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42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地摊经济的趋势,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关键词:低碳经济;区域创新;区域学习;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倪外(1980-),男,湖北黄冈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发展模式、低碳经济。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项目编号:10ZD&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41071093。
一、问题提出
低碳经济研究源起气候、能源方面的研究,区域经济学视角的理论研究较为薄弱[1-3]]。独立分隔的节能减排、生态修复、环境保护本质仍然是“工业文明+节能减排”、“工业文明+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有效实现人地关系和谐与区域可持续发展[4]]。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区域发展目标由传统工业文明模式下经济利润最大化,转向社会成本最小化、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民生最优化等综合目标,传统的工业文明与外部治理结合的模式,转向于生态环境内部化的生态经济模式。
由于不同类型区域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任务、目标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欠发达地区工业开发强度低,拥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可以借助建设低碳经济发展的契机,实现落后地区的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发达地区工业发展水平高,自身经济实力较强,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体制机制优化、外部性内部化等途径寻求区域转型的新模式、新路径。目前,低碳经济发展在我国由理念层面转向实践层面,但我国低碳经济的理论认识尚存在不足[5-7]],急需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及其相应的低碳经济理论指导,从理论上厘清低碳经济的内涵,构建低碳经济理论体系,以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
二、低碳经济内涵的三维解析
低碳经济是区域在更高层次发展的实现模式,其目标是促进经济产业活动以更快、更科学的发展方式进行,实现区域可持续化发展,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多目标协调发展。低碳经济不是简单的区域碳排放水平的降低,而是区域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8-9]],低碳经济的本质内涵涉及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及国际低碳政治博弈。
低碳技术创新是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低碳经济及其建立其上的低碳社会形态发展的核心是相关的技术突破与创新:首先是与区域碳减排直接关联的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碳捕捉与封存技术等低碳技术的突破,通过能源技术和碳减排技术的创新,有效控制区域碳排放水平;其次是产业技术的创新,产业经济活动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快速发展中的新兴地区主要的碳排放源之一,以技术创新促进三次产业的发展,提高三次产业资源能源利用效率,提高产品经济效益,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率,转变支撑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再次是具有革命性的低碳技术的突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技术革命,建立新的产业体系,能够改变人类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基础。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区域发展由以经济增长为主,向经济、环境、生态、民生等多目标协调发展转变,区域经济发展由传统的以资源、能源等要素投入主导向着以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治理模式创新等创新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变,区际关系由传统的基于产业链分工合作的垂直式关系向基于创新合作的水平式关系转变。区域发展模式转型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通过区域学习、区域创新、区域合作机制,形成以区域创新体系为核心,创新驱动的新型发展模式。低碳指标与创新指标一起作为衡量区域新型发展模式的核心考核指标,是外在的直接表现形式。
低碳经济涉及未来全球经济、能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空间及相关权利与责任的确定,碳排放权的界定与划分延伸到以确定环境权益为表现形式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发展。国际低碳政治博弈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新型外部环境,低碳经济在国际政治治理框架下的实质是将环境问题政治化、全球化,并上升到法律层面,对国家经济竞争力具有巨大影响。发达国家主导并力图实现的国际碳减排路线图及其治理框架,实际上是将发展中国家纳入新的世界治理框架机制,维持其规则制定者的最大利益。因为,一方面,新技术革命背后隐含着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另一方面,“碳排放”经过法律建构以后,具有引发金融扩张的潜力,能使处于制定交易规则强势地位的发达国家重新主导世界发展框架机制。低碳经济是基于对全球气候变暖,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全球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再分配。
三、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
在低碳经济条件下,生态因子从传统的附属支撑要素或“负效应”,转为核心要素,转变了传统的区域发展要素结构,突出了生态因子,创新因子的重要性。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区域发展由资源要素投入主导向创新主导转变,区际关系随之发生改变。可持续化发展思想在区域的具体化、标准化,可量化的最新实践即基于低碳经济的区域发展模式创新。所以,低碳经济对区域发展模式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键词:低碳经济;煤炭物流;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煤炭作为我国的一项重要的能源资源,在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目前仍处于能源结构优化过程中,煤炭资源仍在能源使用结构中占有很大比例。然而,低碳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人们开始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煤炭物流也必须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改正,逐渐适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做贡献,最终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现阶段煤炭物流发展的背景环境――低碳经济
1.低碳经济的含义和意义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顺应自然发展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的产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所谓低碳经济,最本质来说,就是二氧化碳排放量较低并符合排放标准的一种生产模式。实现低碳经济主要通过优化能源利用结构,降低煤炭、石油等旧能源的使用比例,开发新能源,产品生产技术革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式来实现。低碳经济模式能够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防止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有利于保护环境、为人类提供健康优质的空气,有利于国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
2.煤炭物流介绍
煤炭物流是物流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煤炭物流贯穿于煤炭开采、配送、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之中,是将所有环节衔接起来的纽带。从最开始开采出的煤炭资源,直到完成加工面向市场的煤产品,这中间所有的变化都是由煤炭物流来完成的。煤炭至今仍是我国能源消耗中比例最大的一项,因此煤炭物流十分重要。分析煤炭物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是煤炭物流行业能够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低碳经济是煤炭物流发展的背景环境
上面对低碳经济和煤炭物流分别进行了详细介绍。低碳经济是当前追求的经济发展模式,煤炭物流业是与碳排放量息息相关的行业。煤炭物流的发展依赖于时代经济模式,并受到它的影响限制。也就是说低碳经济模式是煤炭物流业发展的背景环境。煤炭物流业在当前经济阶段中要想得到持续和发展,必须顺应低碳经济大潮,发现与低碳经济不相符合的现象和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来适应新的的发展趋势。
尤其是一些小的煤炭物流业,这类煤炭物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形式粗放,利润空间集中存在于规模数量方面。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小煤炭物流业如果不进行绿色变革、关注市场信息,很难继续发展下去。
二、煤炭物流运营过程存在问题分析
1.源头开采形式粗放,污染严重
煤炭物流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源头开采。在这个环节中存在形式粗放、污染严重您的问题。一些煤矿开采厂由于规模限制,资金技术限制,开采形式粗放。一方面体现在选择煤矿资源开采的地址不恰当。以山西这个煤炭资源大省为例,一些小的煤矿开采厂在开采前,没有进行合理的技术勘测,而是对某一煤炭资源模糊地带进行盲目开采,破坏了当地的优质土壤和大片的绿色植被,破坏自然环境,与低碳经济相违背。
另一方面体现在开采设备老旧,开采技术没有随时代更新。在煤炭开采时,陈旧的开采设备和开采技术大范围地破坏土地和山体,间接破坏了庄家和植被,阻碍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不能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在对开采后的煤炭进行洗选时,就近取水,将废水直接排放,容易造成当地的水污染。
2.物流配送方式不合理,成本较高
煤炭开采完成后,进入第二个环节,对煤炭进行物流配送,运输到煤炭加工的场所。在这个环节中存在配送方式不合理,导致配送成本高,主要体现在生态成本和货币成本两个方面,与低碳经济不相适应。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路途上车辆难免发生颠簸,煤炭碎渣和颗粒容易洒落在道路上、空气中,带来了空气污染,也增加了煤炭的生态成本。还有煤炭配送断断续续,独立性太高,缺乏配送之间的联系,配送整合度差,增加了煤炭配送环节中的货币成本。
3.煤炭物流与信息技术联系不强
现阶段大多数煤炭物流业仍然没有摆脱传统物流业的局限,物流信息化程度低,技术管理运用少。只有少部分大型企业使用了物流管理系统进行资源整合,更多的小公司仍然存在信息化程度低的困境,它们没有煤炭信息交流平台,无法在平台上获取整个市场的煤炭物流信息,也无法了解附近的煤炭物流状况。小的煤炭物流公司也没有能力进行自身的网站建设,无法将自身信息推广到消费市场,发展存在很大局限。信息渠道少,增加了煤炭物流的成本,浪费了运输资源,与低碳经济目标相违背。
4.煤炭物流法律制度不完善不严苛
科学完善的法律制度,是督促煤炭物流业抓紧改革,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措施。目前,煤炭物流业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力度不严苛。一些黑矿场、黑公司仍然存在。为了牟取更多的利润,这些不合法的矿场和公司背地里进行交易行为,不合格的开采、加工等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这些现象急待煤炭管理部门的整治。另外,制订完善煤炭法律制度,也有利于减少煤炭带来的各种污染。对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置,能够对社会上的其他煤炭公司给予警示作用。
三、煤炭物流新的发展趋势――顺应低碳经济大潮
1.运用新的开采设备和技术,减少煤炭开采带来的污染
首先,煤矿开采厂应当通过技术勘测发现适宜的煤炭开采地址,在不破坏周围适宜种植的土壤和大片绿色植被的前提下进行开采。其次,煤矿开采厂应当淘汰落后的技术和设备,引进新型的技术设备,并招聘一批技术人员,运用新的设备和技术开采煤矿。这样可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低开采过程中对大气的污染。
例如,山西某煤炭开采公司制订绿色开采战略,在开采中的具体环节中运用新技术和设备,降低了煤炭开采的污染。新开发出来的煤炭开采设备在开采工艺上抛弃了过去的粗糙工艺,变得更加细致,在开采的同时更加重视对土地和植被的保护。开采完成后,对破坏的地表进行沙土等内容的填充,防止地表下陷。还有在煤炭破碎、筛选、洗选等环节中,运用新的技术工艺,可以减少煤颗粒散落在空气中的量,减少煤炭开采对大气的污染。新技术可以将洗选后形成的脏水进行过滤和净化,然后在适宜的地址进行排放,解决了煤炭开采环节的水污染问题。
2.创新优化物流配送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在煤炭物流配送环节过程中,相关企业和公司应当提高创新能力,对传统的物流配送方式进行变革和创新,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打造一条绿色的物流配送供应链。绿色物流配送供应链与传统的物流供应链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输过程绿色化,降低生态成本。主要体现在使用能源消耗低的汽车进行煤炭运输,降低能源消耗。同时,新型汽车应自带洒水装置或除尘装置,达到车过无痕的效果,有利于地面清洁和空气清洁。还有运输汽车应在煤炭包装方面更加密实,采用厚帆布等进行覆盖,并用绳索、链条等将帆布与车身绑结实,防止煤渣散落造成大气污染。
二是配送方式多样化,降低货币成本。加强一定范围内的物流之间的联系,提高煤炭作业点的集中程度,争取用更少的物流完成更多的煤炭运送需求,提高运输资源利用率。
3.建立完善煤炭信息网络,与现代信息技术紧密结合
煤炭物流业应当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运用现代网络技术,打造专供煤炭物流业进行信息交流、共享的物流网络平台。各物流公司也可以进行自身的网站建设,将自己的信息推向市场。这样煤炭物流企业、其他煤炭物流企业、煤炭物流整体市场三者之间的联系加强,信息交换的速度加快,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4.建立健全煤炭物流法律制度,防止违法违规行为发生
