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力短缺的原因范文

劳动力短缺的原因精选(五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5篇劳动力短缺的原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篇1

[关键词] 普通劳动力短缺原因; 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2. 053

[中图分类号] F2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2- 0082- 02

近些年来,我国“民工荒”、“招工难”的情况不断涌现,普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已经在东部沿海地区广泛蔓延,甚至西部内陆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出现了这一现象。当前,劳动力短缺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餐饮业、物流业、旅游业等以普通劳动力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当中。应该说,普通劳动力的短缺已经阻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克服劳动力短缺瓶颈就需要深入解析这一现象,并提出有效对策。

1 普通劳动力短缺的原因

造成我国普通劳动力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工资增长缓慢等经济因素的影响,也有用工企业歧视、技术培训缺乏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1.1 造成普通劳动力短缺的经济因素

1.1.1 宏观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弊端造成劳动力供小于求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GDP的增长幅度始终保持在9%以上,迅速扩大的总需求与缓慢增长的总供给必然带来劳动力短缺。再加上大量外资流入以及居民存款的快速增长,商业银行扩张贷款的幅度越来越大,大量个人财富寻找投资机会的情况都可能成为经济过热的因素,这些情况对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是非常不利的。

此外,对劳动力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小型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路线表现为数量扩张,并通过降低人力资本投入的方式来获取利润。由于以往劳动力廉价,造成投资者和生产者不愿意花费较高的成本去进行设备和技术更新,也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育,所以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企业就很难应变。应该说,通过劳动力短缺也暴露了这类中小企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弱点。不仅如此,很多企业对普通劳动力只是消耗性、掠夺性地使用,加上城市当中生活成本大幅提高,农村进城劳动者的收入剩余越来越微少,这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的积极性,由此造成了城市普通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1.1.2 劳动力价格增长缓慢,缺乏吸引力

长期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通过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本,促使这些地区财富积累不断增加,推动了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劳动者的利益却被资本利益不断剥夺,他们的工资待遇长期增长缓慢,在高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与此同时,自2003年以来的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并且中央实施了农业倾斜政策,大幅提高了农民收入。在农民家庭中,城市务工的收入比重相对下降,而种植业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比重则显著提高。同时,农村居民的人均税费负担为11.5元,同比下降了27.2%,国家的惠农政策使得一部分农民在家务农的收益要大于进城务工的收益,这就抑制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积极性。在工资黏性存在的情况下,对劳动力的需求快速增长,但工资增长速度却非常缓慢。所以,城市工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正逐渐减弱,农村劳动力必然会从城市退出,重新回到比较利益上升的农业领域。

1.2 造成普通劳动力短缺的非经济因素

1.2.1 当地企业对外地劳动力存在歧视,影响了劳动力扩大供给

在企业中,在对外地劳动力的歧视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外地员工在企业中职位普遍较低,除了因为当地人具有更好的社会网络外,还因为企业在本地人排斥外地人的社会氛围影响下,对外地员工存在极大的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最终就会引致外地人员回归故里或流向排外倾向较弱的地区。此外,当地企业在培训、解雇和处事等方面对外地员工也存在偏见。很多情况下,企业会更加偏向对本地员工进行培训和无理由解雇外地员工。这样做企业既可以避免外地员工要求提薪的压力,又可以利用新来外地员工不熟悉情况的特征,低阻力地进行压薪、欠薪和罚款。

虽然,在《劳动法》中已经明确规定民工应当享有和当地工人一样的权利和待遇。但是,因缺乏有效监督,再加上外地劳动力流动性较强等原因,企业落实《劳动法》较差。此外,很多企业在劳动合同的设计上故意留下漏洞,利用外地员工的素质较低来获取经济上的好处。

