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范文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41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课程体系构建的方法

篇1

    一、纺织服装企业的问题

    服装企业依赖较低的劳动力成本价格优势,利润增长空间将越来越小,而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少、人才短缺、销售及创新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阻扰着企业的发展。加工型企业虽然生产能力相对较强,但设计能力和营销能力相对较弱,难以承受较大的市场波动。同时,设计能力不足,也限制了这类企业的市场发展战略。纺织服装生产企业应该加强装服装的设计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同时还应该具备强大的外发生产加工的管理能力,这样,企业的综合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就强。服装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必须得到相应信息技术的全方位支持,纺织服装行业作为传统制造业,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全面改造纺织服装企业的生产、组织管理模式,增强三个创新能力,即产品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创新、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企业间协作关系的创新,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经济效益,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培养适应纺织服装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首要任务。

    二、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合理构建

    (一)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

    专业培养目标作为教学活动和构建课程体系的首要因素。应根据企业具体生产岗位职责和任务,明确专业生产岗位(群)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要求,得出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具有本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服装设计、服装结构与生产工艺设计以及服装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在服装行业生产、管理、经营等工作一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是体现专业特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应在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专业就业岗位(群)职业能力要求及真实工作内容,设计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根据各专业方向合理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突出核心职业能力培养(如图2-1)。

    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关于教学模式。以工作任务分析为基础,重构体现“工学结合”、“定单培养”等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开发以专项职业技能形成为核心的项目课程,提高课程内涵和实践教学的“含金量”,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其二,关于课程内容。打破传统的以知识的学科相关性组成的课程结构,按实际生产中单元技术的类别重构课程单元;单元内容以解决问题的相关性为基础而加以选择,单元结构以技术应用的逻辑关联性来确定;实训项目设计既要体现工作要素,又要具有知识与技术应用的普遍性和概括性。其三,关于教学标准。专业实践教学标准要与现行的职业资格标准相吻合,特别是要与高级职业资格标准要求相适应,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强训练的实践教学特色,适度超前或超越现行职业资格标准。其四,关于培养方式。人才培养过程应与实际工作过程相吻合,以工学结合为基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与实际生产过程相一致,实现校内实训、顶岗实习与综合性的毕业设计的有机结合。

    三、构建服装专业课程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

    根据本专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应强化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相关课程的安排,保证实践教学占总学时的50%以上,使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达到合理平衡。为此,加大投入建设功能和管理高度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充分利用资源建立融专业实训、社会实践、就业和技术研[本文转自lunwen.1kejiAN.com]发为一体的校外教学基地,这将是贯彻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但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锻炼实践和应用能力,培养综合职业素质,而且可以为应用项目的研究和科技成果推广,实现校企资源共享等搭建起产学研结合的平台。

    (二)专业实训教材的建设

    一直以来专业实训教材未能得到专业教师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学校常常以理论教材代替实训课程教材。为了满足目前专业课程改革的需要,必须注重实践课程教材的开发,更新教材内容,创新教材体系,建设具有特色的专用教材。通过典型实例从单元实训项目过渡到综合实训项目,各项目应从应用的角度提出工作要求,由此引入原理、操作要点和步骤,从简到难地先由教师提出解决方案再到逐步由学生设计方案,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篇2

关键词:专业课程体系;技术化的任务课程;任务化的技术课程;CDIO;共享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094-03

课程体系是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将课程的各个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使各个课程要素在动态过程中统一指向课程体系目标实现的系统。现代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为了完成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所提供的全部课程的集合。课程体系有学科体系和工作体系两类,当前职业教育中工作体系是主流。北京师范大学赵志群教授认为: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简单地说:现代职业教育课程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毕业生必须“学会工作”,即能够完成企业所要求的工作任务。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学生有机会在职业学校学习期间,完成一些难度不同的工作任务,从而获得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并积累初步的工作经验。职业教育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工作”与“学习”一体化的综合发展过程。高职教育为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要,应具有职业定向明显的课程体系模式,以实现培养目标的应用性、专业设置的职业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办学体制的地方性。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人才培养的实际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有偏差,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造成就业问题突出。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审视和检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课程体系。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仍然沿袭或者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摆脱以往的学科课程模式,虽然这种模式可以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但其学习内容与职业实践的关系是间接的,有的甚至是脱节的。那么,基于工作体系的课程能否实现现代职业教育目标,还是应采用工作体系课程与学科课程有机结合的多元课程体系模式呢?对此,苏州市职业大学程宜康教授提出了“技术化的任务课程”和“任务化的技术课程”专业课程体系策略与方法,笔者拟就此策略与方法针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开展实践研究。

策略与问题

(一)技术化的任务课程

技术化的任务课程是嵌入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工作体系课程(知识是过程性的),它将工作任务作为技术知识的载体,并将工作过程作为课程学习的逻辑主线。为有效实现技术化的任务课程,必须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技术知识如何有效植入任务课程或项目课程;二是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如何做到异形同构。

(二)任务化的技术课程

任务化的技术课程是实践导向的技术基础性学科课程(知识是陈述性的),它将学科课程作为工作任务课程的载体,并将技术的学科体系作为课程学习的逻辑主线。为有效实现任务化的技术课程,也必须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分散的任务如何为技术知识的理解服务;二是如何将技术基础性学科课程赋予技术的工作内涵。

(三)两种课程策略的比较

任务化的技术课程与技术化的任务课程的比较

见表1。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技术知识的处理

如何将技术知识有效植入任务课程或项目课程?技术知识是关于改造物质客体,使之成为能够满足人所需的物质形式的知识,以规则形式出现,是认识向实践转化的中间环节。就制造业而言,在实际进行设计、研发或产品制造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都可称之为技术知识,技术知识需要对技术有深入了解的人员才能有效吸收和利用。

技术知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技术知识是关于人们所要变革的对象的一般性质和特殊性质的知识;技术知识是关于实现某种技术目的所要运用的原理、方法的知识;技术知识是关于实践中具体制造、操作或如何利用某种物质手段的知识。技术知识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职业技术教育应该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使技术知识在经验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术知识的传授不是定型化的单向传递过程,而是教学者在一定情境下,师生共同面对任务,借助一定中介的帮助,通过积极交流与对话的方式,促使师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实现动态地积累、转化、演变。否则,就不能达到技术知识转移和积累的目的。

CDIO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它的核心在于根据工程链相关环节的工程、岗位、职业、行业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工程设计为导向,以项目训练为载体,来重新设置课程和教学模式。

由此可见,采用CDIO教学模式能很好地将技术知识植入任务课程或项目课程中。

(二)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的同构

这里的学习领域是指职业教育的学习领域,它是以一个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通过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典型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等确定的教学单元。学习领域是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模式,学习领域的典型表现形式是项目教学。所谓工作领域就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工作过程知识,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学习领域不是通过学科体系而是通过整体、连续的工作过程来学习。学习领域和工作领域的关系如图1所示。多年的探索实践表明,共享型校企合作课程模式可有效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形成技术化的任务课程。

由图1可以看出,从工作领域到学习领域就是把工作过程的任务进行分解、整理、归纳,形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即将工作领域的能力、环境、过程及任务提炼出来转化为学习领域。工作过程知识成为学习领域课程知识的主要内容,从学习领域到学习情境结构化、系统化设计是基于工作过程知识的排序,构建知识内容体系,然后细化到单元的序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解构和重构、与行动体系融合的关键环节。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知识结构体系建构,宏观上不仅要为学习者获得现时的职业技能做准备,还要考虑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和职业迁移能力。因此,我校在共享型校企合作课程的构建中要更多地关注学习领域课程结构及学习单元的排序,要解决职业活动、学科知识、学习经验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分散的任务如何为技术知识的理解服务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知识应包含科学知识和职业技术知识两大部分,其中科学知识是基础支撑,职业技术知识是核心关键,技术知识是职业教育最坚实的知识理论基础。远德玉教授认为:“技术知识是关于改造自然的知识。具体来说,技术知识包括以下三个方面:技术知识是关于人们所要变革的对象的一般性质和特殊性质的知识;技术知识是关于实现某种技术目的所要运用的原理、方法的知识;技术知识是关于实践中具体制造、操作或如何利用某种物质手段的知识”。由图1可以看出,工作任务或项目任务为技术知识的学习服务。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技术知识,需要工作任务或项目任务的帮助。遗憾的是,有助于技术知识理解的项目是十分分散的,如何将分散的、无序的工作任务或项目任务有机联系起来为技术知识的理解服务,是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它的解决必将为技术知识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础教育新课程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与我校在教学改革中实施的“导学制”不谋而合,应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让分散的工作任务为技术知识的学习服务,因为这种教学模式既体现了技术学习过程的本质,又符合培养合作型、创造型人才的要求。

(四)技术工作内涵在基础学科课程的体现

技术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不断吸收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加工、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乃至回收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生产,提高对动态多变的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一般来说,技术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面向生存的技术工作,即实现基本生存和生活的职业技术工作等;(2)面向发展的技术工作,即使用信息技术工具,使用现代技术产品及设施,进行技术决策,了解新技术的进展及发展趋势,进行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等;(3)面向合作的技术工作,即从事必要的社会工作和团队合作的工作等。而所谓基础学科课程,就是为技术课程打基础的前期课程。那么,如何使技术工作内涵在基础学科课程中得以更好地体现呢?

基础学科课程教学过程的核心是课堂教学。按建构主义的观点,现在的课堂教学明显存在学生被动接受,缺乏合作的缺陷,按多元智能理论,缺乏个性发展的空间。为此,我校引入了项目导向学习的教学方法,它按照完整的行动模式,全面培养技术、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发展

实践探索

(一)技术知识的处理实践

我校在《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中进行了CDIO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结果表明,CDIO教学模式可有效将技术基础课程中的技术知识以任务课程或项目课程来教学。

课程做法:(1)全程以CDIO为指导,采用项目教学,以实际机械产品中的零件为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2)教学引入设计式作业;(3)学生制作模型,并根据模型画三视图(萝卜);(4)考核方面,由考试转为分阶段进行考核。每一项目知识点介绍完后,向学生布置一项具体的测绘任务,让学生主动应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探索预定目标表达方案的实现过程,在课堂上展开广泛的讨论,激发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

整个教学环节实现了学生“做中学”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教学内容根据机械制造工程链相关环节的工程、岗位、职业、行业对学生机械制图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以项目训练为载体,实现了将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的技术知识有效植入实际项目的教学模式。

由此可见,采用CDIO教学模式能很好地将技术知识植入任务课程或项目课程中。

(二)学习领域与工作领域的同构实践

共享型校企合作课程以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为目标,以职业生涯的需要为导向,课程的开发为合作企业量身定制共享型校企合作课程。具体来说,学校通过对签约企业、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在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来确定合作式课程目标、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决定课程实施方案,进行课程评价。这样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实质上是以学校和企业为基地,以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为主体,对课程进行选择、改编、整合或新编的过程,旨在以满足企业需求、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出发点。

此外,基于“分散的任务如何为技术知识的理解服务”的问题,我校在实践中采用了“导学制”的教学模式,该模式获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对“技术工作内涵在基础学科课程的体现”问题,我校采取了“项目教学”的方法来实践。

结语

针对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面临的“技术化的任务课程”和“任务化的技术课程”必须解决的四个问题,笔者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和研究。自2007年以来,参与实践的学生获得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立项12项,获得国家专利2项,获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江苏省一等奖1项,获全国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学生的实践技术能力显著提高,毕业生普遍受到企业欢迎,2009年一次就业率超过97%;此教学模式及方法,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获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和教育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崔颖.高校课程体系的构建研究[J].高教探索,2009(3).

