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公务员申论辅导,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3-0105-01
前言
2013年广东公务员考试已经于2013年4月14日结束,此次考试不同于2012年广东省分县级以上、乡镇职位两次招考,分开考试,而是同时进行招考,职位仍分为这两个部分。虽然不同岗位同时进行考试,但是其申论考试内容根据职位分配分为三类试卷,申论一为乡镇农民和异地务工人员,申论二为乡镇大专以上及三支一扶村官,申论三为县级以上(含省直、公检法等)。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特点较为明显,本文就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进行分析。
一、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三套申论题目设计凸显职位差别
通观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不难发现,其申论命题根据职位不同,在题目设计上也有差别化的体现。如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一面对的职位为乡镇农民和异地务工人员,其申论题目设计采取三题模式,作答字数总计900字,题目设计为对策+概况。如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二面对的职位为乡镇、本地大专以上;支一扶村官、选调生、基层项目人员,采取三题模式,作答字数总计1100~1200字。而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三面向的职位是县级以上(含省直、公检法等),其题目设计虽也是三题模式,但作答字数总计1300~1500之间,题目设计为对策+概况+作文,难度差别显而易见,体现出不同职位之间的区别,难度来看,申论三难度最大,申论二居中,申论一难度最小。
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不论是2013年广东省考申论一,还是申论二,亦或者申论三,都是三题结构,第一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第二题主要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第三题主要考查了考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论述题以策论型命题作文为主。
二、申论材料逻辑脉络清晰
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在材料组织上,脉络清晰,易于考生把握材料内容,阅读难度相对不大。如2013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一材料围绕“农村留守家庭”“农村综合维稳”“农村农技推广”而展开,脉络清晰,一目了然。便于考生阅读材料,把握要点。例如,第三题,根据材料3,就揭岭县农村留守家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撰写一份材料。
阅读题干,审清题意。题目要求“根据材料3,就揭岭县农村留守家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撰写一份材料”,从中可以得出以下两点:一、作答范围为材料3;二、作答任务是就揭岭县农村留守家庭面临的问题撰写一份材料。要求中含有“条理清晰”,因此要注意答题结构。另外,要注意篇幅不超过500字。
三、申论主题选择紧贴广东省情
纵观广东省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不难发现,其申论题材选取均紧密结合广东省情,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如2012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结合广东省开展的“三打两建”行动,考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2011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结合广东省职业病问题全国最为突出、防治形势严峻这一省情,考查职业病防治。
同样,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三结合广东外来人口众多以及湛江等地推行的“网格化管理”等社会管理新模式这一省情,考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应该根据题目中“条理清晰”的要求,考生还应按照一定结构组织答案。首先,要对“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进行总结。材料中提到的“‘网格化’的核心并非仅仅是增加一级更小的基层管理单元,而是改写基层社会管理的体制”可以用来作为总体概括。其次,分别归纳特点。
此外,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一聚焦农村发展中的农技推广、农村维稳、农村留守家庭等问题,材料亦选取广东南山镇等极具本省特色的相关案例,紧贴广东农村发展的实际。
