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劳动力短缺的原因范文

劳动力短缺的原因精选(十四篇)

发布时间:2023-10-08 17:36:3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4篇劳动力短缺的原因,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劳动力短缺的原因

篇1

[关键词] 普通劳动力短缺原因; 对策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2. 053

[中图分类号] F24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22- 0082- 02

近些年来,我国“民工荒”、“招工难”的情况不断涌现,普通劳动力短缺的问题已经在东部沿海地区广泛蔓延,甚至西部内陆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也出现了这一现象。当前,劳动力短缺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餐饮业、物流业、旅游业等以普通劳动力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当中。应该说,普通劳动力的短缺已经阻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因此,克服劳动力短缺瓶颈就需要深入解析这一现象,并提出有效对策。

1 普通劳动力短缺的原因

造成我国普通劳动力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工资增长缓慢等经济因素的影响,也有用工企业歧视、技术培训缺乏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

1.1 造成普通劳动力短缺的经济因素

1.1.1 宏观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弊端造成劳动力供小于求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近几年来,我国GDP的增长幅度始终保持在9%以上,迅速扩大的总需求与缓慢增长的总供给必然带来劳动力短缺。再加上大量外资流入以及居民存款的快速增长,商业银行扩张贷款的幅度越来越大,大量个人财富寻找投资机会的情况都可能成为经济过热的因素,这些情况对缓解劳动力短缺的矛盾是非常不利的。

此外,对劳动力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小型民营企业。这些企业的发展路线表现为数量扩张,并通过降低人力资本投入的方式来获取利润。由于以往劳动力廉价,造成投资者和生产者不愿意花费较高的成本去进行设备和技术更新,也不重视企业文化的培育,所以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企业就很难应变。应该说,通过劳动力短缺也暴露了这类中小企业产品结构、产业结构的弱点。不仅如此,很多企业对普通劳动力只是消耗性、掠夺性地使用,加上城市当中生活成本大幅提高,农村进城劳动者的收入剩余越来越微少,这也影响了农村劳动力进城打工的积极性,由此造成了城市普通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1.1.2 劳动力价格增长缓慢,缺乏吸引力

长期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通过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吸引了大量的外来资本,促使这些地区财富积累不断增加,推动了该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劳动者的利益却被资本利益不断剥夺,他们的工资待遇长期增长缓慢,在高通货膨胀的情况下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的情况。与此同时,自2003年以来的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并且中央实施了农业倾斜政策,大幅提高了农民收入。在农民家庭中,城市务工的收入比重相对下降,而种植业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的比重则显著提高。同时,农村居民的人均税费负担为11.5元,同比下降了27.2%,国家的惠农政策使得一部分农民在家务农的收益要大于进城务工的收益,这就抑制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积极性。在工资黏性存在的情况下,对劳动力的需求快速增长,但工资增长速度却非常缓慢。所以,城市工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正逐渐减弱,农村劳动力必然会从城市退出,重新回到比较利益上升的农业领域。

1.2 造成普通劳动力短缺的非经济因素

1.2.1 当地企业对外地劳动力存在歧视,影响了劳动力扩大供给

在企业中,在对外地劳动力的歧视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外地员工在企业中职位普遍较低,除了因为当地人具有更好的社会网络外,还因为企业在本地人排斥外地人的社会氛围影响下,对外地员工存在极大的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最终就会引致外地人员回归故里或流向排外倾向较弱的地区。此外,当地企业在培训、解雇和处事等方面对外地员工也存在偏见。很多情况下,企业会更加偏向对本地员工进行培训和无理由解雇外地员工。这样做企业既可以避免外地员工要求提薪的压力,又可以利用新来外地员工不熟悉情况的特征,低阻力地进行压薪、欠薪和罚款。

虽然,在《劳动法》中已经明确规定民工应当享有和当地工人一样的权利和待遇。但是,因缺乏有效监督,再加上外地劳动力流动性较强等原因,企业落实《劳动法》较差。此外,很多企业在劳动合同的设计上故意留下漏洞,利用外地员工的素质较低来获取经济上的好处。

1.2.2 培训体系滞后,无法满足劳动力提升需求

“用工荒”不仅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也是一种结构失衡,特别是企业技术工人的短缺,主要是因为各行各业技能培训较为滞后。据统计,在东部沿海地区建立培训机构的企业占当地企业总数的41.5%,没有培训机构的企业占一半以上;而这些地区企业员工最希望政府对其进行免费培训,有此意愿的员工比例高达45.8%。大多数民营企业出于投资回报的考虑,对流动性大、跳槽率高的外地劳动力不愿为其提供培训机会;而地方政府又认为培训员工是企业的责任,这样就导致许多劳动力失去了培训的途径和学习的机会。培训体系的滞后,使劳动力的技术结构与东部沿海地区逐步升级的产业结构形成矛盾,也导致了适用劳动力的短缺。

2 缓解普通劳动力短缺的对策

2.1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30多年的高速增长过程中,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功不可没。在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情况后,如果提高劳动力成本,企业利润会大幅缩小,从而面临生存问题;如果不提高劳动力待遇,企业又没有足够的生产要素可以使用。所以,只有改变要素投入结构,企业才有可能实现持续发展。因此,必须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将经济增长方式由资源型向集约型的方向转变。西部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不断加大人力资本建设力度,在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过程中既要做好产业转移承接,又要注意产业的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2 完善收入政策,增加劳动力收入

① 应该参照政府的颁布的工资指导标准,按照企业名义工资增长率要等于全国平均工资增长率的要求,引导员工薪酬合理增长; ② 针对企业推出和收入挂钩的税收政策,如果企业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标准可以适当减税,如果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标准的企业则予以增税; ③ 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的力度,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正常秩序。可以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来加强宣传力度和执法力度,从而净化劳动市场环境,实现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的目标。要严格执行社保费用的征缴,强化企业用工和劳动者自我保护防患意识,进一步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举报与受理制度,以及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从而依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2.3 消除歧视,真正公平对待各地劳动者

要从正规制度歧视和非正规制度歧视两个方面入手来消除本地企业对外地劳动力的歧视。一方面,由于外地劳动力具有流动性强的特征,在制度设计上就必须要有所创新,应该设计出能对外地劳动力有足够吸引力的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在设计制度时,应该公平对待本地劳动力和外地劳动力,要努力做到一视同仁,将现有制度中对外来劳动力不平等的条款加以修改,切实提高保障制度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平等是现代社会成员都应享有的重要权利,构建“和谐社会”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因此,应该通过广泛的社会宣传、教育,将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消除社会歧视。政府应主动引导当地人自觉把外地劳动力融入当地社会生活,使其不再有被歧视的自卑感。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留住外地劳动力。此外,作为劳动力主要需求者的企业,必须要意识到自身的和谐才能确保企业的持续发展,所以要在用工、管理等方面对外地劳动力一视同仁,公平处事,共同发展。

2.4 建立、健全劳动力培训体系,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

① 企业是劳动力接受培训的直接受益者。所以,企业应该在避免异地歧视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组织所有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企业可以通过有偿培训的方式,来避免劳动力流动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② 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各类培训机构,如各类技工学校,以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培训所需资金可以由劳动力户籍地政府和当地企业共同支付; ③ 地方政府还应该免费举办各种技术讲座或向劳动力开放图书馆等措施,为劳动力自学提供便利,从而避免企业不培训员工,而导致技工供求严重失衡的恶性循环。

主要参考文献

[1] 喻均林.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J]. 北方经济,2007(9).

[2] 甘春华. 劳动力配置的二次扭曲分析:兼论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用工荒[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篇2

【关键词】民工短缺;企业;民工;政府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12-0047-02

前言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民工潮起,到2003年上半年以前,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一直处于劳动力无限供给状态。随着沿海城镇和内地城镇工业化的推进,全国农村有1亿多劳动流向沿海开放城市务工经商。但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国内许多城市陆续出现了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迅速减少导致不少企业用工短缺。据报道,珠三角的工人缺口达到200万之巨,缺工比例约为10%。(注:《中国经济时报》2004年9月10日)。另外根据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监网测中心提供的一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劳动力市场呈现缺工现象》的统计报告指出:在2004年第2年度,江苏、浙江等12个个城市有70.4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但用人单位的招工名额则达108.7万人,缺口达38.3万人。民工在上述市场的供给缺口与需求之比达34%,可见民工缺口之大。从更大范围来看,全国113个城市中,2004年第2季度民工的需求人数和求职人数分别比第一季度增长了19%和11.6%,需求人数的增长幅度高于求职人数7.4个百分点,,显然,民工供给缺口存在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比如,2005年广东省高级技能人才缺口达180万。被经济学家们称为无限供给的民工,居然也闹起荒来了。

一、民工短缺的特点

(一)具有结构性。中国民工短缺具有明显的结构特点,属于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短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结构来看,民工短缺首先从珠三角爆发,然后迅速蔓延的闽东南、浙东南的加工制造业聚集的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主要波及浙江、江苏、福建等东南沿海省市。相对而言,经济欠发达的内地城市和中小城市较少存在此问题。

(2)从产业结构来看,短工严重的主要是从事“三来一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集中在产品竞争激烈的制鞋、玩具制造、电子装配、服装加工、塑料制品等加工行业,至于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相比之下较少存在明显的民工短缺问题。

(3)从企业结构来看,目前存在民工短缺压力的主要是一些中小企业、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而国有企业和大中型企业较少存在此类的现象,特别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还有明显的冗员现象。

(4)从工种结构来看,企业普遍反映目前劳动力市场并不缺少普通员工,真正缺乏的是高级管理人才和熟练技术的工人,尤其是青年技术工人。“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并存,正是目前工作难度和劳工素质差异的结果。

(二)具有持续性。中国民工短缺具有明显的持续性。不仅2003年春爆发的“民工荒”没有得到缓解,而且2005年内地城市又出现了“保姆荒”。农民工尤其是青年农民工短缺已持续三年多,而有逐步扩大的趋势。

二、民工短缺的原因

民工短缺,不仅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受多方面影响的社会问题。从各方面反映的情况来看,当前各地出现的民工短缺现象,既有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机制、体制等社会方面的原因。

(一)需求(企业)方面的原因

从需求方来看,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第二、三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以每年5.28%的速度递增。(注:《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国出版社2003版,第26页)其中,非公有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需求量则以年均28.18%高速增长。(注:《中国劳动力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版,第25页)

从中国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来说,对民工需求量大的不少民营中小企业,基本上是拿到订单就招工组织生产,没有了订单就停工并就地解散工人,绝大多数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是既没有劳务储备,也不存在劳务计划。由此,决定了劳动力需求的信息不完全。在现有的信息传递渠道下,也不可能做到迅速、全面、准确地传递到具备相应技能和素质要求的劳动力供给方。

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粗放增长、千方百计降低劳动力成本与民工择业观念转变、利益要求提高之间的矛盾。不少企业为了清除原材料涨价和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大多采用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办法,存在民工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甚至拖欠克扣工资等现象。

企业缺乏“以人为本”的用人理念,对民工管理过于严厉、苛刻、劳动环境恶劣。有的企业制定缺乏人文关怀的规范,规定劳动合同期间内, 女职工不能结婚、不准生孩子,规定劳动时间内上厕所抽烟不得超过两次,每次不超过5分钟等。

(二)供给(民工)方面的原因

(1)从劳动力供给方看,由于对劳动力需求的信息掌握不够全面、准确,难以对未来市场要求的劳动力素质和技能做出恰当的预测,使得劳动者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也不得不更加谨慎。

(2)民工对劳动保障和子女就学等要求的提高与城乡制度差异大、难以进行统一合理的制度安排之间存在矛盾。一方面,随着外来民工就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外来务工时间的延长,拖儿带女的民工越来越多,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事件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外打工一旦发生病、伤,难以得到正当的利益补偿,给家庭造成严重的打击,因此,劳动保障和子女就学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另一方面,虽然城乡二元的制度壁垒正在打破,但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不少企业用工不规范,应该建立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而且不少制度之间的互相衔接还存在较大难度,特别是不同地区的制度差异太大,制度很不完善,农民工也怕到时无法带走,或者是即使带走了也无法与当地的社保制度衔接,大多不愿意参加社会保险。