[2]程宜康.高校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新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3]李平.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l0).

篇3

    〔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来设置专业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是职业学校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总结我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对构建思路和方法作一些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旨在突出职业教育由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的转变,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的转变,努力提高职业技术学校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岗位的能力,使绝大多数的毕业生能够就业,以达到培养数以亿计的劳动者的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牵动着职业教育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的根本改变。如何以就业为导向设置专业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是职业学校教学中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我校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为例,对此作一些探索。

    1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1.1根据岗位能力需求提炼专业核心内容

    社会和企业对岗位人才的需求是我们的培养目标,对岗位能力的要求是我们课程设置的依据。在调研分析企业对数控机床操作技术人才的需求和岗位能力要求等相关信息资料过程中,我们着眼于培养和形成岗位能力所需的专业核心内容的分析与提炼。专业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就业能力的关键内容,它应该具备几个特征:一是能够提供形成岗位专业技能必须够用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二是能够提供就业岗位所需的通用技术和核心技术知识和能力结构;三是能为学生创建就业行为导向,关注学生的就业与人格发展。培养学生能在动态的社会情境、职业情境和生活情境中,具备一定的主动应对能力以及责任感。

    1.2根据核心内容确定专项能力模块

    核心内容提炼于数控机床操作工人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岗位能力,这是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是指具各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专门技能及专业知识,要注重掌握技能、掌握知识,以获得合理的知识与能力结构。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及学习方法,要注重学会学习、学会工作,以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要注重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以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例如,培养数控机床操作工这一岗位能力的专业核心内容我们分析如下。

    通过对核心内容、能力、知识、相关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的深入分析,我们将数控机床操作岗位的专项能力划分为四大能力模块,即1)通用技术模块,2)机械加工模块,3)数控编程与仿真模块,4)数控机床操作模块。

  1.3根据专项能力模块设置核心课程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识读图和机械控制常识是机制类专业通用的、基础的、必备的能力和技术:机械加工工艺和方法(车、钳、铣等)是学习数控加工技术的重要工艺基础能力和技术:数控编程与仿真模块是一座由普通机械加工能力过渡到数控加工能力的桥梁;数控机床操作技能是专业能力的标志,集识图、工艺、.刀具、量具、机床、夹具、定位、编程、加工、通讯等于一体的综合应用。我们根据能力模块,按照教学规律,通过一定的优化组合和科学创新组建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课程内容的主体是专业技能及相关专业知识的集合,课程内容的排序结构符合人们的认知心理顺序,体现教学策略,这样就突破了学科的界限,避免了传统课程中的学用隔离的现象,使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真正将能力培养放到了中心位置,实现了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原则。

    1.4根据核心课程规划和完善专业教学计划

    核心课程是培养学生主要岗位能力的课程,在专业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课程形态是多样化的:有以培养岗位技能为主的工作过程导向型课程;有培养专项能力的综合性课程;有使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型课程;有职业定向教育型课程等等。无论那一种形态的课程,其目标取向基本一致,即强调能力与知识的整合,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融合,内容与方法的兼顾。核心课程的课程形态和目标取向确定之后,还要考虑通用能力类的基础知识课程设置和职业能力形成链的完整性等问题,紧紧依据核心课程这一条主线,设置好基础课程和相关课程,规划和完善整个专业教学计划。

    2构建就业导向性课程体系框架

    2. 1课程体系的主体内容

    根据以上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我们开发了数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实

    施于教学,在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对探索、改进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理论和经验不断总结、讨论,并提升理性思考,逐步提高了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理论的认识和理解,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了人才墙养方案,构建了可适用于不同专业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框架。课程体系的主体内容如下。

    1)职业基础课程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通用能力;2)通用技术课程职业关键能力、职业关键技术;3)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能力;4)职业认证课程职业技能资格和等级认证;5)校企合作课程根据就业单位需要开设课程,包括技术课、技能课和用人单位的企业文化课。

    2. 2课程体系的基本内涵

    1)该课程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观。专业技能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围绕形成岗位工作技能和职业能力这个中心而展开。职业基础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是为专业技能课程服务的,所包含的专项能力是形成岗位能力的基础能力,通用技术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围绕着铺垫好专业技能课程而展开,而职业基础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则关注学生的整体精神构建,围绕着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通用能力这个中心而展开,既可单独开课,同时又强调将其贯穿于专业教学的始终。这三大类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依据岗位工作过程的需求相互协调、互补组合,开展立体式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综合能力教育教学,突出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综合能力,而且注意通过职业分析,以职业能力为目标形成系统化课程,体现出鲜明的就业定向性和科学性。

    2)课程体系强调实践教学,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引入国家职业资格和技能等级的认证,将就业教育与职业资格高度融合,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接轨,学生毕业前考取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技能等级证书,从资职上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全面得到企业认可。

篇4

关键词 课程体系建设 软件工程 重构 层次大纲模型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08.016

Applied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Methods Based on

Reverse Building and 11N-level Outline Model

――Take Softwar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Course System as an example

YU Puyong

(Taishan University, Tai'an, Shandong 271000)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discussed how to take advantage of professional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to build experience, problem solving ability training,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curriculum proposed re-organization and re-re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system, proposed the use of reverse construction and multi-level outline model, flexible and practical universality strong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method. And practice in software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Keywords: course system construction; software engineering; rebuilding; level outline model

1 问题与背景

随着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加和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推进,大量高等院校将应用型人才培养确定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并为此进行了相应的建设,但是近几年来,这类院校都普遍面临着培养的学生与社会需求间的不协调问题,这种不协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结构的不协调。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般都是在“厚基础”的指导下制订的,所谓“厚基础”即课程体系中以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讲授为主,这类课程都是缺少动手能力的课程,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实际方案中该类课程要占据课程体系的1/2课时,在缺乏合适的教学方式时,该类课程学习效果也比较差。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懂理论,会干事,能创新”,但显然学校培养的学生所具有的知识结构和企业需求人才的知识结构存在显著的不协调。

(2)知识更新的不协调。部分高校注意到了上述的问题,在大三学期开始大量增设了以动手和实践为主的课程,但是由于没有明确的知识更新机制,导致许多课程讲授的技术落后,在知识更新上与企业需求相比严重落后,导致了知识更新的不协调。

(3)能力要求的不协调。由于知识结构和更新的不协调,导致在能力培养上也出现了不协调的问题,都是动手能力,但是由于采用的理论和技术的不同,导致在具体做事时的方法和过程是不同的,学生必须还要经历一个过渡期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上述问题普遍认为是学校封闭办学和师资力量不足所引起的,所以近年来各大高校都积极开展开放式办学,其中校企共建是我国高校普遍采取的方式,校企共建是大中专院校谋求自身发展、实现与市场接轨、大力提高育人质量、有针对性地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其初衷是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教育与就业的对接。2010年,我国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纲要中明确提出:“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以此为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上,我国多所院校都开设了“校企共建专业”,建设中课程体系在不断地变化,特别是面向应用的开发课程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更新,这种变化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快地掌握开发技能,快速地满足企业需求,但同时也对培养方案中的原有的课程体系形成了冲击,旧的课程体系建设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资源建设也严重滞后,这一现状凸显了教育领域中学校机制的僵化和技术需求快速变革的矛盾。

在高校教育中如何解决上述不协调问题与矛盾是亟需研究的课题,而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有一套灵活的实用的普适性强的应用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从知网检索“培养模式”相关文献达到90多万,检索“实践体系”和“理论课程体系”相关文献都达到100多万,而检索“应用开发课程体系构建”相关文献仅有13条,这些文献中对课程体系的研究仅仅是立足于某专业应用方向进行探讨,没有提出在技术快速变革下构建课程的策略,也没有阐述相关资源的建设方式,可见现有的我国高校应用教育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模式、实践体系和理论课程体系方面,缺少一套普适性强的应用开发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11N层次大纲模型的,能快速响应变化的逆向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对解决快速变化的知识如何在高校进行传播教授提供强力的支持,对于推动高校教育与社会和企事业单位进行更密切的合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2逆向课程体系构建方法

总结分析各高校校企共建的过程和经验会发现,在校企合作共建中,企业方给出的一般都是应用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大纲,他们不会强调学生的长期发展,只是关注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否立即为社会接受,快速为企业创造利润,这种要求与高校注重学生的长期发展潜力是矛盾的。从严格意义上讲,校企共建也是一种博弈,但是只有做到了使培养的学生在离校时能立即满足企业需求,同时又有具有长期发展的潜力,这种合作博弈才是双赢,从这个角度来讲,在合作中不应只是关注表面上双方投入的资金和人力、设备等资源,更应该关注双方深层次的需求,进而不断完善培养方案,使高等人才培养回到学校培养、企业聘用的轨道上来。

通过分析校企双方的优势和劣势,并总结多年校企合作的经验,我们认为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采用逆向构建方法更恰当,该方法采用四步来进行:首先,企业方给出需要学生掌握的应用技术类课程大纲,校企共同分析这些课程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阐述企业的需求,特别是能力需求解决“会干事”的问题,确保学生一毕业就能工作,填平学校与企业的鸿沟。其次,以第一步分析的结果为参考,确定必需的理论支持课程、素质支持课程,解决“懂理论”的需求。然后,结合专业特点,增加适当课程完善专业知识结构,为“能创新”提供支撑。最后,对课时和课程次序进行微调,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采取这种方式建设的课程体系充分考虑的企业的现实需求和学生的长期发展,解决了应用人才培养中知识结构不协调的问题。

311N层次大纲模型

知识结构的完整只是课程体系建设的基础,具体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落实确定的知识结构,涉及到具体课程的具体内容上,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很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知识更新问题,特别是在IT相关专业,应用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在这种状态下,传统的一个课程一个教学大纲的方式已经不太适合,它难以适应知识与课程的快速更新,更应该从课程体系建设的层面进行课程大纲的建设,采用11N层次大纲模型,即明确应用知识是理论的实践这一观点,打破理论课程与应用开发课程的界限,对应用开发课程的知识进行知识点分析,建立应用知识点和相关理论关联矩阵,放弃以具体应用技术课程来进行课程体系建设的方式,转而采用以理论实践的角度来进行应用课程设计,明确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观点,具体授课内容随需而变,灵活变化而不随意,使授课内容可控可评价测量,建立一套课程体系一套课程大纲多套授课大纲的11N模式,课程大纲描述关联矩阵中的理论知识点,它是稳定的,授课大纲是课程大纲在具体应用技术上的实现,它是灵活的易变的。这样的设计避免了为追逐新技术而随意设置课程,导致课程繁多但难以真实开设,也体现了不同应用技术的相同理论基础,使学生具有更强的技术上的自学能力。

4软件工程应用课程的实践应用

以软件工程专业软件开发方向人才培养为例,由于IT技术变化快速,在传统的课程体系下学生在校主要以理论学习为主,学生毕业后竞争力不强,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还需要进入培训机构进行再次学习。按照上述方式对课程体系进行重构,按照调研确定应用课程确定能力素质要求确定支持课程完善体系调整课时的活动路径完成应用开发课程体系的建设。并按照11N层次大纲的思想进行课程大纲和授课大纲建设,如该课程体系中数据库原理没有单独开设,而是建设一个课程大纲明确理论知识点,在应用课程中进行更生动的讲解,建设三个授课大纲分别规范SQL Base、SQL Server和Oracle课程的具体授课内容,其中SQL Server和Oracle在同一个课程大纲的规范下,明显地体现了理论联系实践,使教师和学生更能清晰理论的不同应用实现,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课程资源建设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发挥社会化网络和用户提供内容的网络技术,通过在线支持,采取教师提供大纲和核心内容,学生网络补充的方式快速形成有效的课程资源,避免教师陷于技术细节的解决。

5总结

随着我国高校改革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趋势,部分本科院校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但是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首要的就是一个灵活的合理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建设问题,本文提出了需求导向的从企业需求到理论基础的逆向构建方法,以及课程实施中的11N层次大纲模型,这些方法满足了应用型课程体系的具体建设和开设,通过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获得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 梁国浚,刘德强.计算机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潍坊高等教育,2006(4).

