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38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企业文化建设,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论文摘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科学地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正确认识企业 文化其核心价值是企业价值观,探讨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能够科学整合企业生产要素,引导企业形成共同价值观,增强企业 凝聚力,构建和谐企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不同企业更要建设不 同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价值观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
一、科学地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 建 设。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的指导思想。现代企业里的员工,已不仅仅只想通过劳动从企业中 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他们还需要被社会和企业认可,并有一种个人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企 业是员工赖以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寄托,企业也就是员工之家。让员工们认识到企业是自己 的企业,这就是好的企业文化产生出来的积极作用。反之,员工们认为企业不是自己的企业 ,吃光、用光、败光,这是失败的企业文化产生的消极作用。企业文化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 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它规划了员工基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渐渐将其演变成一种习 以为常的规则。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能在新老主管交替、新老员工交替过程中具 有延续性和保持性,这样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相伴而 生的客观现象。早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形态诞生之时,就存在企业文化。但是,人们对这一 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则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并倡导企业文化理论的是美国 的管理学者。70年代起,美国经济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其产品大量冲 击和占领美国曾居于优势的市场领域。这一严峻的挑战引起美国各界的震惊和深刻反思。经 过多方面的比较研究,美国学者发现成功的企业管理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日 本的企业管理方法中有不少是为美国企业界所忽视的,其根本差异表现在,美国企业注重管 理的硬件方面,强调理性的科学管理。日本企业则不但重视“硬"管理,更注重“软"管理, 即 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注重为全体职工共有的价值观念,注重强化职工对本企业的向心力 ,注重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比较的结果使美国学者认识到,文化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 要因素,对于企业的成功与否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美国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引起日本企业 界和理论界的强烈反响,并相继波及其他国家,由此兴起一股世界范围的企业文化热潮。
目前,企业文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得到长足发展,企业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已成为现代管理从物质的、制度的层面向文化层面发展的趋势,被称为自古典管理以来管 理理论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海尔现象启示我们:企业文化之所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起作用,是靠了其对职工的熏陶、 感染和引导。企业文化中所包容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一个群体心理定势及 氛围存在于企业职工中。在这种企业文化面前,职工会自觉地按照企业的共同价值及行为准 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财富,这种作用是无法去度量和计算的 。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 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 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在探索企业文化建设路子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较为片面、机械 、僵化的现象,具体表现是:
转贴于
1.盲目效仿,形式化严重。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搞企业文化发展了,就跟着效仿, 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特色环境,在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决策层缺乏统一 认识的情况下,盲目导入CI系统。虽然外观统一色调、统一标识,服装款式协调一致,但对 企业的理念不能真正达成共识,使企业文化流于形式。
2.概念模糊,文体化泛滥。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把内部开展的文体活动当成 企业文化,热衷于活动的轰轰烈烈,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还有的企 业把以前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都归纳为企业文化,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并没有搞明白企业 文化的基本内涵。
3.言行不一,空泛化至上。在一些企业,门口、走廊到处是标语口号,职工每天唱厂歌, 而管理思想另行一套。有的企业总讲“以人为本",但采取什么办法手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 ,起到凝聚、激励员工的作用,领导者却没有深刻的研究和实践。