(3)农民工维权意识不断提高,以及农民工群体的社会经济参与意识增强。农民工外出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满足生存需要,他们与父辈相比,生存状况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他们追求发展的需要已经开始抬头,打工重在学习,重在寻找新的机会已经逐步成为外出的目的。因此,他们不用像父辈一样为基本生存而不惜代价,劳动者个人将更加注重“体面劳动”和“生活质量”。

三、民工短缺的对策

解决民工短缺问题,需要各方面的良性互动,不仅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更需要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建立健全相关的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要解决好民工短缺问题,必须同时解决好这两个方面难题,要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以着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重点,多管齐下,努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一)就企业方面而言

第一,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改变民工工资长期偏低的状况,这是解决“民工短缺”问题的重要措施。解决办法,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决定民工的工资水平。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增加利润,肆意压低、扣减民工的工资。企业要建立随着经济效益的提高而增加民工工资的机制。

第二,要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逐步改变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的发展战略。企业可以考虑通过提高技术含量来降低劳动力成本。长期以来,部分沿海地区主要依靠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经济高速增长。企业只赚一点“人工钱”,也就是靠压低工资,减少改善劳动条件的必要投入实现低成本,以此获得订单,赚取利润。而现在低工资难以为续,但企业利润空间狭小,无力提高工资。有的企业加工费已到底线,提高工资将出现亏损,而不提高工资又面临严重缺工,无法生产,从而陷入两难境地。因此,应着力从提高技术上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扩大利润空间,进而提高工人工资,改变这种工人短缺状况。

第三,推动技术进步,减少用工需求。“民工荒”警示企业,企图继续依靠廉价的劳动力来获得竞争优势恐怕将面临更多危机,有意识地向技术、资本密集的行业转移将使企业必然的选择。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若将几百、几千或几万的手工操作的工厂变成只需少数人操作的自动化或机械工厂,那就可以大大节约劳动力。因此中国目前的劳动力价格实在低廉,所以有些完全可以由机器来操作的工作,为了节约成本,部分企业就改为手工操作。当民工荒持续发生,受供求关系影响,劳动力价格上涨,不采用手工劳动的成本数倍产果机械化作业的时候,机械化时代势不可挡。

(二)就政府方面而言

主要是切实重视研究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加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努力破除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主要是切实重视研究和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加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努力破除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加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工就业的指导、服务和监管。政府要制定规划,完善市场机制,让工资协议在公平透明的条件下达成。但在必要的时候要干预市场,就是要确立最低的工资标准。政府同时应加强监管,为规范规定的企业绝不能网开一面,建立用工信息的预测系统后,当部分行业、部分地区出现用工短缺时,政府可以及时信息,帮助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

(1)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沟通就业渠道的积极作用。企业出现缺工现象主要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从根本上说应该运用市场手段去解决。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缺工市场的市场就业机制,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的建设,按照“制度化、专业化、社会化”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篇3

关键词:劳动力需求;劳动力供给;趋势

中图分类号:F24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7-0124-03

一、泰州市劳动力供求现状[1]

适龄劳动力人口是国家限定的劳动年龄界限内的人口,不同国家对劳动年龄有着不同规定。下文采用国际统计口径,统计的适龄劳动力人口为15—64岁人口。由于在校学生(在校学生是指在适龄劳动力人口范围内,由于正在接受各种类型的教育而不能参与社会劳动的人口)、丧失劳动能力者,这些人不能参加劳动,计算劳动力供给数量时应予以扣除;超过64岁还在工作的应该计入劳动力供给。2010年,泰州市劳动适龄人口总数为3 402 197人,劳动适龄人口中的在校生人口规模总共为184 940人,丧失劳动能力人口40 880人,超过64岁还在工作的人口为212 840人。劳动力供给=适龄劳动力人口-在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者+超龄工作者=3 402 197-184 940-40 880+212 840=

3 389 217。相对于2010年的就业人数2 771 660人,存在超额供给617 557人。

二、泰州市2015—2100年劳动力供给数量预测

(一)相关人口预测

根据育龄妇女(15—49岁)计算的泰州市一般生育率(一年内出生人口/该年年中育龄妇女数),2000年为28‰,2010年为28.5‰,生育率水平比较稳定。由于一般生育率不像粗出生率容易受人口总量影响,因此,假设泰州市以后的一般生育率水平保持28‰不变。2000年新生婴儿性别比1.19∶1,2010年新生婴儿性别比1.17∶1,假设未来新生儿的性别比=(1.19+1.17)/2=1.18。在假设泰州市人口性别特征、生育模式、死亡模式、迁移规律不变的条件下,根据2000年和201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泰州市常住人口资料,通过生命年龄移算法算出相关年份的总人口,计算出总人口、适龄劳动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如表1第2列、第3列及第4列所示。

(二)劳动参与率预测

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劳动参与率是计算这两者之和与劳动适龄人口的比例,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泰州市2000年劳动适龄人口33 897 81人,就业人口2 963 060人,失业人口90 550人,劳动参与率等于(2 963 060+90 550)/3 389 781=90.08%。2010年,劳动适龄人口3 402 197人,就业人口2 771 660人,失业人口56 150人,劳动参与率83.12%,劳动参与率呈下降趋势。经济现象表明,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参与率必然呈下降趋势,参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劳动参与率变动规律,考虑到泰州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当前未富先老的实际情况,预测泰州市未来的适龄劳动力人口劳动参与率保持83%不变。2010年,65岁及65岁以上的经济活动人口212 840人,65岁及65岁以上人口663 080人,劳动参与率32.1%,预测未来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为32%。

(三)劳动力供给数量预测

劳动力供给数量=劳动适龄人口×劳动参与率+老龄人口×老龄劳动参与率据此计算出泰州市劳动力供给数量如表1第5列、第6列及第7列所示。计算结果显示,2015年后劳动力总供给数量逐年减少,2050年时劳动力总供给数量仅有2010年的一半不到。

三、泰州市劳动力需求数量预测

(一)就业弹性系数和经济增长率预测

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紧密关系,一般用就业弹性系数来反映。如果用地区生产总值GDP表示经济发展水平,用L表示劳动力就业数量,则就业弹性系数可以表示为:E=ΔL/L/ΔGDP/GDP。就业人数增长速度=就业弹性系数×经济增长速度,计算2000—2010年泰州市就业弹性系数和经济增长率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到劳动力需求数量和总就业弹性系数与经济周期关系密切。由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泰州市对劳动力需求降幅最高,年末就业数量比上年减少4.96%。2000—2003年泰州市仍处于经济下降期,虽然GDP年增11%,但就业依然受大环境影响而减少,就业弹性为负值。2004—2008年经济上升期,泰州市对劳动力需求逐年增加,2008年需求增速(比上年)高达5.8%,就业弹性为正值并达到最高点0.429。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后,经济又进入新一轮经济下降期,2009年和2010年两年劳动力需求降到0.97%、0.18%的低增长水平,对应的就业弹性系数虽然为正,但却极小。根据经济周期的循环往复性,假设今后每十年发生一次经济危机,考虑到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假设一个经济周期中4年是经济下降期,6年是经济上升期,取经济周期下降期的就业弹性系数平均值-0.077为一轮周期中4年的就业弹性系数,取经济上升期就业弹性系数的平均值0.209为6年的就业弹性系数。

经济增长率和经济周期也密切相关,用上文取弹性系数方法,预测经济下降期GDP增长率为12%,预测经济上升期增长率为15%,考虑到长远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式增长进步为集约式增长,增长率不会如此之高,因此上述方案作为经济增长率高方案进行后文预测。根据其他国家经济增长的规律和中国国情,本文预测中方案为经济下降期增长率为8%,预测经济上升期增长率为10%。预测低方案为经济下降期增长率为4%,预测经济上升期增长率为6%。

(二)劳动力需求预测

某年劳动力需求人数=上年劳动力需求人数×(1+就业弹性系数×经济增长速度),根据三种不同GDP增长方案和就业弹性,计算出泰州市对劳动力的需求。结合劳动力供给,计算出对应的供求缺口,如表3所示。

三、泰州市劳动力供求变动趋势及原因分析

如果今后的发展速度是按照高方案GDP增长率,2015年泰州市劳动力供给短缺86 706人;如果是中方案,2015年劳动力依然超额供给11 786人。从2020年开始,不管按照哪种方案的增长率,劳动力供给都是短缺状态。2030年高方案显示劳动力短缺超过100万人,其他两种方案短缺不足100万人。三种方案皆显示随着时间推移,劳动力供给短缺情况越来越严重。

导致泰州市未来劳动力供给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当前一个家庭只要一个孩子的生育制度。泰州市是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较好的地区,而且有很多可以生二胎的家庭放弃了生二胎指标。2000年,泰州市总和生育率1.02,而2.0左右的总和生育率是人口世代更替水平,高于这个水平人口会增加,低于这个水平人口会减少。1.02总和生育率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长此以往会导致人口不断衰减。如果泰州市按现行生育政策,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看到从2015年开始,总人口、适龄劳动力人口、0—14岁人口持续降低,而65岁及以上人口在2035年以前一直增长,2035年达到最高点1 130 637人,然后开始递减。自2040年开始,人口比例进入稳定期,0—14岁人口占总人口8.4%左右,适龄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55%左右,老龄人口占总人口36.6%左右,社会抚养比维持在80%左右的高位水平。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标准,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按照这个标准,泰州市老龄化程度非常严重。前文预测未来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为32%,表1第8列显示老龄劳动力人口占总劳动力人口20%左右,如果未来老龄人口劳动参与率较低的话,劳动力供给短缺缺口会进一步扩大。

导致泰州市未来劳动力供给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二是行业对劳动力需求的不同。泰州市各行业对劳动力需求变化差异较大。有些行业减少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例如农林牧渔业对劳动力需求在2000—2010年间以每年7.28%的速度递减。有些行业对劳动力需求在增加,例如,采掘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1.7%,房地产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11%,批发和零售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5.6%,建筑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5.4%,金融保险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为5.1%,制造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年均增长率4.8%。上述行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劳动力需求数量较多,这些行业的不断发展也会使劳动力供给缺口进一步扩大。

四、促进泰州市未来劳动力供求平衡的对策

(一)放开生育政策

为了避免未来劳动力供给短缺不断扩大的趋势,应该从现在开始逐步调整生育政策,在逐步放开的阶段要注意人口的发展质量。例如,从现在起到2020间前可适当放开生“二胎” 的政策。根据泰州市处于生育旺盛期的女性人数变化趋势来看,2010年育龄妇女259 704人,2015年277 665人,2020年208 220人,此后一直平稳减少。因此,可以选择2020年作为全部放开生育政策的起始年,因为该年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大幅度降低,这时全部放开生二胎政策比较合适,不会使人口有突然的爆发式增长。同时,要考虑到随着经济发展,家庭的生育观念会发生改变,例如,养育孩子成本增加、社会保障完善等都会导致生育率降低,届时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刺激人们生育二胎。

(二)优化产业结构

每个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质量和数量均有不同,可以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来促进劳动力供求平衡。首先,应提高第一产业生产率。例如,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城镇化进程,配合相应制度保障,使更多农村人口进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其次,继续发展第二产业。在2020年以前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劳动力超额供给问题;在2020年后,要大力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尤其是2030年以后,企业必须通过自身的转型升级来提高生产率,大幅度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缓解劳动力供给短缺问题。