人大应尽快完成煤炭物流相关法律的制订,政府部门和煤炭管理部门应尽快完成煤炭制度的建立健全。法律和制度的建立完善使得煤炭物流业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具体法律制度规定了煤炭开采、加工、配送、销售等环节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严格限制了煤炭环节的具体内容,有效的压制黑矿场和黑煤炭物流公司的非法交易环节,并对它们的违法行为给予严厉惩罚和刑事责任追究。煤炭行业需要严格遵循煤炭物流法律制度,有利于保护自然环境免于破坏,有利于减少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促使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低碳经济是顺应自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产物,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煤炭物流业作为在当今社会仍占重要部分的一个行业,需要顺应低碳经济的发展。现如今煤炭物流业仍存在开采环节污染环境、配送环节效率低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法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需要针对每项问题采取具体的解决措施,减少煤炭物流业带来的污染,提高煤炭配送效率,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法律制度建设,最终推动煤炭物流业与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性能发展方向。机械电子系统的高效能就是机械电子系统速度、精度和效率的统一。因此要在机械电子行业采用高速CPU芯片,RISC芯片,同时采取改善机床动态的有效措施,这样有利于机械电子系统的高速、高精确、高效的实现。(2)功能发展方向。机械电子系统可以使信息交流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和语言的表达方面,可以直接运用图形、图像、动画等信息,将可视化技术与虚拟环境技术相结合,进一步扩展应用领域,缩短产品设计周期,提高产品的科技蕴含量,降低成本。实行低碳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机械电子行业也不例外,所谓低碳经济,简而言之,就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准的经济增长模式,实质是能源的高度利用。从表面上看,似乎低碳经济与机械电子行业似乎没有太大联系,其实并非如此,低碳经济是所有行业的发展趋势,低碳经济与机械电子行业存在着众多关联,并且低碳经济在一定条件下或许会对机械电子行业起到制约的作用。
2低碳经济下我国机械电子行业的必由之路——绿色制造
绿色制造是面向环境的制造,当然作为能源消耗的的机械电子方面也要承担对环境大保护角色,也要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绿色制造是一项综合考虑环境和资源利用率的制造模式,目的是保证产品的性能和和用途的前提下加强环境的保护,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和有害产品的增加,节约能源与资源,实现机械电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制造,要求产品在设计和生产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从设计到包装再到报废处理等环节,要对生态的损害降至最低,同时也要实现资源利用率达到最高,使企业能够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传统的制造过程是从生产到流通,再从消费到废弃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直线型模式。绿色制造是封闭式的循环过程,产品从原材料选择到最终的生命终点这一过程,要实现产品在生命周期间对环境最小的负影响。
3实现机械电子行业最大化的低碳效果
3.1科技创新是机械电子行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机械电子行业尤其要考虑低碳的效果。传统的机械电子行业创新体系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和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应改变职能,激励企业科技创新。但是很多机械电子企业在科研方面投入的比重较小,导致企业的技术储备不足,缺乏科技软实力,技术发展成为机械电子行业实现低碳的一大障碍,因此要在机械电子行业实现低碳模式,要做到以下两点:(1)加大科研投入。资金是基础,科技是后盾,机械电子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技术更新非常迅速。这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这就对企业在资金分配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机械电子企业要在市场调研和财务分析基础之上,将资金投入科学研究上,这样有利于企业实现低碳模式,对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起着重要作用。(2)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机械电子产品对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所以,在培训过程中,要将低碳意识灌输到每个员工心灵深处。只有这样才能将低碳经济更好的推进。
3.2扶持中小机电企业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失地农民;安置补偿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129-02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开发区的不断涌现提高了全社会的经济能力,但随之而来的居民动迁,居民安置乃至于居民再就业成为了困扰经济发展的难题。土地与农民关系变得尤为敏感,对于农民本身而言,土地就代表收入和生活保障,土地的失去就意味着失去了收入,失去了财富,也失去了工作,同时由于长期的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使失地农民在城市化进程中融入城市生活困难,即便在形式上住进楼房,实现城市化,但是在生活收入上丧失了持续性经济来源,同时也变成了无职业者,这些都给我们的经济生活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一、失地农民安置问题的重要性
“自人类以来,有关土地归属和利用的种种制度设置和制度运行,便始终与社会安宁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与社稷的兴衰和人民的福祉息息相关。”[1]
在征地之前,农民拥有土地,既可以从事农业活动,也可以入城打工,哪怕无工可做,也可以再回到农村从事农业,所以说土地就像是农民手中的一份保险,起码可以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和经济来源。尤其对于知识技术水平有限,年龄偏老的农民来说,土地就是他们的养老保障,哪怕无法劳作,也可以将土地出租赚取租金。但是农民失去土地以后,他当不成农民了,而领到的那点补偿金,也当不成市民。既不是农民,又不是市民,那就会成流民[2]。据统计,在全国各地的土地上访案件中,有70%以上是因征地引发的,而且这种上访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组织性、对抗性和持久性[2]。
一般每征收一亩地就伴随1.5个农民失业。这意味着我国失地农民群体将从目前的4 000万剧增至2030年的1.1亿。有专家保守估计,这其中将有5 000万以上的人口处于既失地又失业的状态,而从动态看,这个数字最高可达8000万。农民失去土地就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丧失,这么庞大的数字绝对是我国社会稳定的巨大隐患[3]。
所以农民安置问题是我们开发建设,城市长足发展的根本之一,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稳定工作,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之一。
二、失地农民安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出现了分化,整体提高困难
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虽然得到相应的征地赔付款,但同时也丧失了主要收入来源,由原来的稳定农业收入变成了不稳定的经济收入。有出现了暴富后进行再投资的,也有出现了暴富后引起经济纠纷,部分人丧失了继续生活资金;而且由于失地后的城市化生活,生活成本提高,例如所有的土地动迁款,除去部分的购买房屋外,由于缺少了稳定的经济来源,而且对于一些年龄大的失地农民来讲,由于年龄偏大,谋生技术较少,就业就显得十分困难,就有可能造成生活水平下降乃至困难。
2.失地农民重新再就业困难
土地除了是农民的收入来源外,也是谋生的技术,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基本上除了原来的农业技术,没有其他的谋生技术,虽然有政府主导的职业培训机构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学习,但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合格率较低,录取率较低,就业百分比低,失地农民由于文化水平的原因而使技术提升困难,在企业的优胜劣汰机制下,淘汰率较高,很快又面临失业。
3.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不完全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与现实生活水平有差异,重新再就业,在谋生的失地农民基本上很少有参加社会保障体系,导致失地农民老无所依,老无所养。“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不均衡,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组成部分上,五保供养制度历史悠久、相对规范,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等制度刚建立不久,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农民工社会保险等制度建设正在逐步推进中,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处于试点起步阶段。二是在区域发展上统筹不够,东、中、西部的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差距较大。三是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明显滞后,农村社会福利设施严重匮乏。
三、我国的失地农民安置工作的不足与完善
(一)失地农民安置工作的不足
1.安置措施缺乏实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就业安置显得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因为随着企业性质的变化和就业安排的变化,政府在安置失地农民进企业的事情上没有了主导权,变成了企业择优录取,失地农民由于先天的知识技术水平有限,无法适应经济的发展,所以随后又产生了货币安置政策,最低生活保障安置政策等方式,货币安置政策虽然在经济上一次性解决了失地农民的问题,但是随之的花销,投资等行为,常常无法保障失地农民的长期生活保证,同时最低生活保障方式,由于教育等其他支出,可能无法保证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跟随经济的发展。
2.就业保障措施不完整
失地农民失去土地后,为了生活水平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再就业,获得新的经济收入是生活水平不降低的基本保证。对于失地农民来说,重新选择一种经营方式,由原来的自给自足,自由生活变成非农身份,受到企业各种条件约束进行工作,是一个跨越式的发展,我国的城乡统筹不统一,没有一个完善的就业培训机制,没有保障的就业政策措施,对于部分失地农民来说,再就业就尤为困难。
3.社会统筹保障制度不完善
对于中老年人来讲,如果土地被征用,那么重新择业或者重新创业难度就会很大。原来的农业生活对于他们来讲,既是生活来源也是职业能力,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满足自己的生活基本需要。如果土地被征用,那么他们陷入的境地就是失地又失业了,如果没有相应的养老保障,那么生活就没有了保证。不仅如此,哪怕是对重新择业的失地农民来讲,从事的大多数是临时性的职业,很容易就受到波及导致再次失业,而且就业也没有基本的社会和医疗保险,一是年龄不允许缴纳,年限不够,一个是企业的保险福利也很重要。
(二)解决失地农民安置的完善建议
1.完善土地补偿制度,保障失地农民依法获得补偿
征地补偿是征地问题的核心,也是征地制度改革的难点。征地补偿费要在确认农民集体土地财产权利的基础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确定。
征地补偿除了要考虑土地被征收前的价值之外,还应考虑土地的区位、土地市场供求状况、当地经济发展状况及政府的宏观政策等因素[3]。对于征收补偿标准,首先要确定合理的补偿标准,第二确定合理补偿范围。第三补偿安置标准公开透明化,给予失地农民的参与权和知情权。
2.建立健全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失地农民的保障体系也应该是一个全面覆盖的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涵盖很多方面,包括养老统筹,医疗统筹等等,首先养老统筹要体现在最低生活保障真正和城市接轨,要真正实现最低生活标准随着经济水平,物价等因素上涨而上涨。如在失地农民安置中医疗保障方面,建议应该加快实现城乡医保统筹,这一切的前提都需要经济基础作后盾,为此大力发展经济,积极完善社会事业是我们建立各项保障制度的基础。
3.加强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地区经济和民生发展水平
地区发展水平、经济水平直接决定了这个地区的民生保障工作。因此在地区工业选择方面就应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并侧重于引进促进地区发展,增加地区税收收入,吸纳就业人口多,工业发展污染小,企业信誉良好并具有产业带动作用的企业。大连长兴岛作为新的开发区,重视经济发展。原长兴岛地区人口4.1万人,其中动迁安置的有1.2万人左右,为此应该扩大经济发展,增强地区财政能力,从而提高社会保障能力。扩大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需要扩大招商引资工作,为地区的社会民生工作提供有力的经济保障。
4.建立失地农民职业培训制度,提高失地农民自我创业能力
采取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总体水平。针对不同的失地农民群体开展不同的职业技能培训,拓宽就业途径。加大失地农民再创业的扶持力度,提供一系列的便民惠民政策,提供相应的法律培训和援助,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小规模创业。同时还要重视各种社会团体在职业培训中的重要作用。事实证明,特别是在那些工业化速度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代表国内民众利益的各种团体正变得越来越活跃[4]。所以,需重视这方面在提高失地农民自我创业能力上的作用。
5.借鉴国外先进经验,设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
为减低失地农民面临的风险,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各国普遍设立了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许多国家法律上规定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基金。根据国际经验,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保障基金一般交由私营机构而非政府机构经营管理,且由多家经营而非独家垄断。同时非常重视失地农民保障基金的监管,这一点值得我国借鉴。
四、结语
在工业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变成了弱势群体,虽然短时期看失地农民得到了一大笔补偿金或者一定的最低生活保障,但是他们没有工人的稳定工作,长远的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所以他们在失去土地后就被排斥在了土地为工业增长带来的利益之外。长此以往,势必会造成不稳定,为经济发展带来隐患。我们必须看到农民失地补偿的长期性。德沃金曾指出:经济效益是一种集体性的目标,它要求分配机会和自由,以便实现某种逐步实现积累的经济效益[5]。经济开发区是改革的先锋,为此,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征地补偿方式,对失地农民进行合理安置,从而更快地加快工业发展,享受工业发展为整个社会带来的福祉,实现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卫国.中国土地权利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1.
