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力的重要性范文

劳动力的重要性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39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劳动力的重要性,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劳动力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劳动准备素质;重要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一、前言

众所周知,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劳动力的竞争,即在单位时间内劳动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故而“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企业招聘人才之首选。那么以就业为导向高职院校将如何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是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体育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教育重要内容。体育课程肩负着锻炼学生身体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培养吃苦耐劳和团队精神的职责。从体育课程出发,实现高职院校学生锻炼好身体的同时更好更快的掌握专门技能是体育课程的终极任务;同时实现发展中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是奠定学生快速掌握专门技能的基础,体育课程与学生专业劳动准备素质对接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学生掌握专门技术的进度。因此,体育课程的学习是高职院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它是培养高职院校学生较高专业身体和心理素质的基础课程;它能有效促进体育教学与专业劳动准备素质的融合,实现体育教学课程与学生专业的“零距离”对接,从而为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概念的定义

(一)劳动准备素质

劳动准备素质:简单的说就是劳动时应具备的身体条件、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身体条件是指在劳动时应具备的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和应变能力;心理素质是指在任何劳动环境中具有的稳定的心理状态;道德品质是指在劳动时应有的敢于吃苦耐劳和团队的团结协作与敬业精神。

(二)零距离

所谓“零距离”,即培养的人才与企业要求完全吻合,这个吻合,不仅吻合在专业对接上,而且是不论任何岗位所需要劳动准备素质,就是学校要培养的。从而,达到毕业生就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顶岗就能顶用,顶用就能创造财富的目的。

(三)课程

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课程,狭义的课程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和目标的手段或工具,是决定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课程四大要素包括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

现在人才市场上普遍存在的“找人难”和“找活难”并存的矛盾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错位.尽管我们可以归纳出诸多原因,但是从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诸如“要有几年实践经验”、“要有敬业精神”等并不太高的要求看,无疑是针对当前毕业的大学生一般存在的“爱岗敬业不足”、“动手能力不强”、“职业意识不深”、“忠诚企业不够”等现象(在企业里常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学生味儿”、 “脚不生根”等通俗的语言来形容此类现象),而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日益加剧,“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成为各企业竞争的人才焦点,而后相继出现的抬高就业的门槛,实际上是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零距离”对接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不应该简单地停留在“同一性”水平上,因为不同的专业需要不同的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体育课程的设置必须与学生未来的职业和工作性质、工作条件紧密联系。在发展学生一般身体素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培养兴趣的同时,根据目前所学专业的特点传授与其未来第一职业所需的特殊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以及应有具备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对体育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的价值

随着生产劳动的进一步分工和技术形式的日益复杂,社会对人才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技术的进步丝毫没有降低对劳动者体力方面的要求,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身体能力和技能训练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故而高职院校实现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零距离”对接的价值显露无疑:1、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运动参与目标看其主要任务是学生形成自觉锻炼习惯,编制锻炼计划;它的特色是根据劳动者的职业劳动特点选择运动项目,编制个人锻炼计划;2、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运动技能目标看主要是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它的特色是提高劳动者从事未来职业相关技能能力;3、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身体健康目标看主要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础保健知识及运动技能知识;它的特色是劳动者学会与未来所从事职业相关的基础保健知识和运动知识;4、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心理健康目标看主要是改善学生身体机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它的特色是劳动者改善身体机能,促进与职业相关的心理调解能力;5、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社会适应目标看主要是提高学生体育适应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它的特色是提高劳动者社会职业适应能力。

(二)从宏观层面上实现了专业与就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众所皆知,随着生产劳动的进一步分工和技术形式的日益复杂,社会对人才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技术的进步丝毫没有降低对劳动者体力方面的要求,而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身体素质和技能训练,以及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更新的要求。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专业劳动准备素质 “零距离” 对接,既适应了社会发展,也要满足了学生对专业体育能力的提高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实现了学生专业与就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三)从中观层面上实现了体育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零距离”对接

从表1可知,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学生需要不同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以接轨企业相应的工作岗位,因此实现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的“零距离”对接,各高职业院校即可依据各院校的结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等实际情况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体育课程。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未来社会需求和学生生存发展的需要安排合理的体育课程,如资源系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国土资源开发以及土地测量方面的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而且所要的身体素质以耐力素质为主,在设置体育课程方面可以长跑、登山和定向越野等有利于发展耐力素质的体育项目为主;旅游学院的学生需要一定的气质、形象和体力服务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导游等工作,体育课程可设置礼仪、形体、登山、户外拓展等内外兼修的体育项目为主。从而以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顶岗,顶岗就能顶用,顶用就能创造财富的终极培养目标。

故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的“零距离”对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体育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零距离”对接。

(四)从微观层面上满足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迫切诉求

本课题组成员对九江市某高职院校300名学生进行了题为“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的必要性”的随机性调查,回收问卷280份,有效问卷275份,其中选择“非常必要”的19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0.18%,选择“没必要”的5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8.91%,觉得“无所谓”的30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0.91%,具体数据如表2:

依据表2 从可以看出,赞成体育课程与学生专业劳动准备素质“零距离”对接的占到调查总人数的70.18%,这说明二者的对接满足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迫切诉求,即从学生个人愿望出发,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对接不仅满足了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其身体健康;同时满足了体育课程与专业对口发展的社会需要。因此,体育课程与劳动准备素质的对接不仅仅实现了学生掌握一至两门运动技能的终身体育目标,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爱好,达到与专业对口的身体素质要求,为学生学习扎实的专项技能奠定较充分的身体条件,从而为将学生培养成为企业热捧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学生专业劳动准备素质“零距离”对接是非常重要的,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体现了体育课程对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的潜在价值,实现了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运动参与目标(学生形成自觉锻炼习惯,编制锻炼计划)、运动技能目标(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技能水平)、身体健康目标(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基础保健知识及运动技能知识)、心理健康目标(改善学生身体机能、促进心理健康发展)、社会适应目标(提高学生体育适应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它的特色是提高劳动者社会职业适应能力);(二)从宏观层面上实现了专业与就业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三)从中观层面上实现了体育课程设置与学生专业“零距离”对接;(四)从微观层面上满足了学生对体育课的迫切诉求。

因此,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与学生专业劳动准备素质的“零距离” 对接,是必要的、非常重要的,它不仅满足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个人愿望,也实现了专业与就业岗位“零距离”对接的现实需求,为高职院校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国大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207.

[2]曲宗湖,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56.

[3]周敏,周国海.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实用性设置分析——以扬州高职院校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8(15):126.

篇2

1 关于劳动合同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概述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和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所签订的一份协议,这份协议的签订只是《劳动合同法》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劳动合同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部分,依合同法的要求,企业在进行人员录用时,需与劳动单位签劳动合同协议,协议需明确用人单位和员工的职责、权利、义务,与此企业人力资源部需建立合同管理。劳动合同确立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法律关系和法律上需遵循的原则和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岗位、需要遵守的岗位职责、任务和劳动者在劳动中的权力限制以及劳动者劳动力的薪酬回报、劳动者的安全保障和人身自由等。而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对所雇劳动者进行合理的管理方式,它包括对企业人事间的联系、人与人的关系、冲突的合理处理,激发员工潜能等的处理,用以帮助企业完成目标。详细的说就是对人力进行整合、激励并根据情况进行调控,使其更有效的为企业服务。人才招聘、岗位调整、人才培训、员工绩效管理、薪酬福利等人力资源管理基本项目,都离不开劳动合同内容的规定。

2 劳动合同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近些年,劳动合同法的运行在我国以趋近成熟。它为企业的和谐管理和劳动者的利益带来的法律的帮助,实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上的大显身手,为企业的发展带来的鸿运。

企业劳动合同的实施和运用重点保护了普通劳动者的利益,从根本上关注了广大人民劳动者这支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实现企业与劳动人民双方的共同盈利,能加强劳动者和企业管理者和谐稳定关系的持续发展。企业为降低劳动力的支出成本,将精力聚集在开展专业化生产道路上,实现用人增效的管理,致使劳务派遣单位大力发展,派遣用工的现象在我国的大范围开展。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利益,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公司加强了管制,提出了很多不可改变的要求,强制要求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合同期达两年或两年以上。还专程对以往出现的多种问题,在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全方面的规范化。劳动合同从时间上对用人单位进行了限制,避免了用人单位进行短期非法合同的签订,使劳务派遣单位管理形式更规范化人性化,使劳动关系有了大大的改进,提供了便利化的企业发展道路。

3 劳动合同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作用

3.1 促进企业管理制度的清晰完整

劳动合同能清晰的确定劳动者的劳动任务及职责,它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基础。如果企业没有合理的管理制度管理策略,没有清晰的对合同管理的内容进行确定,就会造成劳动执行中的一些步骤中出现问题、困难,难以保证合同有效的实施下去,进而降低了合同的质量,故劳动合同的制定对企业的管理制度提升是有推进作用的。若企业未对劳动合同内容及合同签订进行严格规定,就会形成事实劳动管理的管理模式,大大增加企业的用人成本支出。劳动合同法对事实劳动管理规定工作期限达一年的企业未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将被认定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需支付两倍薪酬给劳动者。如果企业对劳动者的录用条件不明确,就很难表示劳动者是否能胜任企业职责需求,极易导致劳动类纠纷爆发。企业一方对劳动者执行劳动合同解除过程,若劳动纪律不清晰不完整,就会导致损害劳动者的利益,使企业处于被动无助的状态。劳动合同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企业管理制度更完美。

3.2 便于企业合理的配置人力资源

市场机制掌控着企业人力资源的命脉,劳动合同是市场调控人力资源的有力武器。劳动者可以以生产需求、经营需要、自身情况等为依据条件来签订劳动合同,让自己与企业间的劳动关系更加活化。再劳动者和企业在签订劳动合同是可以根据双方的意愿,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去签订,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配置更方便地进行下去。市场经济环境催动下,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需要资源既具有稳定的性质,又具有流动的性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实现人力资源更加稳定,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了基础保证,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可以促进生产率的提升,减少用人支出。合理的合适时机的转变劳动合同,可以加强人力资源合同的流动。劳动合同的加入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市场机制的调控有改进效果。

3.3 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利益

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企业在发展阶段会为一些特殊岗位的劳动者提供培训进修的机会,并对劳动者提供企业资金和劳动时间去进行学习,以提升劳作者的专业能力,以便与劳作者给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创造更多的价值,更好的服务于企业。倘若劳动者在培训期或进修期过后,未满服务期辞职,就会对企业的利益产生很大的影响和损失,按劳动合同法要求,企业可以按照法律规定要求劳动者通过签署违约金作出保障。

3.4 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

劳动合同的签订还可以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便利,从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利益上进行维护。未实行劳动合同法前,我国企业管理有很多缺陷和不足。劳动合同对企业的行为做了清晰明确的规定,强制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并要求企业为劳动者提供社会保险等服务,一定幅度的提升了企业用人的支出,但也加强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健全,避免各类劳动纠纷,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竞争力,提升了企业的凝聚力。

在劳动合同中,对劳动派遣单位的职工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都需要承担责任,故用人单位大都是实力技术能力高的团队,这样能有效的避免合作带来的风险。劳动合同的实行可以实现企业民主管理,在对部分技术专业较强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通过职位规范、技术问题答疑等方式实现,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更先进,更民主,为企业提供基础。人力资源法制化管理是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可以加深人力资源法制管理的发展,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得到提升,从而加快了企业的发展。

4 加强劳动合同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4.1 培养员工和企业管理者的法律意识,规范化管理