篇4

一、四川省现阶段农业雇工产生成因分析

本文立足实地调查和现有文献,从雇主、雇工两层面探究四川省现阶段农业雇工产生的原因。

(一)雇主

1.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伴随着土地流转承包政策的出台和推进,土地承包者快速崛起,大量土地实现大范围、规模化经营。2012年全省建成现代农业万亩亿元示范区619个,产业基地面积达到3790万亩。同时部分人少地多的丘陵山区在下也实现了经济作物种植的规模化经营。四川农业现阶段很大部分属于劳动力密集型,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投入大。雇主无法完全通过自身劳动来完成农业生产活动,必须雇佣劳动。同时农产品商品化种植使经营收入增加为农业雇佣提供了经济条件。

2. 大批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短缺。四川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过渡外溢,使得农业劳动力短缺日益显现。2010年,四川农村劳动力约3600万人,转移就业达2246万人,转移比例达62.39%。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同时造成了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女性化,农业劳动力的季节性短缺。所以农业生产需要雇佣劳动力。

(二)雇工

1. 收入的显性化。家庭经营农业生产活动具有回报期长、劳动力投入难以衡量、劳动日工价低等特点;农业雇佣的劳动付出具有回报期短、工资显性化、工资刚性等特点。雇工收入的显性化强化了农村劳动力的劳动力价值意识,成本收益分析提供了外出推力;同时农业雇工工资开始与农民工工资趋同。随着农业雇工需求量的增加,农业雇佣日工价不断上涨,越来越多的农民更倾向于选择农业雇工。

2. 自身能力和家庭限制。大部分雇工利用家庭经营空闲之际外出,兼顾家庭和挣钱。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专门的技能训练,但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拥有农业生产活动经验和良好的劳力。基于照顾家庭和自身技能不足双重限制,农民愿意从事自己熟悉的农活,这样可以直接利用自身农业活动经验或者直接出卖劳力。

3. 非农务工机会的缺乏。基于家庭的限制,农民倾向于就近务工,但是现阶段乡镇企业发展缓慢难以大规模地吸纳就业人员,缺少就业机会。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周边地区经济都是以农业为主,雇工集中区域没有工厂、建筑工地,缺少非农务工机会。缺少非农务工机会使得农民选择临时性、季节性较强的农业雇工。

此外,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经营内容的差异使得单个家庭出现季节性劳动力剩余和短缺,这为农业雇工提供条件。同时采购商交易期限的限制、传统帮工换工缺陷日益明显、熟人雇工的带动成为农业雇佣的推力。

二、农业雇佣产生的影响分析

(一)农民增收

农业雇佣在保证自身家庭经营的同时取得雇工收入,季节性雇工收入在改善农民生计、优化收入结构、促进农民增收等方面产生积极影响。在乡镇企业发展不充分、家庭和自身能力多重限制下,农业雇工成为农民充分利用自身劳动创造价值的方式。伴随着雇佣工资的上涨、农业雇工工资和农民工工资趋同化发展,农业雇佣在促进农民增收方面的作用越发明显。

(二)农村发展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背景下,农业雇佣成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暂时转移,实现现有农村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形式。以组工为主的批量雇佣雇工,一方面带动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纯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能够整合劳动力资源,推动农民之间、地区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经验。在四川农业劳动力短缺化背景下,农业雇佣推动现有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促进现有农村劳动力的有效利用。农业雇工在不同地区之间的流动能增强村与村之间的联系,同时落后地区的农民通过在发展较快地区务农,还能学习农业生产经验,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农业发展

农业发展和农业雇佣发展两者相互影响。农业规模化发展创造了雇佣需求,促进农业雇佣的产生;农业雇佣为现代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供了劳动力资源。部分农业雇工通过培训和自身经验积累朝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自身技能不断增强,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

篇5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刘易斯拐点

2009年初,随着全球各经济体出台的大手笔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初步奏效,中国经济最先复苏,但是,此时,珠三角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发现招不到员工,花钱找不到人,一直处于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广大的农民工历史上第一次拥有议价能力。为了吸引农民工,珠三角企业最先提高最低工资,紧接着,长三角地区也出现了用工短缺的状况,全国各地开始了一轮提升最低工资标准的浪潮。与此同时,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严重问题,据报道,2010年年底到2011年6、7月份大学生就业面临着一个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首先,2010年毕业的中国大学生人数是611万,2011年达到659万,第二,大学生的就业空间越来越紧张。企业对于大学生的需求逐渐下滑。一边是出现劳动力短缺,另一边则是劳动力的严重过程,这一结构性矛盾不禁让我们发问,难道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高素质的大学生出现了过剩而低技能的农民工却出现了紧缺?难道中国已经提前达到发达国家的劳动力结构了吗?

对上述问题的解释,学者、媒体、企业家都曾有过不同的看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总量性缺工论。中国社科院的都阳认为,“民工荒”的出现在于中国经济已经越过“刘易斯转折点”,劳动力不再是无限供给。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市场上每年新增劳动力的绝对数开始递减。人口因素是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一个相对长期的因素,所以说今后我国劳动力短缺的趋势不可避免。二是结构性缺工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发言人尹成基表示,民工荒的出现是某一个时段的、结构性的、局部区域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农民工的职业技能不能够适应于岗位的需求,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三是季节性缺工论。每年东部沿海地区用工缺口最大的季节发生在过年过节时期,由于中国传统意识对于农历春节的意义重大,因此即使厂商出再高的工资农民工也不愿意留在工厂继续工作。四是代际性缺工论。中国社科院的王美艳认为,第二代农民工相对于他们父辈学历较高,对于工作的定位相对第一代也要高。在第二代农民工更高的工作需求,与现有产业结构无法适应的问题,正在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外出农民工就业的新问题。五是体制性缺工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小平认为所谓民工荒的深层次原因,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体制与结构问题,这些体制与结构问题由于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大量过剩而难以在短期内立即实行彻底的改变,就造成了目前这种城乡收益巨大差别问题、福利待遇天壤之别问题、长期的三农问题和短期的民工荒问题。

关于用工荒,学术界也有过重要的论述,其中,包小忠(2005年)最早在2005年提出在中国出现“用工荒”与刘易斯拐点的问题,他认为最早在广东和江苏地区出现的用工缺口的真正原因并非是由于刘易斯拐点的出现,而是厂商提供给农民工的工资低,作者认为,城市资本主义部门提供的工资水平高于留在农村的收入,甚至高于农村地区收入加上农民工迁移成本的总和,因此,最初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地区出来之后,城市部门的资本家提供给他们一个低于城市部门工资水平的收入,但是随着城市部门生活成本的上涨,厂商必须提供更高的收入,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工资存在着粘性,因此城市部门资本家资本家提供给农民工的工资上涨较为缓慢,导致用工缺口的产生。蔡防、王美艳(2005年)认为,2004年左右发生的用工短缺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劳动力迁移成本大造成农民工不愿意出来就业,另一方面的原因也是更主要的原因在于,当前劳动力的结构出现了偏差,企业真正短缺的是有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技工,而不是无技能水平的普通农民工。

其实,笔者认为,要想解开用工荒的真正原因,我们需要沿着用工荒的现象一步一步地探寻。实际上,用工荒从经济学意义上来说非常简单,既然出现用工缺口了,那么说明农民工或者低技能劳动力市场出现供不应求,产生了不均衡,这是基本的经济学问题,之所以产生不均衡,是因为厂商提供的工资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但是我们不禁要问既然厂商招不到工人,那么把工资提高得足够高不就可以吸引到足够多的工人了吗?用工缺口自然就解决了?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如果厂商将工资提高到足够高的程度,他们的产品将不再具有成本优势,在市场上将面临滞销,企业就将面临倒闭的风险。因此,我国产生用工缺口的真实原因是,随着出口导向经济的发展和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沿海地区的非贸易部门的价格逐步提高,而近年来住房价格的迅速飙升加剧了这种成本的上升,非贸易部门和房价的上涨提高了沿海地区劳动力的生活成本,劳动力生活成本的提升迫使他们要求较高的工资水平,因此我国农民工和普通劳动者工资水平上升仅仅反映了生活成本的上升,而绝非是由于劳动力边际生产率的提高导致的,也就是说并不是由于刘易斯拐点的到来而造成的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东部沿海地区用工短缺的现象显示出我国经济发展结构的不合理:沿海地区密布了过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本应该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完成产业升级和区域转移的,但是他们进行产业升级进展非常缓慢,主要原因是其投资不足和投资缺乏连续性,出口导向型国家在发展初期是可以进行代工和加工等劳动密集型生产的,随着发展过程的推进,它们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研发投资才能适应市场竞争,但是在我国劳动密集型的民营企业长期得不到资金支持或者资金支持不具有可持续性,导致它们的投资不足和不连续性,因此它们的产业升级进程非常缓慢,完不成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质的飞跃。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它本身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现象,也可以作为解释用工缺口的原因而存在。笔者认为,大学生就业难的最初源头产生自1998年的大专院校扩招。根据笔者测算,从2002年至2010年,我国按照比较合理的增长速度发展的大学生人数合计约为1098万人,但是扩张之后每年新增的大学毕业人数合计为3445万人,8年的时间我国多制造出2347万大学 生,而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目前,大陆农民工总数2亿254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亿4041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62.3%;本地农民工8501万人,占农民工总数的37.7%。我国从2002-2010年8年间多余的大学生人数相当于中国整体农民工人数的10%多,相当于外出农民工的20%,也就是说,高校扩招使我国从2002到2010年8年的时间将20%的农民工变为大学生。这就不奇怪为什么农民工市场出现短缺而大学生就业市场则出现了严重的剩余两者同时存在的现象了。但是这仅仅解释了部分农民工短缺的原因,对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的高校并没有将招来的大学生真正转化为具有竞争力的有生力量,我国的高等院校虽然不是以企业制的形式经营,但是却会从理性的角度考虑问题,在综合考虑成本和收益的情况下,在我国大专院校扩招过程中,高校大规模扩招文科类学生,文科类专业的扩招规模要普遍高于工科类专业的扩招规模,因为招收一个文科类学生的边际成本要小很多,而文科类学生缺乏基本的劳动技能,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差,因此,我国的大学扩招一方面将农民工的后备力量转移到大学校园里,应一方面也造成了大批招不到工作的“天之骄子”。

篇6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民工荒;产业结构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虽然不断进行改革。但是,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还是日趋严峻。2012年6月11日上午, 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就业蓝皮书((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蓝皮书指出,从总体就业去向分布上来看,2011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2.1%的人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但仍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这个报告是在2011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调查基础上形成的。调查人数达到46万余人,共覆盖中国31个省区市2093所高校、1247个专业。

与大学生就业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2004年末以来,“民工荒”现象陆续出现在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地区的出口企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工荒”现象有扩大到全国其他地区和其他行业的迹象,我国从事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农民工日渐短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这两种现象同时在一个时期存在,并都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国内学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这两个问题有过许多研究。在大学生就业难方面,丁元竹(2003) 认为,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矛盾、择业方式与现行用人制度不完善,是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王远博(2005) 认为,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矛盾、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等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余桔云(2006) 则是结合了上述两者的观点,认为经济发展的区域性造成大学生配置的扭曲、相关人事制度阻碍大学生的流动、教育改革跟不上市场化就业需求,是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吴克明、孙百才(2005) 认为,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也是一个原因,但他们同时指出,这种较高期望是对未来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学费大幅度上涨条件下的理性选择。在“民工荒”方面,李月(2007) 认为,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等制度性因素和企业的低工资,使得农民工供给减少,从而出现了“民工荒”;胡伟清、张宗益(2007)认为,收入增长缓慢、城市生活成本上升以及预期较高,直接或间接地减少了农民工的供给;曾湘泉、刘彩凤(2006) 认为,工资增长缓慢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是造成城市出现农民工短缺的主要原因。

以上研究都只是针对单个劳动力市场进行分析,并没有注意到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这两个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将从我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出发,分析目前阶段劳动力市场的特征,从而对这两种现象并存做出解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现象并存的解释

从1978年到2008年,我国GDP年均增速接近10% ,如此高的经济增长速度,通常会带来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度增长。而且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通常被认为是粗放型的,即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和资本来实现。事实上,部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也确实如此,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然而,我们又确实看到大学毕业生就业一年比一年难的现象。这表明,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劳动力市场存在着非常尖锐的结构性矛盾。