[2]童星,林闽钢.中国农村社会保障[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02.
[3]茆荣华.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84.
[4]Peter Drahos. Developing Counties and 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Standard-Settling,Journal of World Intellectual Pro-
【关键词】 低碳经济 问题 绿色规划
进入21世纪后,人们普遍意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行列。为了早日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提倡发展低碳经济。而在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脉络中,对工业园进行合理“绿色”的规划,成为重要一环。
1 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主要的特点是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它的主要目标是应对当前的气候变化、保证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低碳经济的突出特点是经济性、目标性、技术性。其中,技术性是低碳经济的主要实现途径。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建立自然和谐的社会、能够加快实现生态环境、更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工业园的“绿色”规划
“绿色”规划中的“绿色”,主要是与生态环境相关的事物。近几年来,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遭受严重的破坏。气候逐渐变暖、臭氧层被破坏、酸雨、赤潮等自然状况发生巨大变化,与此同时,洪涝、干旱灾害频发,海啸地震不断,水资源和能源资源缺乏、土地流失严重。所有这间接或者直接影响可持续生存的环境状况,为人类敲响了警钟。更多的国家开始关注生态问题,这些波及到了工业中,工业园的“绿色”就应运而生。
工业园的“绿色”规划所秉承的主要思想就是生态、绿色。它主要是坚持经济发展为中心,环境保护为根本,依靠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科学设备,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进行的工业园规划。对工业园进行“绿色”规划,可以在不过度损害子孙后代资源能源的情况下,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3 中国工业园区的问题
3.1 工业园区的发展规划缺乏长远的考虑
中国很多工业园区,在开发之初,并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论证和规划,更没有考虑园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园区内产业结构相当不合理,产业链不完整,以劳动密集型的低层次产业占据着主要地位,有的园区内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等功能分布混乱。这些问题导致工业园区内土地浪费严重、竞争力极差、园内治安较差,员工生活质量不高。
3.2 工业园区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中国现在的管理架构主要分为两种,即政企合一模式和政企分离模式。政企合一的模式在园区管理后期往往会限制工业园的发展。而政企分离的模式在园区管理前期往往会造成企业效率低、进度慢等问题。在一些工业园区中,甚至出现了管理的重叠,给企业和住户带来不便。
3.3 工业园区内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中国很多工业园区中,因为第一二产业比例较大,而第三产业和一些技术密集型产业分布较少,而导致了众多环境问题。这些污染主要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主要集中在一些高能耗、低技术的工业中。有时在公路上能够清晰地看到高架炉排放出来的滚滚浓烟。水污染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一个是部分工业排放的废水,这些废水没有经过处理加工,就被放入工业园的渠道中,造成严重污染。另一个是住宅区的水污染,这些都是由于下水道的设计和管理不合理等造成的,严重的甚至影响了整个自来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噪音污染主要是指工业噪音,有的企业为了赶进度,昼夜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生产,机器和马达发出的巨大声响,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听力。工业园区的环境污染还有很多,这也是国家为什么提倡绿色工业园的原因。
当然,当前中国工业园区中的问题远远不止这些,可是足以说明中国工业园区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对工业园进行“绿色”规划已经刻不容缓。
4 低碳工业园区的“绿色”规划
4.1 发展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模式,它将资源生产的整个过程融为一体,利用物质新陈代谢和再生的原理,形成的一种新型经济产业链。循环经济的主要特点是能源的低消耗、低排放、循环利用等。它的主要目标就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合理开采能源。循环利用能源,使社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不同于传统的“高消耗、低利用、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
我们已经了解到中国工业园因为采用传统的经济模式,造成众多问题。那么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传统工业园向低碳经济园的转型就成为当务之急。
传统工业园在进行转型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发展循环经济的观念,关闭一些能耗大、资源利用率低、污染大的企业,采用新技术帮助园内其他企业完成转型。同时,园区的管理者要对高新科技企业以及新能源企业实行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低碳企业入驻。其次,治理污染,限制排污量,实行节能减排的政策。最后还要招聘专业的管理人才,完善园区各方面的管理。
传统工业园向低碳工业园的转型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但是有利于工业园的可持续发展。与传统工业园相比,低碳工业园首先要在规划中实现低碳。
中国的低碳工业园在进行规划时,循环经济模式就是首选。工业园区的规划者要将目光锁定在一些低碳环保产业中,在生产过程中,要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绿色低碳的号召,严格控制各种污染、废气、固体废弃物等的排放,对于超标严重的企业进行惩罚,并帮助其治理。与此同时,要注重新能源的生产、新型装备的制造、新型材料的开发等等,利用各种高端技术,减少园区污染。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园区的环境,使人与企业、生态和谐相处。
4.2 合理规划园区的各种系统
一般工业园区的系统主要有:道路系统、物流系统、照明系统、地下水道系统、供热系统等等。
交通道路系统一般有辐射状、网状等等,每一个工业园所在位置的地势、植被、地质等情况都有所不同,工业园的交通道路系统也不尽相同。低碳工业园区在规划时,要依据地势规划,这样能够保证积水的及时流出,同时也可以节省道路修建的成本。同时,要注意保护好植被,防止水土流失。还要探测好地址,尽量不在地质疏松的地区修建道路。除此之外,在规划道路时,应该注意园区道路与园外道路交通的连接性,这样能够方便工业园内的人们外出。
工业区是各种大型货物的集散地,低碳工业区在进行物流系统规划时,不应该规划在园中心或者人口较多的地方,一般都规划在园区,或者距离高速路口、货运站较近的地方,这样既能够保证园区交通通畅,也方便货物的运出或运进。
照明系统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传统的照明系统,比如老式的路灯,最低耗电量每小时大约0.15度。由于工业园区的电力本身就有限,这样的耗电量使得园区电力更加紧张。所以低碳工业园区要尽量选择LED节能灯或者光能灯、风能灯,这样可以使整个园区的耗电量能够降低3倍,既能够节省园区的电力,又有利于新能源的开发。
地下水道系统在整个园区规划中有尤为重要,很多工业园区由于地下水道设计的不合理,使得整个园区内散发各种难闻的气味,有的甚至是卫生间的味道,整个园区内环境质量相当差。所以在进行地下水道的规划时,一定要准确测量、精确计算、安全施工,保证园区的地下水道系统的正常运行。
园区供热系统多数采取集中供暖的形式,存在着管网的热损耗,对资源是一种浪费。而且传统的集中供热采暖方式,受到供热时间的限制,不能随着环境的温度变化来调整供热时间,不但给用户造成了不便,而且对能源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因此,要大力引进先进设备,推广新型节能材料和节能技术,应用到园区的集中供暖领域,从而使得远程调控更为方便,温度调节更加精准,对于节能减排起到重要的作用。
4.3 处理好废物、废气的终点环节
在工业园区的能源经过多重利用之后,最终会排放出二氧化碳和废物,这些便是低碳中的“碳”成分。在低碳工业园区的规划过程中,处理好这些“碳”是整个工业园的真正意义所在。
众所周知,树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所以,一般情况下,工业园都会选择用树林来处理这些碳。在选择树林位置时,规划者要仔细测量、观察所在地的地域、气候、风向等自然因素,保证树林的位置正好能够吸收大多数的碳化物。在选择所要种植的树种时,要结合好更多的自然因素,同时要注意与周围的植被和生态系统相适应,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种植,保证质量的同时,还要选用不需大量浇灌且容易存活的树木,进一步节约水资源。
在处理废物时,规划者要制定严格详细的划分标准,对于不会产生污染的废物进行掩埋,并在掩埋区域内消毒。对会有污染的废物一般会采用火化方法,然而这种方法要慎用。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能够使整个工业园的碳排放量达到最低。
4.4 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低碳”
工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传统的工业园由于成本资金的限制,基础设施的选用和建设多高碳。这些基础设施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危害着人们的健康,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
低碳工业园区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应该选用碳含量较低的新材料或者高科技的材料。这些材料在加工处理的过程中,技术要求水平高,质量也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可以保证使用年限,也安全健康。
4.5 积极鼓励倡导企业进行节能减排
在当下能源紧张的局面下,节能减排任务重而紧迫。工业园区的企业作为节能减排的中坚力量,要积极加入节能减排的行列,担当起社会责任。
首先,园区企业要积极采取引进先进技术,例如企业的工业用水采用净水设备后,可以直接浇灌草坪、树木,不但降低了污染,而且节约了水资源.。
其次,低碳工业园区的企业要及时对企业内部的设备进行修理完善,保证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不会造成污染。同时,淘汰陈旧的设备,积极更新换代,这样才能够避免因设备问题而导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
最后,企业要制定严格的节能减排措施,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方面的规章制度,还要制定相关的惩罚和奖励措施,保证企业内部做到节能减排最大化。
除此之外,园区规划者应该充分考虑人的主动性。对于园内的工作人员和居住人员进行引导,或者采用一些手段,比如超市不得准备塑料袋,促使人们用布袋或者可以循环利用的盛物袋买东西;也可以减少一次性筷子和一次性茶杯的使用,节省资源。通过这些方法,能够帮助人们过低碳的生活,也能够促进工业园的“绿色”进程。
在低碳经济时代,对工业园进行“绿色”规划,既能够保证整个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又能够使我国早日实现节能减排的指标,从而促进整个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的和谐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断裂点理论
断裂点理论是关于城市或区域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城市的吸引范围是由城市的规模和相邻城市间的距离决定的,相邻两城市吸引力达到的平衡点即为断裂点。故两个城市影响区域的分界点(即断裂点)可以通过建立公式计算得出。
2.边界城市与内地城市相互影响分析
按照最大———最小规范化进行数据变换,得出临汾市17个城市的中心性强度值。利用公路里程数计算位于省际边界地区的永和、大宁、吉县、乡宁与位于内地地区的古县、安泽、浮山七个城市各城市间的距离及各城市距断裂点的距离。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可以看出,位于内地的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要高于位于边界的城市。
边界城市与内地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边界地区城市与内地地区城市之间的发展差异十分明显。
(一)收入水平差异
位于内地城市的收入水平整体要高于边界城市。除了乡宁在7个城市中排名第二,其余边界城市永和、大宁、吉县的地区生产总值大大低于内城市古县、安泽、浮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几项位于最后三位的也都是永和、大宁、吉县,排于前列的边界城市只有乡宁。
(二)产业比重差异
临汾市边界城市位于吕梁山脉尾端,地形崎岖,交通不便,阻碍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比重过大,导致了边界城市经济的发展落后。
(三)第三产业水平差异
永和、大宁、吉县综合发展实力水平低,排在后三位,但第三产业水平却不低。第三产业比重与第二产业比重大致成反比关系,第三产业比重与其增长率大致成正比。临汾市7个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主要由第二产业水平决定。总体来说,内地城市优势要远远优于边界城市。
边界城市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交通网,改善交通落后状况
临汾边界城市位于临汾西部,属吕梁山脉南端,县内沟壑纵横,梁峁交错。西靠黄河,与陕西的连接只有一条国道经过,境内没有一条铁路与高速通过,交通落后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要致富,先修路”。山西省十二五规划中“三纵十一横”高速公路建设与临汾有关的有,西纵—右玉杀虎口-芮城风陵渡,贯穿临汾边界四城市;第八横—黎城下浣-永和永和关;第九横—黎城下浣-吉县七郎窝,贯穿永和、吉县与陕西相连。这些高速公路的建设为临汾边界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机遇。边界城市要抓住机遇,将当地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二)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
临汾西部边界城市除乡宁外,永和、大宁、吉县能源资源缺乏,第二产业水平低,而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导致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与内地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要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利用当地农业优势发展农产品加工工业,增加产业链,逐渐从低端向高端转化。边界城市旅游资源发达,拥有吉县壶口瀑布、乡宁云丘山等等一大批自然人文遗产。边界城市第三产业水平占总GDP的比重不低,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发旅游资源,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使第三产业成为当地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完善信息网络,加强区域经济协作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时代,高速地运作才能获得经济的效益。加强边界城市的对外联系与区域合作,发挥地方特色,才能将本地的独特优势转化为巨大的经济效益。吉县苹果、大宁木枣作为山西乃至全国的有名的产品,要加大宣传,进一步提高知名度。边界效应既存在劣势,同时也蕴含着机遇,利用同周边区域的共同优势打造大区域优势,可以促进相互之间的发展。
(四)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植
对边界城市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政府政策支持。省际边界的划分,使得边界县市成为城市的边缘,容易被忽略,两省之间的恶性竞争也影响到边界城市的发展。只有依托政府政策的扶植,两省共同发展才能真正发挥优势,促进省际边界城市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途径
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动力,是关系到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一、民族地区转变工业发展方式的必要性
1.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和资源开发,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必然导致资源消耗高、产业链条短、技术层次低、工业生产方式粗放、经济效益差等结果。上述因素已经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只有改变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方式,以新技术、新工艺代替传统的、落后的生产技术,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
民族地区发展水平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相比较仍然有较大的差距,是制约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瓶颈”,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难点。因此,首先,应从资金、技术、人才、管理、资源开发和利用等方面,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支持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其次,民族地区必须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具体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针与政策;第三,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扶持下,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比较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逐步缩小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差距。
3.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
民族地区工业化水平起点低,财政收入总量小,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可持续发展面临重大挑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结合当地自然资源,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是解决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民族地区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个中心,在党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以创新驱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发展迎接未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更加关注民族地区的民生和社会事业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民族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困难
1.经济发展方式主要依赖于外来投资和资源开发
受自然、资金、技术、人才等因素的影响,民族地区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依赖于外来投资和当地资源的开发来支撑,根据资料显示,民族地区投资率不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0%,而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投资率偏高,一方面说明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投资和资源开发来驱动,另一方面说明工业生产技术不发达,生产工艺落后,高耗能、高排放问题较为突出。然而,这种传统落后的工业生产方式,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加剧了资源的消耗,给环境保护造成巨大负担。见表1。
2.产业结构亟需升级
在产业结构中民族地区原材料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十一五”期间,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原材料产业实现增加值为348.03亿元,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0.789倍,原材料工业增加值是全部制造业的0.87倍,石油天然气、电力、盐湖化工三大资源型产业和有色金属、冶金、水泥三大高耗能产业增加值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0.8154倍。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比例为6.9:93.1。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是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0.038倍。在2008年金融危机条件下,生产技术落后,产业链条短、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等弊端凸现。因此,产业结构亟待调整、生产技术亟需升级,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
3.完成工业节能降耗任务艰巨
2010年青海民族地区工业增加值每万元能耗为3.24吨标准煤,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每万元2.19吨标准煤,在重点行业中,金属冶炼工业增加值每万元能耗为5.96吨标准煤,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单位增加值每万元能耗为6.18吨标准煤。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要完成国家规定的节能减排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引进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一批老工艺、老技术,是实现产业更新换代的唯一途径。同时加大新兴产业发展的投入力度,降低生产成本,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经济效益。
