校工作的基本逻辑决定的。

关注学校课程,这就明确了课程建设的对象,是课程建设方向的合理回归。

三、以学校课程建设引领学校内涵发展

如上所述,学校课程建设正在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常态。那么,在整个学校发展战略中,如何定位学校课程建设工作呢?对此,我们的看法是:学校课程建设正在成为学校群发展的战略高地。

基础教育群发展的实质,就是从教育规模扩张转向教育质量提升。学校靠什么提升教育质量?师资(包括管理人才)、课程、教学、德育、管理、学校文化、社团活动等都对教育质量有重大影响。在微观层面看,教学是提高质量的关键;在宏观全局看,课程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枢纽。首先,课程仍诘匕含着教育质量标准。课程标准设定了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格(热莩煞趾退平层次),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形式。深入研究课程目标与标准,在某种意义上就建立了、细化了学校内涵发展的质量标准。例如,当前一些学校积极开展学科大纲研发,意图把比较抽象的国家课程标准细化为融内容要点、水平要求与行为表现于一体的学科大纲,就是把一般培养目标落实到具体课程的可贵探索。其次,课程为学校培养学生提供核心的文化养料。学生身心发展是学生汲取人类文化养料和提升自身素养的过程,课程通过内容的选择、加工和组织,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文化养料,并合理规划其学习吸收的进程。课程资源建设事关用什么资源来培养人的问题,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保障。近年来,众多中小学十分重视课程资源建设,积极建立校妊Э谱试聪低常其内容非常丰富,涉及学科核心文献、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历史人物、案例、习题、图片、教学视频、动态信息,等等。通过这种实实在在的课程资源建设,课程的育人功能就真正落地生根了。最后,课程是学校资源配置和有序运营的核心基点。学校的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的配置,都与学校组织实施的课程密不可分;学校诸要素的运行,也是以保障课程教学任务为主线而编排的。由此可见,学校课程建设,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的确是教育质量的关键抓手,是学校需要重点经营的战略高地。

篇2

【关键词】对外汉语;英语;外语;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目前,“汉语热”正在全世界蔓延,与之相应的是,对外汉语专业这个朝阳学科正在蓬勃发展。对于这门新兴的学科,我们一直在进行跟踪调查与研究,探索对外汉语专业教学中最合理的外语课程设置,并结合研究成果对教学进行了改革,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1改革前的教学情况

为了适应汉语国际推广的趋势,培养对外汉语专业教学人才,哈尔滨师范大学自2003年开设了对外汉语本科专业。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有较深汉语言文化功底同时熟练掌握英语,能在国内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或从事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用型专门人才。

1.1培养目标:在英语课程设置上,我们的目标是把英语作为对外汉语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专业课,使学生具备用英语讲授汉语的能力。

1.2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在该专业设置之初,我们参考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高校对外汉语专业设置的情况,把英语定位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媒介语言,在专业课中设置了接近50%的英语课程。开设的课程有:英语精读(288课时)、高级英语(76课时)、英语泛读(104课时)、英语口语(76课时)、英语听力(104课时)、英语写作(33课时)、英汉翻译(36课时)、欧美概况(45课时)、英美文选(45课时)共9门课程,占专业课总科目的近40%,共807课时,占专业课总课时数的约50%。这些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高校英语专业的教学内容基本相同,着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1.3教学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对对外汉语专业4个年级的学生实施该课程设置,一直进行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各班级在大学三年级时参加大学英语六级考试的过级率均超过90%。但随着教学的逐步发展,这种课程设置的弊端也逐渐显现。首先,对2003级学生在大学四年级时进行教育实习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了过度依赖媒介语的问题,在词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虽然用英语解释汉语在教学中是比较方便的方法,但过多地使用媒介语是不符合对外汉语教学适当使用媒介语的原则与要求,而且也不利于留学生对汉语的理解、记忆与运用。其次,在调查中,学生普遍反映英语方面的不足影响了其汉语教学的效果。这些不足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第一,在生活方面与外国人交流存在语言问题;第二,用英语向留学生介绍中国文化相关知识存在语言困难;第三,在阅读对外汉语专业的英文论文时存在理解困难。再次,在教学中面对母语为非英语的留学生时,使用英语作为媒介语存在问题。最后,学生还反映,这样的课程设置需要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用有限的精力学习近于中文和英语两个专业的所有专业课,导致他们出现了英语水平不如英语专业学生而中文专业知识不如中文专业学生的尴尬情况。