4.观念守旧,僵硬化继承。主要是对企业文化认识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有的企业认为 企业文化就是制定和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职工的文明礼貌、道德风范、企业的知名度 等,把企业文化看成一旦形成就长此永久不变的信条。
以上四种误区有着一定的共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1.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 导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 动。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 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 与文化理念的提炼,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突出强调独具个 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 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2.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抛开制度管理。没 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 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能从根本 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成为一种规 范 和理念,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对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 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提高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企业文化优势是:可以增强企业的内聚 力 ,加强职工的自我控制;能激励职工工作激情,提高生产效率,成为创业动力;有助于提高企 业对 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产生极大的协同力;有利于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 声誉 ,增大企业影响。通过文化对管理的先导作用,实现职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企业不断提高 品位,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使企业健康发展
笔者认为,谈企业文化首先要谈对企业文化概念的认识。什么是企业?企业是以市场为向导,以赢利为主要目的,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经济组织。什么是文化?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因此,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几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建设只能紧紧围绕这一中心,搞好生产经营和服务,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健康、稳步地持续发展。这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根本所在,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惟一使命。
在实践中,每干一件事,每搞一次文化理念的宣传,我们都要思考这样做是否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否有利于员工的精神和物质需要,是否在搞形式主义,是否在实事求是地塑造具有厦门卷烟厂特色的企业文化。对此,不敢有丝毫麻痹。笔者感觉这其中的每一个过程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都是一个如履薄冰、负重前行的过程。近几年,厦门卷烟厂的经济效益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其原因就在于这一指导思想的正确性。同时,我们注意到,一些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中高喊科技兴国、为社会服务、为消费者服务等口号,这种做法显然偏离了企业发展的实际,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好高骛远是会耽搁企业发展前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很实际的目的就是要让企业健康地活下去,并且要越活越好、越活越强大。俗话说,有用就是真理。离开生存和发展,离开经济效益,企业文化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不能落地,不能扎根,徒剩一堆美丽的辞藻。
二、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经营理念
品牌形象既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力量,深深地熔铸在企业的品牌之中。曾经有人说,中国的品牌是一流的产品、二流的包装、三流的营销、四流的服务。无论这句话有多少水分,但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品牌革命时代已经到来,品牌就是企业的生命。对于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企业领导者必须高瞻远瞩,具备与时俱进的战略眼光,对塑造品牌文化的利弊,要及时果断地扬弃,把职工的整体素质提升上去。并且要不断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创造出企业优秀的品牌,使企业具备更强的竞争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稳步地发展壮大。由此可见,搞企业文化建设不能离开品牌谈文化,而要以品牌为载体彰显企业文化,这也是厦烟人的经营理念。
产品是品牌的实物载体,质量是品牌发展的基础。厦门卷烟厂视质量为生命,高度重视产品的内在品质与外观质量,一直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先”,塑企业优秀的品牌。近年来,厦门卷烟厂不断加大质量管理力度,不仅要求结果出精品,更追求过程出精品。1998年导入ISO9002—94版质量认证体系,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管理水平;1998年第四车间被评为“全国样板车间”;1999年第一、三车间被评为“福建省样板车间”,设备管理达到国家二级管理标准;2001年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换版——ISO9001-2000版,进一步规范产品设计和开发过程,在行业内首创产品开发过程质量控制的“五书”制度,即:产品设计和开发建议书、任务书、策划书、鉴定书、批量投产准许书,以此提高产品的质量控制水平。2000年以来,厦门卷烟厂大力实施品牌、营销、管理和服务“四大工程”,夯实产品、市场、管理和服务“四大基础”,不断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目前,厦门卷烟厂正在进行新厂建设,投资8亿元,力创七个一流:管理一流,工艺一流,产品一流,效益一流,人才一流,设备一流,环境一流;力戒两个一流:花费一流,享受一流。要求每个员工树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 形成“现场就是市场,做过程精品,每一道工序质量零缺陷”的认识,从单一追求结果到追求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厦门卷烟厂还特别注重综合技术水平的提高,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烟草研究机构和烟草公司开展技术合作,1986年率先与美国雷诺士烟草企业(现为日本烟草)开展合作,以此提高企业管理、工艺、技术水平。“十五”期间,厦门卷烟厂制定了企业新的发展目标,即向烟草行业同等规模中最具竞争潜力、最有活力的企业行列迈进。