[2] 陈景增.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1).

[3] 陈群辉,肖旭.高职校企合作的研究与实践[J].机械职业教育,2010(2).

[4] 陈炳森,刘棣中.“做学教一体化”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

篇5

当前众多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由各校自行确定,随意性很大;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目标性不强、课程体系的指向性不足以及各门课程之间呼应性不够三大问题。基于此课程体系的中职学校很难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电子商务人才,因此,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构建以核心职业能力为轴心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切实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电子商务人才,已成为众多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构建中职电子专业课程体系的思路

DACUM,即Developing A Curriculum(教学计划开发),它的本质是一种分析和确定某种职业所需能力的方法,是北美CBE(能力本位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DACUM职业分析法作为职业教育教学计划制订、课程体系开发的新模式,通过与企业界紧密结合,强调以职业技术能力作为教学基础,科学、准确、系统地分析确定课程体系;相对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构建的课程体系更注重学生“软能力”的培养,因而也更适用于中职商贸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因此,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构建课程体系是培养符合企业需要人才的正确选择。

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构建电子商务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是:通过人才需求调研,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通过进行DACUM职业能力分析,明确专业的典型岗位和工作任务;通过组建学习包开发小组,进行工作程序与技能组合分析,针对每项能力的教学,开发对应的学习包,同时确定学习进度,最终形成以核心职业能力为轴心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DACUM职业分析法最大的特点是直接针对市场、面向就业进行职业分析,根据社会需要确定学生应培养的能力,将很大程度上弥补当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二、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构建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步骤

1.开展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企业人才需求,确定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面向的电子商务岗位分为两大类:技术类岗位(网站美工、网页设计师、动画制作员、网站维护员等)、商务营销类岗位(营业员、网络信息专员、网络客服专员、网店经营管理人员、微小型门店店长、网络推广专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立足广西当地经济发展,编制人才需求调研方案,制作电子商务人才需求调研问卷,开展对代表性企业及专业毕业生的调研,根据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主要是以培养中小企业一线需要的,既能进行传统商务又能进行网络商务的“1+1” 商务型电子商务人才为目标,强调以商务为主,电子为辅,以商务营销类岗位作为学生就业的主渠道。

2.邀请企业一线优秀员工,进行DACUM职业能力分析,明确专业的典型岗位和工作任务

邀请企业一线优秀员工,建立DACUM研讨员会,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组织DACUM研讨委员会绘制DACUM能力图表(草拟),同时,进行DACUM研讨、确定能力领域(某职业具体的工作项目)、确定职业能力(在工作项目提出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各项工作项目中的具体工作任务和每项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工作项目和职业能力排序、总结并编制形成最终的DACUM能力图表。如我校邀请了包括广西糖网、广西时空网等企业的一线优秀员工,建立DACUM研讨员会,同时召开职业分析会,确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目前主要的就业岗位有:营业员、微小型门店店长、网络客服专员、网店经营管理人员、网络营销人员等;并针对这五大岗位(群),确定其典型工作任务及完成该项工作所需的技能,通过验定,最终形成电子商务专业的DACUM能力图表。

3.组建学习包开发小组,进行工作程序与技能组合分析,形成以核心职业能力为轴心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在学生的培养目标应用DACUM确定下来后,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本校教师一道组建学习包开发小组,对每个岗位的工作程序进行分析,对各项技能进行梳理、优化组合,开发形成对应的学习包,将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学习包之中。同时,根据电子商务职业能力的通用能力要求和职业素质的要求,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和相应辅助拓展课程,使培养的学生不仅具有优秀的职业能力,还具有合格的思想素质,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高度的责任感。然后,根据知识及技能的难易程度,适时进行学习进度安排;再次,根据某门课程包括的各项技能和知识,分别开发出该门课程的课程标准、技能学习指导书、实习实验指导书、演示文稿、教材、视频图像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资料等学习参考资料;最终构建形成以核心职业能力为轴心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

基于DACUM职业分析方法构建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其课程体系从学科体系转向工作体系,课程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课程内容从知识导向转向岗位导向,课程顺序从知识逻辑为主线转向职业活动为主线,课程价值从知识储备为主转向实际应用为主;侧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将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贯穿在课程体系之中,因而适用于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电子商务人才,打造中职电子商务品牌专业的有力保证。

参考文献

[1]邓泽民.张扬群,现代四大职教模式(第二版)[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8.

[2]丁一琳,基于DACUM职业分析法的课程体系改革――以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课程开发为例[J],会计之友,2011.(17).

作者简介

篇6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系统方法论;构建和谐社会;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A8,B0-0,B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1-0005-03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综观已有文献,绝大多数学者都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来阐释马克思社会有机体思想。特别是李秀林先生曾专门指出,社会有机体的分析重点首先在于“全部社会生活的系统性”。[1]尽管陈志良和杨耕认为,不能“仅仅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理解社会有机体,把社会分解为系统――要素、结构-功能、动态-静态、层次-模型等等”,[2]但无疑他们也从反面说明了系统观和系统方法论乃是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所蕴含的基本思想。

一、系统思想是社会有机体理论的基本思想

从思想史上看,由圣西门最早提出的近代意义的社会有机体思想就已包含了系统思想的因子。他把社会看作是一个由多个器官、组织构成的有机整体。他的学生在《圣西门学说释义》中明确提出“社会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并要求分析“这个统一机体的各个器官”。实证主义创立者孔德的“社会有机论”有着深刻的系统思想。他认为,社会的细胞是家庭,社会的组织是种族或阶级,社会的器官是社区或城市。斯宾塞是“社会有机论”的集大成者,他依照生物有机体有营养、循环和调节三个系统,相应地把社会有机体也划分为三个系统:营养系统是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循环系统是商业阶级,调节系统是政府和工业资本家。但斯宾塞又认为社会是一种“超有机体”。就是说,社会有机体虽然是一个可自我调节的系统,它的各个部分比较分散与自由,这与生物有机体各部分紧密相连并完全从属于整体不同,生物有机体各部分的存在是为了生物有机体的整体,社会“超有机体”的存在是为了社会系统中各个独立的个体。

马克思用唯物史观考察人类社会,也把社会比作有机体。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指出,社会就是“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社会机体”[3]。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他又说:“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有机体。”[4]马克思把社会比作有机体是为了把社会“当作一个十分复杂并充满矛盾但毕竟是有规律的统一过程来研究”[5]。就是说,社会有机体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整个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它绝不是旧唯物主义所认为的那样是个体的机械组合或全部社会生活条件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精神的实践关系即主体与客体的全面实践关系中构筑起来的,由人及其社会生活条件、要素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是一个活生生的、自我运动的、不断新陈代谢的复杂系统。

由上述可知,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和“社会有机论”有着密切的联系,特别是两者都有着丰富的系统思想。但两者的区别是明显的,前者是基于社会存在的实践性、系统性和辩证本性形成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它认为社会有机体已不同于纯粹自然环境的物质系统,它里边是一个个有意识有目的的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实践决定了社会系统的特殊之处在于:社会历史规律的实现一刻也离不开人的活动。而后者把生物学规律简单移植过来解释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人类社会,在总体上是错误的,这就像用经典物理学原理来解释量子物理学现象一样。

二、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系统方法论

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根本方法论是“新唯物主义”辩证法。正如列宁所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之为辩证方法(它与形而上学方法相反)的,不是别的,正是社会学中的科学方法,这个方法把社会看作处在不断发展中的活的机体。”[6]但在次层次方法论中,系统方法论无疑体现得最为充分。

首先,关于社会有机体的整体性和目的性。马克思有着鲜明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思想。他曾指出:“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或一个步兵团的抵抗力量,与单个骑兵散开的进攻力量的总和或单个步兵分散展开的抵抗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同样,单个劳动者的力量的机械总和,与许多人手同时共同完成同一不可分割的操作……所发挥的社会力量有本质的差别。”[7]又说:“城市本身的单纯存在与仅仅是众多的独立家庭不同。在这里,整体并不是由它的各个部分组成。它是一个独立的有机体。”[8]卢卡奇指出:“总体范畴,整体对各个部分的全面的、决定性的统治地位,是马克思取自黑格尔并独创性地改造成为一门科学的基础的方法的本质。”[9]可以说,整体性是马克思研究社会的首要观点。他认为,社会就是一个“一切关系在其中同时存在而又互相依存”的有机整体,而且“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10]事实上,马克思提出社会有机体范畴的直接原因就是因为蒲鲁东割裂了社会的整体性,片面夸大了观念和理性的作用。当然,从根本原因上说,马克思创立社会有机体理论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片面性的。因为,其时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导致了当时西方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和劳动的异化。他主张劳动应成为“自觉自由的活动”,人的发展要以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社会发展要整体地推进。显然,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又有着鲜明的人本思想,体现了社会有机体的目的性。

其次,关于社会有机体的层次结构性和关联性。马克思认为,社会是由要素和部分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有机系统。第一,人口是社会有机体的第一个前提性要素。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1]“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12]第二,自然环境是社会有机体的又一前提性要素。马克思说:“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地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13]第三,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决定社会有机体发展和性质的根本性要素,三者有机联结在一起,共同构成社会有机体的核心系统。马克思又进一步把各种社会关系(要素)归结到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并阐明了它在整个社会有机体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即“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14]此外,社会有机体的构成要素还包括语言、教育等特殊的社会现象。

第三,关于社会有机体的自组织开放性和动态复杂性。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15]此处,马克思经典地揭示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从内部自我引发了社会有机体的矛盾运动。这是社会系统自组织开放性和动态复杂性的重要表现。值得指出的是,马克思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性是从“归根到底”意义上讲的,并非忽视社会有机体的动态复杂性和其他要素的作用。恩格斯晚年曾清醒地指出:“根据唯物史观,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无论马克思或我都从来没有肯定过比这更多的东西。如果有人在这里加以歪曲,说经济因素是唯一决定性的因素,那么他就把这个命题变成毫无内容的、抽象的、荒诞无稽的空话。”[16]其实,社会有机体不断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的演进就是“通过渐进分化从低复杂状态向高复杂状态进化而到‘自组织’的系统”[17]的。

综上所述,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把社会及其要素、结构和关系等描述为一个活动和发展着的复杂系统,尽管这并不完全等同于后来的系统论,但却为我们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的系统性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事实上,对系统的研究在古代就开始了。亚里士多德早就提出过“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的思想。可以说,现代系统论在某种意义上不过是对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原则的继承和发展。其实,贝塔朗菲本人也坦率承认:“虽然起源不同,但一般系统论的原理和辩证唯物主义相类似则是显而易见的。”[18]

三、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系统方法论指导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空前伟大的系统工程。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以实践为基础,同时以人为本,通过对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形态的发展、人的发展及同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与不间断发展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社会有机体发展的实践性、人本性、系统性和连续性特性,从而为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重要的哲学依据”。[19]其实,科学发展观在一定意义上实质上就是以系统方法论为基本内容的关于社会发展的方法论。“以人为本”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全面协调可持续”和“五个统筹”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自组织性和动态复杂性等。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自觉运用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的系统方法论作指导,系统地认识和改造社会。