综合得到的调查结果,我们认为,对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达到了一定的预期目标,但存在针对性和实用性不足的问题。

2课程改革情况

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我们依据调研结果在2007年对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中的外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

2.1改革的必要性:目前,日本、韩国、法国、德国等非英语国家学习汉语的需求在日益增强,这些国家的汉语学习和“汉语托福”(HSK)考试需求已经在世界位居前列,这凸显出只把英语作为对外汉语教学媒介语存在极大的问题。综合这一形势并结合学生们在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我们觉得对对外汉语专业的外语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2改革中培养目标的调整:改革以前,英语课程的设置在整个对外汉语专业课程中所占的比例较大,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把英语的学习作为等同于汉语学习的重要任务。这样,汉语作为本体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即过于注重“对外”而没有突出“汉语”。改革中,我们把外语定位为对外汉语教学的辅助工具,更强调对作为学科根本的汉语的学习。

2.3改革的具体实施:在2007年末,我们着手进行改革。改革后的课程设置和新的教学内容于2008年在对外汉语专业2005级1班、2006级1班和2007级1班、2班实行。我们实行的改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结构:改革以前,英语课在对外汉语专业的专业课中约占50%。在改革中,我们对英语课进行了压缩,把英语课在专业课中所占的比例降至30%左右。相对于改革以前,汉语知识、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和对外汉语教学法在专业课中的比重提高,对外汉语专业的“本”得到了巩固。

(2)英语教学有所侧重:改革以前,我们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一齐抓,没有特别侧重培养英语实际应用的能力。在改革中,我们突出了英语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加强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能够实现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进行无障碍交际。

(3)变革内容:我们在改革中增设了英美文选、英语研讨技巧、跨文化交际学等课程,而对于原有的课程,我们删减了不必要的部分,对教学内容也做出了调整。

首先,针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今后会在国外教授汉语的现实情况,我们在英语口语课中,更强调对生活用语的训练,在课程中设置了更多的生活场景,增加学生与外教进行对话、交流的机会,为学生今后的国外生活打下语言基础。

其次,为了提高学生获取国外语言教学界的先进理论成果的能力,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科研的能力,我们在英语精读、泛读课中增加了对对外汉语教学科研论文的阅读与学习,培养学生研读本专业英语论文的能力。同时我们对以往的英语写作课教学模式也进行了改革,增加了对写作前搜索英文材料的教学,从搜集材料、分析材料、进行创作等方面进行综合地教学与训练,并要求学生们用英语撰写学年论文。

3改革的结论

首先,我们在改革前进行了广泛地跟踪调查与研究,并结合了权威的对外汉语教学理论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实施改革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是真实、科学的。

其次,此次改革真正适应了对外汉语专业教学对外语的要求,更满足了学生现在以及今后对外语这个交际工具、教学工具的需求。因此,我们此次改革具有极大的实际应用价值。

综合来看,我们此次进行的改革在对外汉语专业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改革的创新性也决定了我们的研究可能存在不完善、不全面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和科研中,我们还将继续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争取为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7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

篇3

[关键词]高校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范洁(1980- ),女,河北隆尧人,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刘伯颖(1979- ),男,河北清苑人,河北工业大学在读博士,河北工业大学教务处副处长,讲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天津 300401)王佩(1982- ),女,河北辛集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河北 廊坊 065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科技的发展,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社会人力资源需求的主流。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近年来,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多成果,明确了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但是,如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如何使培养的应用型人才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符合社会的需要,仍然是许多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和新建院校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课题。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的基本单位或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整个教学过程是围绕课程而展开。另外,课程教学的水平决定了教学水平,课程教学的质量决定了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因此,课程建设作为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一项基础工作,将贯穿大学建设的全过程。开展课程建设方面的研究,加强课程建设,不仅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作。