总结厦门卷烟厂的经营理念,笔者认为厦门卷烟厂是在实践中塑造一种适合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它必定会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企业文化建设——人本素质管理
企业只有具备一流的素质,才能创造出一流的产品。近几年来,一些颇具远见卓识的企业领导者都尝试着从资本管理向“二本论”管理转变,“二本论”管理即资本管理加人本管理。凡是人本企业都有它明显的管理特征:一是在信任员工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能动性;二是倡导员工进行有效学习,推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培养有利于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价值观。为此,厦门卷烟厂以品牌文化建设为契机,带动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尤其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每创造、培育一个更高档次的品牌,就标志着其综合素质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厦烟人很清楚,企业综合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创造出新品牌来,即使创造出来了也不可能培育起来。企业界有人形象地把靠吹捧走红的企业品牌比作“螃蟹”,意思是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一红就死。所以企业品牌的培育过程必须是一个全面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过程。
厦门卷烟厂决不做一红就死的“螃蟹”。厦门卷烟厂创建于1954年,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如果从其前身华康烟厂(解放前的一个私营企业)算起,历史就更长了。经过近50年的发展,特别是在厦门成为经济特区以后,厦门卷烟厂借改革开放的东风,充分发挥特区的两大优势——区域和政策优势,抓住机遇,不断发展壮大。今天,厦门卷烟厂的发展水平已处于全国烟草企业先进行列,主要经济指标跃居前15位左右,是烟草行业“36家重点发展企业”之一。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企业素质、员工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抓员工综合素质提高的过程中,厦门卷烟厂着重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狠抓解放思想,更新陈旧观念。“变”是惟一不变的真理。企业要发展,靠老思路、老办法是不行的,要学习,要变革。“变则通,通则久”。把“变”的思想、“变”的观念植入员工的头脑之中,让他们想别人所不敢想,做别人所不能做,培养他们积极乐观、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
(二)狠抓敬业精神,培养认真习惯。厦门卷烟厂要求企业员工牢记这样一个理念:不认真工作者就是“小偷”,在“偷”企业的钱(工资)。员工所做的工作要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这是最起码的信用关系。企业要培养员工良好的敬业习惯:操作认真的习惯、负责任的习惯、使命感和事业心的习惯。
(三)狠抓团队建设,营造真诚氛围。一个优秀的企业领导者,是不会把眼光只盯在报表利润的增减上的,而是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厦门卷烟厂倡导团队精神,倡导团队英雄,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都是团队中的一员,发展个人才能发展团队,进而发展企业。这是必然的因果关系。团队成员之间要坦诚、真诚、零距离,营造团队真诚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激活员工的思维,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 转贴于
(四)狠抓机制搞活,注重制度创新。我们认为,厦门卷烟厂的企业文化,从宏观层面讲,具有厦门卷烟厂的国情特色,但从微观上讲,并没有中外企业之别。企业机制搞活无非就是解决“原动力”的问题,而“原动力”的主要内容就是“人+机制”。基于这种考虑,从2000年开始,厦门卷烟厂加大、加快改革步伐,大力改革用人、用工、分配机制和考核制度,导入市场经济手段,全面形成“岗位靠竞争、收入靠贡献”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考核约束机制,建立“岗位能上能下、收入能高能低、员工能进能出”的动态运行机制,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更具活力、更灵活、适应性更强。为保证企业管理水平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2003年新厂搬迁后,聘请了一家国内外知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结合管理流程再造,要求他们设计出既符合国情、厂情,又代表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要求,还符合员工利益的崭新的运行机制。全方位、脱胎换骨地搭建企业内部公平竞争的舞台,提升厦门卷烟厂的整体综合素质。
四、企业文化的内核——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说白了,价值观就是人的追求。要什么不要什么,追求什么反对什么,喜欢什么讨厌什么,都属于是价值观的范畴。价值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员工心中的灯塔,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依靠。任何文化建设都是以某种价值观的倾向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也不例外。经营思想的革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都要以某种价值观为指导,中外企业概莫能外。