1.2.2 培训体系滞后,无法满足劳动力提升需求

“用工荒”不仅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也是一种结构失衡,特别是企业技术工人的短缺,主要是因为各行各业技能培训较为滞后。据统计,在东部沿海地区建立培训机构的企业占当地企业总数的41.5%,没有培训机构的企业占一半以上;而这些地区企业员工最希望政府对其进行免费培训,有此意愿的员工比例高达45.8%。大多数民营企业出于投资回报的考虑,对流动性大、跳槽率高的外地劳动力不愿为其提供培训机会;而地方政府又认为培训员工是企业的责任,这样就导致许多劳动力失去了培训的途径和学习的机会。培训体系的滞后,使劳动力的技术结构与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升级的产业结构形成矛盾,也导致了适用劳动力的短缺。

2 缓解普通劳动力短缺的对策

2.1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30多年的高速增长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功不可没。在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后,如果提高劳动力成本,企业利润会大幅缩小,从而面临生存问题;如果不提高劳动力待遇,企业又没有足够的生产要素可以使用。所以,只有改变要素投入结构,企业才有可能实现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将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型向集约型的方向转变。西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不断加大人力资本建设力度,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过程中既要做好产业转移承接,又要注意产业的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2 完善收入政策,增加劳动力收入

① 应该参照政府的颁布的工资指导标准,按照企业名义工资增长率要等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长率的要求,引导员工薪酬合理增长; ② 针对企业推出和收入挂钩的税收政策,如果企业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标准可以适当减税,如果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标准的企业则予以增税; ③ 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的力度,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正常秩序。可以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来加强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从而净化劳动市场环境,实现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的目标。要严格执行社保费用的征缴,强化企业用工和劳动者自我保护防患意识,进一步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举报与受理制度,以及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从而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3 消除歧视,真正公平对待各地劳动者

要从正规制度歧视和非正规制度歧视两个方面入手来消除本地企业对外地劳动力的歧视。一方面,由于外地劳动力具有流动性强的特征,在制度设计上就必须要有所创新,应该设计出能对外地劳动力有足够吸引力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在设计制度时,应该公平对待本地劳动力和外地劳动力,要努力做到一视同仁,将现有制度中对外来劳动力不平等的条款加以修改,切实提高保障制度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平等是现代社会成员都应享有的重要权利,构建“和谐社会”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因此,应该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教育,将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消除社会歧视。政府应主动引导当地人自觉把外地劳动力融入当地社会生活,使其不再有被歧视的自卑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留住外地劳动力。此外,作为劳动力主要需求者的企业,必须要意识到自身的和谐才能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所以要在用工、管理等方面对外地劳动力一视同仁,公平处事,共同发展。

2.4 建立、健全劳动力培训体系,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

① 企业是劳动力接受培训的直接受益者。所以,企业应该在避免异地歧视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组织所有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企业可以通过有偿培训的方式,来避免劳动力流动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② 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各类培训机构,如各类技工学校,以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培训所需资金可以由劳动力户籍地政府和当地企业共同支付; ③ 地方政府还应该免费举办各种技术讲座或向劳动力开放图书馆等措施,为劳动力自学提供便利,从而避免企业不培训员工,而导致技工供求严重失衡的恶性循环。

主要参考文献

[1] 喻均林.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J]. 北方经济,2007(9).

[2] 甘春华. 劳动力配置的二次扭曲分析:兼论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篇2

【关键词】民工短缺;企业;民工;政府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047-02

前言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民工潮起,到2003年上半年以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一直处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状态。随着沿海城镇和内地城镇工业化的推进,全国农村有1亿多劳动流向沿海开放城市务工经商。但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许多城市陆续出现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迅速减少导致不少企业用工短缺。据报道,珠三角的工人缺口达到200万之巨,缺工比例约为10%。(注:《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9月10日)。另外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监网测中心提供的一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劳动力市场呈现缺工现象》的统计报告指出:在2004年第2年度,江苏、浙江等12个个城市有70.4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但用人单位的招工名额则达108.7万人,缺口达38.3万人。民工在上述市场的供给缺口与需求之比达34%,可见民工缺口之大。从更大范围来看,全国113个城市中,2004年第2季度民工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比第一季度增长了19%和11.6%,需求人数的增长幅度高于求职人数7.4个百分点,,显然,民工供给缺口存在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比如,2005年广东省高级技能人才缺口达180万。被经济学家们称为无限供给的民工,居然也闹起荒来了。