第一,把握社会系统的目的性,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系统都是有目的的,建设和谐社会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也有自己的目的,这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政府一切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让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把握社会系统的整体优化性,切实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各项建设任务上升到社会整体的高度和放在整个社会大背景下去认识,全面地把握社会有机体的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辩证关系、地位和功用,按照社会本身的发展规律进行社会实践。这样才能减少片面性、主观性和盲目性,少走弯路,少付代价。必须看到,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忽视社会全面发展和整体进步的问题是十分突出的,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果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依照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这种片面发展不符合系统整体优化性原则。今后,必须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整体地认识和改造社会,力求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想境界――“整体优化”。

第三,把握社会系统的层次结构性,自觉调整优化经济社会结构。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纷繁复杂和不断变化的社会现象中理出一条有序的思路,建立一套有序的机制,有序地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700美元,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这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主动适应国际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充分吸取历史教训,正确对待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变迁,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避免用被“左”的思想曲解了的“斗争哲学”来处理问题。这样才能建成马克思所展望的那种和谐社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0]

第四,把握社会系统的关联性,努力完善路线方针政策之间的协调性与配套性。和谐社会的建设一定要把握好社会系统的关联性,制定实施路线方针政策时,既要着眼社会微观层面的相互联系,又要站在社会整体的高度,使社会主义建设能够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去,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层面的诸多要素之间的协调运作和良性互动。换言之,就是要兼顾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综合解决发展中的种种问题,以确保社会有机体及其要素之间能够协调运作和相互促进。

第五,把握社会系统的自组织性和动态复杂性,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社会的活力。马克思社会有机体理论认为,社会有机体通过自己内部的相互作用表现出自组织性,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表现出开放性,进而不断从初级、低层次的复杂状态向更高级、更高层次的复杂状态转化。这不是一般地承认运动和发展,而是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发展的根源在于社会系统诸要素的相互作用。正如恩格斯所言:“相互作用是事物真正终极原因。”[21]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是社会有机体的根本要素,所以三者的相互作用就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而这种相互作用又表现出“适应――不适应――再适应”的动态复杂性,使得社会发展也表现为“和谐――不和谐――再和谐”的动态复杂过程。因此,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和动态的过程,它既是以往历史的产物,又是今后发展的前提,而不是绝对封闭和凝固的体系。中国过去在这方面有着血的教训,我们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不断改革那些束缚人和禁锢社会的制度,使整个社会始终处于健康和富有生机的状态之中。这样才能确保建成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参考文献:

[1]李秀林.论社会有机体[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7(1).10.

[2]陈志良、杨耕.论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J].哲学研究,1990(1).35.

[3][11][13][2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3.24.45.294.

[4][14][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02.32.32-33.

[5]列宁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6.

[6]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7]马克思.资本论(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62.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6)(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0.

[9][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M].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76.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143.

[12][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7.552.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M].人民出版社,1979.477.

[17][澳]L・V・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林康义、魏宏森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90.

篇7

关键词:项目 计算机网络 课程体系

现代社会网络无所不在,信息化发展的渗透性使各行各业都对网络技术人才有着迫切需求。除IT企业的需求外,信息化浪潮下传统企业对于网络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企业上网和信息化需求量猛增,并且已经渗透到传统企业开发、生产、经营和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培养社会和岗位需要的应计算机网络人才,成为当前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

1、基于项目的课程体系构建思想

培养合格的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首要问题是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确定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课程体系开发的本质是知识的系统化的问题,通俗的讲是课程顺序、课程内容的编排。目前我国高职高专课程体系具有浓厚的学科体系色彩,无法使学生获得对工作的整体认识,实践证明培养的学生与企业实际需求有较大差距。采用什么样的课程体系开发方法尚没有共识。

笔者认为一个好的课程体系,要有效体现工学结合的思想:即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这里蕴含着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开发方法和课程内容的重大变革。一般的讲,高职的课程体系的构建要走社会调研、构建岗位群、构建专业模块及课程设置“四步曲”。即通过社会行业需求调查研究,构建岗位群,设置相应的专业模块,并经过几年的调整,逐步使专业课程体系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这里,行业、企业的有效参与为课程体系构建和课程开发提供了帮助,但现实问题是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热情和关注度不好提升,尤其是学生对课程体系的陌生,导致不知为什么学,也不知道学了能干什么,从而不愿意学。

如果通过对社会行业需求调查研究,构建岗位群后,能以一个专业项目的形式对专业所有课程进行统揽,并在学生入学初就向他们讲明他们的专业课程体系,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而学,就会有效解决他们怎样学,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专业真正深入学生心里。学生就业后,通过他们工作心得、工作经验的反馈,不断调整更新课程,这样的课程体系就会更有吸引力。

2、课程体系构建的内容

网络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建网”、“管网”、“用网”的职业能力,让学生获得在“建网”、“管网”、“用网”的各个工作项目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实践中,数字化校园项目涵盖建网、管网、用网的全过程,涉及网络应用的各个环节和细节,为学生们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提供了身边的例证。按照案例学习法的心理,学生们无疑会对建一个完善的校园网、管好用好它有着浓厚的兴趣,这种对案例的兴趣正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良好基础。为此,以“牡丹江大学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为专业统揽项目,采取“2+1”的培养模式,设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如表1)

该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以校园网建设和运维工作分析为基础,构建兴趣为先的基本技能培养、专项技能训练、综合应用训练、顶岗实习的高职课程体系,着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打造学生关键技能的熟练程度,形成特色,增强就业竞争力。在实践实施中要以职业能力为主线,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走工学结合道路,使学生按照职业规范来完成这些项目,在工作过程中,进一步完成学生职业道德养成、职业素质塑造、理论知识学习、职业能力培养等方面任务,逐步成为准员工。

3、结语

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构成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以数字化校园项目统揽计算机网络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突出了实践性和应用性。各个子项目的分配为下一步课程开发提供了有力的实践支撑。尤其是学生在学习专业之初就开始了解专业课程的构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从而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黄叔武,杨一平主编.《计算机网络工程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2]戴士弘,毕蓉主编.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清华大学出版社.

篇8

关键词:职业能力分析 课程体系改革 模具

【分类号】G712.3;TH-4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企业培养用人,培养的模式就应该从企I从来,也就是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等,应该要结合企业的需求来进行制定,才能真正做到学校和企业的零对接。

专业的课程体系是指同一专业不同门类课程按照门类顺序排列,是教学内容和进程的总和,是组织学生进行在校专业学习的具体实施方案。课程体系构架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效果,也是衡量一个专业开设好坏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

专业课程体系从何而来?如何构建?下面我以中等职业学校模具制造技术专业为例,来说明课程体系的构建方式。

首先是调研。调研的对象包括企业、行业、同类院校。调研之前要设计好企业调查问卷、中职在校生调查问卷、中职毕业生调查问卷以及用于座谈会形式的行业访谈提纲、企业负责人访谈提纲等等。调研完毕将调研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其中主要包括行业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职业岗位群的情况、毕业生就业情况等等,最后形成人才需求报告和专业建设报告。这些内容都是为进行专业标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调研之后,邀请企业在管理、生产、服务一线直接从事操作和管理的专家,组织专业指导委员会并开展职业能力分析会,会议主要研讨模具专业的工作岗位,每个岗位的工作项目及项目的工作任务,最后确定完成任务所需具备的职业能力,如下表所示。

21. 了解装模的流程;

通过职业能力分析会我们可以非常清晰掌握企业需要的岗位、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那么如何将这些职业能力映射到专业的课程中呢?如表二所示为模具钳工岗位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的分析,此表说明要胜任模具钳工岗位必须具备表中所列21项职业能力,将职业能力进行整理归纳,如3、4、5、6、16、17、18、20、21这几项内容相近似的职业能力可以整合为《塑料模具拆装与测绘》这门课程,其课程内容同样也可以由职业能力分析产生,分析要达到这些能力必须具备怎样的知识、技能、态度要求以及学习任务如表三所示。同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完善,从而形成了这门课程的课程标准。

课程体系的构建方法很多,以上我们是通过职业能力的分析构建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目前来说最合理最规范的一种课程体系构建方法,也称为“三维四步五解”(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杜怡萍老师提出)。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是非常值得借鉴,它为我们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指明了方向。

在职业能力分析整个过程中,职业能力转换为每门课程是关键环节,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目前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行业、企业专家通过研讨会的方式将所有的职业能力映射到课程中,最后将所有课程进行整合就得到专业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指导性方案,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具体实施,因此,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围绕企业开展,实现课程内容要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要与生产过程对接。

参考文献:

杜怡萍.“二维四步五解”职业能力分析法的实践探索.职教论坛,2015.9

篇9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构建的第一个环节是职业分析,采用正确的分析方法可以对专业所对应的岗位任务有清晰的了解。黑龙江职业学院机制专业采用BAG方式进行职业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并对核心课程的学做一体化改革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BAG分析法;工学结合;课程体系

近年来,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的推动下,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其中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是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基本思路是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基础上,借助职业分析的方法,将专业对应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归纳和整理,再将其转化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形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高职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使课程体系的构建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往往只关注机制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岗位,而不是关注毕业生在1~10年职业生涯历程的工作经历,这样就导致职业分析时只归纳了学生初级就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而忽略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如此构建的课程体系更接近中职或职业培训的课程体系,而不是高职的课程体系。第二,在进行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许多专业教师试图将原有专业课程体系全部解构,将其完全变成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领域课程,这样的课程体系构建既不符合我国高职专业的宽口径定位,也不符合我国高职院校软硬件条件的现状。最终只会导致课程改革不成功或是只停留在纸面上。基于上述原因,黑龙江职业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在进行课程改革期间,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座谈,采用实践专家研讨会的方式(BAG分析法)进行专业对应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基于分析所得数据及专业师资、设备情况构建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2机制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2.1实践专家研讨会在课程体系构建之初,对黑龙江地区的装备制造企业进行了详尽的调研分析。在分析调研情况后,运用典型工作任务分析(BAG)的方法两次召开了由企业技术主管、高级技术工人等实践专家参加的职业分析研讨会。参加职业分析研讨会的实践专家毕业于本科院校或职业技术院校,研讨会重点分析归纳企业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历程,在其职业生涯中经历的工作岗位,以及这些工作岗位对应的典型性工作任务。

2.2课程体系构建专业教师实践专家研讨会采集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整理,总结这些典型工作任务需要哪些知识、技术和能力;根据行业标准、企业标准以及高职学生的认知能力,序化出本专业的专业技术课程方案,课程体系构建流程见图1所示。结合课程性质和学院的软硬件条件将专业技术课程分为理论性较强的讲授型课程和实践性较强的一体化课程。讲授型课程以专业基础课程为主,不改变原有的课程结构,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和实验课;一体化课程以专业课程为主,对原有专业课程进行解构与整合,一体化课程突出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将职业岗位的国家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中,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构建以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为主导的包容理论课的课程体系模式,改革后的课程体系见表2。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公共课12门、专业基础课5门、专业课7门、拓展课程4门、实践课3门,共计2752学时。

2.3学做一体化课程改革专业课程中的一体化课程改革将原有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充分整合,参照职业岗位标准制定教学内容,选择典型性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载体,采用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例如,“零件的机械加工与工艺”和“零件的数控加工与工艺”两门课程,采用企业生产的典型零件由浅入深地安排学习情境。在课程运行期间,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采用微视频、微文本等手段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学习。在课堂上,70%的时间都是教师辅助学生进行实操训练,而另外30%的时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以及理论知识的运用问题。

3总结

基于BAG分析法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成功构建,使专业课程体系所开设的课程更加贴近企业的需求,培养的学生在基础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较课程改革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当然,课程体系中偏理论型课程学生的听课效果不理想以及由于硬件条件不足造成的一体化课程实际运行困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孙兵.基于BAG分析法的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9.