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产生与我国二元经济的发展有关。我国二元经济趋向刘易斯拐点的过程,也正是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由于开始时劳动力供给过剩,农村劳动力工资相对较低,我国(尤其是我国南方)逐步形成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结构。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住房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不断增加,基建行业得到空前发展,对非熟练的、体力劳动者有很大需求;另一方面,工业制造业的不断发展也增加了对非熟练劳动者的需求。特别是加入WTO以后,我国以劳动力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出口产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非常强的竞争力,使得我国这种产业结构更加趋于稳固。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不需要劳动者有特别高的文化素质,基本上只需要劳动者有较好的体能,因此农村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旺盛,而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相对较低。这种产业结构长期发展的积累效应就是,农村劳动力不断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而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最终,在我国经济发展阶段达到刘易斯拐点时,就出现了“民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现象。可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问题同时存在的根本原因。

二、其他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矛盾的影响

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造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现象的最根本和趋势性的因素。当然,除这个关键因素以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在起作用。

第一,高等教育扩招。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人数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48% ,其中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4万人扩大到159.7万人,2000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20.6万人,2001年为268.3万人,2002年为320.5万人,到2009年则达到629万人。从1999年至2009年,年均增长率为14.7% 。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与此同时也不断上升,至2008年秋季入学时已达23% ,比1993年高出l8个百分点。这样的扩招幅度实现了高等教育“平民化”,却大幅度削减了低端劳动力(以农民工为主体)的供给,增加了中端劳动力(即大学生)的供给,从而加速了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

第二,专科教育落后。受我国传统观念的影响,无论是企业还是学生自身,都对“专科生”存在一定的偏见。其结果是,专科学校不教专业技能而成为“专升本”的跳板。而从劳动力需求来看,当前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除了对农民工有需求以外,还对拥有熟练技术的专科生有较大需求。如果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有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专科生,那么民工短缺可以由专科生来填补,而大学生过剩可以由专科生来分流。也就是说,在体力劳动者农民工和纯知识型大学生之间,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一定知识的专科生,这种多元化的人力资本结构,有利于解决当前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第三,户籍制度限制。我国的户籍制度使得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成本很高。一方面,农民工在城市打工,各种福利、医疗、保险都得不到保障,这无疑降低了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积极性。因此,在经济发展接近刘易斯拐点的时候,农民工短缺问题便会由于户籍制度而变得更加突出。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由于户口问题通常不愿意离开大城市,因为大城市各种福利、医疗、保险都跟户口有关。如果去小城市就业,则以后回到大城市的希望比较渺茫。这无疑加大了大学生初次就业选择的难度,出现大学生在大城市扎堆就业的现象,加剧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

三、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矛盾的根本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和其他一些因素,如高等教育扩招、户籍制度限制等,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产生影响。然而,需要强调的是,产业结构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的根本原因。如果没有产业结构所起的作用,即使是高等教育扩招,即使是户籍制度阻碍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也只会使劳动力市场在短期内出现大学生就业难,而不会出现大学生日趋过剩和农民工日趋短缺的现象。如果产业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即使高等教育没有按照现在的速度扩张,大学毕业生就业也不会很容易,农民工短缺也迟早会出现;即使户籍制度是松动的,总量上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最终仍会出现。因此,产业结构是根本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的根本出路就在于调整产业结构。

然而,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特征,本质上是由我国劳动力资源禀赋、经济发展和市场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国劳动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需求相对较低和对农民工相对较高,是一种必然的结果。而且随着大学生人数的增多以及农民工出现短缺,劳动力资源禀赋也会发生变化,产业结构到时总会自然调整。因此,从自由主义的观点来看,我们不应该对这种市场化的结果进行干预。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方面,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和农民工短缺,无疑是对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产业结构调整相对于资源禀赋的变化可能会比较滞后和缓慢,而且从国家赶超战略来看,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也都需要政府干预。因此,以政府适度干预的方式来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解决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

当然,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问题还需要有一些辅的措施。第一,高等教育扩招与产业结构调整应协调发展。如果高等教育扩招速度远远大于产业结构调整速度,只会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变得越来越大,而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越来越少。第二,促进专科教育的发展。专科教育要突出职业技能和素质培养,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开放教育市场,把专科教育办成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对应届学生也包括广大农民工开展终身职业教育,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真正通过专科教育学到相应的专业技能。第三。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劳动力在地区间的流动。对于大学生来说,如果户籍制度取消或者松动,他们在初次选择工作时就不会一味追求在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发展,而会考虑在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这样,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就业压力便会小很多。对于农民工来说,户籍制度的松动将使其更多地享有城市的各种福利、医疗、保险等保障,增加农民工到城市工作的意愿,使“民工荒”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总的来说,户籍制度改革将有利于增强人力资源在区域间的合理配置,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效率。

总之,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和“民工荒”问题,必须尽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同时摆脱中端劳动力过剩、低端劳动力短缺的局面。“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是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不相匹配的象征。如果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有大量具有专业技能的专科生,那么民工短缺可以由专科生来填补,而大学生过剩也可以由专科生来分流。有了高文化素质的劳动力,就具备了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条件,从而有可能摆脱这种困局。

参考文献:

[1]丁元竹.正确认识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J].宏观经济研究,2003(3):3-6,28.

[2]王远博.大学生失业的经济学原因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5(2):64-66.

[3]余桔云.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金融与经济,2006(4):71-73.

[4]吴克明,孙百才.大学生就业期望偏高的经济学分析[J].教育与经济,2005(4):52-55.

[5]李月.我国“民工荒”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经济纵横,2007(11):25-27.

[6]胡伟清,张宗益.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的理论分析――“民工荒”的微观经济视角[J].理论与改革,2007(4):77-79.

[7]曾湘泉,刘彩风.我国劳动力供需形势分析及展望――对我国“民工荒”与就业难并存的思考[J].中国劳动,2006(1):13-l5.

篇7

关键词:短缺;应对措施;更新思想观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新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近几年来,在一些发达省市和地区,每年都会出现用工短缺、民工荒等现象。而根据媒体报道,民工荒确实广泛存在于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并且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突破发展的因素。因此,发掘民工荒的原因,积极地应对,是政府和工会等不可推辞的责任。

一、当前企业用工短缺的原因分析

在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导致企业用工短缺原因很多,主要因素有:

一是经济社会的发展使用工需求不断扩大。随着这几年经济快速发展,各种所有制的经济体在数量和规模上不断扩大,岗位需求量不断增加,发展到一定程度,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同时,随着企业订单增多,短期内用工需求迅速加大,形成了劳动力短缺的局面。

二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多,劳动力需求大。经济发展过程中,传统产业所占份额依然较大,尤其是服装、箱包等产业企业转型升级步子慢,缺少技术创新,不断地复制或模仿原来的成功模式,导致对劳动力的需求快速增长,必然出现劳动力供不应求局面。

三是劳动力队伍结构不合理,技术人员短缺。目前,各类院校甚至技工学校在课目设置、培训人才过程中,存在与劳动力市场需求脱节的现象,一方面出现研究生、本科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出现企业招不到技术工人的情况,虽然高校毕业的大学生较多,但部分人期望值较高,吃苦精神不足,所以,个别地区会出现企业不愿招,他们也不愿去,企业用工来源受到制约。特别是有一技之长的蓝领职工短缺情况更加严重。农民工出来打工大多数是自发的,靠老乡、亲戚在前探路,然后相互传递信息,学什么、去哪干、干什么都很盲目,人员流动大,接受技能培训的机会少,职工素质难提高,队伍结构不合理。

四是“插忙工”现象加剧了职工队伍的无序流动。我们在对部分企业的调查中发现了一种新现象,员工炒老板“鱿鱼”,本地劳动熟练工纷纷“跳槽”,做起了“小时工”、“插忙工”,服装企业尤为突出。“插忙工”现象日趋增多,直接造成了劳动力的无序竞争和职工队伍的无序流动。

二、应对“招工难”、“就业难”的对策和建议

更新思想观念,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引导、指导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要向科学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产业转型,培育新的经济支柱产业。

加强就业指导和调控,避免“人才危机”。当前,劳动力资源配置,一靠市场调节,二靠政府调控。要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进一步发展和规范中介组织,进一步发挥劳动力供求的预警和走势的宏观引导机制作用,给用工企业和求职者以必要的资讯,使劳动力市场相关各方提前应对和准备,变盲目被动为主动,避免“用工危机”的出现。

搭建多种平台,保障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一是搭建协作平台,加强与劳动力输出主要省、区劳务关系协作,与各地职业技术院校挂钩,建立就业用工培训基地和大学生实践基地,拓展交流渠道,保障劳动力资源充分供给;二是搭建职介交流平台,活跃就业市场。以人力资源市场为核心,通过举办定期招聘会、专场招聘会以及日常市场招聘等方式,为用人单位招工和劳动者就业搭建平台,实行有效流动;三是搭建基层服务平台,形成服务网络。加强各镇(街道)劳动保障管理所和劳动就业联络员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市、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网,就近就地收集和岗位信息,开展就业服务。

开展就业培训,提高技能素质。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广泛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引导职工学习业务、钻研技术,熟练掌握所从事工作岗位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成为具备适应岗位要求、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知识型复合型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强与企业联系,开展订单式、套餐式培训,提高培训后的就业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强化职业技能人才培育,推动职工教育向免费教育发展,尤其要在学生毕业时进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提高学生毕业时“双证”率。

篇8

劳动力短缺的时代真的来临了吗?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在近期于北京举行的进城务工人员职业培训专题研讨会上预测,2009年全国城市将普遍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

盛世闻危言。自2004年珠三角地区首次拉响民工荒的警报以来,每年春节过后,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市场上,“急招拖拉机驾驶员、急招大灶厨师、急招营业员”类似的招聘广告铺天盖地。现在,民工荒蔓延至内陆省区。今年春天,安徽省劳动保障厅发起了“春风行动”,省内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将全面向进城务工人员开放,并提供免费的就业服务,力图通过一系列措施将农民工留在本省企业,以填补当地的用工缺口。

由蔡主持的一项有关中国劳动力供给状况的研究表明,国内劳动力供给高峰即将过去。2004年,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增长率为5年来最低,劳动力供给增长率首次出现下降,预计到2011年,劳动力供给量不再增加,2021年劳动力总量开始减少。报告预测,进入劳动力“有限剩余”阶段后,劳动力市场上将经常出现结构性短缺现象。主要表现为:地区性短缺、部门性短缺、劳动力技能和年龄结构性短缺、工资趋于上涨、劳动关系和劳动力规制向有利于劳动者变化。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的一项调查表明,当前全国20%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已经所剩无几,在中部地区的许多村庄,16岁到25岁的青壮年越来越少。主持这项调查的韩俊说,“劳动力短缺是目前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

江苏省统计局的数据也印证了上述调查结果。江苏省统计局于去年12月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今后5年,该省劳动力供给量将呈逐年减少的趋向,而劳动力需求则逐年增加,就业压力将在一定范围内得到缓解。蔡说:“目前中国新增劳动人口与新增需求已基本达到平衡,虽然近期中国还不会出现劳动力绝对短缺,但结构性短缺的端倪已显现,今后每年都会发生供给缺口。”

“地方政府、企业界和农民工都在利用民工荒这一契机调整自己的策略和行动,农民工由被去权的一群开始走向‘增权’和‘自我充权’行动。”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黄岩博士对《经济》记者表示,民工荒促进了企业劳资关系的调整,同时也促使政府不得不正视因劳动力短缺所带来的产业衰退、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和政绩形象的损失。

而今年4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对全国103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显示,一季度全国劳动力的供给仍大于需求。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侯东民教授对《经济》记者表示,谈劳动力过剩或短缺,任何国家都指的是劳动年龄人口,而不是指40岁或35岁以下劳动年龄人口。因此,只要农村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数量仍在3亿水平,就没有任何理由讲,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已经接近解决、劳动力短缺时代已经来临。