一、民工短缺的特点

(一)具有结构性。中国民工短缺具有明显的结构特点,属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短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结构来看,民工短缺首先从珠三角爆发,然后迅速蔓延的闽东南、浙东南的加工制造业聚集的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波及浙江、江苏、福建等东南沿海省市。相对而言,经济欠发达的内地城市和中小城市较少存在此问题。

(2)从产业结构来看,短工严重的主要是从事“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集中在产品竞争激烈的制鞋、玩具制造、电子装配、服装加工、塑料制品等加工行业,至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比之下较少存在明显的民工短缺问题。

(3)从企业结构来看,目前存在民工短缺压力的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而国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较少存在此类的现象,特别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还有明显的冗员现象。

(4)从工种结构来看,企业普遍反映目前劳动力市场并不缺少普通员工,真正缺乏的是高级管理人才和熟练技术的工人,尤其是青年技术工人。“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并存,正是目前工作难度和劳工素质差异的结果。

(二)具有持续性。中国民工短缺具有明显的持续性。不仅2003年春爆发的“民工荒”没有得到缓解,而且2005年内地城市又出现了“保姆荒”。农民工尤其是青年农民工短缺已持续三年多,而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二、民工短缺的原因

民工短缺,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受多方面影响的社会问题。从各方面反映的情况来看,当前各地出现的民工短缺现象,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机制、体制等社会方面的原因。

(一)需求(企业)方面的原因

从需求方来看,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第二、三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以每年5.28%的速度递增。(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出版社2003版,第26页)其中,非公有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则以年均28.18%高速增长。(注:《中国劳动力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版,第25页)

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来说,对民工需求量大的不少民营中小企业,基本上是拿到订单就招工组织生产,没有了订单就停工并就地解散工人,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是既没有劳务储备,也不存在劳务计划。由此,决定了劳动力需求的信息不完全。在现有的信息传递渠道下,也不可能做到迅速、全面、准确地传递到具备相应技能和素质要求的劳动力供给方。

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粗放增长、千方百计降低劳动力成本与民工择业观念转变、利益要求提高之间的矛盾。不少企业为了清除原材料涨价和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大多采用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办法,存在民工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甚至拖欠克扣工资等现象。

企业缺乏“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对民工管理过于严厉、苛刻、劳动环境恶劣。有的企业制定缺乏人文关怀的规范,规定劳动合同期间内, 女职工不能结婚、不准生孩子,规定劳动时间内上厕所抽烟不得超过两次,每次不超过5分钟等。

(二)供给(民工)方面的原因

(1)从劳动力供给方看,由于对劳动力需求的信息掌握不够全面、准确,难以对未来市场要求的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做出恰当的预测,使得劳动者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也不得不更加谨慎。

(2)民工对劳动保障和子女就学等要求的提高与城乡制度差异大、难以进行统一合理的制度安排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随着外来民工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外来务工时间的延长,拖儿带女的民工越来越多,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事件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外打工一旦发生病、伤,难以得到正当的利益补偿,给家庭造成严重的打击,因此,劳动保障和子女就学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虽然城乡二元的制度壁垒正在打破,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不少企业用工不规范,应该建立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而且不少制度之间的互相衔接还存在较大难度,特别是不同地区的制度差异太大,制度很不完善,农民工也怕到时无法带走,或者是即使带走了也无法与当地的社保制度衔接,大多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

(3)农民工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以及农民工群体的社会经济参与意识增强。农民工外出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满足生存需要,他们与父辈相比,生存状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他们追求发展的需要已经开始抬头,打工重在学习,重在寻找新的机会已经逐步成为外出的目的。因此,他们不用像父辈一样为基本生存而不惜代价,劳动者个人将更加注重“体面劳动”和“生活质量”。

三、民工短缺的对策

解决民工短缺问题,需要各方面的良性互动,不仅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更需要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的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要解决好民工短缺问题,必须同时解决好这两个方面难题,要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以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多管齐下,努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一)就企业方面而言