(一)企业领导的价值观。企业领导的价值观是整个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航标”。有人说,先改变张瑞敏,再改变海尔,张瑞敏改变了,海尔也就改变了。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企业文化不是开几次会就能产生的,也不是员工自觉产生的,它来源于企业领导者或企业领导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企业领导是榜样,是企业文化的影子,企业领导的所作所为传播出去,被员工所接受,就会影响员工的行为、习惯,也就形成了企业文化。厦门卷烟厂在企业中经常传播6种文化,责权文化、亲和文化、制度文化、乐观进取文化、廉洁自律文化和艰苦奋斗文化。
(二)员工主体的价值观。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如何定位,是企业的主人还是雇员?传统的说法是,国企员工具有二重性,既是主人也是雇员。无论是主人还是雇员,企业文化总是建立在以员工利益为主体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所有的赢利,所创造的价值,无一不是员工辛勤劳动创造出来的,企业要对他们负责任,不能对不起他们。员工的福利、员工的发展、员工的自豪感都是企业的财富,同时也是以员工为主体的价值观的必然体现。
(三)团队的价值观。团队员工的共同愿望和价值系统对企业有很重要的影响。当好的价值理念、好的愿望在员工心目中不断强化,形成该群体的一致行为后,团队的生产力才能发挥出来。实际工作中,我们把个人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融为一体,把“厂兴我有利,厂衰我有失”、“爱企业,爱产品,爱岗位”、“视厂如家”的理念变成员工个人的自觉行动,做到“人人心中有企业,上下左右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增强团队合力与竞争力。
(四)管理的价值观。笔者认为,从管理的文化梯次看,有科学管理、人本管理与文化管理三个层次。做企业,科学管理是前提、是基础;人本管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科学管理就勿谈人本管理;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声的监督,是无为而治。在实践中,厦门卷烟厂对这三个层次的管理价值观是这样理解的:第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管理也是生产力,员工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这是企业科学管理价值观的基本体现。要使企业兴旺发达,就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依靠人才兴业,依靠科技兴企。第二,抓好企业科学管理的过程,同时是改造人的过程,是改造人的习惯系统的过程,也是人本管理不断提升的过程。人本管理就是要关心人、体贴人,一切为了尊重人的责任感服务,一切为了人的发展服务。第三,文化管理最终表现在制度、机制上,制度、机制是文化管理价值观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长江、黄河没有人管却能东流到海,其原因就在于它有一种机制保障,是中国地形加河流的机制。厦门卷烟厂怎样才能像长江、黄河那样,不需要管理就能自然成功?同样需要一种机制。厦门卷烟厂目前正在和一家管理公司合作,寻求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管理机制。
(五)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观。世界上没有单纯的经济工作,也没有单纯的政治工作。深化企业改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行生产经营都离不开宣传政治工作。经济发展为社会现代化服务,而思想政治工作则为经济发展开辟道路。这是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统一性表现,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和价值所在。尤其是在变革的时代,更需要用新的理论武装头脑,与时俱进,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宣传思想政治工作。任何轻视或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行为都将付出代价。
把正确舆论导向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有为”而且要“有位”。厦门卷烟厂的宣传思想政治工作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一是服务“一个中心”,一切为企业搞好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二是坚持“两个面向”,面向员工、面向市场;三是实现“三个结合”,结合生产、经营、管理、改革的全过程,结合员工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思想动态,结合产品的促销宣传;四是塑造“四个形象”,即企业形象、品牌形象、法人代表形象、员工形象;五是要讲奉献,人生最大的价值在于奉献,市场竞争的最大价值和最终目的也在于奉献,只有为国家、社会、企业多奉献,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科学地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现阶段我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市场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的指导思想。现代企业里的员工,已不仅仅只想通过劳动从企业中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他们还需要被社会和企业认可,并有一种个人的成就感和归属感。企业是员工赖以实现自身价值的环境寄托,企业也就是员工之家。让员工们认识到企业是自己的企业,这就是好的企业文化产生出来的积极作用。反之,员工们认为企业不是自己的企业,吃光、用光、败光,这是失败的企业文化产生的消极作用。企业文化就是全体员工认可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它规划了员工基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并渐渐将其演变成一种习以为常的规则。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能在新老主管交替、新老员工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续性和保持性,这样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真正立于不败之地。企业文化是与企业相伴而生的客观现象。早在企业这一经济组织形态诞生之时,就存在企业文化。但是,人们对这一文化现象的认识和研究,则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提出并倡导企业文化理论的是美国的管理学者。70年代起,美国经济长期陷于停滞状态,而日本经济迅速发展,其产品大量冲击和占领美国曾居于优势的市场领域。这一严峻的挑战引起美国各界的震惊和深刻反思。经过多方面的比较研究,美国学者发现成功的企业管理是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日本的企业管理方法中有不少是为美国企业界所忽视的,其根本差异表现在,美国企业注重管理的硬件方面,强调理性的科学管理。日本企业则不但重视“硬"管理,更注重“软"管理,即注重企业中的文化因素,注重为全体职工共有的价值观念,注重强化职工对本企业的向心力,注重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比较的结果使美国学者认识到,文化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对于企业的成功与否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美国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引起日本企业界和理论界的强烈反响,并相继波及其他国家,由此兴起一股世界范围的企业文化热潮。