刘易斯拐点

目前肇始于沿海地区并且蔓延于全国的劳动力短缺不是暂时性的现象,劳动力供给长期大于需求的格局将发生逆转――专家指出,“刘易斯转折点”到来的征兆已经日益明显。

“从劳动力充分供给变化到短缺,在发展经济学上叫刘易斯转折点,这个点就是一个阶段变化。”蔡解释说,按照发展经济学的观点,剩余劳动力被吸收殆尽的时刻,就意味着二元经济结构特征开始消失,刘易斯转折点就会到来。刘易斯转折点是一个经济发展概念,但对这个转折点本身进行判断,却与劳动力供求的长期格局变化有关。

对于刘易斯拐点的判断,学界仍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侯东民教授认为,中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的事实与刘易斯拐点出现的前提并不相符。他估计目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必然还在一亿以上。

根据侯东民的分析,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40岁到64岁约有3亿,其中考虑到15岁到39岁年轻人口中部分仍滞留农村,外出打工人口也并非完全脱离了农业劳作,而在城市就业市场中农村40岁以上人口已经难以找到工作,可以推断当前被广泛引用的我国农业劳动力中第一产业劳动力约3亿的统计数据基本是可用的。这意味着,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中确实有大量劳动力冗余。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同样不难发现,这些冗余劳动力由于年龄关系,却相当部分不再可能为第二、三产业就业市场所吸纳,可能长期沉淀在农业之中。

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刘易斯转折点的出现常常伴随着两个标识性变化。首先是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其次是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继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下降之后,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率从80年代也开始了下降的过程,本世纪以来下降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在2017年左右停止增长。

蔡表示,如果把劳动年龄人口看作了劳动力供给的基础的话,上述趋势也就意味着在经历了一个中国特色的二元经济增长阶段之后,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特征正在消失,刘易斯转折点已经初见端倪。2004年开始出现的以“民工荒”为表现形式的劳动力短缺现象,已经从沿海地区蔓延到中部地区甚至劳动力输出省份,并且推动了普通劳动力工资的上涨。与此同时,城市失业率攀升和劳动参与率下降的趋势也得到遏止。这些都是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征兆。

如果刘易斯拐点真的即将来临,那么它会给中国经济带来哪些影响呢?

首先的问题是城乡劳动力普遍短缺。从表面上看,近年来,似乎每年新增就业尚不足以吸纳全部城乡剩余劳动力。但由于就业统计不能全面涵盖真实就业,统计数字反映的就业数量远小于实际就业人数。譬如,在建筑行业,1个正式纳入统计的职工,通常可以带动5个到10个未纳入统计的劳务工。而在许多大型国有企业,这种没有纳入统计的工人也占到全部就业者的一个很大比例。在农村,除去进入乡镇企业就业、转移到城镇就业以及农业生产需要的劳动力,所谓的“剩余劳动力”,实际上是就业受年龄、性别、家庭状况和其他因素制约的劳动年龄人口,他们的就业选择范围相对有限。

另一个显著影响是,普通劳动者工资上涨,从而使劳动力成本提高。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城市正规劳动力市场每年都经历着两位数的工资上涨,这不仅发生在垄断行业,也发生在那些主要吸收普通劳动者就业的制造业等行业。在城市就业的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工资提高速度甚至更快。根据对5个大城市的调查,2001年到2005年期间,外来劳动力小时工资的提高速度,比城市本地劳动者高64%。劳动力成本的这种变化趋势,已经对外商投资倾向和企业经营状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这个影响不一定是坏的影响。”蔡表示,过去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入,包括资本的投入和劳动的投入,取得经济增长效果。我们在这种资源相对丰富的时候,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呢?但劳动力供给已经发生变化了。刘易斯拐点出现为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升级转变提供了一个契机。

人口红利衰减

“中国不存在所谓的人口红利期,这个根本就是假命题。”侯东民对记者表示,人口红利和人口红利期是两码事。

人口红利期是指在社会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由于出生率下降,导致少儿比例降低,劳动人口比重自然上升,老年人口比例还未达到较高水平,而形成了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阶段。侯东民表示,人口红利期是否意味着现实中可以获得人口红利,则有待商榷。目前国内有关“人口红利”研究,对此给予了高度肯定的答复。侯东民介绍说,其研究方法是借鉴自国外,用以年龄结构衡量的社会抚养系数来研究我国“人口红利”问题。侯对这种方法表示质疑,他表示用以年龄结构衡量的社会抚养系数统一评价各国这一人口红利期的人口与经济关系的研究路径并不恰当,其原因是世界上有着迥然不同的两种生育率由高到低的转变。

侯东民介绍说,以西方为代表的人口转变,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自然结果,出生率降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加上劳动力基本充分就业,就可能使社会经济得到额外的推力,其人口红利期与人口红利可以是统一的。但中国人口转变是在较低经济水平下,人口迅速膨胀导致人口问题,社会采取控制措施而形成的人口转变。控制措施较迅速地发挥作用后,随以往生育旺盛期及高峰期人口进入劳动年龄,也会跟着凸现劳动力的丰富。但此时劳动年龄比重大,数量多,更多的是人口问题的惯性表现,而非人口红利到来。

坚持中国存在人口红利期的学者认为,中国目前以及今后15年左右处于“人口红利”黄金时期。如何制定正确的老年保障以及其他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充分利用“人口红利”黄金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机遇,及早为应对2020年以后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到较高比例与劳力资源衰减,“人口红利”机遇期中止而将造成的严峻挑战做好准备,应该是当前未雨绸缪的问题。

“人口转变及其带来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是一个不可逆的变化过程。”蔡说,在这个过程中,个人的生命周期和代际更替之间的相互叠加,通过劳动供给、储蓄和科技进步等渠道来对长期经济增长施加影响。这个阶段大约持续到2015年前后。此后,人口老龄化加速将给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就业压力表现在城镇下岗和失业现象严重、农村劳动力等待向非农产业转移和每年有数百万到上千万新增劳动力等方面,造成失业率提高和劳动参与率下降。蔡表示,首先,中国经济在短期内还不会丧失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从而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国际竞争力;其次,即使在将来劳动力出现绝对短缺,资源禀赋结构发生了实质性变化的情况下,只要能够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仍然可以获得动态比较优势的收益,寻找到新的经济增长源泉。

面对未来日益突出的人口老龄化、人口红利缓慢流失的情况,蔡建议首先要转变政府职能,应按照市场经济通则,准确定位并矫正政府职能,避免人为干预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工资的市场形成机制,发育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其次,改善就业、再就业环境,释放劳动力供给的制度潜力。最后是投资于人的发展,强化教育普及和职业培训,人力资本质量的提高则更具报酬递增和可持续增长的功效。通过对劳动者本身的投资,用质量替代数量,是预防劳动力短缺的未雨绸缪之举。

政策调整契机

对于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期的是否存在,争论仍在继续。但眼下面临的重大难题却仍等待求解:一方面农业劳动力仍有大量冗余,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却不对称地出现萎缩的现象。

“经济高速增长,但失业率却居高不下。”蔡分析说,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的就业增长主要是通过中小企业、民营经济以及非正规经济,通过逐渐发育起来的劳动力市场机制所创造的。另一方面,城镇实际失业率也持续提高,劳动参与率逐年下降,政府主导投资带动的就业增长效果十分不显著,从而导致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没有显性的就业增长。他认为,目前的高失业率,有很大的部分是自然失业率,主要由于劳动力市场不健全、产业结构调整和各种不利于就业扩大的规制而产生。

对此,侯东民认为,在政府没有适当调控情况下,市场的力量就导致企业越来越倾向只利用最低成本的劳动力,且只利用这些劳动力其劳动生命最年轻的时段。年轻农业人口进城也导致我国城市常住人口不断膨胀,在城市劳动力需求旺盛背景下,城市40、50人口下岗现象同时愈演愈烈,致使城市人口实际退休年龄已经远低于法定退休年龄。

有学者指出,现在已经到了计划生育和户籍制度政策调整的时机。

目前,我国人口政策已经允许双方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生两胎,在政策上避免了“四二一”家庭结构的产生。日前,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有关人员表示,我国还将继续稳定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不过国家已经把生二胎的权力下放给各省市人大自行规定。这使得一直以来被社会所关注的“二胎政策能否松动”的问题再次被推上前台。 据了解,目前一些省、市、自治区已经开始考虑逐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一些省、市取消了二胎生育间隔政策或者将该政策适度放宽。而上海等省、市出台规定,允许夫妻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生育第二胎。

由于城市户籍人口中50%以上已是改革开放以来进入城市的农村人口,许多有两个以上孩子,这些非独生子女的孩子才是“普遍放开二胎”政策在城市真正受益的人群。因此,侯东民不赞成目前提出“普遍放开二胎”政策。他认为,我国人口政策应视社会发展而定,以稳定政策为主,必要时可以微调。

篇9

[关键词]中小企业用工短缺解决途径

一、引言

随着2009年全球经济的回暖,以及我国为了振兴经济出台大量的政策措施,各行各业逐渐走出低谷,慢慢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但是,随之而来的却是严重的用工短缺。特别是对于中小企业,形势更加严峻。许多的中小企业不能开足马力生产,难以完成订单任务,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稳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部门对此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引导劳动力的流动和企业的技术升级,以减少因人力资源短缺而对中小企业产生的影响。

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用工短缺现状

1.本次用工短缺的范围广、数量大、种类多、持续时间长

从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到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用工短缺的问题。东部沿海地区人员需求仍然十分的旺盛,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方经济的逐步发展壮大,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沿海地区超过半数的企业存在招聘困难的问题,中部地区劳动力较为充足,但是仍有25%的企业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招聘困难的窘境。因此说,这次用工短缺波及的范围之广,历史罕见。

与此同时,这次短缺的工种繁多。普工、技工等各个工种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短缺。许多中小企业甚至把年龄放宽到20岁-40岁,但是仍然难以招收到足够的人员。而且,随着世界经济的回暖,我国中小企业的订单纷至沓来,更是进一步加剧了用工短缺的趋势。

2.劳动力密集的制造业和餐饮服务业用工短缺较为明显,呈现出结构性用工短缺

目前,我国用工短缺最为集中的就是制造业和餐饮服务业。据调查,广州人员短缺最为严重的就是机械加工、服装、鞋业等制造业,占据了总需求的一半。而餐饮、旅游等服务业人员也是严重不足。

此外,我国的劳动力呈现出总体供需平衡,结构性失衡的特点。用工需求主要集中在技工和普工、高技能和复合型的技能人才。据有关统计,山东省的技工供需比已经达到了1:2.27,而在广东,普工的缺口已达61.2万,约占总需求量的68%。

3.用工短缺最为严重的主要集中在待遇较差的中小企业

一些低附加值的企业依靠廉价劳动力来维持产品的竞争力和企业的发展,员工的待遇极差。而且,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大部分采取了降薪、裁员等措施应对危机。所以,当经济复苏后,人员纷纷流向待遇更好的企业。造成了这些中小企业出现了大量的人员短缺,并且很难再次招收到足够的员工。

三、我国中小企业用工短缺的原因

1.宏观层面的原因

(1)刺激农业发展的政策使许多农民回归农业。最近几年,政府部门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惠民措施。国家在2006 年废止了《农业税条例》,同时还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和大型农机具购置补贴三项补贴政策,极大提高了农产品价格,使农民的纯收入比以往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此外,农村的土地流转政策使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成为可能,吸引了新一代劳动者留在农村,放弃了外出打工的计划。

(2)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增大了这些地区劳动力的需求量。由于国家实施振兴西部计划,加大了对西部开发的投入力度,加速了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新增了许多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急剧增加。另一方面,中部地区适时的提出了中部崛起,地区经济快速的发展,涌现出了大量的中小企业,用工需求也在不断地上升。此外,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快速成长,和东部沿海地区的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劳动力开始从东部地区回归中西部,这也是造成这次用工短缺范围广、数量大的原因之一。