在企业劳动资源管理中应加强对劳动合同的意义宣传,提升对合同的认知度,在思想上做好员工的政治教育工作,增加强劳动者的风险防范以上意识。再建议企业管理人员加强对劳动法基础理论知识的普及,有效并合理的运用法律来使企业的用人制度更加规范化人性化法律化。适时地领导员工进行劳动法知识的学习,加强劳动者的法律意识,让劳动者能清晰的了解和熟悉自己的义务和权利,双方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得到共赢,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应分门别类的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整理,清晰涉及到劳动者和公司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在实现经营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各类规范行为的制度,制度需实行民主,征求劳动者的肯定,为企业管理带来便利安全。如员工培训制度、休假放假制度、工作管理制度等。

4.2 活化劳动期限,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保证劳动者的权益

劳动合同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劳动期限的活化,让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根据需要在满足合同法的规定下自由的设定期限,合同期限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短期的,如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等。只要符合法律的条件,均能够解除或续约,它不会使企业的长期发展受到约束。合同法未实施的时候,企业大多使用短期合同,劳动者都只能进行一年合同的签约,如果与企业相违背,合同即会立即终止,劳动者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年高的劳动者的权益受到损害,导致社会责任感缺失,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矛盾加剧。合同法的颁布高效的解决的这些问题,但短时间内使部分企业经济陷入困难状态,从长期发展看,是有利于企业的发展的,单是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来提升利润是无法换取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的。使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避免企业短期化合同的违法现象,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推动企业长远发展,保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劳动合同的实行保护了弱者,提升了社会的责任感,保证了就业率的稳定。

篇3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现阶段,社会和谐稳定越来越被政府所重视。而农村劳动力能充分就业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对社会和谐稳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工作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如何切实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帮助他们稳定就业,以及帮助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面前的迫切任务,也是现阶段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任务。

2015年北京农村劳动力388518人,经济活动人口为373110人,非经济活动人口为15408人。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男性为197049人,占52.81%;女性为176061人,占47.19%。总体而言,男性劳动力仍明显多于女性劳动力,男女劳动力比例大致为118/100。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年龄在16~35周岁的劳动力140610人,占37.68%;36~45周岁的劳动力124249人,占33.3%;男性46~60岁、女性46~55岁劳动力共108251人,占29.02%。农村经济活动人口373110人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277803人,占农村劳动力的74.45%;高中、中专文化程度82644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2.16%;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2663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39%。获得国家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技能劳动者17115人,占技能劳动力的23.66%。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

从农村劳动力现状和几项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信息渠道不畅,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无序化现象严重;二是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总体偏低,就业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三是农村劳动力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1.信息渠道不畅

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无序化现象严重。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大多数倾向于到大城市中谋求自己的就业机会,从而自己的职业规划也是向大城市发展。农村劳动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不对等,造成农村劳动力不能与社会需求很好对接,供与需之间形成错位。大城市中需要的高学历并且拥有职业技能证书的劳动力,但农村劳动力本身对于需求信息的了解不畅,造成了现阶段农村劳动力信息渠道不畅。

2.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总体偏低

目前,农村劳动力普遍存在着就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如基本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职业技能储备不足、实践能力欠缺、职业规划意识薄弱、适应社会能力不足、缺乏职位所需的职业能力证书等问题;存在着这些问题的农村劳动力在社会求职大潮中,被学历高的应届毕业生、经验足的社会求职人员等高层次求职人员所超越。农村劳动力面对未来职业规划和现阶段求职越来越力不从心。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偏低和权益维护意识缺乏

现阶段北京,月平均工资在6000元左右。一个刚刚迈出大学校门的拥有全面知识的大学生月平均工资不足4000元。一个拥有几年工作经验的社会求职人员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一个学历不高、经验不足的农村劳动力的月平均工资不足3000元。再去掉保险和每个月租房吃饭的钱,就所剩无几了。有些单位还不给农村劳动力上保险,因为他们没有档案。更别提公积金等其他福利了。因此农村劳动力现阶段工资待遇偏低也是造成其就业难的问题之一。个别企业在农村劳动力就业后克扣农村劳动力工资,造成其拿不到血汗钱。农村劳动力对于自身权益维护意识低,造成他们只能靠上访、自杀等方式寻求帮助,这就形成了社会不安定和不和谐的隐患。因此如何切实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帮助他们稳定就业,以及帮助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已经成为摆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部门面前的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也是现阶段职业指导工作的核心任务。

三、对策措施

1.推行农村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就以现阶段北京市昌平区农村劳动力就业为例,未来科技城、中关村创业园等几个大型工业区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平台。各乡镇政府可以利用其优势跟几大工业区沟通,形成专门的就业纽带,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专门的职位,便于他们求职。同时以草莓博览会、农业嘉年华等园区为平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稳定就业和农民增收,破解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社会难题,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农村劳动力可以到草莓博览会、农业嘉年华中从事农业创新、农业开发等工作,从而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职业能力。

2.加强就业平台建设,推进城乡统筹就业

现阶段要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率,必须探索建立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

(1)进一步向下延伸公共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健全人力资源市场运行机制和监管体系。建立以区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体,小型灵活人力资源市场为补充的公共人力资源服务体系,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就业服务的制度化、专业化、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城乡均等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全面落实对劳动者的免费公共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和对特定群体的专项服务。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及时进行人力资源供求信息,探索建立需求预测机制。

(2)设立就业服务中心和17个街镇社保所招聘点,打造覆盖城乡的整体就业服务圈。依托就业服务平台,全面完善劳动力供求信息台账,对农村劳动力家庭状况、就业愿望、培训要求、技能水平、就业去向、享受政策、社会保险关系基本情况和企业用工需求情况做到“门清”。着力抓好各大产业园、经济开发区的用工需求调查、统计和预测工作,掌握中长期用工需求,及时就业信息、培训信息和组织招聘会,引导农村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

(3)培育和壮大各劳务中介组织,努力形成政府促进就业、市场调节就业、个人自主择业的就业新机制,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充分发挥劳务中介在协助市信息产业重点企业、农民工回引和农民工转移就业等方面桥梁作用。

3.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现阶段除了要指导农村劳动力积极就业以外,我们还要保持就业政策的连续性,将现行的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补助)和就业补贴等政策予以延续,同时结合城市的创建,大力扶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鼓励农村劳动力返乡创业,重点发展家居、现代畜牧及深加工等产业。比如农家乐、农业采摘园和农业种植园等。现阶段大城市中的人们往往喜欢到农村中需找乐趣。这些人群的需求让农家乐等农业创业形式有了成长的摇篮。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职业指导作用,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利用这些有利的因素自主创业。

4.强化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

职业指导在农村劳动力就业中作用很明显。各单位职业指导人员可以针对有培训意愿的城乡劳动者开展全方位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组织未就业农村劳动力开展1年左右的短期技能培训或3年以内的职业教育培训,建立人才储备库。对征地农转非、“农转城”的中青年农村劳动力开展3~6个月的岗位技能培训,抓紧培养化工、机械、电子等园区企业急需的技术工人。对妇女和大龄人员开展月嫂、保姆、养老护理、园林绿化等实用技能培训,以适应家庭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5.维护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促进其稳定就业

现阶段提高就业质量,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的同时,通过职业指导让农村劳动力了解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是很重要的。在对农村劳动力进行职业指导时为其增加对于社会保险、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法》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使农村劳动力在充分就业的同时懂得维护自身权益,使其在面对用人企业拖欠工资、不签订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等问题时能勇于、善于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现在,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在面对就业时仍然是埋头工作、领取工资等,他们忽略了合同签订、福利待遇、退休保障等环节。多数农民工觉得有个体面工作已经万幸,在面对用人企业克扣工资等行为时往往选择隐忍和默许等态度。因此职业指导人员在对劳动者进行职业指导时要重点对农村劳动力的个人权益保障等进行培训,使其在面对用人单位恶意压榨时,除了选择自杀、默许、上访甚至导致刑事案件等方式外,更多的是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篇4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城乡收入;收入差距;教育培训

在20世纪80年代,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根据2011年的统计数据,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达到1.17亿。一方面,针对农村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别无选择,只能转移到城市谋生,而为了增加收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也必须转移到城市,另一方面,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这些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为城市提供劳动力的主要来源。然而,由于长期分割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和其他社会经济原因,中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这些因素主要是地区差异、工资、选择工作方式的差异、失业率、城市工业的技术进步和性别。一般来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以及大规模的聚集倾向。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力日益增加,最终这将会缩小甚至消除城乡收入差距。但与此同时,它还将建立具有中国的特点“双重劳动劳动和就业制度”和“城市二元社会”。在2006年,蔡昉认为使用劳动力流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需要一定的条件。在当前阶段的中国,由于很多不完整的条件,劳动力流动和收入差距扩大是主要的现状。

一、研究综述

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经济学最早的研究者是刘易斯,他认为发展中国家中农业部门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只有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才能使城乡经济一体化,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其次,有的学者还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改善行业发展状况的一个先决条件,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业技术,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最后,另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理论是托达罗理论。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认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不仅取决于城乡差异,还取决于成本—收益对比。经济发展的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心理动机是主动转移。这显示出对他们个人的主观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个人品质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的心理因素。

二、教育培训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劳动力转移的难易程度和转移后的工资状况受职员受教育水平的影响。因此,转移的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成为转移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受教育水平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知识水平。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农村产生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唯一选择就是向城市转移,这也体现了农村发展的不断进步,虽然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但他们进入城市后从事的大多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制约他们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劳动者素质低,最主要的方面是知识水平较为薄弱,因此加强农村劳动者的教育培训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他们的可选择工作范围也将有所增加,可以和城市劳动力进行公平的竞争,提高其竞争能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可以增加城乡收入和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收入差距,教育培训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三、政策建议

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创新是很重要的。教育和培训对劳动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教育和培训可以对劳动力转移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增加对农村公共教育投资资金、各级政府投资教育和培训经费。农村劳动力教育和培训应该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开发他们的选择就业和目标的能力。建立培训、学习、评估、认证、诱导等机制,严格执行劳动就业证书系统考察,这应该贯穿整个转移过程。

参考文献:

[1]蔡昉.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J].经济研究,2007(07).

[2]邓曲恒古斯塔夫森.中国的永久移民[J].经济研究,2007(04).

[3]王德文蔡昉张国庆.农村迁移劳动力就业与工资决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J].经济学(季刊),2008(04).

[4]孙文凯路江涌白重恩.中国农村收入流动分析[J].经济研究,2007(08).