二、课程及课程建设的内涵

加强课程建设,就是加强课程的内涵建设。迄今为止,课程的内涵尚无统一的界定。潘懋元教授认为:“教学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就是课程”。教学计划是课程的体系结构;教学大纲是一门课程的纲要结构;教材是一门课程系统的知识内容。钟玉海教授则把大学课程定义为,“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种科目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郑家茂指出现代大学“课程”是一个多重性的复杂概念,是由“课”“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网络平台”等不同范畴组合而成的综合概念;吴启迪先生曾对精品课程的内涵概括为,“国家精品课程就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课程”。这同时也可以作为课程内涵的解读。还有的专家将课程概括为“课程既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显性课程,又包括教育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等隐性课程”。现代教育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课程”作出了理解和阐释。笔者认为,“高等学校课程建设”的概念和“高等学校课程”概念的内涵基本是一致的,当“课程”以一个动态过程而展开,改革、建设时,就视为“课程建设”。因此,课程建设的概念是课程概念的延伸和扩展。具体地讲,宏观层面上课程建设涉及六个方面: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资源建设、实验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建设;微观层面上课程建设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建设,主要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材、课程的设计、课程讲授、课程评价和课程文件等。

三、高校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1.对课程建设的系统性、长期性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校层面上认为课程建设是教师的事,学校只要制订了比较齐全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教学文件就算完成了课程建设任务,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完全是教师的事;教师则认为课程建设是教学管理部门的事,教师只管按计划上课,按教材授课,其他的于己无关。其结果是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目标)等教学文件,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以及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相互割裂,破坏了课程建设的系统性。二是认为课程建设就是教学文件建设,是面子工程,为评估检查看的,只要临时搞一下突击,将教学文件整理一下,封面装订漂亮、格式统一规范就可以应付。从而导致课程建设搞突击,教学文件成摆设,长期的课程内涵建设变成了临时的编写文件大战。

2.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匹配。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和新建院校在专业培养方案制订时,对应用型人才界定不清,有的盲目照搬重点大学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造成应用型人才与研究型人才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趋同,课程内容趋同。实际上,受生源水平、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的限制,课程实施过程中,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偏离,造成课程评价困难,培养的人社会不接受;有的将几所同类高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加以机械组合,构成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造成人才培养的同质化;还有的在专科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增加一些课程或将课程的课时量增加,来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总之,由于教学内容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匹配,导致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校同专业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上雷同,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同质化,无特色。培养的人自然无法满足社会不同层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格人才的需求。以至于出现一方面是社会招不到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和新建院校毕业生就业难。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就其知识、能力和技能而言,既不同于研究型人才培养,又不同于技能型人才培养。

3.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能力尚待提高。办学以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学校所有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和课程建设的建设者与实施者。社会对高校的要求和期望,必须经过教师传导给学生,即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这就要求必须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配备数量足、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教学能力强就是指教师能够全面理解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的内涵,并依据培养目标所要求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技能结构,将凝聚在教材和学科中的知识、实践能力、科学方法有选择地提炼为自身的、系统的知识、能力和技能,并通过符合教育规律的方法和手段将其传给学生。但是,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有的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疲于应付上课,无暇顾及课程建设,对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知之甚少,对讲授的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不了解;有的教师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的能力不够,造成课程目的不明,内容杂乱、繁多,重点、难点不突出;有的教师从校门到校门,学历、学位高,学科水平高,教学能力差,实践能力不足。

4.应用性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有待加强。在许多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表述中,对实践能力的描述比较笼统,如“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等,缺乏具体的、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描述。课程内容的确定和课程体系构建与培养目标之间缺乏统一的教育思想的指导,注重结合学校的类型、层次定位,缺乏从地方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去审视课程建设。导致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重学科,轻专业,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实践能力培养仍处于理论知识传授的从属地位。实践教学活动仍停留在理论知识的验证、演示层面上。

四、关于加强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

1.理清课程建设内涵,重视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动态过程,是高等学校建设过程中永恒的建设课题,需要持续不断地总结、改革和建设;需要高校各级领导、教师、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共同参与和不断地投入;需要明确课程建设的内涵,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确定课程建设的目标和规划,明确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建设责任和建设任务,分段、分周期实施,逐步形成课程建设的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学校整体水平的提升,学校才有发展和生存的空间。

2.课程建设要符合学校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重在应用。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出发,从学校办学资源和办学条件出发,从地方经济、区域经济的发展出发,重新审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在课程建设中,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重在“应用”为原则,课程内容建设在深度与广度上准确把握知识、能力和技能三者的关系,人才培养模式力求将实践能力培养融入知识传授;在实践能力培养中应用知识,来达到巩固、积累知识;运用知识训练技能,提高能力。资源配置要在时间、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分配等方面突出应用性知识传授与实践能力培养。