由此可见,2013年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命题仍然延续广东以往的命题风格,紧贴广东省情。
四、申论材料字数较多
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字数与国考和其他省市相比,明显偏多。近年来,国家公务员申论考试中所提供的材料字数大约为6000,如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的字数约为6400,2010年约为6500,2011年为7000左右,2011年8500字,2013年达到9000多字,同时考试时间也不是国考的2.5小时,而是120分钟。要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阅读这八九千字,还要书写近2000字的文章,是相当不容易的,这也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阅读理解是做好申论的前提条件,考生要想在申论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首先得突破这一关。
五、结语
总之,广大考生应该把握广东省公务员考试申论考生特点,有的放矢,扎扎实实地做好基本功。
【参考文献】
北京大学理科楼一间自习室内,七成左右的课桌上摆有行政职业能力测试或者申论等公务员考试辅导书。隔壁教室正进行着一场公务员考试冲刺的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过道和后墙处成为站席区。
“公务员考试为每个人提供了进入政府机关工作的机会,‘打开皇门招贤纳士’,我要为这次考试好好准备一番。”北大政府管理学院大四学生张智说。
公平的“进门”机会
2007年硕士毕业的胡进,有过一年的基层支教经历,也拥有企业和媒体的实习体验。在不同部门辗转后,他最终选择了做一名国家公务员。“了解到媒体和企业的工作状态后,我觉得还是公务员系统适合我。”
经过行政能力测试和申论后,他进入了面试名单。由人事部和招录单位组成的7人面试小组,在很大程度E决定着面试者的命运。
“面试分上、下午两个小组进行。我并不认识任何一个面试官,甚至不知道总共有多少人参加面试,最后有3个人被录用,我是其中一个。”胡进回忆说。
殷苗也是2007年进入公务员队伍的,她在哈尔滨团市委工作。她同样认为是公务员考试给了她机会。“外界对于公务员考试还不是很了解,就拿我来讲,我周围的很多人都认为我考上公务员是因为家里有关系。”
章壮在安徽某省厅下属的事业单位工作,一直有参加公务员考试的想法。“通过关系,我可以进现在的单位工作,但只是事业编制。要成为有编制的公务员,只能考试”。
“2006年实行《公务员法》以后,干部除外,其他的要拿到公务员编制必须经过考试。而且,北京市机关部门有新的公务员入职时,都要在部门网站公示,透明度很高。”北京市卫生系统一位公务员告诉《新世纪周刊》。
据公务员考试辅导机构――北京华图教育集团总裁易定宏介绍,公务员考试从流程上说,所有笔试成绩和上线考生都归人事部门管理,在筛选到1比5的比例前,招人单位是不知道这些考生的。而且,随后环节的面试中,面试官面试哪个考生,是通过抽签决定的,面试分数当场公布,这从程序上大大增加了舞弊的成本。
考试内容尚有改进空间
公务员考试的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简称“行测”)和申论两部分。行测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公共常识、资料分析五大部分,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心理潜能测量,进而预测考生在行政职业领域内的多种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题量为130道左右,要求考生在120分钟完成。
申论通过提供数段事实材料,要求考生对其概括、分析,测试考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申论提供的材料规模渐增。2000年,材料为1500字;2003~2005年材料为4000字,到2006年材料已增至8000字。
“公务员考试越来越难,这种考试选的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才?我认为目前的考试内容上智商测试比例偏高,这是不合理的。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应该具备很强的法律意识、服务意识、遵守制度的意识,以及国家认同感,要依法治国。因此要发挥好考试的导向作用,加大法律知识的考核比例。“易定宏告诉《新世纪周刊》。
他认为,如果以后能够强调法律知识考核,公务员考试培训将不再是针对一场考试的辅导,甚至可以成为一次全民的普法教育和素质教育。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彭兆琪副教授认为,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考生绝大部分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智商人才,并不需要再接受过多的智商测试。“技术性方面的考核可以淡化些,而应该设计比较好的题目,以检查考生的责任意识、人格素质以及处理突发问题的能力,因为公务员应该是公民中综合素质最高的一类人。”
“从过去我们多年来的试题分析和考后的成绩分析,公务员考试有相当的稳定性,并不因为你在考前做了大量的试题,你就会得到一个很高的成绩,这在多年的考试中,我们都进行过实验。只要你把题型熟悉了,就可以圆满地完成你的答卷。”