篇5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 农村劳动力 统筹转移 “三化”协调发展 支持机制

在当今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关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的关系之中,贯穿的一条主线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配置。

地处中原经济区核心地带的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近7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统筹转移和合理配置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的统筹转移与“三化”协调发展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农村劳动力市民化的成本高、农业劳动力虽有庞大的基数但质量偏低、产业结构融合和互动问题突出、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不均等化问题严重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分析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统筹转移的需求现状基础上,结合“三化”协调发展的原则,提出构建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统筹转移与“三化”协调发展的支持机制。

一、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统筹转移的重要性

生产力的主体是劳动力。任何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都需要有劳动者的积极参与。因此,具有一定数量的劳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某一区域的劳动力资源充足,那么该区域就具备经济持续增长的基本生产条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普遍规律,也是积极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所以加快劳动力统筹转移对促进中原经济区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一是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就业和增收。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开拓了现阶段农民群体的就业和增收渠道,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的矛盾,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缩小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发展。河南全省人口过亿,人多地少,是其基本省情,全省人均耕地面积也远低于全国人均耕地1.52亩的水平。在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前提下,许多农村的青年农民无事可做,收入极低。而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使他们就业有了出路,也得到一定收入。

二是有利于加快产业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农民对农村社会向城镇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趋势的顺应,也是农民自发选择的一条通向城市化的途径。通过外出农民掌握技术,积累资金后,利用家乡的各种优势返乡创业,在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同时,带动发展第二、第三产业。这样既发展了当地的经济,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适度规模经营的提高,加快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循环。同时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

三是有利于提高我省产业竞争力和发展后劲。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劳动力素质的竞争。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于提高自身素质,也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农民告别世代繁衍生息的封闭乡野,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之中,所得的不仅是收入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受到前所未有的现代化的洗礼。走出农村的农民工,在城市社会和先进工业的影响下,渐渐地摒弃掉旧有的小农思想,接受着商品经济时代的新观念,再把这些理念带回农村,改变农村传统的观念,这对于改变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环境中养成的墨守陈规、不思变革与进取的秉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转移的劳动力激活了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农村劳动力的流转和迁移使人力资本的投资效应更加显著,能够使我省的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统筹转移的现状与问题

随着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的提出,农村劳动力须结合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思路进行合理的统筹转移。但是就目前的转移现状来看,还是存在诸多的问题。

首先,职业转换与身份转换的背离。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通过土地流转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将有更多的农民在职业和身份上转变为城市居民。但是他们在融入城市社会时,往往会陷入角色认同的困境。由于城市行政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和不同步,他们面临着无法完全融入城市生活的困境。事实上,我国现行的多项公共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排斥“农民工”的“市民化”,农业劳动力转移面临巨大的制度障碍。例如在获得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文化认同、社会心理认同等方面。公共服务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市福利制度对进城务工人员是排斥的.就业指导、医疗、教育、安居等公共服务远未真正惠及农民工。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多层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但未真正建成农民工就业指导服务市场。城镇化范围内的农民,尽管在身份上已经转换为城市居民,但没有实现其内涵的转变。

其次,农业劳动力的转移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在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转移农业人口既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手段又是归宿。但是从劳动力要素的聚集水平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来看,河南省的农业劳动力转移还相当不足。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计,作为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大省的河南,2013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达2660万人,其中省内累计实现转移就业1523万人、省外输出1137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0万人。但是对于拥有3200余万农村富余劳动力总量的河南,剔除创业、兼业以及失业等情况,目前尚有540余万个富余劳动力未得到合理的配置转移,而且转移劳动力整体文化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仍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体,只有三分之一的转移劳动力接受过专业培训。这些都阻碍着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再次,劳动力转移中,现代农业与城乡三产融合度不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作为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之一,担负着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但是河南省在发展现代农业,合理转移农业劳动力方面,缺乏与相关产业进行互动发展,导致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偏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致使农业产业竞争力不足。如图1所示,具体表现在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单向流入城市,更多的是依靠劳动力酬劳这样的低级经济纽带,使得城市经济带动乡村经济的作用比较微弱。

图1 劳动力流动

三、构建农村劳动力统筹转移与“三化”协调发展的支持机制

随着“三化”协调发展的进一步推进,河南省未来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方向主要为:转变为大中型城市各种非农产业的投资者、管理者和劳动者,这部分人群的大多数将成为真正的市民;转变为小型城镇非农产业就业者,这可能是富余劳动力的一个主要转移方向,也最符合现阶段河南省的省情;转变为农业企业家,区别于农民企业家的是,这部分人的主体必定从农民中转化而来,从事的一定是农业,例如家庭农场主等;转变为农业产业工人,从事职业化的工作,例如新型职业农民等。基于未来的各种可能转移渠道,我们必须提供相应的支持机制。

1.职业转换与身份变更的城镇化机制

(1)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的设定条件。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关键在于户籍改革。考虑到本地户籍制度对未来制度的反弹利益比较强,所以中原经济区内的各主要省份和地区要因地制宜地采用适当方式,稳妥地、循序渐进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要将改革重心侧重于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前提条件,降低农民入城门槛。具体的支持做法例如,自2011年以来,河南省政府一系列的指导意见,旨在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限制条件,解决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遇到的可能困难,并在一定的前提下,改革和完善农民落户城市的问题,保障各方面享有和当地城市居民平等的权利待遇。

(2)强化职业培训,提高富余劳动力就业能力。实现角色转换的核心是就业。就业不仅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收入,维持个人和家庭生计,而且可以使个人获得一定的生存条件和社会地位。同时,加强对他们的职业培训,可以使他们获得除农业生产技能外的其他技能,有利于他们获得社会的认同和职业转换。在职业和身份认同支持方面,要积极帮助脱离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建立各种社团组织,开展各种活动,使群体之间加强交流,培养其社会归属感和群体意识,给其提供心理上与情感上的支持,缓解其因身份和职业的变更所带来的角色紧张等问题,消除因心理焦虑所造成的角色转换困难问题。

2.农业劳动力减量提质机制

(1)加大财政对于农村劳动力的教育投入支持力度。农业现代化的实质是人的现代化。只有拥有一定技能的劳动力,才能被城市认同并最终融入城市。所以要在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的基础上,促成知识技能替代原始劳动力的局面。要想胜任农业现代化的作业,提高生产效率,顺利的将富余劳动力转移出来,唯一可行的途径就是教育培训。因此,在财政支持方面,应该将关注点重点放在加强农民外出就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弥补其在从事除农业以外生产时所缺乏的必要知识。针对当前农村劳动力有限需求增长和劳动力因职业能力低和知识素质低致使供应不足的矛盾,通过农民再教育的形式,实现工业对农业、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同时也促进产业间快速地有效地吸纳这些待转移的劳动力。

(2)强化政府财政对于农业科技发展的支持。只有形成一定的技术替代,农业现代化才能稳定地开展,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科技发展与产业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将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才能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规模化的生产,能够引入更多的科技支持,促进该领域科技的进一步发展。就目前河南省低水平的农业科技和农业产业化规模不足的现状,强化和健全财政支持,激励农业科技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除了资金方面的支持,更重要的是鼓励农业技术专家走入农广校,走入田间,将全方位的技术指导与技术推广教于农民,用以促进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将劳动力从小农经济中解放出来。

(3)因地制宜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由于各地区的农业侧重点不同,所以要根据实地情况,从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人中,严格遴选新型职业农民,将好的农业生产经验及时授予他们,并做好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工作,促进他们对农业的贡献,同时提升个人价值,提高农业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保证农业生产安全。

3.城乡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互动机制

根据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减少,第二、三产业将增加。随着城乡三产的逐渐融合,中原经济区城乡经济、人口流动分布及其产业发展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新的城乡和产业间互动机制促使区域经济逐渐走向一体化。如图2所示,劳动力的流动也将与二元结构状态下有很大的不同。

图2 城乡三产互动劳动力流向

与原有的二元结构不同,三产的融合互动下,城市与乡村的经济空间格局将发生重要改变。由于三次产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一方面,农村将不只是从事农业的场所,由于农业现代化的逐步发展,与之相配套的非农产业也将得到充分的发展,实现城乡三产的互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结构在二、三产业的支持与带动下将加速转型向专业化、机械化和规模化方向发展,在现代管理理念的支持下,更加规范和高效的发展。

在城乡三产互动的背景下,应注重以城市、重要村镇为中心,完善区域空间格局,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规范流转出的土地使用权限。一方面,集中的土地向新型职业农民或农场主开放,从而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支持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使产业链得到延伸,加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总体上,城乡三产融合与现代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互动机制可描述为如图3所示.

图3 互助机制

4.城乡公共财政均等化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

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公共产品供给的均等化。在户籍制度深入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使教育、医疗等基础公共服务得到均等化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供给市场,使就业、择业做到公平均等。

推进财政制度改革,提高公共财政的支付均等化效率。实践表明,城乡之间财政能力的缩小有利于优化财政资源的配置。面对目前河南省城乡、地区间公共财政投入的不均等现象,就要求将财政支出适当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财政支出的投入力度,以均等化为目标,逐步缩小城乡间公共服务的差距,切实增强政府履行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

综上所述,对于中原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统筹转移如何适应“三化”协调的发展,仍有许多需要注意和研究的地方,针对相关的支持机制,应该予以重视和实施。不能只追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和片面的城镇化发展,而忽略转移的可持续健康运行。总之,我们既要充分意识到构建相关支持机制的重要性,又要意识到支持机制的长期性与复杂性,从而做好充分的统筹计划和机制保障。

参考文献

[1]唐祥来.“四化同步”背景下的农业劳动力替代转移[J].现代经济探讨,2013(7):53-57

[2]姜睿清.基于产业融合的江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南昌大学,2013

[3]刘玉.基于三产互动与城乡统筹的区域经济空间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18(4):47-52

篇6

>一、宜章县农村剩余劳动力及转移现状

>(一)全县农村劳动力结构现状。据农村住户调查:2002年全市农村劳动力为26.68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4.8%;从性别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4.85%,女劳动力占45.15%;从所从事的行业看:第一产业占69.71%,第二产业占10.76%,第三产业占19.53%;从劳动力受教育的程度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占3.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7.90%,初中文化程度的占54.3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34%,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3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29%。从以上结构可以看出:全县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性别结构较为合理,但劳动力水平较为低下。

>(二)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特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农民思想观念的变化和农村“人多田少”现象的日趋严重,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据调查:全市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8.5万人,其中省外7.53万人,省内0.96万人。上半年新增转移人数2.1万人,其中女性1.07万人;在新增成员中有0.06万人接受了职业培训。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集中在广东沿海地带。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高收入的强大吸引力,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作用下,近几年大规模地向广州、深圳一带转移。改革开放以来,广东沿海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农民前往这些地方打工赚钱。据调查,我县上半年外出打工的就有74%分布在广州和深圳一带,少数分布在省内其它地市.

>2、二、三产业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据调查: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74.6%从事工业和建筑业,其次是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女性主要从事制鞋、电子装配等工作。也有些举家外出承包田地种西瓜、养猪等,但为数不多。其他主要从事各种服务行业。

>3、劳动力就地转移人数明显增加。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1)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饱和;(2)一些重点工程在全县相继开工建设,沿公路两侧新开办许多采石、水泥预制件等配套企业以及公路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3)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回流。

>4、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兼业性。目前的农村将农民与土地紧紧地联在一起,大部分非长期性外出务工的农民,往往是既“忙外”又“忙内”,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回家耕种。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全县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赃、累、苦、重等工作,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挣得满意的收入。

>2、两广和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和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扒、窃等违法乱纪现象。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计划生育。

>三、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根据以上情况加以分析不难看出:今后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如不及时更新,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挣得满意的收入已是越来越难。要想使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总收入的贡献越来越大,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全县劳动服务中心已初步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

>1、建立乡镇劳动保障站和劳动信息网络,形成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不冒烟的工厂”,是投资少、见效快的扶贫工程,是不交学费的“商业大学”,也是全县这样一个城镇化水平不高,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落后地区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了积极稳妥的开展好劳务输出,全市就业服务中心利用这次机构改革的机会,加快了乡镇劳动保障站的建设。已建9个乡镇劳动保障站全部配备了1-3名专、兼职人员。全县13个乡镇全部建立了劳动保障站,岩泉.关溪.笆篱建站率超过75%。劳动信息网络的建立已在构思当中,的确亟待落到实处。因为它的建立将会使劳动力转移和跟踪服务更加规范、更加简捷方便。

>2、提高劳动者素质,进行各行各业、多方位的技术培训。据了解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小学至初中文化程度占66.5%以上,多数务工成员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有技术、特长的只占10%左右。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成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后输出”的原则。据调查:今年各乡镇相继开设了缝纫、电脑、保姆、保安、幼教、焊工、美容美发、家电维修、养殖等专业,培训民工960多人。通过培训,使他们一经转移就能上岗,在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既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

>3、挖掘劳务资源,广开服务渠道。由于全县与两广接壤,打工妹大都以老带新方式输出,而男工及中年妇女输出就没有那么活跃。针对这一现象,就业服务中心及时与广东等地的信息联络员联系。仅麻阳镇今年上半年就向广东省的中山、南海、东莞等地输送男工657人,从事家政服务的中年女工246人,保安人员187人。为全县劳务输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深受农村男青年和中年妇女欢迎。