4.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国际经验表明,技术创新费用占GDP的比重低于1%的国家,仍然是处于技术引进与技术应用层次,技术创新费用占GDP的比重达到1.5%左右中等发达国家一般具有较强的引进、吸收、创新能力。2010年青海民族地区技术创新经费为全省的0.32%,与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并且低于全国1.2%的比重。与此同时,产学研的创新体制尚未完善,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的科研队伍和较高技术水平的工人队伍尚未形成。这些因素已经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在这种条件下也难以支撑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由资源开发型、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三、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途径
随着区域合作的深入推进,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民族地区比较优势等有利因素,决定了民族地区完全能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区域合作是推进经济发展的动力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往往受到环境、资源、市场、资金、人才、技术、项目等要素的制约。在全球经济和区域经济不断融合的大背景下,民族地区可通过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多种生产要素,比如资金、技术、人才等来发展经济。民族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水平起点低、市场机制不健全、科学技术发展相对落后,但完全可以借助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两个翅膀,来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把国际和国内的先进技术、资金、管理经验及地区的资源优势整合起来,不断推进技术进步、提升市场开拓能力,打造产业承接基地、资源供给基地、技术开发应用基地,促进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
2.发挥比较优势是加快经济发展的前提
民族地区比较优势为民族地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巨大推力。比较优势主要是通过主动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竞争,充分利用丰富资源,换取资金和技术,从而实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所以,民族地区一定要发挥好比较优势,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全面引进发达地区的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高起点发展新兴产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同时还要积极培育地区特色产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
3.培育新兴产业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关键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发展先机、引领未来的基石。民族地区必须牢牢把握世界产业发展新动向,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民族地区未来发展的一个战略方向,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地区竞争力的一个战略支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政策,因地制宜可率先发展文化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旅游业。同时,也要积极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和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
4.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经济发展机遇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重要原因是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要把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作为地区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技术,壮大地区特色产业优势,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低、发展效益好、有地方特色的工业化新路子。另外要做好顶层设计规划,进行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促进大城市和中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
5.循环经济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全屏障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民族地区的最大财富,也是最大优势之一。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建设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有较为深刻的教训。当前,一些民族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推广节能降耗技术、深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生态文明工程建设已成当务之急,打造秀美山川,有地区特色的产业群,为构筑全国生态安全屏障作出自己的贡献。
6.科技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保证
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是长期制约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要进一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解决好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对关键技术实行科技攻关。与此同时,要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在积极构筑人才优势同时、还要全面落实国家对民族地区人才支持计划,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四、结论
在正确认识民族地区经济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客观性的基础上,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加快民族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青海民族特色旅游业,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提高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发挥税收调节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工作,促进民族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孟赤兵.循环经济要览[M].北京: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
[2]孙发平,张伟.青海转变发展方式[M].青海人民族出版社,2008.
[3]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关键词:低碳经济;区域经济;路径选择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是全球生态、经济、政治利益的整合,已上升到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高度。目前,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同时,节能减排在区域经济发展与转型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经济开发要以保护自然生态为前提,区域发展要以环境的可容量为基础。因此,根据区域实际,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对于推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个国家都提出了自己的减排目标,在节能减排过程中,区域行动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能源利用水平及能源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各区域的能源消耗、碳排放也显示出不同的区域特点,基于区域层面来探索低碳经济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我国正处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时期,受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制约,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结合区域情况,改变经济增长结构,减少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促进区域经济持续高效发展。低碳经济的发展依赖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低碳技术创新的支撑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扶持。要实现低碳经济在区域中的发展,必须要做到:以科学合理的规划为指导,加强相应立法工作;发展低碳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引导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改善能源结构,提升固碳、减碳能力,加快区域经济向低碳模式转变。
二、区域低碳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仍不理想
区域经济中仍存在一产过重、二产脆弱、三产滞后现象,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化工业主导阶段,能源消耗处于上升期,碳排放强度高。高能耗的工业特别是重化工业比重偏高,低能耗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比重偏低。其中,电力热力、金属、化工、采掘以及非金属行业是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
从区域情况来看,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重工业基地,东北重工业几乎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该地区的煤炭、石油的大规模开采也是其重工业发展的基础。中部地区工业化是为了适应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钢铁等基础原材料的需求,国家进一步加强了中部地带的资源开发和基础产业的发展,中国生产力布局主要集中在东中部两块地区,沿海地区在加强能源、钢铁、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汽车、造船等重工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了电子、家电、通信等新的工业部门和行业,在出口工业品的生产方面有了大幅度的增加。而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中部地区作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腹地的属性和以高能耗为主的产业结构特征导致了其二氧化碳排放量相对较高,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区域之一。
(二)能源利用效率低
当前,我国能源资源结构表现为“富煤、缺油、少气”,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难以改变。因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较高,致使经济发展中“高碳”特征非常明显。
由于我国各区域之间的资源分布、经济发展不均衡,各地区碳排放的差异较大。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耗即能源强度,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之一。能源强度的变化直接影响该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能源消费强度来看,我国不同省区能源强度差异较大。能源强度排在前三位的均处于西部地区,分别是宁夏、贵州和青海;能源强度低、能源利用效率较高的则分别是北京、浙江、广东省均处于东部地区。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能源利用效率越高、能源消费强度越低,同时单位GDP碳排放量越小。因此,能源强度较高的地区应该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关注能源的利用效率问题,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节能技术的应用等手段降低能源消耗、减缓二氧化碳的排放。
(三)技术创新步伐缓慢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我国东部地区基础创新实力雄厚,科技、人才资源较有优势,而其他三个地区与东部相比创新能力较弱。重点是能源开发利用,第二产业等领域技术更新缓慢,产能落后,使得整个产业体系薄弱,加上传统落后工艺在重点行业领域比重较高,落后工艺技术的大量存在和先进技术的严重缺失,使得未来几十年内,基础建设以及工业生产将维持高排放的特点,这也加大了减排压力,增加了低碳模式的实现成本,因此,发展低碳经济对技术创新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
(四)政策法规尚不完善
《可再生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煤炭法》、《电力法》、《节约能源法》、《清洁生产促进法》等一系列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与低碳经济需要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保证了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但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并不完善,同时现有的立法规定不够详细,缺乏足够的操作性,加之由于中央到地方政策执行链条过长,执行效果不易控制,因而导致执行效果不佳。
三、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路径与策略
(一)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产业体系
第一,发展低碳农业,转变发展方式,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因地制宜,优化区域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促进工业低碳化,根据区域发展实际,发展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并拉长产业链,加快构造节能环保型产业体系。东部地区应侧重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运用新兴技术进行传统产业改造,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不断降低经济发展的能耗水平,切实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电力、热力以及采掘、化工、金属冶炼、非金属制造等重工业行业要重点治理,限制高碳产业准入,积极发展低碳产业。
第三,积极发展服务业。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可以卓有成效地拉动国内多数欠发达地区实现城市经济跨越式发展。从不同侧面去分析,低碳经济既是产业机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标准。通过服务业的战略发展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思路,也可以从一定层面缓解了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工业化前期工业增长与排放正相关的矛盾。
第四,构建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产业体系包括火电减排、新能源汽车、节能建筑、工业节能与减排、循环经济、资源回收、环保设备、节能材料等等。
(二)推进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第一,源头控制。推进节能减排重要的就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因此,要改善能源的供应结构,减少煤炭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从源头上解决能源环境问题。在消费前对煤炭进行低碳化和无碳化处理,减少燃烧过程中碳的排放。 第二,过程控制。即在生产消费过程中,利用一系列技术手段,如引进先进技术、更新和改造落后生产工具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达到高效能、低排放的目的。
第三,事后控制。捕获、封存和积极利用排放的碳元素,即开发以降低大气中碳含量为根本特征的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及利用技术,以及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等。同时,还要大量植树造林,增加碳汇。
(三)加快低碳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
低碳技术创新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技术引进;二是自主研发。技术研发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例如,高效能源利用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都需要很长的研发周期。因此,技术转让是目前发展低碳产业更适宜的方式。目前,国际社会为促进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研究、开发、示范推广而订立了国际技术协议,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或者实施技术管制和激励,达到温室气体减排的最终目标。各区域应立足自身情况,积极引进各种关键低碳技术,如大力创新用煤工艺、采用洁净煤技术,具体包括加大清洁开采及原煤入洗比重,减少原煤输出和直接燃烧;加快煤炭高效转化技术开发,如煤基多联产、先进燃烧、低碳产品合成等技术,降低煤炭消费强度,减少转化过程中的污染排放;加大煤炭及煤基产品消费环节污染物排放控制与治理技术的研发,如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和储存,实现煤炭及煤基产品的清洁化利用;加快发展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煤层气的开发及利用等技术。
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应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增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低碳技术研发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低碳技术落后的现状。
(四)制定完善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
为保障低碳经济在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以及技术创新上的实现,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撑。
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限制高碳产业准入,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在能源效率上,要加强包括《可再生能源法》在内的各种法律法规的实施,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可再生能源总体规划及风能、太阳能、地热能等专项规划,完善“配额制”和“固定电价”等相关政策制度,以求改善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状况,加强可再生能源的供应。
在技术创新上,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引进政策,同时政府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制度上加大支持力度,如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发和设备生产等给予税收优惠支持,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鼓励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利用财政转移支付、减免税收等有效手段加强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前沿技术的研发与创新,抢占科技制高点,在节能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碳捕集和封存、清洁汽车等低碳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促进具有低碳经济特征的新兴产业群的发展,并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四、结论
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主要是结合区域特色和发展战略,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各行业规范与标准,加快低碳技术创新,积极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应积极开展区域低碳经济建设,以保证区域经济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桂文.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J].中国农学通报,2010(14).