“现在社会上有那么一批人以公务员考试辅导为主业,在社会上招摇撞骗,诈人钱财。在今年的考试过程中,我们明确规定,我们不指定任何教材,不举办任何培训班,也不委托有关人员搞什么社会辅导。现在社会上所谓的国家人事部指定的考录专家、人事部公务员考试课题组长、多年来从事公务员的命题资深专家等凡是写上名字的,凡是以此为据进行广告宣传的,我提醒广大考生,你肯定上当受骗。因为这些‘专家’没有一个是与我们有关的,或与这次考试有关的,同志们可以擦亮眼睛,到书店里看看,柜台上的书还有a类、b类之分。”
“捂紧你的口袋,开动你的才智,把精力用在认真复习人事部的考试大纲上,用在平时的学习积累上,比你不远千里赶到北京参加辅导班,听那些人在课堂上热闹纷繁的演讲强得多。”
11月27日举行公共科目笔试,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公务员研究所李如海教授:
备考:五项注意要牢记
据了解,北京地区共有4.9万人报名参加200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并通过资格审查。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公务员研究所李如海教授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醒考生,提前在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两门科目上准备一下是大有益处的。相当一部分考生在走出公务员考试的考场后,都发出同样的感慨:只要认真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其实并不难。
李如海教授说,从去年的考试不难看出,公务员考试是能力考试,有别于知识考试,几乎不涉及记忆成分,多考查判断、理解等能力以及个人的整体文化背景,受复习程度影响不大。一些常识判断题,其中涉及文史、政治常识,点多面广,需要考生增长见识即可,如果死记硬背则是完全没有必要了,关键是看个人素质和平时的知识积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还必须具有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一定的文字功底。
在考试举办机构不办培训班、不指定参考书目的情况下,李如海认为考生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复习:
仔细阅读考试大纲
第一,考生要与时俱进,按照年度考试大纲的要求进行准备。他说,每年的考试大纲都对考生有不同的要求,这需要考生仔细地阅读。
考前无须反复做题
第二,考前无须反复做题,只要适当地在考前做一两次练习就行了。李如海教授说,这样的练习做得多不会有太大作用,只要知道考试题目是什么类型、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就行了。准备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的办法是提前做两套试题,一是可以熟悉题型,考试时就可以节省一些时间;二是可以熟悉规则。准备申论就是从一些辅导书中找几篇申论的范文读一读,让自己心中有一个大概的写作范本,做到心中有数。
熟悉答题方法
第三,平时积累比临时突击重要,掌握方法比多做题重要。“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的考题覆盖面颇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社会、法律、科技和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临时突击做练习是无济于事的。不管是报考哪一类职位的考生,关键是要熟悉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的考试方法。他提醒考生,不同的题型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答,比如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中的判断、推理等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的积累,都很重要。
而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类的题目更需要技巧,这些技巧是和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相连的,所以要通过这个考试,更需要的是方法和积累。
加强心理锻炼
第四,要想在公务员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还必须加强对考试心理的锻炼。考生在平时应该多进行锻炼,作有准备的发言,如果有机会还可以多搞几次面试演习。
认真研读对考生的要求
最后,考生要认真研读各个考试科目对考生的要求,首先要认真审题,考试时要注意答题技巧,合理分配时间。另外,还要注意申论考试中对字数的限制性要求,这一点是极为重要而又是经常容易被考生所忽视的。
另外,一些曾参加考试的师哥师姐告诫考生:如果你对公务员考试寄予了很大希望,就一定要好好准备。
两科复习指要