>四、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果,促进宜章县域经济发展。

>从以上调查和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可以扩大就业、增加收入,还可以以此为突破口,搞活全县经济。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把门外的钱抓回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积极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全县在这方面的工作已迈出了新的一步。

>1、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较宽裕的流动资金,而且带动了相关二三产业的发展。如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繁荣及职业教育和社会办学的发展。据调查农民外出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家庭经营收入和转移性、财产性收入则增长较缓。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了农村居民增加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生活水平的主要途经。

>2、劳动力转移带动全县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在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中姣姣者学到了过硬的技术,赚到了大把的票子。为此,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回乡办企业。如减免有关税款和相关的行政性收费、争取银行低息贷款等,为返乡创业人员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环境,鼓励他们参与小城镇建设。

>3、劳动力转移加快了全县小城镇建设的进程。由于两广地带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其工资、待遇与内地收入越来越接近,且工作时间长,路程远,开销大。再加上近年来全县恰逢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衡枣高速、洛湛铁路、贵福铁路、永连公路等重点工程的相继开工,在给全市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来了巨大机遇。一些打工回来的青年因外出开阔了眼界,学回了技术,积蓄了一些资金,他们不再安心几亩田的收入,大多来到县城或小城镇经商、从业,从而加快了全县小城镇建设的进程。

>五、几点启示

>1、科学认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展本地经济的有利前提。由于一些地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种种偏见,认为这是对农村劳动力的一种廉价出售,是“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劳动力资源的剥削。由于缺乏正确的分析和认同,它的作用和重要性一直没有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各级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更谈不上系统的管理和引导。据调查:农村剩余劳动力所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已成为广大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和农业生产及农村住房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同时许多外出务工的青年学成回乡,争当创业之星,带动了全市民营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因此,要想充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必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一个足够的认识。

篇7

刘易斯建立的二元经济发展理论指出,经济中存在着二元结构,即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部门,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剩余劳动力被不断增加的资本吸收的过程。正是通过投资的不断扩大和劳动力的重新配置,使现代部门不断扩大,国民收入不断增长,经济结构的二元特征将随着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被吸收完而消失。也就是说,刘易斯认为剩余劳动力可以通过工业部门的扩张顺利实现转移。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刘易斯没有重视农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对刘易斯的模型进行了修正,强调必须在工业部门扩张的同时,推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业发展与工业发展同步进行。

二元经济论者的基本观点是只有通过资本积累的增加和高速的工业增长才能实现成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成功的经济发展。但是,这一理论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并不理想。另一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从20世纪60、70年展中国家的现实出发,提出了不同的劳动力迁移理论。该理论认为,只要预期的实际工资大于农村的实际收入,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的迁移就会继续下去,从而促进一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当农村移民数量多到迫使城市失业规模增大、工资收入下降,足以使城市的预期工资收入与农村工资收入相等时农村劳动力停止向城市转移;当城市预期工资收入小于农村工资收入时,会诱使劳动力从城市向农村的转移。根据该理论提出的政策主张,一是在发展战略上应减轻因过度偏向城市而引起城乡就业机会不均衡,二是强调农村和农业部门发展的重要性。消除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主要不是依靠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劳动力,而是要同时重视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在工业扩张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劳动力迁移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可以实现向城市的顺利转移,而顺利转移的实现模式,应该建立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城市合理吸纳的基础上,既使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同时又推动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与工业化的进程同时进行的。1978年以前转移速度比较缓慢,而农村的实行使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显性化。特别是1992年后,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涌入乡镇企业和城市各行业,形成“民工潮”。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20世纪80年代以农村内部转移,即就地转移为主;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异地转移,特别是向城镇转移为主。

随着城市就业问题的日益突出及传统农业排斥出的劳动力的增加,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也面临困境,在以下一些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制约:

1、制度制约。制度方面受到的制约主要有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农业土地使用权制度等。户籍制度人为地造成了城乡居民之间在就业、受教育、享受保障方面的不平等,阻碍了农业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而在社会保障方面,进城农民由于劳动收入低,劳动时间长,几乎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在农业土地使用权制度上,开始是由于不能自由转让承包土地阻碍了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20世纪80年代以来依法规定了农民可以转让土地的承包权,但在实际操作上却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并不普遍。而且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没有建立的情况下,农民还不愿完全脱离土地,因此延缓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2、乡镇企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制约。20世纪80年代曾是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主渠道的乡镇企业,由于面临着二次创业,要求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资本的有机构成,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逐渐减弱,使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遇到阻碍。20世纪90年代以后,乡镇企业吸纳的劳动力人数和占当年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率增长缓慢,有的年份的比率还是下降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向乡镇企业大规模转移的可能性大大减弱。3、农民自身素质的制约。非农业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一般较高,对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有较高要求,而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主要是初中及以下程度。1998年,农民家庭劳动力中大专文化程度的只占0.37%,中专文化程度的占1.46%,这显然制约劳动力的转移。

2000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7%,中等发达国家为50%,高收入国家为79%,而我国在2002年也只有39.1%,比中等发达国家低11个百分点,比高收入国家低40个百分点。这影响到主要依托城市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根据《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的统计,2000年世界平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就己达31%,其中中等收入国家达54%,高收入国家达70%,而2001年我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仅占27.7%。

三、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从发展经济学家的劳动力迁移理论看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可能采取单一的模式。根据刘易斯模型,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是通过资本积累和工业部门的扩张来完成。但鉴于城市本身存在的失业问题及农民自身素质等原因,单靠城市工业部门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是不完整的;而根据托达罗模型,吸纳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是依靠农业现代化,但我国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完成。因此,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城市与乡村同时吸纳,全方位、多层次地进行。具体来说,可采取以下对策:

1、采取多种转移方式,拓宽转移渠道。一是兼业转移与分业转移并举。兼业转移是指不放弃土地的转移,其好处在于可以保证农业收入的稳定,灵活地进行转换。根据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征,农民在农忙时可以务农,农闲时可以从事其他职业,互不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民技术素质和专业知识不能提高的缺陷。其不足在于不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和人口的城市化,因此,最终还是要向分业转移过渡,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二是异地转移和本地转移并举。异地转移主要依靠城市工业化来吸收,本地转移主要通过农村城镇化来吸收。在促进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要建立区域间、省际间的劳务交流,提供农业劳动力流动就业信息,开展交流活动。三是本国转移与国外转移并举。要大力开展对外劳务合作,发展劳务输出。对外劳务输出要针对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不同需求和劳动力市场的不同情况,利用我国已加入WTO的大好机遇,逐步扩大规模。

2、进行制度方面的配套改革,消除转移障碍。一是尽快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尽快使一部分长期在城镇工作的农民在子女入学、就业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二是进行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农民进城可以出售、转让土地的经营权,使农村土地适当集中,达到农业生产规模经营,进而实现产业化经营;三是建立和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在割断同土地的联系时,没有后顾之忧。

3、扩大城市的就业容量,提高城市化水平。根据世界城市化的经验和一般规律,一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以后,将进入城市化加速时期。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城市化将达45%左右,全国将有2亿左右的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的城镇人口。因此,大中城市要充分发挥其工业经济中心的作用,利用资金、技术密集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其服务业,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机会,给进城的农民足够的就业岗位。小城镇要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本着以市场导向为原则,以能够产生关联效应和带动作用的产业为主导产业,采取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倾斜政策,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应当强调,城镇化不能只是简单地将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重要的是减少农民进城的成本和风险,建立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实施就业公平政策,给进城就业的农民以平等的待遇,同时配套解决农民工的社会福利和子女教育问题。

4、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就业吸纳能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绝大部分要立足于本地转移,即通过农村自身的发展来解决。要着重调整农业内部的结构,从传统的种植业转向林、牧、渔业,带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及与农业有关的服务业的发展,就地吸收从农业中释放出来的剩余劳动力。事实上,农业现代化带来了农业生产专业化和社会化水平的提高,这种产业分工可以产生大量的为农业服务的产前、产中和产后部门,这些部门所吸收的就业甚至大于农业生产部门本身。以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为例,农业产前部门就业的劳动力,占农业食品系统劳动力总数的比重为11%,产中占14%,产后占75%。

篇8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变迁;VAR模型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进程必定带来经济社会结构的全面变化,这种变化包括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人口城镇化等诸多变化。就业结构的变化是劳动力转移的直接结果,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变化之间的动态演变关系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白重恩(2008)采用新古典要素分配模型,对历史数据统计发现,我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的变化主要原因是产品垄断市场的增加与劳动力环境的改变所致。古典增长理论当中,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投入要素,其供给质量及供给结构决定着经济生产效率。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指出,发展中国家存在着发达的工业部门以及欠发达的农业生产部门,而导致劳动力从较低边际生产率的农业部门向高的工业部门转移。劳动力在各产业之间的转移决定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一、河南省的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

(一)河南劳动力的转移: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来自于各产业之间的边际生产率的差异。第二三产业的边际生产效率高于第一产业,劳动力便重新得到配置,有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根据河南统计局对147个县市区1.4万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12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约为184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37.6%,转移劳动中从事第二产业的约占49%,从事第三产业的约占50%。

(二)河南产业结构的转变:河南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由1980年的40.7%下降到2012年的13.3%。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980年的41.2%上升到2013年的56.6%。第三产业由1980年的18.1%上升至如今的32%。总体呈现出第一产业占GDP比重逐渐下降,二三产业占GDP比重逐渐上升且第二产业即工业占GDP比重上升较快的发展趋势。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解释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对1978―2012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解释

河南省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动态关系。VAR模型的一般形式为:Y=A1Yt-1+A2Yt-2+……+ApYt-p+et。Y是k维内生变量列向量,A是矩阵系数,p是内生变量之后阶数,t是样本个数,e是扰动项。

变量及数据解释:劳动力转移(LDZY)本文中采用二、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作为衡量河南1978―2013的劳动力转移的特征指标。产业结构变迁(CYJG)本文中采用二、三产业产值占河南省GDP的比重作为衡量河南1978―2013年的产业结构调整状况的指标。为减小异方差的影响及实现非线性化关系的线性化处理,对以上两变量做对数处理,即LnLDZY,LnCYJG。

三、VAR模型的动态分析

(一)平稳性检验。VAR模型分析的前提是变量具有平稳

性,所以首先对变量进行平稳性分析。这里运用ADF检验方法对lnLDZY,lnCYJG进行检验,结果如下:

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根据检验结果可知lnLDZY,lnCYJG均不平稳,但一阶差分后为平稳序列,所以本文通过研究DlnLDZY,DlnCYJG来研究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关系。

(二)滞后阶数和平稳性检验。滞后阶数根据AIC、SC值最小来确定,由表可知当AIC、SC值取最小时,最优滞后期为VAR模型的平稳性检验,对于滞后期为1,两个内生变量,特征根有两个。特征根倒数的模为0.814162,0.965588。所以至此,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VAR模型通过了稳定性检验,可以建立滞后期为1的VAR模型。接着进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检验。

(三)脉冲响应分析。如图所示即为lnLDZY,lnCYJG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脉冲响应函数是追踪一个系统对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效果。当一个变量作为因变量时,来自其他变量包括因变量自身的滞后值的一个标准差的随机扰动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其影响的路径变化。第一张图反映了lnLDZY受自身以及产业结构转移的影响冲击。给劳动转移一个正的标准差冲击会使自身同向浮动,响应曲线呈扁平倒u型。劳动转移始终受自身冲击影响,但并没有呈现出较强较弱的强化趋势。再看劳动力转移受产业就够调整的冲击影响。在第一期为0,之后随时间推移,其冲击影响越来越强。整体来看,劳动力的转移受自身正向冲击的影响,其强弱变化较小,但始终伴随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即劳动力向更高边际效率的产业转移。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二张图反映产业结构的变动受自身以及劳动力转移的冲击响应。产业结构受自身冲击强度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而受劳动力转移的冲击强度逐渐增强,其在第六期相交。反映出,产业结构调整更主要原因来自于劳动力的转移,即随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向更高边际效率的产业流动,逐渐促成了产业结构的调整。

(四)方差分解。方差分解是把VAR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的变动按其成因分解为各随机扰动项的冲击,以观察不同冲击结构的重要性。从第一张图中,在0期,劳动转移的冲击完全来自于自身,在随后,逐渐平稳下降。来自于产业转移的冲击,有0期的0,逐渐上升至百分之十几。所以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来自于自身的影响,产业结构转移仅取得了次要作用。第二张图中,在初期产业结构转移主要来自于自身作用受劳动力转移影响较小,在16其左右相交,达到各50%左右,并且受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有不断上升趋势,受自身冲击影响不断下降。所以得出结论,劳动力的转移逐渐成为产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原因。

四、结论及建议

本文研究表明,在1978―2012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劳动力不断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并且二三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也不断上升。劳动力的转移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自身,即劳动力从边际效率低的第一产业,向边际效率更高的二三产业转移。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于劳动力的转移来说是一次要原因。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而言,劳动力的转移是主要原因,即由于劳动力向二三产业的转移,而形成了二三产业的飞速发展。对此政府应做好产业结构升级转换的指引工作,尤其是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的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变人口优势为人才和劳动力的资源优势,形成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人力资本支撑。

参考文献:

篇9

绝大部分文献都以“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来描述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剩余的总体状况,即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供给存量超过了维持农村再生产运行的劳动力需求总量,从而导致了部分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在此基础上,不少研究者提出将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的设想.