2、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3、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
4、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3).
5、刘红光等.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CO2减排效果分析——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3).
关键词:低碳经济;国际经验;中国发展
一、低碳经济的兴起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态系统退化等大量事实表明,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将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气候变暖已经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今天,选择的走向“低碳经济”俨然已经成为必然的道路。
低碳经济是近几年提出的概念,表面看来主要是为了控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其实质是要求人们活动行为的低投入、优投入、低污染、低排放、高产出,以实现经济、环境、社会三效益的统一,以及人类社会系统、科学技术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它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经济而言的,这里的高碳经济是一种没有约束的碳排放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其次,低碳经济是相对于新能源而言的,新能源是基于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最后,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人为碳通量而言的,是一种为解决人为碳通量增加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而实施的人类自救行为。
二、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最早源于2003年英国政府的能源白皮书《我们的未来――创造低碳经济》。英国提出了“低碳经济”,希望发展其他清洁能源以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改变对能源进口的高度依赖的状况,改善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作为低碳经济的倡导者,英国在低碳经济道路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为了保证低碳经济的顺利推广,英国政府主要推出了两种政策手段:其一是气候变化税,该税的征收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能源效率和促进节能投资,并非为了扩大税源,筹措财政资金。另一种政策是可再生能源配额政策,即所有注册的电力供应商都制约于一定的可再生能源法定配额:生产的电力中有一定比例是来自于可再生能源,配额是逐年增加的。这些措施的实施,更加有利于英国低碳经济之路的发展。
日本在发展低碳经济领域也做出各种尝试,重视能源利用的多元化和能源的利用率,以缓解国内能源资源匮乏的现状。如投入巨资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清洁汽车技术。此外,日本还注重通过法律法规、宏观规划、管理创新等措施,鼓励和推动节能降耗,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如《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等法律的颁布实施,为低碳经济的有效推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证。同时,日本还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节能规划的有效制定,这为停止或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提供了标准。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发达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已经形成了自身的特征,可以为我国的发展提供借鉴,例如有明确的环保目标和完善的管理体系;发展低碳经济的方式灵活多样,政府采取经济、法律、教育等各种各样的手段来促进发展,例如日本就采取了宏观政策管理和法律法规相结合的方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再如,一些国家加拿大,瑞典等都加大了投资力度,重视相关的技术的研发,以便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在现阶段,如何找到适合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是我国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根据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结合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注意从法律、技术、制度方面着手,同时要加强教育宣传。
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规,借以对企业的行为进行引导,而当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低碳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更多的是一些与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有关的法律条文。因此,制定完善与低碳经济直接相关的法律,不仅可以引导企业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而且还能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其次,政府应该制定一定的激励政策,并且着力于完善相关的制度,以确保激励政策的落实。例如,对于积极采取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企业,可以给予一定的鼓励,例如补贴,起到示范效应,以便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
【摘 要】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穿城而过的河流附属带状绿地得到了城市管理者的重视,本文结合沂河滨河绿地改造项目,运用低碳技术,从绿地性质、与城市的关系、尊重场地、文化的引入等方面提出该类型绿地的景观设计方法。同时分析沂河在保护与开发启动区块规划在尊重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分析沂河的风景资源、变迁历史和地域特征,从资源保护、低碳生态设计出发,充分汲取规划地域内的积极信息,创作出属于沂河驳岸的生态长廊,营造美的、实用而富有环境伦理的“绿色景观”。
【关键词】低碳景观;城市水景;沂河;景观恢复再生;生态驳岸
About low carbon ecological landscape design in the urban water-front exploration
――YiHe in linyi landscape restoration of design as an example
Li Wei,Li Ning
(Qingdao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Architecture Qingdao Shandong 266033)
【Abstract】Along with the urban development, The urban management starts to take attation to rivers attached belt-shaped green space in the city. This article unified the Yihe River Bin River green space innovation project, use low-carbon technology, from the aspect of green space nature, the urban relations, respected location, cultural aspects and so on, which introduce to propose this type green space landscape design method. Simultaneously analyzes the protection of Yihe River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tart sub-area plan in history and in the present situation foundation, analyzes the Yihe River's scenery resources, the vicissitude history and the region characteristic through the research, derives fully plans from the resources conservation, the low-carbon ecology design embarks in the region positive information, creates ecology corridor which belongs to the Yihe River waterfront construction and create beautiful and practical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green landscape".
【Key words】The low-carbon landscape;The urban water scene;Yihe River;Regeneration of the landscape;The ecology waterfront construction
1. 前言
我们都知道,在几千年的人类文明进化史中,河流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一些滨河而居的村落随着商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了一个个庞大的城市。穿越城市的河流有很多已经不再仅仅扮演资源和物流通道的作用,而是渐渐成为城市中自然生态的一个重要因素。
城市滨河绿地是城市开发中的重要资源,在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丰富地域风貌等方面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由于处于水陆的边际,滨河地区的景观信息量最为丰富,往往是一个城市景色最优美的地区,是形成城市景观特色最重要的地段。同时,滨河绿地以其优越的亲水性和舒适性满足着现代人的生活、娱乐、休闲等需要,这是城市其它环境所无法比拟的特性。城市建设,规划先行。而对城市滨水绿地的规划设计,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上,应该从更深、更广的层面去理解和把握,特别是要从景观生态的角度、低碳生态的角度、从人与自然共生的角度去剖析,将滨河绿地的建设纳入城市生态系统保护规划中去,挖掘城市滨河地区大的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
2. 低碳景观的提出
低碳发展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发展模式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目前,城市水环境问题正逐步成为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焦点,城市水环境生态修复离不开河道的整治和重建。随着“低碳理念”在城市规划中的引导作用越来越大,城市滨河的恢复与再生也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低碳景观”的概念应运而生,低碳景观已逐渐成为国际景观界的主流趋势。对应与低碳建筑,“低碳景观”是指任何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达到最小的景观。低碳景观作为一个新兴的说法,其基本实质是对应了可持续发展的景观这一个既有概念。可持续的景观是指生态上健康、经济上节约、有益于人类的文化体验和人类自身发展的景观。
3. 低碳景观设计的原则
景观的生态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个新的梦想,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的真正的合作与友爱的关系。滨河的低碳设计要遵循以下几点:
3.1 自然生态性与经济性原则。岸线布置应力求平顺,尽量沿现状河槽布置,保持现有河道的自然弯曲和宽窄交替,以充分体现自然流线美和减少挖填投资。采取路堤相结合的原则,在堤顶沿堤线修筑滨河路,堤线布置应与河道现状河势流向相适应,并尽可能利用现有堤防和有利地形,以节约土地资源,并充分保留现状的自然性,减少占迁投资,各堤段应结合城市道路设计,力求平顺连接,满足路口尽量垂直相交和行车道转弯半径的要求。景观拦河闸坝址应综合考虑地质条件较好,河道顺直,水流条件较好,河槽窄、滩地高,便于施工布置,且节约投资和利于防洪等条件。
3.2 景观亲水性原则。护岸应设计亲水台阶、亲水平台、亲水栈道等亲水景观小品,便于游人亲水游乐。景观拦河闸的设计,应确保上级坝下水位与下级坝正常蓄水位相衔接,以形成大水面,并满足游览船通航水位要求,体现其亲水性。
3.3 整体性原则。沿河堤路、护岸、拦河闸坝、绿化等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防洪规划的发展布局、目标、建设要求相一致。充分考虑水系沿岸现状,坚持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河道整治与水生态保护并举,水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建设并重。使治理后的小涑河沿岸成为临沂市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4 独特性原则。河流综合治理的整体目标应与城市发展相协调,然而其河道景区内的各功能分区、景观节点、建筑小品、河道护岸风格等应各具特色。根据沿河区域历史文化、经济和生态环境特点,将整个城区段划分为古城商业区、现代商业区、生态休闲区,各功能区内的经典设计应根据所在功能区的特点而具有独特的风格。