目前,企业文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均得到长足发展,企业文化学作为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已成为现代管理从物质的、制度的层面向文化层面发展的趋势,被称为自古典管理以来管理理论发展的第四个阶段。
海尔现象启示我们:企业文化之所以对企业经营管理起作用,是靠了其对职工的熏陶、感染和引导。企业文化中所包容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作为一个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企业职工中。在这种企业文化面前,职工会自觉地按照企业的共同价值及行为准则去从事工作、学习、生活,发自内心地为企业创造财富,这种作用是无法去度量和计算的。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二、当前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上的误区
在探索企业文化建设路子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较为片面、机械、僵化的现象,具体表现是:
1.盲目效仿,形式化严重。一些企业看到别的企业搞企业文化发展了,就跟着效仿,误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创造特色环境,在没有充分考虑客观情况、自身特点、决策层缺乏统一认识的情况下,盲目导入CI系统。虽然外观统一色调、统一标识,服装款式协调一致,但对企业的理念不能真正达成共识,使企业文化流于形式。
2.概念模糊,文体化泛滥。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把内部开展的文体活动当成企业文化,热衷于活动的轰轰烈烈,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还有的企业把以前开展的一些文体活动都归纳为企业文化,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并没有搞明白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3.言行不一,空泛化至上。在一些企业,门口、走廊到处是标语口号,职工每天唱厂歌,而管理思想另行一套。有的企业总讲“以人为本",但采取什么办法手段真正体现以人为本,起到凝聚、激励员工的作用,领导者却没有深刻的研究和实践。
4.观念守旧,僵硬化继承。主要是对企业文化认识缺乏系统性和创新。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制定和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就是职工的文明礼貌、道德风范、企业的知名度等,把企业文化看成一旦形成就长此永久不变的信条。
以上四种误区有着一定的共性,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1.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提炼,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突出强调独具个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艺术,感染和影响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文化的特征
1.独特性
由于每个企业都是独立的,所以相互之间也是独立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根据企业的发展而演化出来的,所以企业文化也是具有独特性的,企业管理经验是可以学习的,但是企业文化是不能照搬照抄的,需要由企业发展过程中演化而来,并且在企业内部逐步的形成一种习惯,进而才会最终形成企业文化。
2.普遍性
企业文化是具有普遍性的,因为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是存在着一定的企业文化,只是大企业的企业文化比较深厚,比较浓郁。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也是培养员工们正确的价值观念的主要方式,企业文化的存在不会因为企业经营的好坏和管理水平的高低而具有差异性,通过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增强员工们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进而调动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可塑性
企业文化是具有一定的可塑性,企业文化的由来主要就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演化而来,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培养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优秀文化。企业文化也是在不断发展的,随着企业的进步和发展,外部形势以及时代的背景,都是在进行自我改变的,在原有的企业文化中,紧跟时展的步伐,不断的进行完善和创新,才能够保证企业的可塑性。
二、企业文化的重要作用
1.导向作用
导向作用主要就是指将员工个人的目标引导到企业的目标上来。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目标,否则很难去进行竞争。企业在进行管理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一系列的策略来引导员工达到企业制定的目标,但是,如果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就会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潜移默化员工的目标,使其目标逐渐的和企业目标进行了统一。企业文化可以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的野心转化成比较具体的目标和行为准则,随着企业的发展,逐步发展为整个企业员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促进企业上下为了同一个目标而进行奋斗。
2.约束作用
企业为了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必须会制定诸多的规章制度,虽然这是每个企业发展中的必要因素,但是即便有这些规章制度的制约,也不会能够完全的约束到每位员工的行为,而企业文化作为一个隐形的约束力量,能够通过日常生活和工作,潜移默化员工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进而转化为一种行为规范,能够弥补规章制度上的不足。
3.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同样也是企业的凝聚力量,可以将企业员工凝聚在一起,起到一个粘合剂的作用,将企业内部的各个层次、各个部门之间进行结合,并且牢牢的凝聚到企业文化的周围,进而产生积极的凝聚力量和向心力,可以使员工的个人发展和企业的发展进行紧密的结合,让他们拥有非常强的归属感,并且将企业当做自己的家,当做最为神圣的地方,同企业共同进步、发展。