篇10

关键词:CIPP评价模式;高职;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5-0204-02

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是时展的必然需求,与教育教学改革伴随而行的是各类评价模式的运用,有评价才有鉴定,尤其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课程评价模式显得尤为重要。CIPP模式是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家斯塔佛尔比姆(Stufflebeam)提出的关于课程评价的理论与操作模式。本文拟将CIPP这种评价模式引入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课程体系的评价之中,并对具体的介入模式进行探讨与分析。

一、CIPP评价模式介入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可能性分析

按照CIPP评价模式的应有之义,其具体内容和环节报扩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和结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具体含义表现如下:

背景评价是指将评价对象的置于特定的背景下进行考察和分析,如特定背景下的评价机构分析和考察;特定背景下被评价者的需求分析;特定背景下被评价者的需求满足机会分析;特定背景下对被评价者存在的问题分析等。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课程体系评价的目的就是力求目的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

背景评价是输入性评价的前置条件,输入评价是指对被评价对象达到培养目标所需的条件、资源以及被选方案进行swot分析。帮助评价主体对现有的资源进行有效选择,对合理的评价计划进行制定是输入性评价的主要作用。

过程评价是指将评价的对象界定为方案的实施过程的一种评价方式。评价侧重于对过程的考核,以便发现课程体系所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调整完善。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而言,对过程评价的重视显得尤为重要,现在的职业教育非常注重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实操环节的能力培养,而过程考核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对学生实务操作素养的培养和检测。

结果评价是指通过对计划实施所展现的工作成果进行评判,得出工作成果与工作计划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判断是否达成了计划实施者所设定和期盼的价值目标。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而言,结果评价同样重要和可行,“工学结合”、“产教结合”历来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理念,结果评价可以判定高职教育是否与行业接轨,是否与产业契合,而影响这种理念契合度的关键在于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从而可以根据结果对已有的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符合理念的调整与完善。

综上而言,CIPP评价模式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的运用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这种评价机制的引入将直接对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构建基础、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课程体系的实施效果等有一个整套的监控和反馈,从而能够及时地进行调整,使之更加符合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办学目标和理念。

二、CIPP评价模式介入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策略

1.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中的背景评价介入策略。高职教育对应的是企业、行业和产业,人才培养去向决定了高职专业专业的课程构建要根据企业行业等市场主体对人才的要求和能力点进行评价。背景评价的介入使高等职业院校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时可以在对行业需求,对行业工作岗位的能力点、对就业市场的容量和侧重点进行调研和了解分析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制订出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培养高职学生适应行业市场需求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2.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中的输入评价介入策略。通过前期的背景评价,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制订主体已经对行业市场和企业市场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有了一个基本的界定,在此基础上再制定出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需要运用输入性评价的方法进行监控和指导。通过输入性评价,我们可以在高职高专所面临的行业企业人才市场为依托的教育环境下,做出适合培养符合“产教融合”、“工学结合”高职办学理念的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这个评价的具体实施需要课程体系的构建主体进行行业企业一线调研,掌握相关信息并尽量实现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课证融通”。

3.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中的过程评价介入策略。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有专业教师团队、专业教学硬件设备、专业学生等诸多需要予以考虑的具体因素。具体而言,主要有专业教师对教学硬件设备、专业学生学情、教学方式方法等有效把握程度;专业学生对专业教师所要求的专业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接受情况;专业教学设备对专业教师和专业学生学习教学要求的满足程度等。对这些信息的获得、了解和分析,就有赖于专业课程的体系构建者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对过程性评价的引入。对操作过程的评价目的体现在对专业课程体系制订的过程进行监控,便于对实施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和改善。从过程评价的角度来看,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和需求,关键体现在教师队伍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有效的实施专业教学,教学硬件建设能否能够契合于社会经济发展形式下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专业学生群体能否有效地通过专业教师对教学基本设施的运用获得进入行业企业,实现职业生涯的基本职业技能和素养。加里・D・鲍里奇认为,授课的清晰程度、教学模式的变化、教学任务的导向、学生学习高效性的确保,是专业教师教学有效性判断的重要依据。

基于过程考察来看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我们可以认识到,拥有讲授课程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并能够将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地传授的优秀专业教师;有效参与课堂教学互动活动,有效吸收课堂教学内容,具备较强的独立实务操作能力的专业学生群体都是有效专业课程体系实现的重要因素。从过程评价可以得知专业学生实践能力与实务操作能力的是高职高专学生的重中之重,因此在课题体系构建的设置中,我们就需要将这一重点纳入进去,除了在课程设置上重点考虑实务性之外,还可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模式,将行业企业专家请进来,面对面和专业学生对话;也可以将专业教师送到行业企业中去,经受打磨,成为专业学生获得行业企业经验的中转站。通过这个过程,我们的课程体系建设就会更加符合高职高专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目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4.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中的成效评价介入策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成效的衡量手段就是社会和市场对专业学生的接纳程度。那么,这种成效的实现,从人才培养的过程来看,又主要通过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情况来体现,专业课程构建找准了行业企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并且在课程性质的界定和课程教学时数的设置上配置合理,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培养的学生,就会具备符合行业企业需求的技能和素养,就有能力真正成为行业企业人才的后备人选,能够快速获得行业企业的认可,培养的专业学生就受行业和市场欢迎,市场和社会对专业学生的接纳度就高,因此对高职人才培养成效的评价的关键在于对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合理性的评价。高职院校培养的高职专业学生只有切实符合行业企业的要求,入职专业学生能够快速适应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并能够在岗位上成功的获得进一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这种双赢的局面,就是高职高专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卓有成效的检验标准。对于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中的成效评价的介入,主要体现在两个关键点上,第一个是对已经完成了专业课程体系训练的专业学生的职业满意度的考察,第二个是对专业学生的接纳方,即行业企业对学生满意度的考察,两个点的考察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负责系统的工作。只有这两个关键点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才可以判定高职专业课程体系建构是有成效的。

三、CIPP评价模式介入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延伸讨论

通过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CIPP评价,我们可以找到作为个体的高等院校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与行业企业的契合,这是一种个体性的成效,从更广的层面上来讲,我们也需要一种具有推广意义的普及性的成效,为此,我们可以对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进行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评价。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评价建立在影响评价和成效评价的基础上,这两种评价的推行,我们可以掌握已有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势与不足,据此进行调整和完善,提高课程的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

四、结语

评价是一种检验,是对将要实施、正在实施或者已经实施的计划和方案的考察和检验,这对计划目标的实现是相当重要的。CIPP评价模式因其四种具体评价模式的存在,具有非常强的系统性。这种评价模式在高等职业院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的介入,使得课程体系的评价体系走向规范化、完整化、系统化,有利于高职院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及时地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和调整,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参考文献:

[1]苏根林.构建培养职业能力及基本素养的公共英语课程体系――基于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英语课程改革的研究[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2).

[2]丁思勇.构建分层分类培养的课程体系是高职专业建设的必由之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

[3]任远.应用型人才培养视角下民办高校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品牌,2014,(11).

[4]黄柯毓.构建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M].科教导刊,2015,(1).

[5]纪光兰.高职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M].科技风,2015,(1).

[6]王磊.价值分析方法在课程体系优化中的应用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2014,(02).

篇11

关键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过程;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既有艺术教育的特性,又具有技术教育的特性,还具有职业教育的特性的专业教育特点,引进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可以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束缚,改变长期以来学习与工作两套系统割裂的状态,将学习过程、工作过程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使学生获得综合的职业能力,并保证这些与职业相关的经验、知识和技能在结构上的系统化[1],实现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的转变、从重视怎么教向重视怎么学的转变、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的转变、从重视认知往重视发展的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的转变,真正落实从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的转变,让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获得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工作”,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一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专业建设的重点,也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关键环节,但中国高职教育发展历史短,基础相对较薄弱[2]。近年来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对课程体系进行了不断的改革,然而办学质量仍与社会需要相距甚远,还没有建立一个完全满足行业和企业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评价及学生终身学习的完整课程体系,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课程体系的建设依然存在学科化痕迹

中国的高职教育在创建之初是基本采用高等教育和普通中学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也就是“普教改良型”学科课程模式[3],目前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改革并没有完全脱离这个模式。这是因为目前专业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者主要来自教育界,更熟悉教育和学科,比较善于从学科的角度去了解技术发展的趋势,而不善于从职业的角度掌握当前行业的主流技术和趋势,就使课程难于摆脱学科中心的课程设立体系[4]。同时,人们认为学科课程教学可以提供较好的(学科)理论基础,重视文化基础教育,逻辑性[5]。这就使得课程体系的建设组织和设计忽视了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在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上达不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岗位技术技能训练尚未形成独立课程等问题,没有突出技术技能的训练地位[6],从而导致毕业生在市场中失去竞争力。

2课程体系的开发缺乏科学性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存在盲目推倒重建现象,调研纯粹是形式,调查问卷制作简单,调研的企业在行业缺乏代表性,调研的数据深入分析少,课程体系构建没有真正做到以市场需求为起点,职业岗位群工作分析为依据。其次,空喊“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校企共赢”的口号,但实际上只是运用各种信息渠道凭借主观臆造,课程体系与岗位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校企合作开发成为空谈。另外,索性将原有的课程体系通过对部分或者全部课程增加实验、实训课时,减少理论课时的方式进行简单课时的增减而改头换面为新体系[2],缺乏对学生从入学到走上工作岗位期间全方位、全过程的统筹规划和分析。还有,存在课程体系开发的过程论证走过场和后期管理缺乏相应评价机制,且在实际实施中还出现由于各种原因而随意调整课程结构,增减课时等现象。

3目标定位理解片面,出现偏差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目标是培养在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从事设计、施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但这一目标定位常被片面理解,出现偏差。一是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受学科型的影响,重理论轻实践,缺乏职业特色,使培养的学生缺乏实践动手能力;二是片面理解技能培养的内涵,没有从技能、素质协调发展上来考虑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把单一岗位操作当成了全面职业能力,忽视了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7]。

此外,在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还存在着其它的一些问题,如:课程内容不能较好的融合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要求;课程的考核方式缺乏对学习过程的控制和考核;师资队伍建设进展较慢;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还停留在浅层次上等等。这些问题阻碍了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健康发展,因而必须在准确把握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理念精神实质的基础上,遵循职业教育教学规律[8],打破传统的高职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建立符合人才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全新的课程体系。

二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现代企业和社会已经进入到以过程为导向的综合化运作时代,在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必须与整体化的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5]。本着课程体系开发要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完善[9]的原则,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应以工作结构为逻辑,将工作结构转化为课程结构,将工作任务转化为学习领域,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基本思路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必须坚持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的原则,采取从实际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出发,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为学习内容,以培养企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实践过程的学习为主要过程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模式[10]。

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步骤为: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明确专业定位;通过与行业企业专家对职业分析和描述,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进行筛选和归纳;分析典型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归纳、总结职业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确定行动领域;根据职业成长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分解职业能力,确定学习领域,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在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充分考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需求,为其终身职业生涯发展做好准备;二是要注重以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为目标来确定教学内容,在由易到难的学习情境中培养实践能力;三以具体工作过程为载体设计训练项目,建立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1];四是大力推进双证制度,课程标准涵盖职业标准,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五是要对传统的评价手段和方法进行改革,采取过程评价方式,突出过程控制,建立知识技能考核与职业素养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评价方式。