4. 项目概况
4.1 场地分析沂河是淮河流域泗沂沭水系中的较大河流。位于山东省南部与江苏省北部,为古淮河支流泗水的支流。源出山东省沂源县田庄水库上源东支牛角山北麓(另传统称源出鲁山),北流过沂源县城后折向南,全长500余公里,流域面积1.16万平方公里。本文重点关注的景观规划范围为北环路至沂河北大桥的沂河段,西岸与柳青河及南方新区为邻,东岸接河东区。该段水域为沂河流入市区的上游区段,水质清澈,河面宽广。
滨河大道一期景观工程沂河西岸双岭路至沂河南大桥已竣工,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为此临沂市将继续实施二期、三期工程建设。滨河大道二期景观工程位于临沂城中部向南北延伸,北起北外环南至刘家道口桥,贯穿南坊新区、兰山区、河东区、罗庄区、经济开发区。这也是临沂市政府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低碳生态建设、提高城市品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4.2 规划分析。沂河两岸的景观设计遵循生态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经济并存的发展模式,结合“低碳”理念,尽量保持河流两岸的原有自然面貌,以最少的人工改动,打造最自然的沂河滨河景观风情带,使之成为一条生态型,亲水型,休闲型的景观河道。沂河景观规划特点如下:
4.2.1 驳岸以植物造景为主,在位置适宜的地区设置钓鱼垂钓设施,并引入小溪及河湾,穿插与林间栈道,为游人提供了较为私密的空间环境。
4.2.2 同时为了突出河流的自然性,该设计利用现有岸线,用过引水渠的方式开辟出一个小岛,在较为独立的小岛上利用其现状良好的沙地,处理出独特的河沙沙滩岸线,为市民假日休闲提供良好的场所。
4.2.3 为了更加突出此河段河流的自然特性,将采用自然栽植的手法。河岸采用“多自然工法”的河岸处理技术,对局部河岸的断面形式进行亲水性处理。为更多的水生物提供了栖息、生存、繁殖的空间。对局部河岸断面型式进行亲水处理,设置亲水平台和台阶,使得游人更能接近河岸,甚至与河流互相交融,成为一体,使河流更加自然化而更少人工斧痕。生态型护岸主要采用下列几种型式:
4.2.3.1 干砌块料加草皮护坡下半部分别采用坡度为1∶2的干砌石或混凝土预制块斜坡,滩地顶至正常水位以下0.5m内采用3~5m宽平坡或缓坡滩地绿化带。干砌块料护坡自上而下依次为25cm厚干砌块料、10cm厚的碎石垫层、反滤土工布。
4.2.3.2 纯生态沙丘护岸。沙丘垂直水流向宽度控制在5~10m,迎水坡设1∶6斜坡至河底,沙丘与河岸连接采用14~18m宽浅滩,两边边坡为1∶8。沙丘上覆不小于0.5m厚的粘土,以便沙丘植被绿化,粘土层高程高于正常挡水位0.1~0.3m。
4.2.3.3 土工隔栅固岸插杞柳。岸坡整为1∶2斜坡,铺粘土0.4m厚,顺斜坡铺土工隔栅网,两端分别埋入滩地深1m。垂直斜坡埋入100柳木桩,木桩长1.5m,以固定土工隔栅网,粘土中插入杞柳。我们知道传统控制洪水的工程手段主要是对曲流裁弯取直,加深河槽,并用混凝土、砖、石等材料加固岸堤、筑坝、筑堰等。这些措施产生了许多消极后果,大规模的防洪工程设施的修筑直接破坏了河岸植被赖以生存的基础,缺乏渗透性的水泥护堤隔断了护堤土体与其上部空间的水气交换和循环。采用生态规划设计的手法应该弥补这些缺点,推广使用生态驳岸。生态驳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驳岸,它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本设计采用坡面岸堤,上次种植草皮,下层覆盖白色卵石,使得绿地更加接近河岸,并运用生态学原理,在局部段落砌筑岸边短堤,以期利用河流的自然积淀来形成岸边绿洲,为河流的整治该修后生态的恢复创造条件,从而使得这条河流更加自然化而更少人工的斧痕。
4.2.4 该景区的河滩宽阔,根据这一现状,在河滩内开辟河道,塑造更加宜人的,易于接近的水体空间尺度,与沂河宽阔的主河道形成对比。小河道两侧的河滩利用水上栈道急各式小桥相连,使其分而不断,长条状的岛屿两侧临水,既丰富了景观层次,又到达了“步移景异”,咫尺之内可以体验两种迥然不同的水景有趣效果。
4.2.5 沂河堤岸的河滩境况很悬殊,它们或宽或窄,或有或无,并不能连续。根据国外河滩设计的经验,应尽可能保留和扩大河滩面积,以丰富河川的岸线形态。规划设计的岸堤多以自然驳岸为主,驳岸的生态设计是运用自然本身的能力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同时用自然的结构和形式来顺应自然的进程。如此可以将水岸与河道在生态上联系起来,实现物质、养分、能量的交流;为生物提供栖息地;驳岸上植物根系可固着土壤从而起到保护堤岸、增加堤岸结构的稳定性、净化水质、涵养水源的作用,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作用会不断加强;以自然的外貌出现,容易与环境取得协调,造价较低,也不需要长期的维护管理,很好的遵循了我们所说的低碳循环的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这样一来和规则式堤岸相比它的防洪保护能力就会下降很多,同时如果建造初期没有得到很好维护的话,后期功能将很难得到发挥。因此本设计注意近期与远期利益相结合,种植多种水生植物,是沂河水域具有较高生产力、能够自我维护,只需适当的人工管理即可,具有较高的环境、社会和美学效益,同时在耗能、资源和人力上又具有较高的经济性。
5. 小结
探究原始森林中野生植物之所以保存完好的原因,无非得益于合理的生态链。动物、植物、微生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相互依存”关系。如此看来传统的“钢筋水泥”式的驳岸,则必然会阻碍河滩湿地与岸上植物的相互联系,不利于野生植物生长,因此,好的驳岸设计必须结合所在具体环境的艺术风格、地形地貌、地质条件、材料特性、种植特色以及施工方法、技术经济要求来选其建筑结构形式,在实用、经济的前提下注意外形的美观,使其与周围景色相协调。由于生态驳岸除去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还必须具备对河流水文过程、生物过程中补枯、调节水位的功能,所以其材料就需要采用自然的,以便形成一种可渗透的界面,丰水期,缓解洪灾;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另外,驳岸上种植大量植被也是必备条件如此就可以大量涵蓄水分。做到真正的河道两侧“植物――泥土――自然岸线――水体”模式下的“绿色生态长廊”。
低碳景观设计的启示:相当多的城市河道同时肩负着景观;河道与水运通道的双重功能。货运装卸和生产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对水质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既有污染物对水质的直接破坏,又有水质富营养化带来的某些生物过量繁殖。为此我们鼓励采用自然式河岸代替混凝土和石砌挡土墙的硬质河岸,推广生态驳岸,生态种植,生态河滨。一方面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和调节,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生态驳岸除具有护堤、防洪的基本功能外,对于改善滨水区景观、恢复生态平衡也有重要作用。
河道的生态设计还会有其他不同的类型,本文总结出的一些设计方法肯定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有些基本原则应该适用于全部类型的河道设计,那就是生态第一性原则与亲水性原则,抛弃这两项原则的设计一定会留下遗憾。
参考文献
[1] 《生命的景观-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美)斯坦纳著;周年兴等译.-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 林焰.城市滨水开放空间景观的建设与保护[J].中国园林, 2003(12): 30~32.
[3] 俞孔坚,李迪华.城乡与区域规划的景观生态模式[M].国外城市规划, 1997(3): 18.
关键词: 气候变暖;低碳经济;节能减排
一、前言
“低碳经济”首次出现在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1]。当前国际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是“脱钩”指标评价及关注如何提高生态效率的对策与途径。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分析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脱钩指标的国家差别发现在OECD国家的环境与经济的冲突,可以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2]。国内学者对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低碳经济的内涵方面。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付允,2008) 【3】。第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意义方面。第三,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方面。第四,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途径和战略对策。我们应“对外要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进行国际谈判,“对内”,则要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发展低碳经济(郭万达,2009) 【4】。
二、济南市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发展低碳经济已列入济南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进程中。作为山东省的省会城市,济南应在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表率作用。
(一)济南市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
1.我市低碳经济战略规划研究
“09年末,我市经信委就与山东省科学院进行沟通衔接,争取利用英国政府“全球战略规划项目基金(SPF)”对中国的低碳经济发展提供经济支持,推动济南市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研究。2010年1月12日,济南市举行了此项目启动仪式。【5】。
2.我市低碳经济的发展的具体体现
经过几年努力,我市低碳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新能源开发已经初具规模。许多耳熟能详的企业,如力诺瑞特太阳能,已深入人们生活之中,并成为龙头企业。我市还掌握并开发了许多国际领先的新技术,例如高温金属镀膜管、高效太阳能光伏电池等,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增色不少,进一步优化了能源结构,完善能源体系。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济南市在节能减排以及优化产业结构上也下足了功夫。以下是相关资料和数据:
三、济南大学经济学院低碳环保生活节
提高大众的认识水平,是转向低碳经济的必经之路。为响应低碳号召,我校学生策划了济南大学低碳环保生活节活动,活动分校内和校外两部分进行,旨在提醒大众在日常生活中为低碳贡献自己的力量。值得一提的是在鹭鸣苑社区发放环保购物袋的活动中,居民对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显得极为关注。
公众对于低碳环保活动的支持程度超出预期。这说明,低碳理念已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公众,他们愿意为济南市的发展贡献力量,通过自己的努力使生存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四、 济南市未来低碳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
低碳经济不仅会为我市带来新的商机,还能促进我市整体经济水平的高速和谐发展。然而,山东省经济发展主要靠重化工业,是个高碳大省。因此,政府应当积极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使我市低碳经济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一)快建设清洁能源体系,推进低碳产业的形成。
济南有着丰富的阳光资源,应当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太阳能,实现以新能源为支撑的企业逐步替代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
(二)加强生态建设,增加森林绿地面积
若想还济南一个碧水蓝天,就必须要加强生态建设,增强城市内部的绿化带建设,使城市经济与环境和谐共生。
(三)加大宣传力度,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政府应当通过媒体加大对低碳经济的宣传力度,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使济南市的低碳经济在公民意识这一方面走在其他城市的前面。
(四)建立健全适应低碳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
政府应规定高耗能企业制定绿色能源制定强制配额制度,并投入资金帮助企业自主研发新能源。
五、结论
总之,济南市政府的一系列举措,显示出市政府积极地投身入发展低碳经济的行列中去的决心。与此同时,济南市政府应充分认识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显著成就与不足之处,建立起真正适合我市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逐步实现高碳到低碳的跨越,最终达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DTI(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Energy White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M]. London:TSO,2003.