4.激励作用
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就是创造共同的价值观念,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得到广大员工的认可和尊重,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来创造出良好的工作氛围,进而可以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并且当每位员工在做出一定成绩后,都会受到领导的肯定和奖励,增强员工们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进而可以促进每位员工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长处和实现自我价值。
三、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密切关系
1.企业硬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企业硬文化主要就是指社会认知形态的范围,进而可以影响到人们的内心活动和思想,从而起到一个本能激励的作用,其外在表现主要是主动性能力以及协调能力,通过这两种能力来为企业的管理工作服务。其中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重要性主要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通过企业文化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业余活动,进而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培养员工们的凝聚力、工作的热情以及创造力。其中,企业硬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可以包括,图书馆的设置、设置一部分娱乐设施以及开展体育比赛等活动。在每个节日还可以开展知识竞赛以及篮球赛等活动,不仅可以起到提高员工们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还可以丰富员工们的业务文化生活,最终可以刺激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性。第二,企业文化活动不仅仅可以提高员工们的生活质量,还能够满足员工们的精神需求,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员工们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进而将企业形成有效的群体。一个企业如果想要健康、稳定的发展,不仅需要满足员工们的物质需求,还需要满足员工们的精神需求,所以,企业硬文化由此诞生。通过企业文化可以有效的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第三,可以提高企业领导决策的权威性及领导自身的修养。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员工们的努力,还必须要有一个好领导的引导,所以,领导对企业来讲,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领导本身的修养会直接影响到员工们的热情,领导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处于非常重要的角色,必须要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含金量。领导在企业中能够起到带头作用,所以企业领导自身学习也可以为员工们树立一个榜样的形象。另外,企业文化还能够影响到企业领导行为的发挥性。如果一个领导具备着果断、理智的优秀品质,其权威性必然会在企业中的影响力最大,进而就会无形中调动员工们的工作热情,促使员工们能够自觉的调整角色,将自身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进而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效率。
2.企业软文化与企业管理的关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软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生产技术的运用,所以更让管理者重视和关注。为了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必然离不开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支撑,所以必须要加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为了能够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必须要提高劳动生产效率,降低投资成本,进而能够符合社会最大需要的产品。科学技术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以及减少劳动占用方面起到了无与伦比的作用。所以,企业软文化和企业管理之间必须要密切配合,相互促进。一个企业为了能够更好的发展自身,对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任务。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特殊,导致了我国在技术开发和研究方面的发展十分缓慢,导致了企业很难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但是,当今时代,我国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企业必须要有新产品,才能够依靠新技术和新产品在市场上稳固脚跟。
四、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
由于我国大部分企业十分注重企业的经济效益,所以也就导致了对企业文化建设的不重视,甚至相关领导根本没有这方面的理解。这部分企业每天都在忙活自己眼前的利益,并不能用长远的目光来建设企业文化。由于大部分企业的领导并没有企业文化建设方面的知识,导致了在企业产生开始就存在着指导企业经营理念和精神的消散,进而没有把握住创建企业文化的最好时机。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也应该随之进行更新换代,但是有的企业并没有注意到这点,导致了企业在不同的形势下进行企业文化的调整,最终造成了企业文化的滞后。甚至严重者,对企业文化的建设进行了漠视的态度,最终导致了企业内部并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思想,所以导致了诚信的缺失,最终影响了企业内部的发展和正常运行,使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危机。
2.企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