2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过程

2.1 根据市场调研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

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故社会需求调查与分析成为课程方案开发的出发点[12]。因此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过程中,时刻关注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行业从业人员基本情况等方面,每年对厦漳泉地区、龙岩地区多家企业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对毕业生进行跟踪调研。进行人才市场需求分析后,撰写了专业调研报告,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和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知识、技能、态度的要求,再由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座谈论证,为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确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的是能在环境艺术设计行业一线从事设计、施工组织与管理、概预算工程及相应多种工作岗位的高技能人才。毕业生可取得相应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从事数字艺术设计、室内设计、会展设计行业、建筑效果图设计、施工组织管理等行业,主要工作岗位包括绘图员、设计师、施工图设计师、预算员、施工监理等工作或自主创业。

2.2 代表性工作任务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

在充分分析、论证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的基础上,由行业专家与一线的技术骨干采取头脑风暴法及归纳、整合的方式,筛选出与业主交流、现场勘测、方案设计、绘制施工图纸等43个代表性工作任务,然后在此基础上再推导出识图与制图、设计方案制作与表达、施工图设计等14个典型工作任务,并明确了每个典型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如表1、表2所示:

2.3 行动领域的归纳与学习领域的转化

依据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归纳典型行动领域,遵循职业成长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运用职业能力培养分层次进阶方法对行动领域进行分析讨论,选取真实的项目为教学载体,将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如表3所示:

2.4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

构建后的课程体系由“四个平台+综合实训”组成:

(1)公共基础平台,主要有思想品德与法律基础、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古田精神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规划、军训等课程。此类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品质,健康的身心素质,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独立生存,自主学习的需要,使学生具有较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开拓创新的能力。

(2)专业基础平台,主要有设计素描与写生、色彩与写生、构成基础、效果图绘画等课程,此类课程是专业的基础课程,使学生具备较好的专业基础,是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的前导课程。

(3)学习领域平台,主要有计算机辅助建筑室内设计、建筑室内设计实务、居住空间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室内装饰施工与组织管理等课程。此类课程均为理实一体化课程,以项目为载体组织教学,教、学、做合一,为学生的就业、择业和自主创业打下基础。

(4)专业拓展平台,主要有视觉传达艺术设计、光环境设计、家具设计,此类课程扩展学生的专业知识,扩展思维,进一步提升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5)综合实训,主要有行业认知、设计岗位实践、毕业设计、毕业顶岗实习等课程,该类课程围绕实际工程项目展开,校企共建,使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重构后的课体系根据行业发展需要,企业的岗位工作需要以及学生的就业与职业发展需要决定开设课程以及确定课程的定位的,职业化特征突出。构建了理论、实践融合的一体化课程结构,落实了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与提高素质的统一。以实际的设计工程项目为载体,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开展,实现能力本位课程教学模式。创设学习情境,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合二为一,充分体现工作流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目标。具有工学结合,职业能力培养分层次进阶,教学过程既是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也是培养职业能力的过程等特点。

2.5 制订课程标准

依据人才市场的需求、职业岗位能力与职业素质要求,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根据课程培养目标要求的职业素质、职业知识、职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制订了相应的课程标准。其内容应包括:课程目标、教学组织流程、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及学时、学习情境的主要实践活动、教学条件与环境要求、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

三 结语

总之,课程体系构建要紧贴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符合职业领域的要求,适应新形式的发展。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及课程教学实施打破了传统学科课程体系模式,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程项目为载体,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的理念来构建。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教学实施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学习领域开发的出发点是岗位(群)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所涵盖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具有前瞻性,同时考虑了社会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王轶敏、马长捷.高职化工类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J]. 广东化工,2011,38(224):170-172.

[2]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信息工程课题组. 关于高职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4(3):122-125.

[3] 马宁.高职高专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改革浅析[J].科技信息,2011(21):625.

[4] 方英姿. 澳大利亚TAFE课程体系的启示[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6):5-7.

[5] 付本燕、万忠保、李锋.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探索[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4(5):7-10.

[6] 高兴华、岳波辉. 构建符合高职教育发展的课程体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5):20-21.

[7] 杨诚. 如何构建高职课程体系[J].现代企业教育,2009(24):47-48

[8] 卢广平.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北方经贸,2010(3):141-142.

[9] 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12)

[10] 杨桂婷. 对基于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09(3):130-131.

[11] 张勇等.高职课程体系的开发[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84.

篇12

关键词:能力本位;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大数据专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培养在大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处理、应用等领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技能型人才[1-4],以能力为本位的大数据专业课程教学始终贯穿于高职大数据专业教育的全过程,这也是促进新常态下高职大数据专业教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高职培养的大数据专业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远远未能达到市场和企业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尚未形成体系,未能在有限的教学课时内有机整合交叉重复的课程内容,从而未能突出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5-9]。因此,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1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国务院于2015年8月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指出,“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培养职业工程师等大数据专业人才”。为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市场和企业对大数据技术相关人才的需求,截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289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大数据专业。由于我国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开设的时间短、起步晚、底子薄,大数据技术专业人才总体上来说是短缺的[1-4]。此外,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定位仍然不够明确,尚未形成系统性的师资团队、高效的实践教学平台和标准化的课程体系,未能有效构建和运用交叉学科的知识体系和课程内容。因此,不完善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导致教师只着重计算机领域知识的教学,缺乏适合学生学习系统性的大数据课程教学计划,忽略了大数据专业学生技能的培养,不能适应大数据时代市场和企业对大数据专业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数据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仍处于摸索阶段,如何从培养学生深度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广度问题综合能力的角度出发,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是摆在高职院校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9]。

2基于能力本位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可行性分析

2.1面向计算思维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计算思维能力即在管理学和教育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充分、综合运用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手段和基本过程对所需求解的问题进行深度上和广度上的抽象、挖掘、归纳,从而求得最优解的一种思维能力[5]。高职大数据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本质是为了培养在大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处理、应用等领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技能型人才。计算思维能力完美地诠释了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内在本质,即将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划分为一种包括通识教育、大类教育、基本认知等模块课程在内的螺旋递推式的计算思维课程体系,通识教育课程包括数据科学数学基础、人工智能导论、操作系统、统计学、管理学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科学导论、大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大数据编程算法等课程,充分、综合运用管理学领域、教育学领域、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基本手段和基本过程对所需求解的大数据分析、处理、应用问题进行深度上和广度上的抽象、挖掘、归纳。因此,通过构建面向计算思维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加以实践,促进学生熟练掌握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手段、基本过程和基本技能[6],从而具备初步的项目开发经验和能力。2.2面向应用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高职大数据专业教育的本质是为了培养在大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处理、应用等领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养高的技能型人才,即高职大数据专业教育的本质是以能力为本位的。基于面向计算思维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面向应用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是指将大数据主干课程划分为专业骨干、专业实践等模块课程,它们属于应用能力培养的范畴,专业骨干课程可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大数据程序设计、大数据采集、存储与传输、数据库应用技术,专业实践课程可开设课程包括大数据核心平台技术、大数据挖掘、分析与处理、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这是高职大数据专业基于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整体框架中的核心课程,也是后期以“专业拓展”“综合拓展”等模块课程为标志的工程能力培养课程开设的前提[5-7]。面向应用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侧重于大数据应用框架的部署和理解,课程内容完美地体现了培养学生的大数据编程算法、大数据程序设计、大数据核心平台技术、大数据可视化应用技术等方面的核心能力。2.3面向工程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工程能力是指在计算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团队协作解决实际工作中较为复杂综合性的工程项目开发问题的能力。因此,面向工程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包含专业拓展、综合拓展等模块课程,它们属于工程能力培养的范畴,即培养多元化的具有广度创造技术、深度人工智能开发技术的大数据分析师、大数据架构师、大数据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科学家等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人才[6]。面向工程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通过项目小组团队协作的形式,以工程项目与企业真实案例为驱动,促使学生搭建大数据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的框架,细化框架内部细节,集思广益,形成最终的工程项目解决方案,并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骨干、专业实践等模块课程中的大数据程序设计、大数据采集、存储与传输、数据库应用技术、大数据核心平台技术、大数据挖掘、分析与处理、大数据应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等课程的核心知识,实施大数据工程项目的大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分析、处理、应用、作业调度、工程维护、代码调错等,从而完美地实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目标[7-9]。

3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途径

3.1构建支撑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立体化课程资源。面向计算思维能力的课程体系是高职大数据专业发展的一个基础性课程体系,这是大数据专业能力向应用能力与工程能力纵深发展的延伸性课程,目的在管理学和教育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充分、综合运用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手段和基本过程对所需求解的问题进行深度上和广度上的抽象、挖掘、归纳,使学生掌握大数据专业的通识教育、大类教育、基本认知等模块课程,从而为学生拓展应用能力与工程能力打下基础。因此,需要构建支撑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立体化课程资源,其主要形式是利用移动互联网设置集课程资源、线上线下资源、实践课程资源为一体的立体化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模式[5],并利用移动互联网构建多样化的线上线下网上教学环境、学生线上线下学习平台。课程教学资源以线上线下和任务与项目驱动的实践课程形式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自主学习,时时讲解、时时操作。在此立体化课程资源支撑下,按照“计算思维形成→基本技能训练→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充分运用混合式翻转教学方式,对一些重点难点的课程内容进行反复教学,实施数据挖掘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大数据专业基础知识的实际操作,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加深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3.2搭建支撑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训平台。高职大数据专业实践性、应用性极强,面向应用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要求搭建适当的支撑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训平台以强化学生的应用能力。搭建支撑应用能力培养的实训平台,重点是学校应根据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计算思维能力培养需求,从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线上线下网络教学平台等方面入手,构建集大数据编程算法、大数据程序设计、大数据核心平台技术、大数据可视化应用技术等于一体的核心能力培养平台[5-6],大数据编程算法、大数据程序设计、大数据核心平台技术、大数据可视化应用技术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模式、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主要用于大数据专业的“专业骨干”“专业实践”等模块课程的实训教学;软件条件方面,利用搭建的实训环境,以学生分组协作形式,可以选择并行分布式处理软件Hadoop和Spark,实施大数据预处理、模型的建立模型、参数的选择,为学生提供大数据编程算法、大数据程序设计、大数据核心平台技术、大数据可视化应用技术方面的实训项目,使学生掌握基本方法和技巧,理解基本工作原理,从而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应用能力。3.3设计支撑工程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工程项目。面向工程能力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即培养多元化的具有广度创造技术、深度人工智能开发技术的大数据分析师、大数据架构师、大数据运维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科学家等工程项目设计与开发人才,它是围绕学生的工程项目开发能力而设置的。因此,学校应结合大数据专业的人才培养总体目标、计算思维能力培养目标和应用能力培养目标,设计支撑工程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工程项目[6-9],在每个项目中设置相应的实验,力求做到课程与岗位能力对接,检验学生对实践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解决问题的思想、手段和方法,从而为工程项目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综合性工程项目类型方面,把支撑工程能力培养的综合性工程项目分为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合理规划工程能力培养计划、培养标准以便较好地适应工程能力培养的新形势,让学生在“练中学、学中练”,考察学生的实际工程项目开发能力,力求工程项目开发能力与企业标准对接。3.4创新基于学生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面向计算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工程能力培养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是一种螺旋递推式的课程体系,它完美地诠释了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教育教学的内在本质。基于学生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实现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教育教学内在本质的重要条件。因此,高职院校要从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和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制作精美的教学视频,充分利用微课、翻转课堂、多媒体、远程协作、虚拟现实、系统仿真、探究式、启发式、逆向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1-4],按照“思维培养—应用细化—工程开发”的教学模式,围绕大数据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随时调整教学细节,合理安排课时,及时记录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使得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沟通达到一定的广度和深度,为学生掌握大数据专业课程的精髓和将来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3.5加强基于学生能力本位的师资队伍建设。高质量的专业教师队伍是构建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良好保障,因此高职院校要围绕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应用能力培养、工程能力培养[5-9],加强基于学生能力本位的师资队伍建设,让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取长补短,丰富知识结构,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从而为教师专业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提供保障,提升教师授课水平。

4结语

高职大数据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为提升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工程能力提供了科学的发展平台,对高职专业人才培养和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有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数据对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以及大数据专业人才的不足决定了大数据专业人才培养任重道远,但是不足也是动力,也给未来高职大数据专业预留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林宛杨.“职教20条”建设背景下大数据课程体系改革[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16(36):170-171,176.