“农村剩余劳动力”强调的是农村地区适度劳动力规模之外的劳动力剩余,而事实是吸纳劳动力的部门不仅包括农业部门,还包括农村工业、农村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部门。因而“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在概念提法上显然产生自我矛盾。而更为重要的是,当前我国农村工业和农村第三产业尚处发展初期,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还表现得相当脆弱,但随着农村多元经济的不断推进,其劳动力吸纳能力具有巨大的潜力可挖掘,而目前总体上也保持了缓步上升的态势,因而当前论及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剩余劳动力问题还为时过早。由此而来,当前所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仅只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用“农业剩余劳动力”替代“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理论上更为确切,在实践工作中也更具针对性。

此外,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加以区别的意义还在于:一、农业劳动力在农村人口总量中占据绝对比重,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农村人口管理中的重中之重;二、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构成内容和前提,先行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是正确处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必然途径;三、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较今后的农村工业、第三产业的劳动力转移更为复杂和艰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涉及了土地管理、户籍改革、城镇建设等诸多问题,是有关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大局的重大课题。

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形成机理:绝对剩余与相对剩余

笔者以为,农业劳动力剩余有绝对剩余和相对剩余之分。所谓农业劳动力的绝对剩余,是指在确定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下,与有限的农村生产资源(主要是土地资源、水资源、林木资源等农业基本生产资料)相匹配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超过适度劳动力需求规模即导致劳动力绝对剩余。从总量上看,我国客观上存在着农业劳动力的绝对剩余,大量农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劳动力闲置的现象。绝对剩余的劳动力长期滞留农村可能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剩余劳动力继续参与农业生产,降低劳动力的边际产量和农业劳动力的平均贡献率,导致农业生产的非效率性。而在以家庭为单位的传统生产组织方式中,市场竞争和劳动力淘汰机制被亲缘关系所替代,因而这种农业生产的非效率性通常被“合理地”掩盖,不仅客观上制约了劳动力价值的完全实现和转化,更是导致了对农村生产力提高的滞缓甚至破坏;二是剩余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尽管维持了农业生产的效率性,但由于失业劳动力缺乏贡献,结果也只是更多的成员分享等同的劳动成果,整体农村劳动力的福利水平因此降低。这两种情况因为生产要素配置的不合理而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最终不利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及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化解。因而,这部分绝对剩余的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转移出去,在非农工业、商业等劳动力吸纳能力较强的领域重新择业,不仅符合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规律,也助益于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和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农业劳动力的相对剩余是由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自身缺陷使其对劳动力的吸纳潜力未能充分释放,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剩余。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是农业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决定了农业生产资源与农业劳动力之间的数据配置关系。换而言之,在农业生产资源既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能够调节适度农业劳动力的总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对适度农业劳动力规模的调节机理主要通过三方面来实现:一是通过农业产业链的伸缩来实现对农业劳动力需求总量的调节。二是通过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可以实现对农业劳动力需求总量的改变。三是农业产业的技术进步或资本有机构成实现对农业劳动力需求总量的调节。

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和绝对剩余劳动力的产生机理不同,因而针对两者的解决思路和战略选择也应有所差异。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是来自于农业产业内部生产经营方式的缺陷,由此导致的剩余劳动力应该通过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进行内部消化。而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则是在合理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已经将其劳动力吸纳能力发挥到最优的情况下,农业劳动力的供给存量仍然超过了需求总量,由此导致的这部分劳动力剩余只能选择向非农产业转移。理论上,两种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存在一定先后次序的,即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先于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或者说,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解决首先是农业产业内部消化,再是农业产业外部转移。但从当前实践来看,由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换进程的缓慢以及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数的庞大,这两种转移渠道基本是同时进行的。

三、相对剩余劳动力的内部消化依靠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我国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人均耕地仅有1.26亩,只相当于美国的15%。耕地的主要部分不得不用于粮食生产,我国通常谈及的农业主要是指种植业,而种植业又主要是指粮食种植业。按照劳动力吸纳强度来说,粮食种植业属于耕地密集型产业,这种产业耕地占用比重大,而在单位面积耕地上需要投入的劳动力相对较少。据有关部门测算,20世纪90年代初,棉花、油料、甘蔗、烤烟等经济作物平均每亩用工分别为41.0、16.3、45.2、49.8个,而6种粮食作物平均每亩用工14.2个。可见,在我国居于主导地位的粮食生产具有的劳动力吸纳能力明显要低于其它经济作物生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这种自然经济意义上导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同时还表现在传统粮食生产的季节性上,传统的粮食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有着较强的依赖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农村中农民“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休闲”的现象,这种忙闲不均的劳作方式导致了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失业或称为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剩余。由此可见,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低级性形成了农业劳动力的需求瓶颈,导致大量的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也就不足为奇了。加速我国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将农业相对剩余劳动力进行内部消化,是降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总量并且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必然之路。针对上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对劳动力需求的调节机制,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战略转变的主体思路为:延伸农业生产经营产业链,由横向的、独立式、粗放型生产经营方式向纵向的、组织式、集约型生产经营方式转变。

我国大部分农村当前依然维持着传统的“独立投资(家庭投入物资和人力)一独立生产 (家庭耕种)一独立经营(初级农产品直接销售)”的生产经营方式,这种方式尽管灵活,但其缺陷在于缺乏经济规模,成本效益低,风险抵抗力弱,缺乏产品加工组织能力,许多农民只是依靠销售价值含量较低的初级产品获取微薄收益,在农产品的分散销售中还时常因相互竞价而亏损,这也是我国农民增收困难的原因之一。更为重要的,这种初级的生产经营方式产业链条较短,尤其是缺乏劳动力吸纳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和经销环节。或者说,在传统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下,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经营环节让渡于社会其它部门,直接导致了农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过剩。因而,延伸农业产业链,将劳动力密集型生产经营环节内部化已是必需。即按照现代农业大生产的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当地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实行专业化生产和经营,形成“联合投资(合作制企业)专业化生产(规模耕种) 产品加工(劳动力密集型) 农产品销售(劳动力密集型) 配套服务(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链为主,“市场调查资源和产品开发项目投资市场推广”、“农科技术研究农业人员教育培训劳动力资源组织与管理”等产业链为辅的多层次、多元化的产业链组合。这种以专业分工为基础,农业劳动力资源重新进行规模化组合,多环节、多层次地将劳动力密集型生产或经营领域纳入其中,把剩余劳动力大量消化在农业产业内部。更为可取的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减少是与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同时进行的,这正是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除了产业链条的延伸,农业产业内部的生产结构调整也是剩余劳动力内部消化的重要举措。生产结构的调整在相当程度上也是以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为前提的。

四、绝对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重点在于城乡“中间带”

20世纪70年代初,托达罗(M·P·Todalo)从发展中国家城乡普遍存在失业的前提出发,提出了他的城乡人口流动模型,特别强调农业部门和农村发展对于解决农村失业问题的重要性,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然而我国过去的实践表明,通过用户籍制度和行政手段来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农村就业压力也没有因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而获得缓解。原因在于我国农业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存在着大量超过农村经济承载力的绝对剩途劳动力,这部分绝对剩余劳动力无法通过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变革进行内部消化,而在当时的管制壁垒下又不能实现各农业外部的转移释放,导致了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过度积压问题。绝对剩余劳动力向外部即非农产业转移已是不可避免。

有些研究者建议,应该把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作为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重点,同时为促进农民工进城和变农民为市民创造更好的便利环境。其实,这一思想早在“托达罗模型”之前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1954)就已提出。刘易斯在其颇具影响力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中指出,城市工业部门不断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剩余劳动力由边际生产力低的农村向边际生产力高的城市转移,是人力资源在城市和农村间重新配置及实现经济发展的基本途径。然而,“托达罗模型”建立在诸如城市不存在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吸纳完毕前城市部门实际工资保持不变、农村零值边际生产力的剩余劳动以及城市工业的就业创造率与其资本积累率成正比等种种严格的假定之上,这显然与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不符。最为明显的,当前城市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已经涌现出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这部分失业群体最终必须依靠城市工业经济的壮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来逐步消化,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暂且不论相对于城市劳动力来说,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存在着在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生活保障等多方面的劣势,更为根本的,我国当前城市经济体系所能创造的有限就业需求空间与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供给规模之间所形成的矛盾不可能在短期内得以缓解。而事实上我们也看到了,大部分能够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所从事的领域也仍然集中在城市劳动力少于从事的建筑施工、手工装配、餐饮服务等劳动强度大且收入较低的行业。这部分群体具有职业流动性大、季节性强、居所不固定、缺乏历史工作记录等特性,在现阶段要大批量地赋予他们城市居民身份和待遇(城市医疗、社保教育等)操作难度显然相当之大,在某种意义上,他们还只能遗憾地成为游离在现代城市中的边缘群体。

还有一个细节我们不能忽视。由于我国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和明显的城乡差异的存在,在农村社会中逐渐形成着一种向往城市生活的“城市情结”,在流向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结构中,那些在劳动技能或知识水平方面具有相对优势的青壮年劳动力占据最大比重,造成了农村高端劳动力资源的不断外流,这对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相当不利。尤其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农村生产力资源重新配置的关键时期,这种负面效应将呈进一步放大化。

那么,在农业劳动力绝对过剩和城市就业空间极其有限的双重压力下,解决我国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根本途径到底又在哪里?笔者以为,现阶段农业绝对剩余劳动力转移之所以处于尴尬境地,其直接原因便是我国农村与城市之间没有形成具有强大劳动力吸纳能力的中间带,根本原因又在于历史上重工轻农的战略选择和城乡之间长期的管制“屏障”导致了今天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断层,城乡“中间带”发展滞后,其劳动力吸纳功能发育迟缓。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且农业生产效率较低的国家,城乡断层或城乡“中间带”的欠发达使得城乡一体化的内部矛盾长期得不到缓解,城乡“中间带”的就业链条过短,就业机会创造功能薄弱,农业劳动力又无法大规模地跨越“中间带”迁往城市,必然导致绝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瓶颈。因而,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根本途径还在于壮大城乡“中间带”,在承接城乡发展一体化过程中增强城乡“中间带”就业创造和劳动力吸纳能力。

必须强调的是,这里所提及城乡“中间带”远不仅是简单意义上的城市与农村间的地理区域,它是一项通过衔接城乡断层,缩小城乡之间在生产力、经济形态、要素配置、生活方式以及社会事业等多方面的差距,从而创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空间和条件的系统工程。其重点应包括以下方面:

(1)在劳动力转移目标区域方面。允许部分农业人口向大中城市合理分流的同时,让乡镇、中心镇、县城以及部分小城市等中型行政区域成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阵地。较之大中城市,这些区域对于转移的农业劳动力具有收入落差小、生活成本低、生活适应性强以及城区扩容空间大的优势。同时,由于迁入这些区域的农业劳动力一般具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住所,在此基础上再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并将这部分群体真正纳入城镇居民管理体系,给予平等的城镇市民待遇,这显然比在大中城市解决同样的问题更具操作性。

(2)在主体经济形态方面。利用自然农业和城市大工业之间在生产结构和生产方式之间的差异,促进农村和城市在生产资源和产品之间的互动,因地制宜地发展城镇经济和县域经济,培育符合当地特色的支柱产业,使之成为衔接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中间平台。其中城镇加工业和城镇商业将成为“中间带”经济形态的重要内容。在当前农村生产加工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相当部分农产品加工及其它自然资源或能源型工业需要在城镇区域完成。随着我国农村消费市场重要性的日益强化,更多的城市工业制造品将以城镇为商留中心伺农村市场疏散。这些城镇经济实体大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必须释放出巨大的就业空间,成为农村剩余劳动转移就业的主要载体。

篇10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价值取向 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005-01

农民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主体。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展,农村人口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据2012年的统计情况,中国的农村人口不到总人口的50%,只有把现有占全国50%的农民转化为现代农民或转化到第二、三产业,才能摆脱农耕社会,走上工业化、现代化。为此,关键问题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重塑农村劳动力的价值观,笔者对农村劳动力中的价值取向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找到提高其素质的有效对策。

一、农村劳动力的价值取向

据百度百科的解释,农村劳动力是指乡村人口中年龄在16岁以上、经常参加集体经济组织(包括乡镇企业、事业单位)和家庭副业劳务的劳动力。从当前社会转型期来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家从事农、林、牧、渔等行业获取经济收益的劳动力;另一类是自行外出就业但没有转走户口的劳动力。价值取向是指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倾向。总体上来看,对两类农村劳动力进行政治取向、经济取向、文化取向和职业取向分析,表现出以下特点:

一是政治取向上,权利意识增强。农村劳动力普遍权利意识增强,尤其是外出就业中的新生代农民工,外出打工动机是寻求个人发展,并不像父兄辈为了解决自身和家庭温饱问题。他们在受教育权、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上要求得到主流社会的认可,优化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是经济取向上,更多关心经济利益的获取。随着大量外出务工劳动力获取经济利益的增多,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不认为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是很难的事情,不认为致富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而在获取经济利益上表现得更为自信,对于经济利益的获取也不再难以启齿,而有时候甚至表现得不择手段。

三是文化取向上,逐渐注重精神需求。80年代之前的农村劳动力对文化上的需求较少,主要是经济上需求赚更多的钱,过上更为富足的生活,而80后、90后的农村劳动力由于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受环境的影响,更多追求精神享受,有调查显示,上网、看电视、阅读报刊在他们的业余文化活动中占主导地位,听音乐、聊天、KTV的比例也较高;另外,特别是在城市里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对技术和知识的渴望也很强烈,他们深刻意识到技术和知识对于在城市生存和闯荡的重要性,不仅倾向于选择有知识和技术含量的工作,也希望用人单位提供各类培训,希望地方政府举办公益性的培训课程。

四是职业取向上,更多考虑的是收入。留在乡村一般年龄较大的劳动力对于从事劳动的性质,艰苦程度考虑较少,更多的是关心是否能获取高收入,如果进入什么企业、干什么活一般不挑挑拣拣,只要能挣钱就行,对于工作环境、工作安全性等都考虑不多。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则不一样,希望获得高品质的就业岗位,较为重视就业单位和岗位的质量,不仅对工作性质,工资收入有考虑,还要求工作性质富于技术性,劳动强度适中,工作环境较好(清洁、舒适、安全等)。

二、农村劳动力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劳动力表现出以上价值取向,分析其影响因素,既有外在的,也有内在的,外在因素跟农村的传统文化、社会观念、国家政策及自身生存发展现状有密切关系;内在因素,涉及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自身素质和个人观念等等。

1.外在影响因素。一是传统文化对农民的影响很深,尤其是年龄更长的农村劳动力,只要经济收入增多,对于政治诉求,民利的事情就关心较少,而新生代农民因为一直在学校读书,然后就是到城市里务工,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少,因而权利意识较强,对国家政治方向,政策变化较为关心;二是社会观念对农村劳动力的影响较大。当今社会转型期,各种本土的、外来的思想碰撞,交融,使得农村劳动力对自身发展,社会变化较为关切,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在义利权衡,政治理解的多元都有十分明显的观点;三是国家政策影响。国家越来越关注民生、重视经济发展,重视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在推进现代化的过程中,把农村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因而对增强农村劳动力致富观念、权利意识、生活享受等等的影响很大;四是自身生存发展现状的影响。农村劳动力的生存状况存在很大差异,在农村从事的行业不一样,收入不一样,对自身观念的影响也不一样,留在农村的与外出务工的接受的信息不一样,面临的机遇不一样,这些都会对农村劳动力产生差异性的影响。

2.内在影响因素。一是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明显对农村劳动价值取向具有重要影响,受过初高中教育的农村劳动力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愿望与能力比没受过教育或只是受过小学教育的农村劳动力要强;二是自身素质的影响。叛逆性更强,适应性更强的农村劳动力对信息的获取,对经济地位的提高,对政治权利的争取都表现得更为激励;三是地域、家庭观念的影响。发达地区相比较欠发达地区或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因受地区差异,在价值取向上也有明显差异;另外,家庭观念对农村劳动力的影响也较大,家庭成员都从事商业的,家庭新成员从事商业的居多,因而在价值取向上更趋务实,利益观念更重。

参考文献

[1]翟学伟.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类型、转型及其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1999,(4).

[2]张志忠. 新生代农民工价值观念透视[J].《浙江日报》2009年07月06日.

[3]刘怀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新论[M].北京出版社,2004.

篇11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贵州城镇化;建设

作者简介:张和平(1957-),男,贵州普安县人,研究生学历,贵州省六盘水市广播电视大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副教授,贵州省远程教育学会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学会理事、六盘水市第六、第七届政协委员。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4.07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4-15-05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有中国特色城镇化战略的需要,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扩大内需、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东西部差异,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欠发达、待开发的贵州来说,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更为重要,它是贵州“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迫的战略任务,是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的关键。实现贵州的城镇化建设有多种途径,本文重点是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在贵州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

(一)刘易斯模型反映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符合我国国情,是指导研究解决贵州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基础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二元经济模型,将乡村城市人口迁移视为劳动力平衡机制,它能使劳动力由劳动力过剩部门向劳动力不足的部门转移,从而在这两个部门实现工资或收入的均等。模型的核心是一个二元经济:一端是存在大量的传统农业;另一端是能实现充分就业的现代城市工业。刘易斯模型指出经济转型期的重要标志——二元经济结构,特别是他所提倡的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这一途径,为我国农村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需求层次理论是研究农民需要、促进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基础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这些需要要按照优先次序可以排列成金字塔层次,由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一个人是在一种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或相对满足之后,其需要的重点就会发生转移。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实现了较低层次的需求就自然会产生向往较高层次的需求。大量实现了脱贫和温饱的农村农民有向小康发展的强烈愿望,城镇为他们的需求层次得到升级提供实现的可能。贵州农村大都是在高山峻岭之中,农村人口有追求向往城镇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是农村人向城市转移的心理依据。

(三)人口迁移的推力——拉力理论为我们研究贵州农村劳动力城镇转移拓宽了视野

美国学者伊沃里特、S、李的人口推力——拉力理论关于影响迁移的因素,即迁出地的因素,迁入地的因素。一个地区都同时存在某些吸引人口迁入的因素和某些排斥人口迁入的因素,通常,人们对迁入地和原居住地各种因素的评价会受到主观感受和客观条件的影响。例如,适宜的气候条件、舒适的生活环境、优质的教育条件、充分的就业渠道等可能是拉力因素。在重视城市拉力作用的同时,加大农村的各种推力作用:例如,加大土地流转、承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农地产权制度的改革,这是农村人向城市人转移的客观基础,对贵州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研究拓宽了视野。

(四)加快城镇化建设是党的十六大以来统筹城乡发展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化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是研究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城镇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意见》指出,贵州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用地、完善功能的原则,推进城镇化进程,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引导产业向城镇和园区集聚。

上述理论对我们提高认识、深入探索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和保障机制、排除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国际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

(一)国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回顾

西方发达国家,从16世纪初期便开始了农村劳动力的规模转移。由于受本国经济、历史、文化、制度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各有特色,概括起来主要有:

1、政府主导型模式。主要代表国家是英国。英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历时400多年,政府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采取了国家干预的做法,即通过政府制定法律强制和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成功地解决了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为世界各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2、集中型转移模式。韩国是发展中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的,目前农业劳动力比例低于20%,比二战结束初期下降了5%以上,基本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任务。韩国农村劳动力主要流向大城市。韩国资金较为雄厚,资金主要靠输入,为经济腾飞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了资金保证。

(二)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回顾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长期停滞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1978-1988年,农业劳动力在社会劳动力中所占份额由70.5%迅速下降到59.3%,从1991年下半年开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也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1995年以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据农业部抽样调查,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人数1997年为4461万人,1998年为5483万人,1999年为6683万人,2001年为8961万人,2002年达到9400万人,2003年为9900万人,2004年达到11821万人,2005年增至12578万人。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近5亿,大约有1.5亿的剩余劳动力。

三、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在贵州城镇化建设中的重要现实意义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明确:贵州省过去五年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化率从27.5%提高到35%,但全省城镇化水平远远滞后于全国及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力争在未来五年城镇化率提高到45%,吸纳更多的农村人口。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艰巨,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

(一)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解决贵州贫困地区“三农”问题,促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贵州大多数地方土地贫瘠,荒漠、石漠化并存,人地矛盾极大,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递减,“三农”问题比发达地区显得更加突出,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主要从缓解农村人地矛盾以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生产率入手。要缓解农村人地矛盾出路主要是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重点是向城镇的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推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核心内容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就贵州地区而言,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突出:一方面存在城市的现代化工业;另一方面农村还是落后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要摆脱社会生产力的落后状态,发展经济,就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消除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现代经济结构。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关键是实现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二三产业转移。

(三)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化有序有效转移是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解决欠发达地区贫困的主要举措

虽然农业仍然是农民首要的收入来源,但是现在非农就业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据有关资料所载:20世纪90年代,农民工资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基本上在20%到25%之间,在90年代的10年里农民工资按比例递增,与其他收入的增长保持了相同的比率。贵州省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劳务收入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37%,并且这个比例还在快速增长。另外,农村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无论流入城市还是农村非农产业收入都很高,收入返回也相当可观。外流劳动力返回资金,还有一定数量用于发展农村地区的二、三产业,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化,为农村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是实现经济增长、人力资本增殖的重要手段

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造就了一代新农民,促进了农村和城镇的发展。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过:“全国8000万民工,自己在培养自己,国家没花一分钱,这是巨大的人力资源投资。8000万民工,只要回去1/3,家乡就要起变化。”通过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素质,不少农民适应了城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实现了农村人向城市人的转变。返回农村的农民回乡创业,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使人力资本大大增值,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四、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分析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辖区土地面积17.61万平方公里,喀斯特地貌土地面积就占92.5%。在4189万户籍总人口中,农村人口为3434.98万,占全省总人口的84.2%,属于典型的山区农业省份。