(3)国家教育结构失衡,使企业所需的人才短缺。一方面,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多,但是其专业设置却没有紧跟经济发展的需要,培养出企业急需的高端人才;另一方面,我国技术教育也较为滞后,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很难短时间内培养出大量的适合企业的技术工人。

2.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

(1)中小企业缺乏必要的人力资源准备和规划。中小企业由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前期曾经大量的裁员以应对经济形势的恶化,却忽视了人力资源管理措施的相应调整。当经济复苏后,中小企业的订单数量急剧增加,才临时制定一个人力资源计划,进行人员的招聘、培训等工作。其工作并不能为企业实时、高效、低成本的提供所需的人力资源。这也是导致这次大规模用工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2)中小企业待遇较低,社会保障不完善。首先,员工的工资较低。特别是普工,大部分人员的正常工资仅为最低工资标准,只有通过大量的加班才可以增加收入。不仅如此,有些企业还巧立名目,克扣员工工资。剔除货币贬值、生活成本增加等因素,员工的实际工资增长十分有限。其次,中小企业的员工工作环境较差。许多中小企业车间的生产条件简陋,安全措施落后,甚至屡次出现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的职业病。此外,中小企业在对员工的社会保障方面有所欠缺。员工在医疗、养老、就业等方面承担了更多的压力,因此导致了人员短缺时期劳动力大量流向待遇更好的企业。

(3)中小企业的激励机制不合理。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均缺乏正确、合理的激励机制。现在的中小企业普遍采取单一的以物质激励为主的激励措施,通过提高员工的薪酬待遇和提成比例来激励员工,忽视了非物质的激励措施,在员工的成就激励、职务激励、前景激励等方面关注不足。这种以金钱为驱动力的片面、单一的激励措施在短期内会大幅度的提升员工的士气和工作效率,从长远来看,却会使得员工养成以金钱利益为目标的价值观,进一步加剧企业员工的流动性,丧失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不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

四、解决中小企业用工短缺的途径

1.加大教育结构的调整力度,重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

针对教育结构失衡问题,政府部门应该引导企业与高校加强合作,大力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高校也应当根据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企业的需求状况,合理设置专业科目,增强对社会急需专业的投入力度。同时,企业也应该大力完善内部培训机制,加强对优秀员工的进一步职业培训,提升员工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以适应企业的需求。

此外,政府部门也应该高度重视技术人员的培养,加大对劳动者职业技能的培训。一方面,加强对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力度,积极引导和扶持一批教学质量优秀、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技术学校;另一方面,加强对职业技术教育宣传力度,积极引导适龄人员,转变人们对技校的偏见。

2.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减少人员的需求量

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加快产业的升级换代,可以有效的减少人员需求,降低劳动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一方面,先进的生产技术可以改进产品的质量,降低劳动力成本,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先进技术自动化水平较高,有效的节约了员工的需求量,降低了人力资源的投入,能够有效的缓解企业的用工短缺问题。

3.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完善员工保障体系

通过这次用工短缺危机,中小企业应当改变过去的管理观念,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一方面,中小企业应该严格遵守和履行劳动规定,并提高员工的薪资待遇,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重视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增加员工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在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的基础上,积极推行人性化的管理措施,注重员工的合理需求,不断完善企业的保障体系。

4.建立丰富、有效的激励机制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分为不同层次的。中小企业应该在满足员工最低层次需要的同时,关注员工的高层次的需要,灵活的运用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除了加强员工的绩效考核与工资、奖金紧密挂钩外,还可以加强对员工的成就激励、职务激励、前景激励。同时,针对一些优秀员工,通过利润分享、员工持股、股票期权等多种方式,把企业的利益和员工的利益相结合,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效益,更是增强了员工的忠诚度和向心力,从而使企业更加容易留住真正的优秀人才,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

5.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长期规划

人力资源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最为宝贵的资源之一,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小企业必须将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企业的长期战略管理高度,根据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以及企业现存的社会环境和人才结构状况,通过预测未来人员需求规模,制定人力资源的长期规划,有的放矢地制定人员设置计划、人员补充计划、人员接替计划、人员培训和提升计划,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结论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市场竞争的原则。因此,中小企业在清醒的认识到用工短缺的危害后,应当采取积极地应对措施,利用这次倒逼机遇,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化危机为契机,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中小企业的飞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建新:浅析“民工荒”的原因及对策.延边党校学报,2010(3)

[2]寇凤超:浅析中国劳动用工短缺问题的成因.经济研究导刊,2009(22)

[3]赖易:新形势下“用工荒”的原因.法制与经济,2010(5)

篇10

[关键词]用工难 用工环境 人力资源建设

一、企业“用工难”的现状

“十一五”期间,我县就业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继续存在,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明显加大,劳动者素质和技能不适应岗位需求的问题更加突出,劳动力市场呈现“就业难”与“用工难”并存现象。出现“用工难”的单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集中在产品竞争比较激烈的纺织、服装、鞋类制造、电子装配等行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现象,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如我县爱德士鞋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注资1000万美元,厂区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外商合资制鞋企业,自2004年建厂开工以来,一直因缺工问题困扰企业发展。目前只有一个车间,3条生产流水线,力争上第四条流水线,满员要1300―1400人,现只招收了700多名员工,缺员500多人,严重影响公司的生产发展。而公司在山东枣庄、椎宁的分厂,鞋面部生产由于当地劳动力充足,员工本地化,人员较稳定。

二、企业“用工难”的原因分析

1 经济持续增长与劳动力负增长的矛盾。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的经济发展,解决了大量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也吸引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我县近几年来,人口出现负增长,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和劳动年龄人口的相对减少,这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劳动力短缺问题。二是我县是全国教育先进示范县,每年的城乡新成长劳动力大部分都升入职中、高中、大学继续学习,相当一部分人由于外地发达地区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因素吸引,实现了跨省、市流动就业,这在客观上也分流了我县的劳动力。三是我县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部分失业人员由于就业观念、怕吃苦等原因,不想进工厂。

2 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矛盾。我县劳动密集型企业偏多,大量产业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企业聚集在同一地区,需要的又是某种特定劳动力,这就容易造成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在文化和技术结构上,企业更多的是需要有文化、懂技术的工人,而文化程度较高、有一定技术的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成为制约劳动者实现就业的一大屏障。

3 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存在既相互一致,又相互矛盾的关系。从长远看,两者应该是相互一致的。但是,从短期看,两者又存在一定的矛盾。因为企业控制成本费用支出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对社会效益不一定有利,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部分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忽视职工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资福利待遇偏低、缺少人文关怀、文化生活单调、内部管理不规范、外地员工及子女的住房、教育等问题,这些导致职工队伍不稳定,企业留不住人。

三、缓解企业“用工难”的对策与建议

1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拓展公共就业服务职能。针对企业用工短缺的问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一是要及时做好用工调研,对全县各类企业需工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指导企业合理确定招工条件,扩大招工范围,引导企业与技工学校、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建立用工合作关系,以满足多种人才的需要,缓解供求矛盾;二是加强与外省市的劳务协作,加大引进外来劳动力的工作力度,缓解企业“招工难”矛盾;三是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建设,拓展信息平台,切实做好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的分析、预测和,为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及时全面的信息服务,尽快建立企业公众信息定期调查披露制度,增加企业的透明度,为劳动者选择就业单位提供参考和依据。

2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营造良好的用人氛围。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国内外成功的企业,他们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建设,都有专门管理和研究人力资源的部门。企业要切实解决“用人难”问题,必须从劳动力最关注的要素去研究和分析,要从企业长期发展愿景、价值观念、企业文化等深层次上去考虑目前和今后企业对劳动力资源的需求,有效提高劳动者在企业中的价值,设法为员工创造一个适合他们所需要的劳动环境,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劳动者留得住,并安心工作,乐于工作。

3 提高科技竞争力,降低对劳动力的依赖度。从目前劳动力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劳动力不可能“无限供给”,我县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已逐步显示出它的疲态。因此,大力鼓励技术创新,加快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逐步使企业过渡到走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发展道路,以减少对劳动力的过度依赖,是缓解企业“用工难”的关键之一。另外,在招商引资项目中,把技术含量高、社会和生态发展前景好的项目作为首选,这样不但可以有效缓解“用工难”,也可以从战略上来提高本县的科技竞争力。

篇11

【关键词】用工短缺 人力资源供给 人力资源需求 人力资源流动

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尤其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频繁出现“用工短缺”现象。这种“用工短缺”也被媒体称之为“用工荒”或“劳工荒”。据相关统计,江苏省2010年春节前后有55.5% 的企业认为春季招工会有困难,而广东省则有90万人的缺口①。2011年春节前后,“用工短缺”问题更有蔓延之势,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劳动力资源大省河南、四川、重庆等中西部地区,也开始出现拦截劳动力资源的外流,以满足本地企业对用工的需求②。同样是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的安徽省,2011年第三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数据也显示,全省用工求人倍率达到1.18,在17个地级市中有14个市,求人倍率在1以上,多数市用工缺口较大③。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开始进入“用工短缺”的时代。对此,美国《华尔街日报》宣称,中国正进入“刘易斯拐点”④。如果“刘易斯拐点”真的到来,那么,中国社会将由劳动力无限供给(劳动力过剩)阶段进入劳动力短缺阶段,“用工短缺”就会逐渐成为一种常态。

尽管对中国当前是否进入“刘易斯拐点”还存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用工短缺”已经并正在成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关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乃至生死存亡,企业必须要慎重、妥善对待,努力寻求解决之道,而解决之道的关键则在于认识问题的形成原因。基于此,本研究在长三角地区调查了987家企业,以探析“用工短缺”带来的影响及原因。

调研结果

企业用工短缺的情况。受调查的987家企业中,国有企业有68家,集体企业有17家,港澳台投资企业有88家,外商投资企业有146家,股份合作企业有59家,联营企业有16家,有限责任公司有111家,股份有限公司有89家,私营企业有385家,其他内资企业有8家。

在这987家企业中,有679家企业—即68.9%的企业当前正在遭遇“用工短缺”。在这些企业中,58.3%的企业缺工在50人以内;15.9%的企业缺工在50~99人之间;9.3%的企业缺工在100~199人之间;9.3%的企业缺工在200~299人之间;3.1%的企业缺工在300~499人之间;1.8%的企业缺工在500~699人之间;0.4%的企业缺工在700~999人之间;1.2%的企业缺工在1000~1999人之间;0.7%的企业缺工在2000人以上。即74.2%的缺工企业,缺工数量在100人以内;1.9%的缺工企业,缺工数量在1000人以上。

企业用工短缺的影响。针对这679家企业,我们进一步调查了“用工短缺”对它们的影响,结果显示:最大的影响是会导致企业“现有员工超负荷工作,加重员工流失”(32.3%);其次的影响是会导致企业“开工不足,效益下降”(25.5%);第三个影响是会“影响(企业)扩大再生产”(23.3%);第四个影响是会导致企业“赶工引起产品和服务质量下降”(18.3%);此外,用工短缺还会导致企业“不能按时交货,影响公司信誉”(14.9%)、“不敢接订单、客户流失”(9.1%)、“不能开工”(3.4%)等后果。

企业用工短缺的原因。根据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当前企业出现“用工短缺”原因进行选择的比例,由大到小排序如下:

企业薪酬待遇低,缺乏竞争力(45.5%);企业招聘渠道单一,力度不够(30.8%);企业员工流失严重(25.5%);物价上升太快,导致生活成本的大幅增加,求职者的预期收益则大幅下降(24.2%);企业招工岗位技术要求高(21.7%);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期望提高(20.0%);劳动力供给总量不足(18.3%);企业社保权益不能满足需要(14.0%);企业(品牌、规模等)没有吸引力(13.6%);企业工作环境不好(噪音、灰尘、高空作业、有毒气体、潮湿)(13.0%);企业招工对性别、年龄、学历等有特殊需求(9.6%);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传递渠道不畅(6.0%);人力资源(职介)机构不够发达,无足够的能力在预期的时间内完成企业委托招聘的计划(3.8%);目前许多基于户籍制度设计的政策,增加了就业成本,降低了工作的吸引力(2.8%)。