[2] OECD.Indie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rom Economic Growth[R].Summary Report, OECDSG/SD,2002.
[3] 付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
[4] 郭万达.低碳经济:未来四十年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 战[J].开放导报,2009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路径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为(AHSKF09-10D84)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近年来,伴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日益严峻,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趋势,许多学者针对低碳经济展开了研究。本文从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基本模式、技术条件、区域发展动因及未来发展趋势五个方面对学术界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低碳经济 基本模式 发展趋势
当前,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碳排放大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形势已刻不容缓。低碳经济倡导以较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强调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环境统筹协调发展。围绕低碳经济的发展,许多学者提出了很多具有价值的见解,本文针对低碳经济的理论内涵、基本模式、技术条件、区域发展的动因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五个方面的观点加以综述,以期为低碳经济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低碳经济理论内涵
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中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指出低碳经济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能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的日益破坏,不仅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了重要影响,更引起各国经济发展的深刻变革。
国内学者庄贵阳(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人文发展水平和碳生产力同时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低碳发展的过程。低碳经济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和制度约束得以实现,表现为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以及消费行为的理性。鲍健强、苗阳、陈锋(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 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他们从大时空跨度和能源利用方式上,分析了人类经济发展形态演变历程;探讨了低碳经济理念产生的时代背景,而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减排的关注导致了低碳经济产生与发展,指出碳排放量成为衡量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识,碳减排的国际履约协议孕育了低碳经济。
张鹏飞(2009)指出低碳经济的本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创新和制度创新。低碳经济要求提高能效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产业结构和低碳技术体系,转变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模式,促进其向高效能、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模式转变。张平、杜鹏(2011)认为低碳经济的概念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低碳经济是指低投入、高产出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目标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主要考虑的是经济发展中所有资源的有效利用,为长期目标;狭义的低碳经济是指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从而产生较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其目标是应对当前气候变暖问题,为短期目标。
低碳经济发展基本模式研究
付允等(2008)认为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在实践中运用低碳经济理论组织经济活动,将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改造成低碳型的新经济模式,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在对国内外低碳经济理论和实践综述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论证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和发展方法, 即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 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 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
朱四海(2009)认为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包含三方面的内涵:首先,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经济而言的,是相对于基于无约束的碳密集能源生产方式和能源消费方式的高碳经济而言的。其次,低碳经济是相对于新能源而言的,是相对于基于化石能源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言的。第三,低碳经济是相对于人为碳通量而言的,是一种为解决人为碳通量增加引发的地球生态圈碳失衡而实施的人类自救行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在于改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经济发展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依赖,促进经济体摆脱碳依赖,摆脱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高碳能源依赖,使经济发展转向既满足减排要求、又不妨碍经济增长的低碳轨道,使经济发展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轨。
侯军岐(2010)认为低碳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 以低碳发展为目标, 以节能减排为方式, 以碳中和技术为手段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在分析当前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严峻形式的背景下,通过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进行比较,提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模式:技术带动型,项目带动型,企业带动型,非政府组织带动型,资本推动型,消费引导型,政府推动型,法律约束型八种模式。
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条件研究
低碳经济实质上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改善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王文军(2009)指出,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就是实施“立体式”控制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对循环经济的改进、深化和创新,而技术、制度与公众参与是其体系开发的主要内容。而低碳经济的实现,首先要依靠技术,只有以过硬的技术作保障,才能从源头制止更多污染物的产生。其次要依靠制度,尤其是要制定开征碳税和推行碳交易等富有经济效率的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
赵卓、肖利平(2009)认为技术创新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核心,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低碳技术创新。低碳是技术创新的方向和指引,技术创新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内在驱动力,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必然要求技术创新朝着节能、减排、增效的方向发展。倘若仍然停留在已有的技术水平上或者偏离低碳经济要求的方向,将不可能实现低碳经济的目标。
任力(2009)总结了西方发达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的措施,主要表现为:改造传统高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与新型清洁能源;应用市场机制与经济杠杆,促使企业减碳;加强国际范围内的减碳协作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提出建议:必须尽快提出低碳经济战略,建立起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群,激励企业从事低碳生产与经营等。
杨芳(2010)认为,技术创新对于推动新能源产业以及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促进技术进步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并指出我国可以在汽车、建筑等领域的技术上进行突破。牛桂敏(2011)指出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制度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因此应当从法律制度、经济政策、产业及其他政策方面进行创新,促进低碳经济的快速发展。
区域低碳经济发展动因研究
胡宗义、刘亦文(2009)尝试借助动态CGE模型来模拟分析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产出影响,在Chingem模型的基础上, 采用被应用于分析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的Monash模型的递归动态机制开发出MCHUGE模型,该模型能够比较精确地运用国内经济信息和经济数据研究低碳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态势。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低碳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但会导致企业削减就业岗位;对我国各产业影响不尽相同, 能源密集型产业对能源需求的减少是降低能源强度的主要原因。低碳经济将起到不错的环境保护效果,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均有显著的降幅, 但随着经济结构的动态调整, 污染排放量均有所回升。
李娜等(2010)利用中国动态多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CGE) 模型,模拟了低碳经济时代实施碳税政策对中国区域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如果各地区实施同一碳税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存在着区域差异,能源富集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经济损失较大,对发达地区则产生正面的影响,因而将扩大区域经济差异。如果实施差别碳税,对能源富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影响有所减轻,有利于缩小区域经济差异。针对不同区域制定差异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有利于兼顾公平和效率,使中国走上低碳发展和区域经济协调的双赢之路。
管军、刘晓明(2011)针对区域低碳经济模式发展的路径及对策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模式的本质要求,以及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技术创新、政策法规等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路径及对策。
低碳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根据中国“两型社会”建设的战略要求,以及中国经济社会和科技进步内在要求,一些学者深刻揭示低碳经济发展的总趋势,为中国研究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庄贵阳(2009)认为低碳经济,不仅可以成为度过目前经济困难的有效方式,而且是确保在中长期经济持续增长最可行的手段之一。在当前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全球如何向低碳经济转型,并且在怎样的规模上快速促进向低碳经济转型的问题是未来研究低碳经济发展的趋势。
谢军安(2009)在介绍了以英国、日本、德国等国际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向与趋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在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以及严峻的气候变化形势,提出低碳经济的发展将促进人类生产、消费方式的转变,绿色技术的发展及能源结构的改变及国际间贸易与碳博弈将成为低碳经济发展及演变的趋势。
韩冬、韩立达(2011)认为在当前创新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势在必行,应当从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以及政府考核创新等四方面加以完善,以夯实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的由内而外体系架构。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低碳经济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J].世界环境,2008(2)
2.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4)
3.张鹏飞.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J].科学与管理,2009(5)
4.张平,杜鹏.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和研究难点分析[J].商业时代,2011(10)
5.付允,马永欢,刘怡君,牛文元.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3)
6.朱四海.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与中国的选择[J].发展研究,2009(5)
7.侯军岐.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调研世界,2010(8)
8.王文军.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经济范式与路径思考[J].云南社会科学,2009(4)
9.赵卓,肖利平.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创新瓶颈与对策[J].中国科技论坛,2010(6)
10.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9(2)
11.杨芳.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与政策选择[J].福建论坛,2010(2)
12.牛桂敏.发展低碳经济的制度创新思路[J].理论学刊,2011(3)
13.徐冬海.发达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与经验借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9(6)
14.李娜,石敏俊,袁永娜.低碳经济政策对区域发展格局演进的影响―基于动态多区域CGE模型的模拟分析[J].地理学报,2010(12)
15.管军,刘晓明.区域低碳经济模式发展的路径及策略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2(2)
关键词:区域经济的内涵;区域经济的特征;原则;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1004102
1区域经济的内涵
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一个经济区域的区域结构、组织和发展水平,是许多行为主体决策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客体是区域经济系统,区域经济主要考察决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交互作用过程,进而描述、阐明和评价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动趋势,揭示资源的空间配置过程和经济主体的空间活动规律。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性范畴。从横向上看,它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从纵向上看,它表现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2区域经济的特征
2.1区域经济的理论特征
(1)综合性。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由多行业、多层次、多因素构成,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有机体。
(2)差别性。首先是各地区之间在生产力水平、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资源状况、产业结构等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由此形成各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以及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其次是区域内部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3)开放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程度的日益深化,地区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将逐步提高,各地区自给自足的产品和劳务比重会越来越低,相互交换的比重则越来越大,地区经济与外界的联系更为广泛和密切,地区间形成相辅相成的交往和协作关系。
(4)竞争性。由于行政区划的存在,客观形成了生产力要素的使用与流动上的地区经济区别色彩。由此出发的地区经济产业发展、地区经济主体对市场的拓展甚至意识形态的归属感,都会在不同地区经济之间构成内在性的竞争。
2.2区域经济的实践特征
(1)相似性。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从不平衡到平衡的渐进历史过程,任何一个国家区域经济的发展都会受到这个规律的制约,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
(2)结构趋同性。我国在实施区域不平衡梯度推移战略过程中,由于缺乏明确的区域产业政策指导,区域分工模糊,各地重复建设,产业结构趋同,资源配置效率不高。
(3)非均衡性。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由计划经济逐步向市场经济迈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实施的是区域不平衡梯度推移政策,这一政策实施的结果使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心大规模东移,区域经济不平衡程度不断加剧,区域差距进一步拉大,经济重心更加偏向东南沿海。
(4)政府行为主导性。从多年的实践来看,区域经济的发展政府起着关键的作用,中国发达区域的成功在于政府在一些重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地区经济产业布局结构和要素流动大部分是通过政府行为进行协调的,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主导统筹安排经济社会资源的痕迹较为明显。
3评价指标选取应遵循的原则
综合经济实力是一个地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条件,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经济建设和整体经济发展的能力,包括经济发达程度、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经济结构、经济体制和生产力布局等。综合经济实力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基石和核心部分,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地区之间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的能力,同时还影响着国民的教育程度与基本素质以及国家政治的稳定等其他要素。正是由于综合经济实力的基础性作用,一般来说,某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比较强的话,那么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也比较高。较高的综合经济实力为地区的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促进了其他各方面因素作用的发挥,比较容易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带动替他各方面因素的发展,形成互相促进,互相激励的动力。
我们知道,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多方面的,任何单项指标都无法全面而客观地反映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所以我们需要构建一套指标体系对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进行全面的评价,该指标体系即是利用多个指标从不同侧面,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进行评价。建立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评价指标体系,应根据区域经济的理论特征和实践特征来考虑。具体应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应建立在科学实用的基础上,即各个指标的选取、指标权重的确定、数据的选取、计算与合成等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科学基础上。
(2)系统性原则。建立的评价指标能够系统地反映商品经济发展水平。
(3)综合性原则。建立评价指标时尽量避免滥而多,因为许多指标有很大的共线性、相关性。
(4)区域性原则。由于区域之间的巨大差异性,研究构建评价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体系仅仅适用于本区域,对其他区域仅仅具有参考价值。
(5)可行性原则。指标的建立要结合实际情况,既能反映各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又便于计算和获取数据。
4建立评价地区经济实力的指标体系
4.1建立评价地区经济实力指标体系的框架
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体系是指构成综合经济实力的各系统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所形成的整体。对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测度可以通过反映综合经济实力的经济规模子系统、经济结构子系统、开放程度子系统、人力资本子系统、基础设施子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子系统六大子系统来进行综合评价。当前对如何测度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指标体系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多数研究只注重考虑地区经济实力,忽略了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本研究是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强调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故在评价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体系中加入了影响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水平。构建评价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体系框架图如下:
4.2评价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内容
(1)经济规模子系统。
人均GDP(元/人)=GDP/人口总数,该指标是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指标之一,通常该指标的值越高,地区经济越发达。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当年GDP/上年的GDP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是反映该地区农村人口实际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元/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口总数。
职工年平均工资(元),是反映地区城镇居民工资所能达到的一般水平。
(2)经济结构子系统。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GDP,该指标的值越高,说明该地区第三产业越发达。
第二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二产业值/GDP
第一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一产业值/GDP
(3)开放程度子系统。
进出口额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进出口额/GDP,该指标反映地区经济对国外市场的依存度。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亿美元),该指标反映地区旅游经济是发否发达以及对外开放程度。
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元/人)= 实际利用外资额/人口总数,该指标是从吸引外资的角度来测度其开放程度。
(4)人力资本子系统。
每万人从事自然科技活动人员数(人/万人),该指标反映地区科技水平的高低。
每万人高校学生数(人/万人)=地区高校在校学生数和高校毕业生数(本专科生)/地区人口总数。
教育投入率=教育投资经费/GDP。
(5)基础设施子系统。
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城市道路面积/人口总数。
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数(辆/万人)=公共汽电车数/人口总数。
每万人拥有医生数(人/万人)=医生人员数/人口总数。
人均居住面积(m2/人)=住宅建筑面积/人口总数。
(6)可持续发展水平子系统。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工业废水排放量。
工业废气处理率=工业废气处理量/工业废气排放量。
人均绿地面积,是反映人们对生态环境重视程度的正指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越大,则人们居住的环境越好。
参考文献
[1]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2830.