贵州人多地少,信息闭塞,对外交通不便,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观念守旧落后,农业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下,耕地资源匮乏,人地矛盾十分尖锐,农村劳动力问题非常突出,贵州现有耕地面积184.35万公顷,人均耕地0.049公顷(0.73亩),仅为全国人均0.103公顷(1.54亩)的47.4%,突破了联合国制定的人均0.053公顷(0.8亩)的警戒线,劳动力多达600万人左右。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劳动力数量大,转移任务艰巨。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贵州,劳动力率高达40%以上。二是农村劳动力转移起步迟,流动慢,近年来转移速度呈下降趋势。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一些政府职能部门还没有做好为农民提供准确、快捷的用工信息,进行富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农民流动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无序性。

(二)贵州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1、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状况,不能适应有序有效转移的需要。贵州省在2005年当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23%。由此可见,贵州省劳动力文化素质过于偏低,以体力型为主,技能型劳动力比重较小,收入偏低,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由于劳动力素质低,就业信息吸纳能力弱、盲目、无序的流动增加了劳动力的风险性,降低了预期收益,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也制约了城镇化的发展进度。

2、农村劳动力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心理素质及转移环境的制约,是实现有序有效转移的障碍。表现在:一是农民思想观念不够解放,恋乡恋土。部分农民及其子女只希望解决温饱问题,外出求生存求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强。二是过分谨慎小心,怕担风险。三是有些人缺少吃苦耐劳精神。贵州年龄在24岁以下的农村青年基本上无承包地,越穷越不愿外出务工。

3、工作环境和子女教育问题对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带来的障碍。一是农民工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工伤事故频繁,事故处理不当。二是农民工子女教育未能享受城里子女教育的平等待遇。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

4、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的空间狭窄。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最多的产业,若发展缓慢必然制约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的转移。据专家统计,目前,在我国二三产业中,来自于农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在其中就业的比重逐年提高。服务业中来自农业部门转移的劳动力已经占到总的从业人员的50%以上,在制造业中占到60%以上,在建筑业中占到80%。从产业结构上看,贵州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跟不上全国的步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狭窄,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流动和农民就业领域的拓展。

5、城镇化滞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的关键问题。城市化在经济学中的基本含义是指由于工业化而引起的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有所提高,但近几年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还不够理想,贵州尤其突出。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了50%,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60%,到2030年,全国总人口将达到15亿,城市化水平将超过70%,市镇总人口将超过10亿,而贵州镇化率仅为35%,这说明贵州有更多的就业人员从事第一产业。城镇化水平的滞后,严重阻碍了贵州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使农村劳动力难以实现有序有效转移。

6、制度与政策的不完善,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虽然已经达到一定规模,但与农村庞大的人口基数相比,仍然非常少,特别是贵州还有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漂泊”在非农领域。农村劳动力要实现真正的转移,最低标准应有:一是拥有城镇户口并在城镇居住;二是脱离农业并在城镇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贵州城镇户籍改革力度不够,制度不健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另外,在城镇就业的农民由于工业化程度低,收入不稳定,加之各项社保又不健全,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人员比例较大。

五、加快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促进贵州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充分发挥政府在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中的主导作用

1、提高认识,落到实处。贵州的基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应该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一步充分认识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向城镇转移的极端重要性,应有针对性地制定中长期有序有效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规划,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这项工作。在发展思路上,应创新思路,以劳务输出为切入点,以城镇为区域重点,以城市社区三产服务、基础设施、个体私营经济等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新增长点,多管齐下,多渠道,多层次拓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空间,促进贵州工业化和城镇化。

2、优化政策,努力为劳务输出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深化城市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消除黏附在户口管理上的种种不平等,建设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对在城镇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的农民,均可根据本人意愿转为城镇户口,并在就业、收入、子女受教育、居住、福利等方面享有城镇居民同等待遇,形成城乡人口有序流动的机制,真正使城乡居民在就业和其他发展机会面前处于平等的地位,引导农村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的有序流动。

(2)建立和健全城镇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建立和健全城镇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村转入城镇的劳动力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待遇,变为真正的城里人,增强城镇的吸引力和“拉力”。

(3)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在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条件下,建立和规范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对承包的土地农民可以通过出售、转包、转让、入股、租赁等形式,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实行流转;允许农民进行土地置换,从根本上使农民既离乡又离土,“豪无牵挂”的转移到城市,转移到其他非农产业。

(4)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充分利用宏观政策引导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省。按照省委的要求,全省应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大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力度,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就业空间。

第三产业是指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主要指服务行业。2005年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6%,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60%-80%水平,而且还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37%的平均水平,贵州的第三产业发展落后于全国,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业保险业、技术信息咨询服务、法律等行业发展严重不足,潜力很大。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需求潜力大的房地产、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可以吸收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对于城镇吸引农村劳动力将起到极大的拉力“作用”。

(三)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贵州省十一次党代会指出:“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坚持走山区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调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条件,把更多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

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与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相辅相成的。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市场。而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也会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促进城镇化水平提高。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农村城镇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即每转移一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农民收入就会增长2个百分点。我国城镇化率2011年才达到50%,与世界城镇化相比还是比较低下,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贵州城镇化率更低,贵州城镇化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尽快向城镇转移农业的劳动力和农村人口,把农村工业化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以提高小城镇容纳劳动力的能力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方针,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同时,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合理布局,适度超前,提高城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采取多种城镇化建设形式,促进城镇化建设。可采取撤乡并镇、撤镇改办、撤县建区、撤区建市、建立城市综合体等多种形式,推动城镇化建设。

(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以优越的条件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道路、供电、供水、供气、环保、通信、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强化学校、医疗、住宅、服务网点等社会服务配套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以优越的条件吸引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

(五)加大教育和培训力度,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适应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社会各方面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据专家预测,现阶段中国劳动力的供求状况是:高科技人员、高素质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非常短缺,一般科技人员,一般管理人员和普通技工尚有缺口,而非熟练工等普通劳动力过剩。贵州城镇化的发展,也会面临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十报告提出“我们要促进现代职业教育建设,”贵州要充分利用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层次的劳动力,储备大批具有一定技能的中级层次的劳动力,充分利用和发挥贵州人力资源的作用。

(六)统筹兼顾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

正确处理好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关系,将这两种形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就地转移,是指劳动力在不发生地域转移的条件下就地消化。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主要指劳动力向省内城镇转移和省际跨区域转移。政府有关部门应处理好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关系,根据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实际,加大城市的拉力作用和农村的推力作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

总之,在欠发达地区的贵州,推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有序有效转移是一项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任务,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镇化建设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和谐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正确认识和处理城镇化建设与推进农村劳动力有序有效转移的辩证关系:只有全面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才能为推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只有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有效转移,才能更好地推动城镇化建设。只要我们坚持按唯物辩证法办事,扎实做好这项工作,就能够有序有效地推进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对贵州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贵州“欠发达、欠开发”基本省情研究课题组.深化认识“欠发达、欠开发”基本省情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N].贵州日报,2008-3-18.

[2] 史保金.发达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6,(16).

[3] 郑文兵.对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有关思考[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0).

[4] 胡锦明等.贵州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和身份转变的战略思考[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7,(02).

[5] 熊军.对贵州农民进城问题的思考[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 .

篇12

[关键词]金融危机 劳动力 开发 转移 保障

[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029-0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乡经济体制的改革,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外资的大量引入,使得城市和个别地区的企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伴随着中国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显得日益突出。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有效、合理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对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层政府在引导开发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过程中必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基层政府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开发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意义

农村劳动力的开发转移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其对于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基层政府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开发转移农村劳动力的意义有:

(一)有利于提高其自身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基层政府对于农村劳动力的开发工作有助于农民自身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提高。另外,通过外出务工,可以使农民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掌握技能,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在基层政府的帮助引导下,农村劳动力可以进行有效转移,可以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二)有利于实现农业的规模经营

通过基层政府的引导和培训,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是实现土地流转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前提条件。中国农村的现实情况是人多地少,以小规模的家庭经营为主,进行精耕细作,不利于现代化先进农业设备的应用和农民参与市场竞争。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促进土地流转,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规模经营不仅可以使土地集约化生产,运用大的机器设备,还可以促使农产品商品化,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

(三)有利于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城镇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在带动上述产业发展的同时,又能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弥补了城市因经济结构调整而出现的劳动用工空白,进城农民工逐渐成为城市运转功能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有利于内需的扩大

扩大内需是抵御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手段。农村劳动力在基层政府引导下得到合理有效转移,从而收入增加。消费也必将增加。这些消费可增加城市的内需,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城市规模的扩大,生活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扩大,形成良性循环。

(五)有利于基层政府形象的树立

基层政府开发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给农民带来了帮助,必然得到农民的认同,社会舆论青睐,使政府形象得到提升,有利于政府工作的开展。基层政府威信的提高,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具有重大意义。

二、基层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作用上的探析

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开发转移遇到种种困难,严重制约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农村劳动力滞留现象严重。如果持续下去,必将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村的进步,社会的稳定,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基层政府必须发挥作用,必须加大投入,以做好农村劳动力的开发和转移工作。

(一)基层政府在农村劳动力开发中应做的工作

1.加大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投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资金投入较少,导致学生负担较重,农民的负担加重,加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使农民对儿童的教育投资失去信心,不利于农民的整体素质提高。基层政府加大资金的投入,有利于农民负担的减轻。促使农村高小教育的发展,对农村整体素质的长期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建立农民成人培训体系

提高农民劳动技能以满足市场竞争环境下对劳动力的需求。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民文化索质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农村教育处于落后状态,导致农民文化索质低下。据统计,在全国5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40%,高中以上占12%,全国92%的文盲来自农村。这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他们创造和经营财富的能力,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主要障碍。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是科教兴农的战略举措,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基层政府要把发展农村成人教育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重点倾斜、重点支持、重点发展,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

3.基层政府应该鼓励企业或社会力量进入农村培训教育行业

尝试使用市场配置农村教育培训行业的方法,可以合理配置行业资源,提高培训的质量,优化教学的内容,改进教学的方法,从而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完善农村劳动力整体开发体系。同时还可以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政府可以考虑由政府搭台,引导风险投资进入农村培训领域,通过企业与农村成人教育学校“联姻”,一方面解决资金问题,另一方面解决人力资源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可以有效推动农村成人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基层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应做的工作

1.加速发展县域经济,就地吸收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

首先是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非农经济。由于这类企业就业门槛较低,对技术、技能的要求也不,加上这类行业的门类较全,包容性大,对不具备就业竞争优势的农村劳动力来说,选择余地和空间较大,有利于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加入。

其次是发展小城镇。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城镇处于城乡之间。既是农村的中心,又是城镇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它接近农村,又具备了发展工业的基本条件。加上面广,量大。成为容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场所。从而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经商、务工开辟出条绿色通道。

2.基层政府应发挥宏观中介的作用,或鼓励企业从事城乡农村劳动力转移中介服务

当前农民工进城务工,主要依靠亲戚介绍,同乡推进或到城市中的小中介所获得用人单位信息。这些方式效率低下,往往会浪费农民工很多时间,使得农民工不能及时找到工作,也使用人单位不能及时招到合适的农民工。基层政府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建立用人单位和农民工数据库,及时准确的将信息告知农民工和用人单位。

如果有些地区有条件,可以鼓励当地企业和社会组织从事农民工职业中介服务,使中介服务市场化。将中介服务交予市场来调节,会使服务的水平,质量提高;资源配置更合理,更集约。

3.打破各种阻碍要素流动壁垒,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首先,必须彻底变革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尽快实行城乡一体化的公民户籍管理制度,就是必须全面取消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类别,实行按居住地登记为基本形式的城乡统的新型户籍制度。这种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城乡统筹的以身份证管理为核心的人口流动制度,有利于准确反映公民的居住和职业状况;其次,要推动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化。加快建设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取消限制劳动力流动的不合理规定,让劳动力在市场中自由流动。