分析与讨论

关于“用工短缺”影响的分析。从上述调研结果中,可以发现:“用工短缺”问题普遍存在,且给企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而影响主要涉及两大方面:

一是对内部管理的影响。“用工短缺”问题如果持续存在,企业要想完成订单,将不得不采取超时加班或加大工作负荷的方式进行解决。在“用工短缺”问题不严重的情况下,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缓解问题的。但是,“用工短缺”问题如果很严重的话,员工所面临的加班压力或工作负荷很有可能会超过承受阈值,而这很有可能会引发更多员工的流失,从而使“用工短缺”问题进一步恶化,乃至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二是对外部经营的影响。“用工短缺”问题过于严重,很有可能会导致如下两个结果:一是可能会导致现有员工超负荷工作,而这可能会引发产品或服务质量的大幅度下滑,从而损害到企业已经成功塑造或正在努力塑造的良好形象;二是可能会导致生产线开工不足,企业无法按时交付订单,并可能会因此而受到严重的经济损失。最重要的是,企业的信誉度将会降低,客户因此而流失。

关于“用工短缺”原因的分析。从调查中,还可以发现,造成企业“用工短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企业薪酬待遇低,缺乏竞争力”、“企业招聘渠道单一,力度不够”、“企业员工流失严重”是主要原因。这些原因概括起来,大致涉及三个方面:

一是人力资源需求方面的原因,如“企业员工流失严重”等。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发展性的需求,这类需求主要是由企业规模的扩大、新生产线的引入或业务(订单)的增加等原因引起的;二是非发展性的需求,这类需求主要是因为员工流失而“补岗”产生的。在当前企业“用工短缺”的问题上,这两类需求的影响可能同时存在。

首先,经济发展使用人需求加大⑤。在某些季度,企业订单增加,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急剧增加。其次,部分城市及企业无法提供对求职者有吸引力的就业环境,如生产生活条件差、加班时间长、工资不按时发放、员工待遇低等⑥,从而导致员工在企业与企业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高速流动,并由此而产生大量非发展性的“人力资源需求”。此次调研结果也显示:企业已充分认识到“物价上升太快,导致生活成本的大幅增加,求职者的预期收益则大幅下降”、“企业社保权益不能满足需要”、“企业(品牌、规模等)没有吸引力”、“企业工作环境不好(噪音、灰尘、高空作业、有毒气体、潮湿)”等因素与“用工短缺”之间的关系。

二是人力资源供给方面的原因,如“劳动力供应总量不足”等。企业无法得到充分、有效的人力资源,其潜在原因主要有:第一,就整个国家或某个区域而言,可流动的人力资源总量在减少。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人口红利正逐渐殆尽。此外,由于西部大开发及产业转移政策,导致内陆省份就业机会也随之增加,由此也诱发了返乡潮的出现,而另外一方面,愿意外出打工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第二,对某些区域或企业而言,其对目标就业人群的吸引力正在迅速下降。由于户籍政策的桎梏、生活成本的攀升,使得一些区域对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吸引力正在逐渐下降;对于某些企业而言,由于管理不规范、不时侵犯员工合法权益、缺乏对员工的尊重、薪资过低或工作环境恶劣,使得“空缺岗位”缺乏对潜在人员的吸引。对于这一点,著名的“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给过具体的说明:“恶劣的”工作环境、“不公平”的就业环境(现行的户籍政策及附属的相关制度)、上升的物价,都增加了农民在工业部门就业的成本,降低了在工业部门就业的收益;而农业收入的增加,则增加了农民在农业部门的收益。而这最终导致了城乡之间的预期收入差异在减少,当这种差异为0时,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随即停止。即农村不再向城市的工业部门提供劳动力。第三,就特定的行业或工种而言,由于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可能会存在一些结构性的矛盾,以致无足够可胜任的人力资源。第四,对潜在的人力资源(劳动力)而言,其对工作的要求也正在发生变化。80后、90后正在陆续走向工作岗位,并逐渐成为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的主体。但是,与父辈们不同的是,他们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也高并渴望融入城市。如果说,以往外出打工主要是为了求生存,而现在外出打工主要是求发展⑦。也就是说,他们的要求更高,企业要吸引以及留住他们更难。

三是人力资源组织与配置方面的原因,如“企业招聘渠道单一,力度不够”等。毫无疑问,即使当前人力资源市场上有充足的供给。但是只有将这些供给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地组织起来并配置给企业,才能避免“用工短缺”问题的出现。这是因为:首先,人力资源的需求是基于当下或未来某一段时期内的需求;其次,有效的、充分的供给,是相对于当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需求而言的。如果供给的时间可以无限延长,但需求量固定不变,那么人力资源市场上的供给迟早是可以满足需求的。因此,时间在这里是个限定因素。这意味着,企业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人力资源供给量,只有大于等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人力资源需求量,才能彻底解决“用工短缺”问题。而这一条件的满足则取决于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组织和配置能力。一般而言,制约企业人力资源组织和配置能力大致有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内部可投入到招聘中的资源的多少。如果企业招聘部门自身的人力、物力及能力有限,且无意识或无足够财力依托外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协助,其组织和配置外部人力资源的效能自然会受到影响。二是企业外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发展水平。目前很多企业都依托于人力资源服务市场中的职介机构或人力资源公司来协助组织和配置人力资源。但是,如果人力资源服务市场本身没有获得充分发展(如本地人力资源机构不能及时、准确掌握人力资源供给信息,无法迅速地组织人力资源,无法准确地配置人力资源),那么企业也就无充足的外力可借,以提高自身组织和配置人力资源的效率或效能,满足用工需求。

从企业反馈的结果中可以看出,当前导致“用工短缺”的原因,并不是单一的,上述三个方面都有涉及。而“企业薪酬待遇低,缺乏竞争力”作为首要原因,则反映出当前企业提供的“用工环境”与求职者之间的预期不匹配,是“用工短缺”的关键因素。而这一现象既可能导致员工的大量流失,从而产生大量的非发展性的人力资源需求,也会影响潜在的人力资源市场的供给量—当前的用工条件不足以吸引到足够多的求职者。

建议与对策

综上,“用工短缺”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原因,“用工短缺”问题的解决,应依据成因,制定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针对“人力资源需求”方面的原因导致的“用工短缺”问题的解决。抑制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是“用工短缺”问题解决的治本之方。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降低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彻底解决“用工短缺”的问题。

对于发展性的需求,尽管是企业良性发展的需要,也可以通过转型升级,提高自动化生产程度,减少对人力资源的需求量。对于非发展性的需求,必须要采取积极措施,做好人员保留工作,控制好离职率,这在当下尤为重要。

针对“人力资源供给”方面的原因导致的“用工短缺”问题的解决。对于“人力资源供给”方面的原因导致的“用工短缺”问题,一方面要呼吁本地政府打破户籍政策的桎梏,能够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公平的就业、居住、子女教育、医疗环境等,并能够采取积极的措施,降低外来务工人员在本地工作和生活的成本,如大量建设廉租房、公租房并向所有的外来务工人员开放,以及稳定物价水平、发展廉价公共服务体系。另外一方面,对于特殊人才、专业性人才,也要积极地进行校企合作,实施订单培养。⑧

再次,针对80后、90后这样的一个特殊群体,必须更新观念,用新思维去理解、管理他们,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并尽可能地为他们创造公平、发展的就业环境。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做法,都可以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如鼓励内部员工推荐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创新招聘广告形式;借助政府平台,积极参加政府主导的招聘会和利用地方政府的用工信息;加强与大型人力资源公司的战略性合作;主动与劳务输出方就业部门联系⑨,等等。

针对“人力资源组织与配置”方面的原因导致的“用工短缺”问题的解决。要解决人力资源组织与配置方面的原因导致的“用工短缺”问题,关键在于提升企业对人力资源组织和配置的能力。

为此,企业要加强人力资源的规划能力,提高对人力资源市场各种信息的敏感性,以准确地预测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提前做好人力资源的储备和开发,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

此外,企业要善于利用外部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理、有效地开展人力资源外包业务。企业要有意识地加大与区域内大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合作。通常情况下,实力较强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单位时间内,可以组织更多潜在的、可供选择的人力资源,其配置效率和准确性一般都较高。因此,在可控的前提下,将部分招聘业务外包给这些机构,也是缓解“用工短缺”的一个有效的办法。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

【注释】

①胡德巧,孙中震:“高度关注企业用工短缺问题”,《中国经济导刊》,2010年第6期,第28~29页。

②CCTV13:“用工荒:用‘权利’留人!”,2011年1月20日。

③沈娟娟:“安徽省用工荒从‘季节荒’变成‘全年荒’”,《市场星报》,2011年11月30日。

④吴楠:“用工荒影响工资物价‘刘易斯拐点’真来了?”,《北京晚报》,2011年4月27日。

⑤杨晓东:“谈用工短缺的原因与应对措施”,《工人日报》,2010年6月8日。

⑥吴铎思:“用工短缺或将引发企业薪酬制改革”,《就业与保障》,2010年第3期,第31~32页。

⑦李昌森:“用工短缺小议”,《中华魂》,2010年第6期,第37页。

⑧寇凤超:“浅析中国劳动用工短缺问题的成因”,《经济研究导刊》,2009年第22期,第86~87页。

篇12

关键词:降低;烟叶;生产用工

中图分类号:TS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533213

经济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不少新生代的农村劳动力大量往城市地区迁移,使得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变成了中老年人,这就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流失。而烟叶生产包含多个环节,尤其是在移栽、打顶抹杈、中耕培土、采收烘烤等环节都需要用到大量的劳动力,但是农村劳动力的缺失使烟叶生产受到限制。因此想要促进烟叶生产稳定发展,必须要减少烟叶生产用工。

1 烟叶生产的重要性分析

1.1 烟叶生产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烟草种子最早产生于美洲,随着哥伦布将其带回到欧洲之后,世界的烟草种植行业发展已经有500a之久。据不完全统计,当前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种植烟叶。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叶生产国,产量占据世界总产量的1/3[1]。烟草行业可以说是一个高税利行业,已经成为我国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烟草行业一直是我国的第一大税收行业,自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实行了烟草专卖制度之后,烟草行业所带来的税利大大提高,每年带来的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10%。另外也增加了地方政府(县镇村三级联动)烟叶税收入。不但为我国的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贡献,而且也为资金再分配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1.2 烟草生产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

烟草行业的发展也创造了诸多的就业机会,比如20世纪末,烟草行业就为印度提供了2600万个就业机会,2008年我国烟草行业的从业人员都已经达到了51万人[2]。2012年我国的烟叶产量为312.6万t,2013年烟叶产量为341.9万t,2014年烟叶产量为279.5万t(数据来源于2015年国家统计年鉴)。而烟草种植只是烟草行业中的一个环节,另外烟叶的收购、卷烟的零售等,都可以使农民的收入得到增加,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1.3 烟草行业以烟叶生产为根本

烟草行业的发展需要以烟叶生产为根基,只有使烟叶生产得到保障也可以促进烟草行业的稳定发展。当前我国与烟草行业相关的政策不断调整,催生了一批新生的企业,烟草行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力逐渐扩大,而烟叶种植更是决定了烟草行业的发展方向,最终实现其全面协调的发展。农村的发展问题是我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而烟叶的生产也是三农问题中的一种,其作为烟草产业链上最为薄弱的环节,直接关系到整个行业未来的发展。我国有着多年发展烟草行业的经验,所以必然可以得出烟叶种植和烟草行业发展之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的结论,这也就是说烟叶种植不管发展好坏也会对烟草行业发展产生相对应的影响。