今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机关工作人员和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举行。下面谈谈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申论在临考前应该抓住哪些要点,进行有效的复习巩固。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是考查一个人的行政管理能力,是一种基本潜在能力的考试。其功能是通过测量一系列的心理潜能,进而预测考生在行政管理职业领域里的多种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因此,这门考试,不必要在考前进行一般意义上的“复习”,考生在考前要了解这门考试的性质与特点、测试的实施方式和程序,了解考题的题型特点、答题思路,做到心中有数。
第一,要明确考试大纲罗列的所有题型。对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录用考试大纲要了解,对每一种题型的设问、具体要求、作答的参考时限应该心中有数,这样不会因为不熟悉题型而作不出答案。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演绎推理,这种题型在准备时一定要结合考试大纲,看一下演绎推理的设问是什么样的要求,要明确演绎推理给出的假设和题干,这个假设是无庸置疑的。在这个假设前提下,作出一个推断或者在给出的四个选项里面作出一个选择。
第二,了解行政职业能力的全貌。行政职业能力从考试的结构上来讲,可分为五大部分。对于这五大部分,由于每个人的能力水平或者说能力特长不一样,所以在作答的时候,也可以选择自己认为相对容易的题目先做,难的题目可以往后放一放,回过头来再做,不要在太难的题目上耽误太多的时间。
第三,要分配好时限,在考试的时候,试卷上都会给出参考时限,帮助你掌握每一部分的作答时间,不要在某一部分上停留更多的时间,否则最后可能导致别的部分没有时间作答。
申论考试“主要侧重考查应试者对给定资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考试形式既严格又灵活,要求考生摒弃套话、闲话,要求分析、论证和解决问题透彻、全面、清晰,同时又保证考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施展自己的真才实学。
申论考试的全部过程,可以归纳为阅读资料、概括主题、提出对策、进行论证四个主要的环节。
阅读理解给定资料是申论考试最基础的环节。考生要拿出一定的时间,仔细阅读给定资料,以求真正理解和掌握资料的叙述思路和内容实质。只有读懂读通全部给定资料,才能把握资料所反映的事件的性质,也才能准确地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完成第二环节的要求,切不可匆匆忙忙浏览一遍,不求甚解。
概括主题是一个重要的承上启下的环节,一方面它是对前面阅读资料环节的一个小结,另一方面,又使提出的对策或可行性方案以及论证过程更具有针对性,是其据以立论和展开的基础。若是主题概括不准确或是不够全面,下面的程序也就很难进行了。
今年中央、国家机关共有个部门的余个职位公开面向社会招考,竞争激烈不言而喻,但是不要忘记“敢于当将军的士兵才是好士兵”。现在距离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很近了,如何在最后时刻“磨刀霍霍”,顺利通过笔试第一关,成为了众多备考者谈论的热点。记者采访了几位在××年笔试中成绩骄人的佼佼者,请他们谈谈自己考前的“秘诀宝典”。
速度决定一切
田某某在××年的笔试中,取得了分的好成绩。他认为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考题比较灵活、实际,题量有点大。有点像智商测试题,题目不算难,但是答题速度要快,一般来说,分钟答道题目是正常速度。”他为了节省时间,改变了以前考试中先答题、后涂卡的习惯,“边答题边涂卡,这样不至于在最后收卷时手忙脚乱。”
据青岛市分管国家公务员招考工作的青岛市委组织部干部处和青岛市人事局调配处负责人介绍,目前的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的考试中,主要包括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侧重法律知识运用、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等个部分,考的主要是反应判断能力,看你灵敏程度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如何。道题目全部为四择一的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分钟,满分分。而且,每一部分试题都标出了参考时限,以帮助考生分配好答题时间。田某某告诉记者在试题中有一些很容易,但很难保证答对所有的题目,因此最好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太久。“一眼没扫出答案就应该马上跳过去,否则可能没有时间去答后面的题目,空着几十道题却可能导致全军溃败。”
“其实提前准备一下还是大有益处的。而且公务员考试的题量大,涉及面太广了,尤其是时政、数学占的比例要大一些,光靠自己的知识贮备很难胜出。”田某某认为,在最后的时间里,抓紧时间对一些经典例题的答案解析进行认真研究,无需埋头于“题海”中,只要知道考试题目是什么类型、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就行了。“练出感觉,考场上才能拼出速度。”
复习讲求积累