目前有许多企业都是以口号的方式来宣传企业文化,但是在其内部的企业文化建设中,并没有什么内涵。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非常漫长的任务,是企业发展的产物,需要一代代企业家和员工的经营才能够真正的建设出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并不是几个简单的口号就能够概括的。虽然有的企业十分注重员工的言行举止,开展了内部报刊等活动,但是并没有让每位员工从心底认可企业的文化,只是将这些表面形式当做了工作的负担。企业文化的建设最注重的就是实质,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个健康的企业文化,就会导致其内部的管理机制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一旦遇到危机,表面上在规范的企业也会立即陷入到困境。
3.企业文化建设缺乏个性
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一味的追求其他优秀企业的企业文化,去进行模仿,实际上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模仿来的企业文化只是一个非常空洞的形式主义。企业文化所形成的各种经营理念和价值是需要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来表现出来的。有的企业十分重视质量问题,但是每天如果都在处理质量问题,也就导致了企业文化内涵没有进行详细的实施,会严重的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是根据企业发展而来的,同时也会受到地理和风俗的影响,所以企业文化是具备个性化的。但是,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打着诚信、发展等口号,各个企业之间进行相互之间的模仿,虽然能够体现当代的精神风貌,但是过于普通,没有将自身企业的特性融入进去。
五、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1.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必须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知。只有真正的意识到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才可以自觉的去进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要以人为本,离不开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方法,同时也是能够实现企业凝聚力提高的有效方法。企业能够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仅需要在经营过程中积累一定的经验,还必须要从各个方面来提高企业文化建设的认知程度。必须要积极的去吸收新的知识,开拓自身的思想,不能一味的追求眼前的经济效益,必须要将目光落到员工发展的方向上,进而能够考虑到企业长久发展。所以,必须要通过各种手段来增强企业领导者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
2.高层领导指导和支持
企业领导是企业精神的楷模,企业领导者不仅对企业的决策有着绝对的领导权,还对企业文化的界限以及发展方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企业领导者提供的指示意见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文化的建设离不开高层领导者的指导和支持。
3.确定企业价值观等核心理念,建立制度和规范
企业文化主要就是企业价值观等核心理念的具体体现,是一个企业的底蕴和精神支柱,企业文化的建设就是以企业自身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制度为基础建设起来的。所以,企业价值观必须要具有创新性和特色,进而才能够在企业内部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由于企业制度是价值观的基石,所以在确定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时候,必须要落实到制度和规范中。
4.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企业文化健康的发展离不开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正确的指导思想更是企业改革发展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总方针。所以,必须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必须要立足科学发展,增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要坚持以人为本,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员工们的支持,所以应该为员工们发展,由员工们去发展,并且将发展的成果由员工们进行共享,进而可以有效的凝聚广大员工们的智慧和力量,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为企业内部提供一个和谐的氛围。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塑造企业创新文化,能够促进员工们进行不断的创新,进而使企业逐步的发展壮大。
5.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的主体就是职员和人才,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当今时代主要就是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人才对企业的重要性显得尤为重要,必须要十分珍惜人才,并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的背景,构建和谐、科学以及先进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能够增强人才的建设,为人才的自我价值发挥提供良好的平台。
六、互联网时代企业文化的转变
1.从企业化到人文化
企业文化主要被人们理解为企业的文化或者是企业家的文化。所以,许多企业文化的建设内容就是对员工有着诸多的要求,更是强调要对企业感恩以及员工必须要具备着责任感,导致了员工并不能感受到企业的承诺。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主要强调的是人的价值,企业为了能够更加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和人性化管理,由于做的工作不到位,导致了企业付出的很多,但是员工并没有感受到。
2.从单一化到多样化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文化建设 意义与措施