[2]刘建华,胡文瑜,唐郑熠,等.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探索[J].科教文汇,2021(2):115-116.

[3]周黎鸣,林英豪,李征,等.新工科背景下大数据专业课程建设[J].计算机时代,2021(1):102-105.

[4]马晓磊,霍恩泽.面向“互联网+产学交融”的交通大数据课程体系建设[J].高教学刊,2021(7):86-89.

[5]崔琳,吴孝银,张志伟.面向学生计算思维培养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模式探究[J].无线互联科技,2020(4):121-122.

[6]戴牡红.面向工程能力培养的大数据教学研究[J].软件工程,2021,24(1):47-50.

[7]袁利平,杨阳.基于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建构[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22(5):85-92.

[8]王姝,苏志东.基于能力本位的反向课程设计方法应用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2020,36(9):77-82.

篇13

[关键词]校企融合 创新教育 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胡清(1975- ),女,江苏苏州人,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及教学管理;易飚(1973- ),男,上海人,苏州市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及机械制造技术。(江苏 苏州 215104)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课题“高职机械类学生创新教育实践体系的构建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1JSJG39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117-02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许多高科技成果急需转为产品,正需要大量技术型和技能型创新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会议研讨会”上指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张教育通行证”――创新教育。创新教育观念反映到高职教育领域,就是要促使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改革上做出新的尝试和探索。许多高职院校近年来开始关注创新教育课程设置,但是由于未能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未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因创新教育条件限制而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因此,基于校企融合,构建相对完善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至关重要。

一、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1.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目标定位不准。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应是一致的,但在目前创新教育实践中,以“应用能力”为目标这一本质要求未能明确体现。在课程体系设置中只注重高职教育中的“高”的一般性,而忽视了“职”的特色,表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在已开设的创新课程中学科化问题突出,片面追求“创造学”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系统性,而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欠缺,课程体系目标定位出现了偏差。

2.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结构设置单一。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应该以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核心,通过课程内容的整合,对课程的层次结构、布局比重和时序安排进行规划并实施运行。目前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仍然停留在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实践课程、文理选修课程等单一的结构形式上。各课程板块虽然也引入了一些创新教育知识,但缺乏一定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在纵向上没有形成从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到创新素质的层层递进,横向上未能在学习领域上建立起由点到面的联系;致使学生在被动的“灌输式”学习中,获得的是一些不连贯、彼此孤立的信息,不利于创新能力的提升。

3.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内容模式陈旧。从高职创新教育课程实施现状来看,过分重视原理和结论,以知识传授为主,忽视知识运用,除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外,学生很少能在课外获得创新实践的机会。校企结合的通道尚未打通,实践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落后,学生的实训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设计等流于形式。创新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不足,相关的师资、教材、校企共建的实践基地薄弱,新技术、新工艺等前沿知识难以融入课程内容之中。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内容模式陈旧贫乏,使创新实践活动停留边缘化、形式化、浅层次的层面。

二、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要适应社会职业类型的多样化和学生的学习基础、社会背景及学习目的的多样性,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课程体系构建的“三接轨”原则。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与社会就业需求、与行业职业岗位标准、与国际创新型人才培养接轨的原则。根据社会科技发展要求和就业市场对创新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知识方面的课程设置,营造创新教育的大环境。结合职业岗位的产品和技术创新要求,引入国家劳动部、人事部颁发的行业职业标准,进行专业技术创新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借鉴国外先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经验,把创新教育课程设置与国际人才的标准接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2.课程体系构建的“系统性”原则。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由企业技术顾问、高职院校师生、社会教育专家三方共同确定创新教育课程目标、内容、结构、模式的系统性原则。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把高职院校和企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衔接起来,把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科技文化创新活动也纳入其中,使学生将创新理论、方法和创新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建立“创新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技术能力提升―创新人格、素质养成”的创新教育系统。

3.课程体系构建的“开放性”原则。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适时调整、有效拓展的开放性原则。在内外沟通交流的开放系统中,课程体系横向联系企业的创新体系,纵向融入国家创新教育体系,建立校内校外、长短结合、产学合作、学历与非学历并举、教学与科研互动、理论与实践互补的各类课程模式。人力资源的开发需求是多类型和多层次的,“开放性”原则运用在课程体系设计上,具有灵活和弹性的调适机制,可按照实际需要进行结构上的调整组合和内容上的吐故纳新,使课程呈现出开放式和多元化的形态,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知识背景,形成多视角的创新方式和能力。

4.课程体系构建的“整合性”原则。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本位的创新课程整合性原则。课程体系构建是动态的、发展的过程,可采取改进现有课程、增设校企合作课程、加强实践活动课程、嵌入新的创新教育模块课程等方式进行整合,梳理创新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对教学内容进行衔接、选择、整理和排序,以实现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三、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院校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要素

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集中和具体地反映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都有具体行业、专业,其职业类别或工作的职业方向要求千差万别,要求在创新教育课程必定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把创新元素与职业要素紧密结合。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一线岗位人才,创新教育课程目标设定应侧重于技术人员的职业岗位规格要求,还要及时反映科技创新发展,具有与生产实践的对接性。创新教育课程也不能仅限于与职业相关的素质与技能,更要考虑培养对象全面素质的提升,在课程目标上体现兼容性。因此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目标不同于以往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本,而是更注重以创新知识、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为本。

2.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设置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为核心,把创新教育思想融入课程建设,设置以普适创新素质课程为基础、以专业技术创新课程为提升、以开放式活动课程为拓展等若干创新课程模块,不同的模块承担不同的功能,构建多层次的课程体系。基于校企融合的普适创新素质课程与以往高职院校开设的创新学系列基础理论课程相比,更注重结合当前经济发展的背景、企业对创新人才实际需求,传授全面知识装备,进行创新知识建构。通过生动具体的企业案例,引导学生从较为广阔的角度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在创新思维的锻炼和创新方法的运用中,让学生掌握创造学和方法论知识基础。基于校企融合的专业技术创新课程注重把创新学理论引入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内容中,开设相关创新设计课程,并与企业的产品设计和技术创新相结合,引导学生把创新设想、创新方法和技巧与实际工作联系起来,实现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职业岗位能力同步提高。基于校企融合的开放式活动课程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基地等共享教学资源,以开设研究性实验、实习项目或参与企业应用技术项目为载体,围绕完成某一特定任务,形成具有实际技术价值的“产品”成果,使活动课程研究化。学练结合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参与项目研究的全过程中获得创新体验。

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课程的知识、能力与素质三个基本要素的反映。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内容在选择上不仅考虑职业导向性、技能主导性以及内容适应性,更应考虑行业职业技术创新成果,这样编排的课程内容才更具效果。由于高职创新教育课程目标“以创新能力为本”的规定性,决定了课程内容中对于知识、能力、素质等要素的选择与组合,必然呈现出适用性特点。在普适创新素质课程中,“技术创新管理”“创造心理学”等的开设,为学生具备技术创新基本知识和创新意识奠定了“宽基础”。在专业技术创新课程中,课程设计、实训实习、技能认证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使学生获得“一专”的深度学习机会,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技术能力提升。在开放式活动课程中,文化素质课程、研究性课程、专题讲座的开办,可以激发学生的潜能,有助于创新人格和创新素质的养成。

4.课程结构。课程结构是对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要素的逻辑性组合。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结构由目标任务、原理方法、实践创作和考核评价四个功能模块组成。目标任务模块旨在明确任务,科学选题;原理方法模块旨在运用创新原理、方法解决问题;实践创作模块用于选材制造,完成工艺改进或作品设计;考核评价模块用于回顾总结,反思教训。各功能模块分别由数门校企合作的创新课程组成,以企业的生产案例进行学习情景设计。在纵向上,课程模块之间按不同年级编排课程内容,从发现问题、创新谋略、应用原理、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到成果考评,形成阶梯结构,内容层层递进,能力不断提升。在横向上,课程模块之间按工作任务进行分解,进行行动领域的转换和学习领域描述,按照作业流程与学习规律排序,由浅入深,从易到难地掌握创新知识点、提升创新能力。

5.课程实施模式。课程实施模式是实施课程的具体操作方式。基于校企融合的高职创新教育课程实施以内容结合的模式进行课程运作。把创新教育的目标纳入高职教育目标体系中,创新教育课程的有关内容和因素也相应渗透到职业教育的各类课程框架之中,形成相互结合和相辅相成的关系。基于校企融合,创新教育课程结合校内外、课内外各类社会社会活动、生产活动、文化活动来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各类显性、隐性的创新教育因素作用。在完成高职教育领域教学目标的同时,实现创新教育的任务和要求;在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素质。

四、结语

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是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对于每个高职院校来说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校企双方践行先进的合作理念,把创新教育理念融入高职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贯穿和体现创新教育的特性,在课程运作中实现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从而形成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模式的完整序列,是创新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关键。

[参考文献]

[1]陈解放.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2]傅世侠,罗玲玲.科学创造方法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篇14

收稿日期:2013-09-15

作者简介:陈建国(1957-),男,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主要从事工程项目管理、建筑经济、可持续建设研究,(E-mail)。

摘要:课程体系决定教学内容,直接关系着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对高等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打造办学特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文章针对国内高校课程体系逻辑结构不清,课程内容交叉重复等问题,以同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为例,从专业课程体系顶层战略层面,以核心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梳理了各专业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并构建了以工程项目管理为主线,以建设项目全寿命管理、建筑经济与管理为扩展线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关键词:课程体系;专业教学;工程管理;核心知识和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41-05

课程体系是指为培养人才所确立的目标以及依据这些目标所选择并加以组织的课程内容、教学活动的系统。课程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 提高人才素质的核心, 是形成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素。课程体系的建设和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关键。优化课程体系对高等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水平、铸造办学特色以及推动学校的各项改革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1]。

工程管理专业是国家经济建设不可或缺的专业,在过去的十几年里,经过教育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及众多院校的探索和努力,工程管理专业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教学体系。但是,面对新的形势、要求和挑战,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还存在一些问题。胡文发(2007)认为,国内工程管理专业长期沿用计划体制的教材和课程设置,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前瞻性,课程设置缺乏创新[2]。金长宏(2005)认为,工程管理专业的专业定位、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编写等方面有待改进[3]。杨建伟(2008)等认为,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还处于摸索前进阶段,存在专业方向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与实践脱节等问题[4]。因此,在新的形势和环境下,完善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工程管理专业自身建设的必然要求。

文章对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以工程管理专业为例,在对其课程体系现状分析和现有研究回顾的基础上,从专业培养目标、自身办学条件和工程过程实际出发,探索基于核心知识和能力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及其设计方法,为高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与借鉴。 一、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1999年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了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采用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体系(图1)[5]。

图1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图

但是,作为一个综合性专业,工程管理专业目前所包含的专业方向较多,开设院校的专业背景也不相同,因此,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特别是课程结构还处在不断完善和探索之中[6]。目前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课程体系的定位缺乏核心特色。由于工程管理专业需要融合多学科的成果,既需要工程技术背景,又要求管理、经济等学科知识,造成学生的知识普遍“杂而不精”。(2)课程体系的内容松散,结构生硬。部分课程类型设置、性质划分和学时安排不够合理。课程设置逻辑关系不明确,前后顺序衔接处理不当,部分课程内容重复交叉较多[7-8]。此外,实践教学体系有待整合与完善,部分学校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偏低,实践环节构成不合理[9]。