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改变民工工资长期偏低的状况,这是解决“民工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解决办法,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决定民工的工资水平。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增加利润,肆意压低、扣减民工的工资。企业要建立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增加民工工资的机制。

第二,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改变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的发展战略。企业可以考虑通过提高技术含量来降低劳动力成本。长期以来,部分沿海地区主要依靠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企业只赚一点“人工钱”,也就是靠压低工资,减少改善劳动条件的必要投入实现低成本,以此获得订单,赚取利润。而现在低工资难以为续,但企业利润空间狭小,无力提高工资。有的企业加工费已到底线,提高工资将出现亏损,而不提高工资又面临严重缺工,无法生产,从而陷入两难境地。因此,应着力从提高技术上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空间,进而提高工人工资,改变这种工人短缺状况。

第三,推动技术进步,减少用工需求。“民工荒”警示企业,企图继续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来获得竞争优势恐怕将面临更多危机,有意识地向技术、资本密集的行业转移将使企业必然的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若将几百、几千或几万的手工操作的工厂变成只需少数人操作的自动化或机械工厂,那就可以大大节约劳动力。因此中国目前的劳动力价格实在低廉,所以有些完全可以由机器来操作的工作,为了节约成本,部分企业就改为手工操作。当民工荒持续发生,受供求关系影响,劳动力价格上涨,不采用手工劳动的成本数倍产果机械化作业的时候,机械化时代势不可挡。

(二)就政府方面而言

主要是切实重视研究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加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努力破除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主要是切实重视研究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加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努力破除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就业的指导、服务和监管。政府要制定规划,完善市场机制,让工资协议在公平透明的条件下达成。但在必要的时候要干预市场,就是要确立最低的工资标准。政府同时应加强监管,为规范规定的企业绝不能网开一面,建立用工信息的预测系统后,当部分行业、部分地区出现用工短缺时,政府可以及时信息,帮助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

(1)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沟通就业渠道的积极作用。企业出现缺工现象主要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从根本上说应该运用市场手段去解决。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缺工市场的市场就业机制,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的建设,按照“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篇3

关键词: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趋势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124-03

一、泰州市劳动力供求现状[1]

适龄劳动力人口是国家限定的劳动年龄界限内的人口,不同国家对劳动年龄有着不同规定。下文采用国际统计口径,统计的适龄劳动力人口为15—64岁人口。由于在校学生(在校学生是指在适龄劳动力人口范围内,由于正在接受各种类型的教育而不能参与社会劳动的人口)、丧失劳动能力者,这些人不能参加劳动,计算劳动力供给数量时应予以扣除;超过64岁还在工作的应该计入劳动力供给。2010年,泰州市劳动适龄人口总数为3 402 197人,劳动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人口规模总共为184 940人,丧失劳动能力人口40 880人,超过64岁还在工作的人口为212 840人。劳动力供给=适龄劳动力人口-在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者+超龄工作者=3 402 197-184 940-40 880+212 840=

3 389 217。相对于2010年的就业人数2 771 660人,存在超额供给617 557人。

二、泰州市2015—2100年劳动力供给数量预测

(一)相关人口预测

根据育龄妇女(15—49岁)计算的泰州市一般生育率(一年内出生人口/该年年中育龄妇女数),2000年为28‰,2010年为28.5‰,生育率水平比较稳定。由于一般生育率不像粗出生率容易受人口总量影响,因此,假设泰州市以后的一般生育率水平保持28‰不变。2000年新生婴儿性别比1.19∶1,2010年新生婴儿性别比1.17∶1,假设未来新生儿的性别比=(1.19+1.17)/2=1.18。在假设泰州市人口性别特征、生育模式、死亡模式、迁移规律不变的条件下,根据2000年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泰州市常住人口资料,通过生命年龄移算法算出相关年份的总人口,计算出总人口、适龄劳动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如表1第2列、第3列及第4列所示。