(三)基层政府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后权益保障中应做的工作

1.要打破社会保障的城乡隔离状态,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

有关部门在规划社会就业和社会保障以及提供各种管理服务时应做出有效地、平等地、全面的制度安排,把外来工作作为城市日常管理和服务的对象。使农民工和市民有平等的地位和待遇。应建立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充分肯定农民工对经济建设的贡献,提高用工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并加强对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在住房,入学,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推进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配套系统,取消农民工子女入学的户籍歧视,建造与农民工实际需求相结合的经济住房,改养农民工的医疗条件,给在城市工作的农民以市民的待遇,推动农民工像城市人转化的进程。

2.基层政府应建立农民工权益保障部门,专门从事进城农民工权益保障工作,维护好农民工的利益

近年来,有不少拖欠农民工资等损害农民工利益的问题,我国各级政府为维护农民工利益替农民工讨薪,这样为农民工讨回了公证,维护了其利益。但是,不能仅仅依靠国家政府一时的政策。基层政府应当建立合理的农民工权利保障制度和机构来执行制度。对于严重损害农民工利益的企业进行处罚或教育,为农民工找到能够维护自身权益的机构组织,使其有一定安全感和归属感。

3.基层政府应当保障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

首先,应当取消不合理的歧视性制度。使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公民子女能够享受同等的待遇。这样可以减轻农民工的心理负担和物质负担,使农民工对城市产生亲切感和归属感。

其次,在有条件的地区,基层政府应当给予农民工子女上学一些补助,以缓解农民工家庭的经济负担,使农民工对城市产生亲切感。另外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合理建立专门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弟学校,使农民工对城市产生归属感,同时以减少农民工子女的自卑感和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

三、结语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意义,更好解决、此前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深入寻找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成为中国体制转轨和制度变革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文锦,傅小雷.加强对农民教育培训是转型期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作.企业家天地,2008(1).

[2]汤顺清.论我国劳动力转移模式创新.现代商贸工业,2008(2).

[3]宗成峰,朱启臻.农民工生存状况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7(1).

篇13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也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最迫切且最具有挑战性的是“三农”问题。所谓“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农村问题的核心是如何通过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进程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城乡二元对立的问题,其重点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

1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分析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原因:

(1)累积性剩余。建国后,由于我们实行了错误的人口政策,导致人口出生处于很高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总量远远大于同期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需求,其中尤以农村为甚。人多地少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也是造成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的最主要的原因。

(2)替代性剩余。在我国农村,随着的普遍推行,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由此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导致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其结果,大批农业劳动力就会从农业中释放出来,成为剩余劳动力。

(3)波动性剩余。我国现在约有一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流动性的,并未真正城市化。一遇大的经济波动或其他风吹草动,就会被迫回乡。这种波动性剩余不是每年都发生的,但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对稳定的影响,给各级政府带来的压力,却比还未进城打工、隐性失业于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得多。

(4)消费性剩余。恩格尔定律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将会不断下降。其中包括消费者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向重视工业品和劳务的消费转化,这种转化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主要以提供食品为主第一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以提供工业品和劳务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有了巨大的空间,这就引发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冲动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

2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总结起来,有以下方面的制约:

(1)农村劳动力素质制约。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民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没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教育经费与适龄人口的匹配不相适应,一方面是教育经费缺乏,教学条件落后;另一方面,农村适龄人口的入学率低,农村的教育状况与城镇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进城打工的农民子女的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2)农业内部扩大就业的空间不大。当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时,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的作用会大为减弱,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发突出。当这种替代作用累积到一定量时,对劳动力的排斥现象就不可避免会出现,使整个生产过程发生节省劳动的情形,劳动内部的就业机会非但不能增加,反而有减少的现象。

(3)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受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力有限。近些年,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滞缓,随着增长方式的转变,劳动密集型逐渐向资金密集型转变,劳动就业成本大幅度增加,加上在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中管理水平、技术力量相对薄弱,经济效益不佳,给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影响。

(4)没有建立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的土地流转制度,土地权益不明晰。土地所有者主体及土地预期收益和风险的不确定,使得土地使用权转让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明确,使土地使用权在流转过程中纠纷不断,大大地降低了土地使用权流转的速度及数量。而农民土地不退出,农村土地的细碎分割的问题就不能解决,也就意味着农民的转移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5)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得不到生活保障。自从1978年我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以来,中国农民开始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但是这些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却并没有享受到城市的种种保障制度,又加上自身渐渐远离土地,正日益处在一种尴尬境地:他们虽然生活在城市,干着和城市工人相同的工作,却不被城市所承认,同时由于没有工人身份,他们没有组织,没有参加工会的权利,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安全网之外,没有起码的劳动福利保障。

(6)劳动力市场发育滞缓,中介组织发育程度低。目前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大都是自发的,缺乏对农村劳动力的总需求、总供给的调节,缺乏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与指导。

3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3.1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1)从加快发展农村非农产业,继续促进乡镇企业稳定发展。乡镇企业要加快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不断增强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二是大力发展农村服务业为重点第三产业。

(2)加快城镇化发展的步伐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由之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关键是发展经济。首先要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进城兴办各种企业,其次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的房地产业。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除了要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给进城农民一定的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搞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可以改善小城镇生活环境,增加吸引力,而且通过道路交通、供电网络、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也有利于启动农村市场。

(3)农业内部就业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长远选择。

①农业基础设施的加强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②以农业结构调整为契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③以农业产业化为纽带,开辟农业内部就业的新领域;④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

(4)扩大对外劳务输出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

要解决我国的劳动力过剩问题,使人口负担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抢占国际劳务市场,必须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①首先提高对劳务输出重要性的认识;②拓宽劳务输出的渠道;③放宽劳务输出的领域,增大就业的空间;④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培训,提高劳务人员的素质;⑤建立完善的国际劳务市场信息。

3.2逐步提高农民素质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转移数量特别是转移层次提高的重要因素。

从近期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有以下措施:

(1)素质教育保障。

尽快推广国家的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保证适龄少年儿童入学,为以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2)农业生产技术培训。

在农业技术方面多为农民搞点技术培训,多进行点试验示范,来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科学种田的技术水平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必要性。

3.3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证

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制定公平合理的农民就业政策,保证进城农民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基本权利和公共服务。此外,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加快步伐,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和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使得离开土地的农民也同城市居民一样,是社会保障体系的直接受益者。

3.4实行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农村土地政策

土地是农村最基本、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能否充分发挥土地这种生产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增加农民收入的作用,是衡量土地产权制度是否合理、是否科学、是否有效的基本标准。

(1)发展土地股份合作。

(2)进行土地规范流转。

(3)进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3.5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增加组织、宣传、服务的力度

政府应当做到:

(1)广泛搜集市场用工信息,为外出农民工搭桥、铺路;

(2)宣传、组织与领导农民进行劳务输出;

(3)对外出打工农民提供权益保护功能;

(4)对外出劳动力提供跟踪服务;

(5)知识培训;

(6)培育市场中介组织,疏通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渠道;

(7)依法整顿劳动力市场,规范中介组织行为。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我国有待解决的一项世纪工程,这一问题解决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能否提高、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农村经济能否走出发展困境,而且还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合理、有序地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是靠单方面的政策,它需要政府、社会、农民共同努力。尽管我国的国情决定了这一过程将是漫长和艰难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但只要我们群策群力,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找到正确的解决途径,相信在全社会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个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陈淮.谈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J].中国经济信息,2004,(6).

[2]赵海东,王治国.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7).

篇14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力资本

作者简介 彭光细(1969-),男,湖南对外经济贸易职业学院讲师。(湖南长沙 410114)

我国农村有近5亿劳动力,除务农者外,乡镇企业吸收了1亿多人,剩余劳动力有近2亿人。在近2亿人中,3/4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地区,有9900万人已离土又离乡,跨省区流动打工,仍滞留在农村的有1亿多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艰难的课题,应从多角度加以思考。

一、加强对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开发,提高农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力

农业始终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基本领域,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首先要立足于农村与农业。利用退耕还林、还草等结构大调整带来的机遇,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的同时,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推进农业的深度和广度,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1 大力发展开发性农业和劳动密集型农业。我国的开发性农业仍具有很大的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潜力。可通过以下途径吸纳更多的劳动力。一是开垦宜农荒地及其他土地资源。我国目前尚有可开垦的宜农荒地2亿亩,宜林荒山荒坡10亿亩,草山草坡6亿亩。如果我们对以上各项资源进行综合性开发建设,可消化大量(约1000万)劳动力。二是加快对中低产田的改造。在我国的耕地面积中,约有一半属中低产田,如果对其进行治理改造,可使现有中低产田普遍上一个台阶,大约可增加1000多万人就业。三是提高土地复种指数。我国目前的耕地复种指数较低,如能提高到10%,可相当增加耕种面积1亿亩,可多使用劳动力1000多万人。四是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这些产业不仅能容纳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创造的附加值高、在农户的收入中贡献大,由于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较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农业产业自身比较利益低的问题。

2 延长农业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要重视农产品的产后加工。组织动员农民进人流通领域,大力发展现代流通业,将种养业、加工业与流通业融为一体。深化农业的发展,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既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又能为劳动力的转移广开门路,这是一条减轻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又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二、大力发展中小民营企业,拓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1 中小民营企业的异军突起解决了国家无力大量投资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难题。到2008年底,乡镇民营企业成功地吸纳了1.6亿农村剩余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30%,成为农村劳动力非农化的重要载体。当前,在经济处于衰退阶段,要加快对乡镇民营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使其仍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渠道。

2 继续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各类工商业企业,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程度,增强中小民营企业活力,提高其对劳动力吸纳能力:在经济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时期,大部分行业生产能力出现相对过剩的情况下,中小民营企业要适应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要求,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是保证中小民营企业持续增长和就业容量不断提高的关键。(1)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充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逐步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群链,以进一步提高中小民营企业吸纳劳动就业的能力。(2)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首先,要把农业服务产业化,作为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内容,因为一个兴旺发达的农业产业的背后必须要有一支庞大的营销队伍,从而成为带动农村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快速发展的突破口。其次,要进一步开发农村房地产、旅游等新兴产业,吸纳更多的农民就业。再次,引导乡镇企业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小城镇的建设相结合。

三、加快小城镇建设,拓展城镇就业空间

改革开放近30年的实践证明,加快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

1 发展小城镇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实选择。发展小城镇,使更多的农村人口离土不离乡,就地转化为城镇居民,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新兴城市居民,使一批区位优、实力强、后劲足、辐射广的小城镇再发展为中等城市,是比较现实的选择。国际经验表明,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对于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是至关重要的。加快城镇化进程将成为今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而实施这样一个新的战略,关键是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引导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实现乡镇企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结合,必须通过深化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发育要素市场,来逐步打破乡镇企业的社区封闭性。二是要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

2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对策措施。一是落实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实行土地使用权的自由转让。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既是资源又是商品,只有通过市场交换与流通,才能实现土地要素的有效配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往往伴随着土地政策的调整二是搞好小城镇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的农民进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彻底转移,除了给予进城农民一定的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要搞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不仅可以改善小城镇的生活环境,增强吸引力,而且通过道路交通、供电网络、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直接制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也有利于启动农村市场。三是积极寻找和启动小城镇发展经济的增长点。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的关键是发展经济。要鼓励富裕起来的农民进镇兴办各种企业,特别是发展那些劳动密集程度高,同农业联系紧密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为农业提供装备服务的农业机械制造业,以及为城乡居民提供各种服务的第三产业。

四、组织培训农民外出务工,发展劳务经济

1 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教育是振兴农业之本,也是加速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必备条件。农村劳动力相对素质低下,限制了就业领域的拓展。只有从长远上认识投资办教育,提高农村居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性,才能为城市源源不断地输送大量的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