通过同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析和国内外高校对比发现,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不够强,课程内容衔接不合理,部分课程存在知识点重复等问题。

因此,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问题不容忽视。要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根据课程体系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做好专业课程体系顶层战略分析与设计。

二、 课程体系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专业教学课程体系是指一个专业所设置的课程相互间的分工与配合,是教学体系的主体部分[10],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体系设计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业务要求进行,为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服务。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新时期教学改革的关键,国内学者对各自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从战略层面,刘降斌和李丞北(2010)认为,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设计是一项由理论到实践的复杂工作,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注重整体功能;强化通识教育,拓宽基础;优化结构,突出素质课程;注重统合思维培养,设置课题中心课程;确立国际意识,开设国际性课程[11]。徐幼林(2008)、郑力(2008)提出了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及其内容的柔性化设计思想,认为专业课程体系内容上应该实时更新、与时俱进,教学安排上应弹性化[12-13]。胡弼成(2007)则总结了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呈现的三种形态:树状形态、板块形态和球体形态,为高校专业课程设计提供参考[14]。

课程体系的“逆向设计”模式由美国著名课程与教育专家格兰特提出,是在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的应用技能设计,整个设计过程分为:确定能力目标,确定如何证明学生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具体的实施[15]。该理论在美国中小学及大学本科教育课程体系设计中广泛应用[16]。

ACCP是印度Aptech公司推出的培养软件人才的课程体系,强调培养实践能力,突出项目经验积累[17]。王庭之(2010)基于ACCP(Aptech Certified Computer Professional)课程理念,提出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项目为主线,采取“逆向设计”思路的“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新模式[18]。倪贵林(2011)利用“订单式”培养模式,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19]。“订单式”是按企业要求“量身定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相应课程体系的培养模式。孙根年提出了课程体系优化系统结构模式,论述了从“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实现课程体系的递阶控制及三级优化思路[20]。

图2 基于核心知识和能力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

以上理论和方法共同点在于从培养目标出发,分析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以此为基础展开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设计也必然从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出发,但相比其他专业,工程管理的专业知识更加庞杂。所以,课程体系的设计还必须对众多专业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形成清晰的教学线,紧扣核心知识和能力展开,才能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培养任务,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笔者提出了基于核心知识和能力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法。如图2所示,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基础,结合自身办学实际与开设课程及工程过程,采用“逆向设计”思路,分析核心能力、课程逻辑关系和核心任务,形成专业教学线,然后分别研究每条教学线的核心知识与能力,根据需要分别设置专业课程和实践环节,构建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

三、同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分析及构建

考虑产业的用人需求,结合同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历史、特征和实际条件,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按专业方向和工作性质分为两部分。以一条核心主线、两条扩展线,探讨工程管理专业必须具备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以此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同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课题体系的核心主线,是工程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项目管理(PM)教学核心线;扩展线1是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族为基础的建设项目全寿命管理(BLM)教学线,即向前向后拓展至项目开发管理或设施管理(基于PM的DM或FM);扩展线2是以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族和建设项目全寿命管理课程族为基础,面向建筑业或建筑企业的建筑经济与管理教学主线。

(一) 核心主线:工程项目管理(PM)教学

实施阶段的工程项目管理是工程建设的核心环节,对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组织、管理以及协调的任务也是最为复杂和繁重的。因此,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也是整个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重点与核心。以下从核心任务、核心知识、核心能力、专业课及实践环节五方面探讨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工程项目管理教学体系构建。

核心任务方面,项目管理规划、计划和控制、项目团队建设、项目合同执行,以及项目信息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另外,设计阶段还包括对设计工作的管理;采购阶段还包括工程的承发包管理;工程施工阶段还包括工程建设组织;工程验收移交阶段还应完成对项目的验收管理。

核心知识方面,工程项目管理理论、施工方法与技术以及工程建设法律法规等是整个工程建设实施阶段都应该具备和掌握的。另外,设计阶段还需要建筑设计方案比选与优化和设计规范标准等方面的知识;工程采购阶段还应掌握项目采购、工程合同管理、招投标法律规范和国际工程采购与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工程施工阶段还要用到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与管理、项目实施的“三控制三管理二协调”、技术经济等相关知识;工程验收和移交阶段还应掌握竣工档案管理、验收管理、项目后评价等的相关知识。

核心能力方面,项目管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控制、设计与工程变更管理、技术经济分析、法律规范与技术标准的贯彻、团队建设、全过程信息管理、建设手续管理等贯穿整个工程建设实施阶段。另外,设计阶段还应具备编制设计任务书和组织设计委托的能力;工程采购阶段还应具备工程承发包模式设计,合同文本设计以及招投标组织的能力;工程施工阶段还应具备进度计划的编制与控制、工程合同管理、成本控制以及安全管理的能力;工程验收移交阶段还应具备组织工程验收移交的能力。

对项目实施阶段各个环节的任务、知识,以及核心能力进行了深入分析之后,针对性地设置以下课程:工程项目管理、项目采购、工程造价管理、工程风险管理、工程合同管理、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法律制度,以提供整个项目实施阶段的相关知识(图3)。

图3 项目管理教学核心主线

此外,针对各个课程教学环节,需要设置实践环节。工程实习、工程造价管理课程设计、大型项目建设参观、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在整个工程建设实施阶段的实践和动手能力。针对设计阶段的管理,还设置了测量实习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工程采购阶段还设置招投标课程设计和工程法律体制讲座,工程实施阶段还设置了建筑结构课程设计和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二) 扩展线1:项目全寿命管理(BLM)教学主线

扩展线1的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BLM)教学主线,是在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族基础上的扩展,即往前延伸的开发管理(DM)和往后延伸的设施管理(FM)课程体系,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管理,包括开发管理和设施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专门技能,毕业后可以从事建设项目前期的开发管理,或项目建成后运营阶段的设施管理工作(图4)。

图4 教学扩展线1:项目全寿命管理教学主线

建设项目全寿命管理教学体系和课程族的设计,是在项目管理课程族的基础上,增设开发管理课程族和设施管理课程族。建设工程项目开发管理和设施管理共有的核心理念是建设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开发管理的核心任务是项目策划、项目评价和决策,设施管理的核心任务是设施物业的运营、维护管理和增殖。

开发管理和设施管理的核心知识为可持续建设。开发管理的核心知识还有市场调研、项目策划、项目评估与决策、可行性研究和决策立项等,设施管理的核心知识还包括设施管理以及项目运营等。

开发管理和设施管理共有的核心能力包括可持续建设管理。开发管理的核心能力有市场定位与项目功能分析、项目策划、评估与决策方法应用、可行性研究组织、设施管理的核心能力是设施管理。

开发管理和设施管理共有的专业课包括可持续建设、建设环境管理、财务管理等;开发管理专业课程还包括建设工程项目策划、项目评估与决策、项目融资、工程经济学等;设施管理的专业课程有设施经营、物业管理、建筑维护维修(BS)等。

开发管理的课程实践环节包括工程调研、建筑市场调研、房地产项目可行性分析等,设施管理的课程实践环节包括物业管理方案课程设计等。

(三)扩展线2:建筑经济与管理教学主线

建筑经济与管理教学主线,是工程项目管理线和建设项目全寿命管理线的扩展,是涉及建筑业管理、建筑企业管理等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建筑业管理或建筑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专门技能,毕业后可以从事建筑业行业管理,或建筑企业管理工作(图5)。

建筑业管理的核心任务包括行业管理、行政管理;核心知识包括建筑经济原理、产业组织、建筑业管理体制、机制与法制等;核心能力包括行业组织与管理;专业课程包括建筑经济、国际建筑业管理体制、机制与法制的研究、建筑行业法律法规;实践环节可安排建筑行业管理讲座等。

建筑企业管理的核心任务是建筑企业经营管理;核心知识包括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核心能力包括建筑企业管理与经营。专业课则有建筑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实践环节可安排会计大作业、企业管理讲座等。

城市建设管理核心任务包括城市管理、城市运营;核心知识包括城市建筑规划、城市土地规划;核心能力包括城市建筑规划、城市土地规划。专业课包括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原理、土地利用与经济、城市经济学、公共管理等,实践环节可安排城市建设管理的讲座等。

图5 教学扩展线2:建筑经济与管理教学主线

不论是按照工程项目全过程进行分类还是按照行业特征进行分类,这些课程都是工程管理专业需要开设的。因为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着眼于全局、全过程管理,所以,行业的宏观知识和战术层面的知识也不可缺乏,但要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应该以此为努力的方向,有所侧重。

基于上述专业教学体系与专业课程族群的深入分析,可以构建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和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如图6所示。

图6 同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和课程体系整体架构 四、结语

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作为教学管理工作开展的指导和依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文章从顶层战略层面,以专业核心知识和能力为基础,梳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提出了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方法,并以同济大学为例,构建了以“一条核心主线、两条扩展线”为基本结构的课程体系。但是,教学工作的开展应因地制宜、与时俱进,随着学科和社会需要的发展,需要更广泛、更深入地研究和改进,才能推进工程管理专业教学的不断前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四海. 构建新建本科院校学科群课程体系的探索[J]. 高等教育研究, 2008,29(5):77-82.

[2]胡文发, 祁予. 从课程体系分析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改革[N].

[3]金长宏. 对加强我国本科工程管理专业建设的思考[J]. 基建优化, 2005(4):79-81.

[4]杨建伟, 姚传勤, 韩佳.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持续改进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08,17(5):13-16.

[5]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 全国高等学校土建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主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工程管理专业[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6]钟昌宝.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思考[J]. 高等建筑教育, 2007,16(3):89-94.

[7]陈威威, 龚德书. 工程管理专业本科课程体系的构建[J]. 宜宾学院学报, 2009,9(6):109-111.

[8]巩建闽. 谁来编制课程体系――地方教学型院校课程体系编制主体行为分析[J]. 高等教育研究,29(5):72-76.

[9]陈建国, 许凤. 工程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0,19(1):89-94.

[10]项喜章, 付晓灵, 万文君, 等. 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优化[J]. 交通高教研究, 2002(2):55-57.

[11]刘降斌, 李丞北.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设计基本原则探究[J]. 金融理论与教学, 2010(2):65-67.

[12]徐幼林. 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柔性化设计[J]. 中国林业教育, 2008,26(1):24-26.

[13]郑力. 基于柔性教育的大学课程体系的新设计[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17(5):92-95.

[14]胡弼成.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三种形态及其设计[J]. 大学教育科学, 2007(1):23-27.

[15]威金斯, 麦克泰. 理解力培养与课程设计:一种教学和评价的新实践[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

[16]陈志澜, 沈少来. “逆向设计”理论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计中的应用[J]. 职教论坛, 2009(22):32-34.

[17]范路桥, 朱小平, 吴教育, 等. 北大青鸟ACCP教育的特色分析[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35):53-54, 56.

[18]王庭之. ACCP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带动式课程体系设计[J]. 职教论坛, 2010(14):61-62, 64.

[19]倪贵林. “订单式”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原则与方法的探索――以高职家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例[J]. 辽宁高职学报, 2011,13(3):62-64.

[20]孙根年. 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 高等教育研究, 2001,22(2):86-90.

Curriculum system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pecialty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based on core knowledge and competence

CHEN Jianguo, LIU Deyin, LI Xiuming, ZENG Dal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P. R.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