(二)劳动参与率预测

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劳动参与率是计算这两者之和与劳动适龄人口的比例,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泰州市2000年劳动适龄人口33 897 81人,就业人口2 963 060人,失业人口90 550人,劳动参与率等于(2 963 060+90 550)/3 389 781=90.08%。2010年,劳动适龄人口3 402 197人,就业人口2 771 660人,失业人口56 150人,劳动参与率83.12%,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经济现象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参与率必然呈下降趋势,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参与率变动规律,考虑到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前未富先老的实际情况,预测泰州市未来的适龄劳动力人口劳动参与率保持83%不变。2010年,65岁及65岁以上的经济活动人口212 840人,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663 080人,劳动参与率32.1%,预测未来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为32%。

(三)劳动力供给数量预测

劳动力供给数量=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参与率+老龄人口×老龄劳动参与率据此计算出泰州市劳动力供给数量如表1第5列、第6列及第7列所示。计算结果显示,2015年后劳动力总供给数量逐年减少,2050年时劳动力总供给数量仅有2010年的一半不到。

三、泰州市劳动力需求数量预测

(一)就业弹性系数和经济增长率预测

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紧密关系,一般用就业弹性系数来反映。如果用地区生产总值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用L表示劳动力就业数量,则就业弹性系数可以表示为:E=ΔL/L/ΔGDP/GDP。就业人数增长速度=就业弹性系数×经济增长速度,计算2000—2010年泰州市就业弹性系数和经济增长率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到劳动力需求数量和总就业弹性系数与经济周期关系密切。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泰州市对劳动力需求降幅最高,年末就业数量比上年减少4.96%。2000—2003年泰州市仍处于经济下降期,虽然GDP年增11%,但就业依然受大环境影响而减少,就业弹性为负值。2004—2008年经济上升期,泰州市对劳动力需求逐年增加,2008年需求增速(比上年)高达5.8%,就业弹性为正值并达到最高点0.429。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又进入新一轮经济下降期,2009年和2010年两年劳动力需求降到0.97%、0.18%的低增长水平,对应的就业弹性系数虽然为正,但却极小。根据经济周期的循环往复性,假设今后每十年发生一次经济危机,考虑到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假设一个经济周期中4年是经济下降期,6年是经济上升期,取经济周期下降期的就业弹性系数平均值-0.077为一轮周期中4年的就业弹性系数,取经济上升期就业弹性系数的平均值0.209为6年的就业弹性系数。

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周期也密切相关,用上文取弹性系数方法,预测经济下降期GDP增长率为12%,预测经济上升期增长率为15%,考虑到长远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增长进步为集约式增长,增长率不会如此之高,因此上述方案作为经济增长率高方案进行后文预测。根据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规律和中国国情,本文预测中方案为经济下降期增长率为8%,预测经济上升期增长率为10%。预测低方案为经济下降期增长率为4%,预测经济上升期增长率为6%。

(二)劳动力需求预测

某年劳动力需求人数=上年劳动力需求人数×(1+就业弹性系数×经济增长速度),根据三种不同GDP增长方案和就业弹性,计算出泰州市对劳动力的需求。结合劳动力供给,计算出对应的供求缺口,如表3所示。

三、泰州市劳动力供求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

如果今后的发展速度是按照高方案GDP增长率,2015年泰州市劳动力供给短缺86 706人;如果是中方案,2015年劳动力依然超额供给11 786人。从2020年开始,不管按照哪种方案的增长率,劳动力供给都是短缺状态。2030年高方案显示劳动力短缺超过100万人,其他两种方案短缺不足100万人。三种方案皆显示随着时间推移,劳动力供给短缺情况越来越严重。

导致泰州市未来劳动力供给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当前一个家庭只要一个孩子的生育制度。泰州市是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较好的地区,而且有很多可以生二胎的家庭放弃了生二胎指标。2000年,泰州市总和生育率1.02,而2.0左右的总和生育率是人口世代更替水平,高于这个水平人口会增加,低于这个水平人口会减少。1.02总和生育率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长此以往会导致人口不断衰减。如果泰州市按现行生育政策,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到从2015年开始,总人口、适龄劳动力人口、0—14岁人口持续降低,而65岁及以上人口在2035年以前一直增长,2035年达到最高点1 130 637人,然后开始递减。自2040年开始,人口比例进入稳定期,0—14岁人口占总人口8.4%左右,适龄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55%左右,老龄人口占总人口36.6%左右,社会抚养比维持在80%左右的高位水平。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按照这个标准,泰州市老龄化程度非常严重。前文预测未来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为32%,表1第8列显示老龄劳动力人口占总劳动力人口20%左右,如果未来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较低的话,劳动力供给短缺缺口会进一步扩大。