一、“引教入企“合作模式介绍
2010年4月,榆次后沟古村景区在景区经营管理难以为继的情况下,与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合作,帮助企业走出困境,提升企业综合管理能力,为企业培养后续的管理人才。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经过实地调研之后,与后沟古村景区签订了四年的合作协议,由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派出教师学生管理团队对榆次后沟古村景区进行全面的委托管理。从2010年4月至今派出11位教师,三届实习学生58名,共计69位的教师学生管理团队,成为学院探索“引教入企“旅游景区合作办学的一种新合作模式。管理团队采用总经理责任制、部门经理分管的管理模式,设置市场部、导游部、经营部、规划部、财务部、安保部、办公室六部一室的管理部门,分别由学院派出的教师担任总经理和各部门的部门经理,由实习生担任办公室主任和部分部门员工。
后沟古村景区作为太原旅游职业学院教师学生共建的校外生产性、运行性的教学基地,学院对后沟古村进行全面的委托经营管理,转变原有的管理模式、培训原有员工和实习生员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开展与政府、企业、行业、后沟村相关部门的合作,实现专业群与产业、企业、岗位的对接,保护古村落文化遗产,提升后沟古村的知名度。学院依托后沟古村景区开展学生毕业实习、在校学生节假日实践教学,日常教学实践、教师科研课题研究等项目。这种“引教入企“的合作模式,为行业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引领着校企合作良性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对于众多资金不足、校内实训场所有限、教学实践教学经验不足的高职类院校有着良好的实践管理平台。
二、“引教入企“合作模式的定位
肩负着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引教入企“合作模式是探索高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校企合作的新途径。经过对学院综合指标评估,在现阶段学院“引教入企“合作模式以行业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以专业群建设融入企业管理,形成管理资源共享库为合作方向;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运行机制和体制为合作目标。
(一)服务行业中小企业
旅游行业中小型企业,有着自我发展和带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但在管理上整体呈现粗放型的经营管理模式,对于行业出现的新理念、新模式改革力度不足。山西省的旅游景区除了相对发展成熟的5A、4A级景区之外,更多的新开发旅游景区普遍存在着规模小、游客少,人才短缺、资金匮乏、信息封闭等管理困境,因自身资源有限,品牌可信度不高,中小旅游景区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些因素制约了中小旅游景区业的发展。“引教入企“合作模式,重组管理团队,通过开展企业员工技能培训,培养员工服务意识,提高员工服务技能,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重塑企业文化。高职院校通过“引教入企“服务中小企业,最终实现服务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二)以专业群建设融入企业管理,形成管理资源共享库
现阶段,高职院校“引教入企“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具体方式为邀请院校教师进行员工培训、参与行业技能等级鉴定、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和企业发展定位、市场营销、规划项目。学院在专业群建设的总方向下,发挥宏观调控能力,从各个专业优选专业骨干教师,针对企业在校企合作中需要的管理结构与管理人员,组建专业群的高精专管理团队,探究企业管理模式、熟悉企业管理流程、工作流程。建立深度的校企合作,达到真正地输出管理,这样的管理团队正是现在企业所需要的管理团队和研发团队。
组建后沟古村景区管理团队,本次景区管理团队是从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群资源库中的景区规划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导游专业、外语导游专业、会计专业,选拔景区管理团队成员,组建景区管理团队,输出管理团队。通过管理资源的整合,不断补充新的专业建设和实践管理的经验,专业群建设如同一个大的资源共享库,整合资源,形成与企业双向互动的良性合作机制。
(三)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对山西省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调查问卷统计,毕业生在实习结束后,多选择到与专业相关的地方一线、二线企业就业,在就业一年期内,有近80%的学生跳槽、转行、流失。如何培养学生在工作中能够立足本土,从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入手,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了解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真正需求。“引教入企“深入到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真正解决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眼高手低、无从下手的现状,从而达到学生的被动就业到主动就业的转变,最终形成“四合作“――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运行机制和体制,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引教入企“模式的“四大对接“
(一)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现阶段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日益紧密,以工作过程为载体,以项目为导向,以体例模块化,内容专题化,实践项目化等教学模式的探索,都要求教师具有高专精的专业知识和操作实践能力。“引教入企“让教师熟悉企业一线的工作岗位和岗位需求,发现新的工作平台和技术革新,调整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为载体的课堂教学,加速了教学过程和生产过程的对接,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建设和完善。
(二)专业群课程与岗位对接,带动专业群建设、岗位细分
高职院校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适应市场发展,注重技能训练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于企业多岗位的融合性特征,单一的专业和课程建设很难满足企业的需求。专业课程之间的互补性,专业群之间的合作建设,高职院校教师的专业群化与企业的团队管理模式的对接,更好地实现学院与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带动其他专业和课程的建设,通过学院的教研活动、校企合作研讨会等形式听取多方的指导建议,更好地参照业内专家的建议,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熟练岗位工作流程,形成良好的沟通互助的企业文化精神,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形成“引教入企“的管理模式雏形。
(三)教师团队与管理层对接打造“双师型“教师
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已经成为教学团队的主体力量。高职院校教师通过到企业学习顶岗锻炼,走访调研市场,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带领学生进行各种专业技能实训教学、实践教学,实习指导等项实践教学工作,已经具备“双师型“教师的一些要素。通过“引教入企“模式,双师型教师团队与企业管理层的成功对接,与行业、企业有了更多的信息沟通和业务往来,对企业的管理模式、企业员工的培训有直接的管理和培训经验,这都促进了高职院校教师“双师型“教师实践管理和操作能力的加强。
(四)科研团队与研发团队对接,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高职院校教师学历逐年提升,呈现出高学历化的趋势。高学历化的高职院校教师在教学理论研究、教学科研方面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与科研的研究,敏锐关注学科前沿,并具有较强的独立创新能力。高职院校教师通过承担校企合作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促进了高职院校教师在理论研究、技术革新、深度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成长。“引教入企“模式,开拓教师服务社会的平台,实现教师从学习型到创新型的转变,通过职业实践,建设创新团队,主动适应行业变化、科技进步、职业技能要求,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引教入企“,教学科研团队成为企业的技术革新、管理创新研发团队,解决企业面临的具体问题,对行业前沿、企业发展的政策与方向有着更加理性、科学的分析判断。
四、建立“引教入企“模式的长效合作机制
(一)形成管理团队的连贯性
职业院校专业教师企业实践时间一般为三个月到半年为一个周期,作为企业的管理团队,半年时间是管理团队的磨合期和适应期,在“引教入企“模式下的教师管理团队在企业从事管理岗位,应保持管理的持续性和连贯性,一般应为1-2年的时间,并保持管理团队整体的稳定性,加入新教师,形成管理团队的梯队建设,保证“引教入企“模式的长期合作,也便于对“引教入企“模式进行量化分析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二)创建实训基地大教室,为学生搭建职业发展大平台
后沟古村景区作为学院的校外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教学实践机会,从2010年4月到2012年4月,共有420名学生节假日实践学习,2648名学生在后沟古村进行为期一天的实践教学活动。根据各专业教学要求进行专业专项实训,景区管理系学生开展景区规划项目训练,信息系学生着眼于对景区的标识和景区的整体风格的规划和分析,旅行社管理的学生设计旅游线路,旅游景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景区市场营销和广告策划,导游专业的学生景区景点讲解训练等项目,并组建学习小组,形成最后的实训项目报告和项目可行性分析。以及对于专项问题进行调研学习,如农耕文化、古村落、地质地貌、生存环境调研等研究项目,形成调研报告等。创建实训基地大教室,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实现模拟职场需求到真实职场需求的转变。
(三)共享多方资源,拓展企业发展的新模式
如何共享旅游业界的多方资源,对于中小型的旅游景区来说,对于校企合作的企业来说,更多资源的共享,为经营管理带来很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后沟古村景区在“引教入企“合作之后,加入“品鉴山西“文化旅游联盟,联盟企业通过整体营销、联合销售、跨省宣传、联盟会议等方式,实现联盟企业整体实力提升和文化品质的凝练,这对于这些中小型的旅游景区来说,是从经营管理到广告营销的一次华丽转身,并带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管理水平,对于管理团队的教师来说,加入行业联盟,对于教师角色的转变,从教师到职业人的转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提供了一个快速成长的平台。同时教育主管部门、旅游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对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的大力支持,行业旅游联盟的互通有无,多家旅行社的业务往来。“引教入企“模式让企业在共享学院的智力资源中受益,也为合作企业提供了更加广泛的资源,促进校企合作模式的革新和完善。
总之,“引教入企“模式的探索刚刚开始,积极发挥政府在“校政行企“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作为有力保障、发挥行会等组织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依托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培养专业技能型的人才,进行技术改革和管理模式的创新,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模式的转型;开拓领域探索企业管理经验的教学科研的转化,形成教师学生一体的管理团队,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探索校企合作的多种合作模式,建立和完善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的合作机制。更好地提升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探索中继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