很多人认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两门科目不需要做复习和准备工作,完全靠的是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考场“过来人”告诉记者,复习、准备工作还是要做一做,相对购买几本有关辅导材料、考试大纲,要挤时间做一下练习题,俗话说“临阵磨刀不光也亮”。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题不是特别难,但是它的特点是题量比较多,考生如果不经过系统训练很难实现答题速度和反应速度的突破。文科背景的考生不会做数理化方面的考题,理科背景的考生不知道古文的种种典故,这样的“拦路虎”挡住了不少人。许多“过来人”建议备考者,要多读报、多看新闻,“争取走在时政前沿”,不能死背条条框框,而要结合国内外近期重要事件加深理解。对于《申论》这一部分应该多关注一些社会的热点,多看一些相关的政治性的文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同时,在备考的过程中选择性地做些题目,熟悉题型。尤其数字推理和逻辑判断,这些考题都应该做一下专项的训练,才能在考试的过程中加强。而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判断、推理等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的积累,都很重要。招考部门告诉考生:“只要认真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其实并不难。”
放松迎接笔试
考生要想成为一个公务员必须过两个槛,一个笔试,一个面试。而笔试录用率很低,中等和中上成绩都无缘面试,如果只求稳那必败无疑。
今年中央、国家机关共有103个部门的8400余个职位公开面向社会招考,竞争激烈不言而喻,但是不要忘记“敢于当将军的士兵才是好士兵”。现在距离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很近了,如何在最后时刻“磨刀霍霍”,顺利通过笔试第一关,成为了众多备考者谈论的热点。记者采访了几位在2003年笔试中成绩骄人的佼佼者,请他们谈谈自己考前的“秘诀宝典”。
速度决定一切
田某某在2003年的笔试中,取得了79分的好成绩。他认为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考题比较灵活、实际,题量有点大。有点像智商测试题,题目不算难,但是答题速度要快,一般来说,4分钟答5道题目是正常速度。”他为了节省时间,改变了以前考试中先答题、后涂卡的习惯,“边答题边涂卡,这样不至于在最后收卷时手忙脚乱。”
据青岛市分管国家公务员招考工作的青岛市委组织部干部处和青岛市人事局调配处负责人介绍,目前的国家公务员公共科目的考试中,主要包括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侧重法律知识运用)、言语理解与表达和资料分析等5个部分,考的主要是反应判断能力,看你灵敏程度和快速反应的能力如何。130道题目全部为四择一的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而且,每一部分试题都标出了参考时限,以帮助考生分配好答题时间。田某某告诉记者在试题中有一些很容易,但很难保证答对所有的题目,因此最好不要在一道题上思考太久。“一眼没扫出答案就应该马上跳过去,否则可能没有时间去答后面的题目,空着几十道题却可能导致全军溃败。”
“其实提前准备一下还是大有益处的。而且公务员考试的题量大,涉及面太广了,尤其是时政、数学占的比例要大一些,光靠自己的知识贮备很难胜出。”田某某认为,在最后的时间里,抓紧时间对一些经典例题的答案解析进行认真研究,无需埋头于“题海”中,只要知道考试题目是什么类型、用什么样的思路去解决就行了。“练出感觉,考场上才能拼出速度。”
复习讲求积累
很多人认为,《行政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申论》两门科目不需要做复习和准备工作,完全靠的是自身的能力和素质。考场“过来人”告诉记者,复习、准备工作还是要做一做,相对购买几本有关辅导材料、考试大纲,要挤时间做一下练习题,俗话说“临阵磨刀不光也亮”。
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题不是特别难,但是它的特点是题量比较多,考生如果不经过系统训练很难实现答题速度和反应速度的突破。文科背景的考生不会做数理化方面的考题,理科背景的考生不知道古文的种种典故,这样的“拦路虎”挡住了不少人。许多“过来人”建议备考者,要多读报、多看新闻,“争取走在时政前沿”,不能死背条条框框,而要结合国内外近期重要事件加深理解。对于《申论》这一部分应该多关注一些社会的热点,多看一些相关的政治性的文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同时,在备考的过程中选择性地做些题目,熟悉题型。尤其数字推理和逻辑判断,这些考题都应该做一下专项的训练,才能在考试的过程中加强。而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判断、推理等题目,主要靠平时的积累,不管是知识的积累,还是实践的积累,都很重要。招考部门告诉考生:“只要认真准备,国家公务员考试其实并不难。”
放松迎接笔试
考生要想成为一个公务员必须过两个槛,一个笔试,一个面试。而笔试录用率很低,中等和中上成绩都无缘面试,如果只求稳那必败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