导致泰州市未来劳动力供给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二是行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泰州市各行业对劳动力需求变化差异较大。有些行业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例如农林牧渔业对劳动力需求在2000—2010年间以每年7.28%的速度递减。有些行业对劳动力需求在增加,例如,采掘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1.7%,房地产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11%,批发和零售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5.6%,建筑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5.4%,金融保险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5.1%,制造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4.8%。上述行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需求数量较多,这些行业的不断发展也会使劳动力供给缺口进一步扩大。

四、促进泰州市未来劳动力供求平衡的对策

(一)放开生育政策

为了避免未来劳动力供给短缺不断扩大的趋势,应该从现在开始逐步调整生育政策,在逐步放开的阶段要注意人口的发展质量。例如,从现在起到2020间前可适当放开生“二胎” 的政策。根据泰州市处于生育旺盛期的女性人数变化趋势来看,2010年育龄妇女259 704人,2015年277 665人,2020年208 220人,此后一直平稳减少。因此,可以选择2020年作为全部放开生育政策的起始年,因为该年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大幅度降低,这时全部放开生二胎政策比较合适,不会使人口有突然的爆发式增长。同时,要考虑到随着经济发展,家庭的生育观念会发生改变,例如,养育孩子成本增加、社会保障完善等都会导致生育率降低,届时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刺激人们生育二胎。

(二)优化产业结构

每个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质量和数量均有不同,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促进劳动力供求平衡。首先,应提高第一产业生产率。例如,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城镇化进程,配合相应制度保障,使更多农村人口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其次,继续发展第二产业。在2020年以前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劳动力超额供给问题;在2020年后,要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尤其是2030年以后,企业必须通过自身的转型升级来提高生产率,大幅度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缓解劳动力供给短缺问题。

篇4

一、四川省现阶段农业雇工产生成因分析

本文立足实地调查和现有文献,从雇主、雇工两层面探究四川省现阶段农业雇工产生的原因。

(一)雇主

1.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伴随着土地流转承包政策的出台和推进,土地承包者快速崛起,大量土地实现大范围、规模化经营。2012年全省建成现代农业万亩亿元示范区619个,产业基地面积达到3790万亩。同时部分人少地多的丘陵山区在下也实现了经济作物种植的规模化经营。四川农业现阶段很大部分属于劳动力密集型,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投入大。雇主无法完全通过自身劳动来完成农业生产活动,必须雇佣劳动。同时农产品商品化种植使经营收入增加为农业雇佣提供了经济条件。

2. 大批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短缺。四川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过渡外溢,使得农业劳动力短缺日益显现。2010年,四川农村劳动力约3600万人,转移就业达2246万人,转移比例达62.39%。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同时造成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女性化,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短缺。所以农业生产需要雇佣劳动力。

(二)雇工

1. 收入的显性化。家庭经营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回报期长、劳动力投入难以衡量、劳动日工价低等特点;农业雇佣的劳动付出具有回报期短、工资显性化、工资刚性等特点。雇工收入的显性化强化了农村劳动力的劳动力价值意识,成本收益分析提供了外出推力;同时农业雇工工资开始与农民工工资趋同。随着农业雇工需求量的增加,农业雇佣日工价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农民更倾向于选择农业雇工。

2. 自身能力和家庭限制。大部分雇工利用家庭经营空闲之际外出,兼顾家庭和挣钱。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专门的技能训练,但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拥有农业生产活动经验和良好的劳力。基于照顾家庭和自身技能不足双重限制,农民愿意从事自己熟悉的农活,这样可以直接利用自身农业活动经验或者直接出卖劳力。