一、科学地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所依赖的一种文化价值观。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企业里的一切围绕着生产和经营展开活动,只有经济价值观,没有文化价值观。但事实是在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中无不充满着文化的气息,文化的价值观始终主宰着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和它的经济价值观。企业文化已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溶入到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企业文化又是一种信念的力量,道德的力量,心理的力量。这三种力量相互融通、促进,形成了企业文化优势,这是企业战胜困难,取得战略决策胜利的无形力量。特别是在当它的力量十分雄厚的时候,能够产生较强有力的经营结果,无论是在市场上的竞争,还是为客户提供服务,或是激励职工共同奋斗,企业文化均可以成为企业的指导思想。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其实它就像空气里的氧气一样无时无刻地环绕在我们身边,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可是离了它却不行。所以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1. 导向作用。企业文化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的欲望化成具体的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企业职工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因此优秀的企业文化建立的实质是建立企业内部的动力机制。在一般的企业管理概念中,为了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需要制定一系列的策略来引导员工,而如果有了一个合适的企业文化,职工就会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共同的价值理念,形成方向一致的力量。
2. 约束作用。作为一个组织,企业要制定出许多规章制度来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但再多再好的制度也很难规范每个职工的全部行为,而企业文化是用一种无形的约束力,制约员工的非理性和非道德行为,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它可以减弱规章制度的“硬约束”对职工心理的撞击,从而形成人的自觉、人与人之间的默契、企业的和谐。
3. 凝聚作用。企业文化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本企业文化的周围,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使职工个人的思想和命运与企业的安危紧密联系起来,使职工感到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等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企业这个集体,将企业视为自己最为神圣的东西,甘愿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
4. 激励作用。企业文化的核心是要创造出共同的价值观念,优秀的企业文化使职工感觉到什么是高尚的,什么事卑劣的;什么是美好的,什么是丑恶的;什么是应该追求的,什么是应该摒弃的。在一致的优秀的价值取向支配下,每个人都会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实现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5. 辐射作用。企业文化塑造着企业的形象。优良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成功的标志,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形象,它可以激发企业职工的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二是外部形象,它能够更深刻地反映该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内涵,对整个社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和示范作用,产生巨大的辐射效应。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措施和途径
第一,企业领导者必须成为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
企业文化从某种特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企业家”文化,因为企业是由领导者进行管理的,企业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的决心和行动。企业领导者应该带头 学习 企业文化知识,对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有深刻的认识,对建设本企业文化有独到的见解,对本企业发展有长远的战略思考。要亲自参与文化理念的提炼,指导企业文化各个系统的设计,提出具有个性化的观点,突出强调独具个性和前瞻性的管理意识,通过长远目光、人格魅力和管理 艺术 ,感染和 影响 职工发挥最大的潜力,推动企业科学和可持续发展。
第二,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管理相互融合。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意味着抛开制度管理。没有较完善的规章制度,企业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但是,不论规章制度多么完善,也不可能包罗企业的一切活动,不能从根本上规范每一个职工的行为意识。而企业文化则是一种无形的文化上的约束力量,形成一种规范和理念,来弥补规章制度的不足。企业文化对管理的现实指导意义就在于挖掘文化管理的本质,丰富文化管理的内涵,提高文化管理的导向作用。
第三,企业文化必须得到企业全员的认同。
要增强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职工形成同一的理念,并且贯彻落实。通过在职培训等形式,增强职工对企业文化系统的认识,让职工人人参与在其中,从“要求我这样做”转化为“我应该这样做”,才能按照企业文化管理的要求,用文化理念指导个人行为,使之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
第四,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长期建设和不断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长期性,在于它伴随着企业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要使文化理念化为职工的自觉行为,必须有长期“作战”的准备。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一批批、一代的企业家和员工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去营造、培养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关鹏.名企管理模式[M].企业管理出版社,2005.
[2]李磊石.试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J].经济与管理,2006.
[3]贾春峰. 贾春峰说企业文化[J].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
[4]刘俊心.企业文化学[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3.
[5]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6]张德. 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7]魏杰.企业文化塑造[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