3. 围绕人才类型、层次定位,构建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高等教育是建立在普通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以培养各种专门人才为目标。地方高校和新建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这一定位就确定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进而确定了课程内容的总量和课程体系。在课程内容的总量中,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先,分配好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三者的量。理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以学科边界为限,以够用为原则,够用是指够实践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用;技能主要指专业操作技能,其边界是专业,要有所训练,无需技巧;实践能力是指综合能力,其中专业能力以专业边界为限,以社会、企业需求为原则。要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兼顾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构建课程体系,打破以学科知识构建课程体系的局面。

4.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优劣、所培养的人是否符合目标定位,能否适合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均取决于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因此,教师队伍建设在课程建设中尤为重要,应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建设,一是要重视实践教学教师的培养和使用,在制定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政策如职称晋升、评优等方面,要做到与理论课教师同等待遇,以保证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的稳定;二是要加强对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业务培训和指导,通过教案、讲稿展,课程讲评、观摩和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活动,促使教师加强课程微观层面的建设;三是强化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出台相关政策,有组织地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到社会企事业单位调研、挂职(兼职),参加实际工作锻炼,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四是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评价,要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类型、层次定位,确定评价体系和指标,要将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放在等价齐观的地位,将课程建设工作与教师职称晋升结合,实施教学工作一票否决。要强化教研室、教学团队等教学基层组织的组织管理、监督作用,指导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课程建设,使课程建设规范、科学、有序。

总之,课程建设作为高等学校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关乎学校生存、发展的建设工作。学校的各级领导、教师和管理人员一定要静下心来,从社会需求的实际出发,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不断发现、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提高课程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培养出社会欢迎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钟玉海.高等教育学[M].北京: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2]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孙晓云.关于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建议[J].信息化教学,2012(15).

篇4

关键词: 课程建设 教学研究 教学改革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而迫切的任务。课程是体现学校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课程设置反映了对人才规格的要求,要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关键在课程。因此,高校应将课程建设作为教学基本建设的重点工作,常抓不懈。

一、明确课程建设目标是课程建设的前提

课程是指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建构的各学科和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既包括学科体系,又包括其他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体系。课程是人才培养活动中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统一,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手段。课程又是学校办学思想、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转变为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介。课程建设与改革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战场。

教育部1998年的《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强调,“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教育事业第十个五年计划》中关于“十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明确指出,要“改革教学内容,构建面向21世纪的教育课程体系,确定符合素质要求的课程、内容、目标与标准,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建设水平是决定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因素之一,所以,构建符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重要保证。

二、把握课程建设的内涵是搞好课程建设的关键

课程最直接的表现是师生在课堂内外进行的教学活动。课程质量如何,主要取决于构成这类教学活动的诸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效果。因此,课程建设的内涵相当丰富,包括教学思想与教学目标,课程结构与体系,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师的素质与水平,教学基本条件与教学管理等。

(一)更新教育教学思想

课程建设与改革必须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指导下才能取得明显成效。我校自2003年合校后,先后召开了以“转变教育观念,推进学分制改革”为主题,以结合本科教学评估,加强本科教学工作为内容的两次教学工作会议,就更新教育教学思想观念进行了深入的学习、讨论。经过研讨,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基础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学质量观,进一步明确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学观,克服主知主义的影响,重视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和谐发展,从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社会需要,从学校的办学定位等方面规范教学活动。既把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作为教师有效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和个性差异,教师与学生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互动与教学相长。

(二)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的结构决定了学生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基本能力的形成。在课程建设中优化课程结构,就是要依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设置课程,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转化为课程目标,明确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将不同类型的课程系统化,实现课程的总体功能。

学校根据教学改革的要求,在制订本专科生的人才培养计划时,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实现了“四压缩四增加”,即压缩专业课学时,增加基础课学时;压缩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学时;压缩理论课学时,增加实践课学时;压缩非主干课学时,增加主干课学时。经过改革,学校各专业课程结构、学时分配更加合理,反映在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的课程分必修课与选修课,二者的学分比例一般为7.5∶2.5。必修课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必须修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方面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选修课是按学科类别,为满足社会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和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的需要,为拓宽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各方面能力而设置的课程,包括通识教育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其中,学生毕业必须修满10个学分的通识教育选修课。

(三)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

教学内容对增强教学效果和提高课程建设水平具有重大影响,学校适应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需要,切实改变部分课程教学内容陈旧、分割过细、重复过多和简单拼凑的状况,及时将课程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同时,学校把教学内容的新颖性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学校在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重组的同时,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注重科学性与思想性的统一,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新编了各专业各类课程的教学大纲。