3. 非农务工机会的缺乏。基于家庭的限制,农民倾向于就近务工,但是现阶段乡镇企业发展缓慢难以大规模地吸纳就业人员,缺少就业机会。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周边地区经济都是以农业为主,雇工集中区域没有工厂、建筑工地,缺少非农务工机会。缺少非农务工机会使得农民选择临时性、季节性较强的农业雇工。

此外,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经营内容的差异使得单个家庭出现季节性劳动力剩余和短缺,这为农业雇工提供条件。同时采购商交易期限的限制、传统帮工换工缺陷日益明显、熟人雇工的带动成为农业雇佣的推力。

二、农业雇佣产生的影响分析

(一)农民增收

农业雇佣在保证自身家庭经营的同时取得雇工收入,季节性雇工收入在改善农民生计、优化收入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在乡镇企业发展不充分、家庭和自身能力多重限制下,农业雇工成为农民充分利用自身劳动创造价值的方式。伴随着雇佣工资的上涨、农业雇工工资和农民工工资趋同化发展,农业雇佣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越发明显。

(二)农村发展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背景下,农业雇佣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暂时转移,实现现有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形式。以组工为主的批量雇佣雇工,一方面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纯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能够整合劳动力资源,推动农民之间、地区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经验。在四川农业劳动力短缺化背景下,农业雇佣推动现有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促进现有农村劳动力的有效利用。农业雇工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能增强村与村之间的联系,同时落后地区的农民通过在发展较快地区务农,还能学习农业生产经验,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农业发展

农业发展和农业雇佣发展两者相互影响。农业规模化发展创造了雇佣需求,促进农业雇佣的产生;农业雇佣为现代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劳动力资源。部分农业雇工通过培训和自身经验积累朝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自身技能不断增强,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

篇5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刘易斯拐点

2009年初,随着全球各经济体出台的大手笔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初步奏效,中国经济最先复苏,但是,此时,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发现招不到员工,花钱找不到人,一直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广大的农民工历史上第一次拥有议价能力。为了吸引农民工,珠三角企业最先提高最低工资,紧接着,长三角地区也出现了用工短缺的状况,全国各地开始了一轮提升最低工资标准的浪潮。与此同时,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严重问题,据报道,2010年年底到2011年6、7月份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首先,2010年毕业的中国大学生人数是611万,2011年达到659万,第二,大学生的就业空间越来越紧张。企业对于大学生的需求逐渐下滑。一边是出现劳动力短缺,另一边则是劳动力的严重过程,这一结构性矛盾不禁让我们发问,难道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高素质的大学生出现了过剩而低技能的农民工却出现了紧缺?难道中国已经提前达到发达国家的劳动力结构了吗?

对上述问题的解释,学者、媒体、企业家都曾有过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总量性缺工论。中国社科院的都阳认为,“民工荒”的出现在于中国经济已经越过“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力不再是无限供给。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市场上每年新增劳动力的绝对数开始递减。人口因素是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一个相对长期的因素,所以说今后我国劳动力短缺的趋势不可避免。二是结构性缺工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发言人尹成基表示,民工荒的出现是某一个时段的、结构性的、局部区域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不能够适应于岗位的需求,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三是季节性缺工论。每年东部沿海地区用工缺口最大的季节发生在过年过节时期,由于中国传统意识对于农历春节的意义重大,因此即使厂商出再高的工资农民工也不愿意留在工厂继续工作。四是代际性缺工论。中国社科院的王美艳认为,第二代农民工相对于他们父辈学历较高,对于工作的定位相对第一代也要高。在第二代农民工更高的工作需求,与现有产业结构无法适应的问题,正在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外出农民工就业的新问题。五是体制性缺工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小平认为所谓民工荒的深层次原因,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体制与结构问题,这些体制与结构问题由于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大量过剩而难以在短期内立即实行彻底的改变,就造成了目前这种城乡收益巨大差别问题、福利待遇天壤之别问题、长期的三农问题和短期的民工荒问题。