教材是教学内容改革最集中的表现形式,学校在教材选用方面,不断完善教材选用机制,严把教材质量关,积极编写新教材。主要课程选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规划教材和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的教材及近三年出版的新教材,鼓励教师编写高水平、有特色的专业课教材及实验、实习教材。学校先后分五批对133种教材进行了立项建设。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是加强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把开展研究性教学,推进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和合作式学习方式等作为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通过多种途径,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学校开展的教师课堂教学评估、青年教师讲课比赛、教学质量奖评奖、教学名师评选等,推动了教师对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的探索与改革;学校每年在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评审过程中,对受益面大、推广应用价值高的教学方法与手段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同时,立项开展双语教学,扩大双语教学课程的数量,提高双语教学课程的质量;学校按照教学规律和课程特点,推动多媒体辅助教学,鼓励教师自主开发多媒体课件。

三、积极开展精品课程建设是搞好课程建设的重点

“十一五”期间,学校把精品课程建设作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带动全校课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学校依据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的精神,建立了每两年开展校级精品课程立项建设工作制度。“十一五”共立项建设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128门校级精品课程,对所有精品课程实现了网络教学与管理,做到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等上网并免费开放,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已形成了多学科、多课程的网络共享平台。

“十二五”期间,学校按照教育部、教育厅相关工作要求,积极组织申报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成功获批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我校获批国家级和省级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与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数量在省属高校中均名列前茅。

四、加强教学研究与改革是搞好课程建设的源泉

课程建设是一项严肃的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对教学计划的修订、课程结构的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必须进行认真的研究,在建设中进行研究,边研究边建设。自2003年以来,学校先后获批148项省级教研项目,立项442项校级教研项目,其中涉及课程建设与改革的省级教研项目24项,校级教研项目154项。这些研究项目以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为先导,在探索21世纪本科层次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相一致的主要课程内容与体系的基本模式,构建了以人才素质和能力培养为起点,以课程结构体系为骨干,以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为支撑点的新的教学体系。在学校先后获得的4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中,涉及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教学成果为14项,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推广应用,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提高了教学质量。

五、完善对课程的管理是搞好课程建设的保证

篇5

[关键词] 高校;体育文化;隐蔽课程

【中图分类号】 G64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1-226-2

引言

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必然要求,是整合社会思想文化的迫切需要。校园体育隐蔽课程体育建设是体育文化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逐步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传统校园文化的延伸与创新。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为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提供了正确的导向支持和坚定的思想理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与优秀文化,实现资源的传递、共享与整合,形成与社会主流文化相契合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校园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融合是双方体制、资源与实践三个维度的交叉耦合,是一个贯穿于整个校园建设过程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校园体育隐蔽课程建设能够有效培养校园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对高校师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高校实施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贯穿于学校学科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思想建设等各个环节,对高校全面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国内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科学内涵

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在高校特定的教学环境下,以教师引导为重要载体,以高校全体学生为培养主体,在传承优秀的体育精神、体育价值理念、体育行为,培养全体学生团结合作的思想意识过程中积累、沉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高校体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长期积累沉淀的特殊文化形态之一,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文化内涵。探究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科学内涵,第一,高校体育精神文化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与精髓,体现出高校办学教育的思想意识、行为准则与价值观。校园体育精神文化贯穿于高校各个环节的建设与管理,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均有所展现,影响着高校师生的体育思想与体育行为,是学生积极努力上进的正面力量。校园体育精神决定着高校师生的体育行为取向,能够有效培养锻炼全校师生的坚强意志,铸造学生坚韧的学习品格,引导者高校体育观的形成,是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目标决策制定的理论基础。第二,高校体育物质文化是体育精神文化与体育制度文化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保障。体育物质为高校师生提供锻炼过程中需要的相关器材与运动场地,是打造体育制度文化与体育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校园文化快速发展的核心物质载体。高校体育物质文化蕴含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思想与思维观念,展现出高校师生内在的气质、品行与情感,彰显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深刻内涵,是校园体育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与保障,关系着校园文化体系的建立健全,关系着高校的可持续发展。第三,高校体育制度文化是校园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方向标与向心力,是高校体育行为的重要标准。高校体育制度文化贯穿于高校体育的课堂教学、课外训练、体育交流、体育知识竞赛等各个阶段,是培养全校师生体育意识,实施组织管理与监督制度的重要基础。优秀的高校体育制度文化能够保证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一定程度上约束、规范了高校师生的相关体育行为,提升了全校师生的体育意识与综合素质,全面保证了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健康运行。