关于用工荒,学术界也有过重要的论述,其中,包小忠(2005年)最早在2005年提出在中国出现“用工荒”与刘易斯拐点的问题,他认为最早在广东和江苏地区出现的用工缺口的真正原因并非是由于刘易斯拐点的出现,而是厂商提供给农民工的工资低,作者认为,城市资本主义部门提供的工资水平高于留在农村的收入,甚至高于农村地区收入加上农民工迁移成本的总和,因此,最初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地区出来之后,城市部门的资本家提供给他们一个低于城市部门工资水平的收入,但是随着城市部门生活成本的上涨,厂商必须提供更高的收入,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工资存在着粘性,因此城市部门资本家资本家提供给农民工的工资上涨较为缓慢,导致用工缺口的产生。蔡防、王美艳(2005年)认为,2004年左右发生的用工短缺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劳动力迁移成本大造成农民工不愿意出来就业,另一方面的原因也是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当前劳动力的结构出现了偏差,企业真正短缺的是有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技工,而不是无技能水平的普通农民工。

其实,笔者认为,要想解开用工荒的真正原因,我们需要沿着用工荒的现象一步一步地探寻。实际上,用工荒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非常简单,既然出现用工缺口了,那么说明农民工或者低技能劳动力市场出现供不应求,产生了不均衡,这是基本的经济学问题,之所以产生不均衡,是因为厂商提供的工资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但是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厂商招不到工人,那么把工资提高得足够高不就可以吸引到足够多的工人了吗?用工缺口自然就解决了?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如果厂商将工资提高到足够高的程度,他们的产品将不再具有成本优势,在市场上将面临滞销,企业就将面临倒闭的风险。因此,我国产生用工缺口的真实原因是,随着出口导向经济的发展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沿海地区的非贸易部门的价格逐步提高,而近年来住房价格的迅速飙升加剧了这种成本的上升,非贸易部门和房价的上涨提高了沿海地区劳动力的生活成本,劳动力生活成本的提升迫使他们要求较高的工资水平,因此我国农民工和普通劳动者工资水平上升仅仅反映了生活成本的上升,而绝非是由于劳动力边际生产率的提高导致的,也就是说并不是由于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而造成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东部沿海地区用工短缺的现象显示出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合理:沿海地区密布了过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本应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完成产业升级和区域转移的,但是他们进行产业升级进展非常缓慢,主要原因是其投资不足和投资缺乏连续性,出口导向型国家在发展初期是可以进行代工和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生产的,随着发展过程的推进,它们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投资才能适应市场竞争,但是在我国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长期得不到资金支持或者资金支持不具有可持续性,导致它们的投资不足和不连续性,因此它们的产业升级进程非常缓慢,完不成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质的飞跃。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它本身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现象,也可以作为解释用工缺口的原因而存在。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最初源头产生自1998年的大专院校扩招。根据笔者测算,从2002年至2010年,我国按照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发展的大学生人数合计约为1098万人,但是扩张之后每年新增的大学毕业人数合计为3445万人,8年的时间我国多制造出2347万大学 生,而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目前,大陆农民工总数2亿254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亿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62.3%;本地农民工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37.7%。我国从2002-2010年8年间多余的大学生人数相当于中国整体农民工人数的10%多,相当于外出农民工的20%,也就是说,高校扩招使我国从2002到2010年8年的时间将20%的农民工变为大学生。这就不奇怪为什么农民工市场出现短缺而大学生就业市场则出现了严重的剩余两者同时存在的现象了。但是这仅仅解释了部分农民工短缺的原因,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高校并没有将招来的大学生真正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有生力量,我国的高等院校虽然不是以企业制的形式经营,但是却会从理性的角度考虑问题,在综合考虑成本和收益的情况下,在我国大专院校扩招过程中,高校大规模扩招文科类学生,文科类专业的扩招规模要普遍高于工科类专业的扩招规模,因为招收一个文科类学生的边际成本要小很多,而文科类学生缺乏基本的劳动技能,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差,因此,我国的大学扩招一方面将农民工的后备力量转移到大学校园里,应一方面也造成了大批招不到工作的“天之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