二、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实施策略

体育隐蔽课程主要涵盖物质文化要素和精神文化要素量两部分,是高校依据教育目的、体育教学目标、通过内隐的、间接的方式,经过规范系统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长春市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关系着高校师生体育思想、体育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部分,是学校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针对长春市体育隐蔽课程现状的调查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建设内容

高等体育文化建设策略的研究是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展开的理论基础,科学的体育文化建设策略是校园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针对高等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策略的研究对校园整体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探究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建设策略,主要从高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进行。第一,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制度文化建设属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中层文化建设,建设过程中,要从高校自身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目标出发,其体育文化制度建设要高度符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整体决策,综合学校各个方向、各个学科的发展特色,从高校自身角度出发制定符合高校可持续发展方向的体育规章制度,健全学校体育活动实施的行为准则,为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的建设目的是更好的服务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要以高校全体师生为本,管理责任分工明确,其奖惩机制与责任细化到个人,保证高校体育制度的人性化,满足不同素质的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第二,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是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与制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高校的基础设施以及配套设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要高度重视物质文化建设环节,科学布局,为学校师生创设一个舒适的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精心设计体育人文景观,优化高校体育人力资源,实现高校与社区之间的体育资源共享,提升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品位。第三,高校体育行为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行为文化建设主要从开放健身体育运动平台、参与经济体育运动、开展竞智性体育运动三个方面出发,系统的进行高校体育行为文化的建设。实践过程中,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力规范体育教学行活动,全面系统的传授学生必要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术,锻炼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思维,加强卫生保健知识的传授,增强学生的全面体育文化修养,积极开展与校内外合作的体育竞技活动与体育竞智活动,充分挖掘与发挥学生的潜在体育潜能,推进与宣传体育人文精神。第四,高校体育精神文化实施策略。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过程的重中之重。体育精神文化建设过程以健康体育文化为建设核心,积极开展相关竞技与竞智的体育活动,多元化发展校园体育文化,增强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与底蕴,灌输学生健康体育的体育文化理念,将体育文化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与校园学科建设相融合,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提供重要的导向作用,通过多层次、多方向的文化建设共同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实施方向

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紧随世界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发展步伐,体育文化建设逐步向国际化、民族化、科学化、系统化、人文化以及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第一,科学化、系统化的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体育文化建设的内在需求。高校体育文化是现代校园文化一种重要的文化形态,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科学精神的延续紧密相关,其深刻的体育内涵涵盖了大量、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促使高校体育文化建设逐步趋于科学化,系统化。第二,国际化、多元化的体育隐蔽课程体系建设,是高校体育文化发展的关键。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与国际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成为体育文化建设的必然趋势,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方向逐步实现向国际主流文化接轨,将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高度融合,借鉴国外先进的创新经验与研究成果,发展与高校自身办学特色想融合的体育文化。伴随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超越了对物质层次生活方式的追求,更加广泛的关注精神层次的生活内涵。高校学生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对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内涵体验俞来深刻,力求实现体育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学习人文精神价值,提升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意识,将体育隐蔽课程建设与课堂教育相结合,实现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第三,人文化、民族化的体育隐蔽课程建设,是体育文化大众化的可观需求。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建设的整个过程是体现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历程,蕴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重要的人文价值,承载着中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根植于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的优秀土壤,展现出具有强烈特色的民族风格与民族文化内涵。高校体育文化构建的文化软环境深刻的影响着高校学生精神层次与物质层次的生活内涵,提升了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高校学生优秀的学习品格,引导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

三、结论与建议

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发展的灵魂,校园隐蔽课程文化建设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中要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化、校园行为文化、校园物质文化以及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以高校全体师生为本,深化体育教学改革,全面规范高校师生的体育教学活动,强化学生具备团结合作的精神思维,锻炼学生坚忍不拔的学习品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与人生观。实践过程中,高校隐蔽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学科建设相融合,从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与办学方向出发,充分发挥出高校自身的立足优势,建设与社区人民体育资源共享平台,推动高校体育文化的建设,服务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姜鹏.高校体育隐性课程教学目标与控制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162-164.

[2]闫玉峰.我国高校体育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07):103-105.

[3]马卫东,张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3,(03):39-42.

[4]陈燕.高校体育文化节对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影响[J].内江科技,2013,(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