2 我国农村劳动力发展现状

2.1 农村劳动力短缺现状

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显示,每年我国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转移都呈现出上升趋势。转移的方向主要是城镇地区以及非农业领域。这直接导致农业生产人员数量的减少。在我国大多数的农村地区都可以看到留守的老人、儿童和妇女、尤其是在每一年春种秋收的时候,田间也看不到众人一起协作种植农作物的场景。而且近2a更是有不少农民反映,农村劳动力短缺现象变得越来越严重,继而导致农村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土地撂荒现象。

2.2 农村劳动力出现失调

农村劳动力不断转移,也会带来其他相关的问题。比如劳动力失调现象,失调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性别比例的失调,当前不少农村地区男性人员外出打工,妇女留守家里务农,这就使得女性群体成为劳动力的主要人群;年龄结构也存在失调现象,农村年轻劳动力受到思想及心理方面因素的影响,大都选择外出打工,导致农村地区的劳动力主要以中老年人为主。文化结构的失调现象,现如今外出打工的人员大都是学历较高,最低的也是初中文化程度,而留守的人员则是学历水平较低的人员。

3 劳动力短缺对烟叶生产所产生的影响

3.1 使烟叶生产的压力不断加大

劳动力数量的减少,使得劳动力的价格不断增加。如果在烟叶种植过程中还是沿用传统的用工方式,劳动力成本必然会大幅度增加,土地价格等相关生产要素成本也不断增加进而增加了烟叶种植的成本[3]。另外,烟叶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仍然需要繁琐的过程,烟农的劳动强度仍然比较大,种植烟叶所获取的经济效益不容乐观,因此不少烟农放弃种植烟叶,这就致使不少烟叶生产区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产压力。

3.2 种植烟叶的面积不断减少

由于烟叶种植过程中相关技术比较落后,烟叶种植的机械化水平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在诸多繁琐的烟叶种植和生产过程中,依然沿用着传统的种植和生产方法,机械的应用少之又少。但是当前我国的劳动力短缺,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烟农需要依靠自己的能力来种植烟叶,为了使自己可以管理好烟叶,必然会有目的的减少烟叶种植的面积,这也就导致无法实现规模效益。

3.3 烟叶种植的收益下降

农业生产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部门,因为它对于劳动力的容纳具有一定的弹性,也就是说,劳动力投入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他资本的投入,进而使烟叶种植所获取的收入不断增加[4]。但是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没有过多的劳动力,大都是留守的妇女老人儿童,他们自身的知识水平以及年龄都决定了他们无法快速接受新的知识。在烟草种植中依然沿袭着粗放种植模式,有时也会因为用工时间的冲突,导致烟叶无法及时采摘和下烤,减少最K的收益。

4 降低烟叶生产用工的措施

4.1 烟叶发达国家降低生产用工的经验

劳动力短缺现象是不少国家都会面临的问题,对于一些比较发达的烟叶种植国家,它们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依据本国的实际情况选择了适合本国发展的农业发展道路。比如在加拿大、美国等地,工业发达,地广人稀,劳动力严重短缺,因此国家通过研究先进的农业技术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再加之,这些国家的机械化程度高,单块面积大、方整,便于机械化操作,为烟叶机械化生产提供可能。

国外种植烟叶的国家,如巴西,其烟草行业在世界发展中也有一定的地位,其面临劳动力短缺的主要方法如下:规模化种植,表现在生产规模化和种植规模化2个方面;机械化生产,在烟叶的耕作、管理和烧烤等环节基本上已经实现了自动化和机械化;生态化,鼓励烟农对耕作进行轮作,以此来减少对土壤的翻动,进而减少对土壤的破坏涵养土壤水分。

4.2 降低烟叶生产用工的具体途径

4.2.1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烟叶生产用工的降低,需要发展现代农业,更需要完善相关的基础设施,为烟叶生产发展奠定基础。完善道路设施,让农民在运输烟叶的过程中改用车运,减少劳动强度和劳动力的数量,为起垄机、整地机械等大规模的使用提供可能。另外修建沟渠,提高烟叶种植地区的排水和灌溉能力,减少种植地区在暴雨时期和灌溉时期的排水问题,缩短了灌溉和排水的时间。与此同时需要改良不佳的烟田土壤,尤其是针对一些结构不良、酸碱程度失衡、营养失调的土壤,要使农药的使用变得更加规范,可以大力推行秸秆还田的措施,使烟田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另外,可以通过改建或者新建烘烤设施,使烟叶可以最大限度的实现集约化的烘烤。

4.2.2 实现规模化种植

传统的烟叶种植是零散的小规模种植,很难满足企业对稳定的烟叶种植规模的要求,所以需要保证烟叶的种植规模。想实现烟叶的规模效益必须要对农民进行正确科学的指导。比如要使他们种植适度的规模,确定合适的种植目标。在烟叶面积的确定方面要进行减少0.2hm2以下的种植面积,对于烟叶种植面积比较大的中烟户,可以和企业形成有效的合作,建立起农户与烟草公司有效合作的模式。也可以专门建设一些烟叶种植的示范村,发挥规模化效益。使我国的烟叶生产变得更加的体系化和专业化。

4.2.3 进一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

我国目前烟叶种植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是相关的种植技术要求较高,而且用工量很大,与当前劳动力短缺,种植技术落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就导致烟叶经济收入较低,生产水平得到限制。只有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把烟农从技术难度高,劳动强度大的环境中摆脱出来。所以可以通过普及现代烟草农业科技等现代化的经营手段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使烟叶种植实现可持续发展。

4.2.4 实现专业化分工

传统的烟叶种植和生产过程中大约需要经历40道生产工序,在整个工序中,任何一道工序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出现前功尽弃的现象。这种方式对种植人员的操作能力和技g水平要求都比较高,不适合当前劳动力短缺的发展现状。所以想要降低烟叶生产用工数量,必须要走向专业化的分工道路。专业化分工方式的应用可以让农民把自己不擅长的一些烟草种植环节交给专业部门,这样不但可以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而且也提高了操作水平。另外专业化的分工可以减轻烟农的负担,让他们从繁重的用工状态中解决出来,进而减少劳动时间,提高生产水平。

4.2.5 完善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化是提高烟草农业经营管理水平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要加快信息化建设途径。在烟叶种植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开发相关的软件,建设和完善平台。最大限度的是与烟叶种植相关的环节在一个平台上得到全面的管理,从烟叶秧苗的选择到病虫害防治再到收购等,全面化管理。与此同时,也可以将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拓展到烟叶生产中。

5 总结

烟草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行业,而烟叶种植则是烟草行业的根本。对于劳动力需求较大的烟叶种植来说需要推动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专业化分工以此来降低烟叶生产用工,提高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宝森.烟叶生产成本与烟农增收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2.

[2]顿颂阳.豫中烟区烟叶生产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8.

[3]詹吉平.龙岩市烟叶生产减工增效技术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9.

篇13

当前我国就业形势的复杂性,在普遍出现“民工荒”现象的同时,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依然存在,城镇失业现象持续存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并不难理解,因为每个就业群体面临就业困难的原因并不相同。

以“民工荒”形式表现出来的劳动力短缺现象,是由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矛盾造成的。随着人口结构变化,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量逐年下降。与此同时,经济快速增长继续产生对劳动力的需求。这便导致劳动力短缺。另一方面,结构性就业压力依然存在。农民工尚未成为城镇户籍居民,就业不稳定,社会保障不健全,面临周期性失业风险,仍然是劳动力市场上的脆弱人群。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并非由市场供大于求所造成,而是产生于个人就业意愿和技能与劳动力市场机会及需求之间的不匹配。至于城镇居民失业和就业困难,既有就业技能不匹配问题,也有劳动力市场调节功能不充分问题。这两个就业群体面对的劳动力市场风险主要是结构性和摩擦性的自然失业。

以2011年为例,我们可对今后一段时间内城镇劳动力市场上需要关注的就业困难群体构成作出大体的数量估计:剔除在农村内部流动部分后,农民工进入城镇就业的人数约1.46亿人;新毕业大学生约660万人,加上往年毕业尚未就业的150万人,总共超过800万人;按照近年来较高的登记失业率4.3%估算,城镇失业和可能失业的人数大约1 600万人;假设8 000余万灵活就业人员中有一半就业比较稳定,另外4 000万则属于就业困难人员。这些人群之间可能有交叉,但总体而言可以反映就业困难群体的数量和构成,即全部城镇就业人口中接近一半经常面临明显的就业困难。

可见,理解当前的就业问题需要确立两个认识。其一,就业问题并不会因为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而缓解,应继续将其置于经济社会政策的优先位置,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其二,长期困扰我们并被作为就业政策重点的就业总量问题正逐步转化为就业结构性问题。政府需要顺应这种变化,及时转变积极就业政策的关注点和实施手段,面对各个就业人群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就业促进战略和扶助政策。根据就业形势的新特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应从以下方面考虑政策优先顺序和关注点。

篇14

摘 要 20世纪90年代初,南下的民工潮潮涨潮落,求职的民工源源不断,给东南沿海地区企业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出人意料的是,10年以后,民工荒成为东部地区企业发展的困扰。本文从效用论出发,联系阻力论分析了我国目前民工荒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 民工荒 效用 农村劳动力

从上世纪80 年代起,随着市场化改革,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民工潮”。2009年在长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2816万人,比上年减少238万人,减少7.8%,在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为3282万人,比上年减少954万人,减少22.5%。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外出农民工分别占全国外出农民工的19.4%和22.6%,分别比上年下降2.4和7.6个百分点,全国大范围内相继出现“民工荒”现象。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是基于“经济人”理性假设的个体行为选择,其流动的目的在于追求更高的效用水平,农村劳动力流动意愿取决于在家务农与进城务工两种就业方式带来的财富效用水平的比较。效用概念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基本分析工具,经济人的行为最根本的目的在于追求自身财富效用的最大化。由于劳动力面临在家务农与进城务工两种就业方式的选择,这种抉择导致了劳动力流动的机会成本。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把在家务农的劳动力就业方式能够取得的最大净收入作为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的机会成本的一部分。因此,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意愿只取决于进城务工的预期效用水平。

预期效用函数的构建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意愿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测度工具。从理论上讲,预期效用函数值越大,劳动力流动意愿越强烈。这是对劳动力流动意愿顺向测度方法。但由于效用函数无法确定具体形式,因此,通过效用函数对劳动力流动的顺向测度无法实现数量化。我们可以对劳动力流动进行逆向测度。所谓逆向测度,是指对劳动力流动阻碍作用的测度。影响预期效用的因素对阻力系数的大小同样产生影响。相应地,我们总结出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四大阻力如下:

1.空间阻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受空间距离的阻碍,流动目的地越远,流动阻力越大。

2.能力阻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受就业技能阻碍,受教育程度低、缺乏专业技能的劳动者流动阻力大。

3.风险阻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受工资兑付风险的阻碍,工资被拖欠、被拒付的风险越大,劳动者流动阻力大。

4.心理阻力。一般而言,农民工所在城市的社会环境越公平,农村劳动力流动的阻力越小。

农民工的流动受多种因素堵塞制约,现阶段出现发达地区劳动力的短缺现象,主要是各种阻力导致劳动力流动不通畅所致。一些企业为了解决用工问题,采取了为农民工提供带薪休假、报销探亲往返车船费、准时发放工资、以及提高工资与福利待遇等有效措施,挽留农民工。但从长远看,农民工的流动受到阻碍重重,单靠个别企业的行为只能解决该企业的燃眉之急,同行业企业可能出现相互挖人的恶性竞争。因此,需要政府相关配套政策解决企业用工短缺问题。

为了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地向城市顺利转移,解决当前“民工荒”现象,可以采取以下的政策措施降低劳动力转移的阻力系数。

第一,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积累。目前我国农民工职业培训还未普及,农民工输出数量大,但技能低,劳务收入不高,这是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加强农民工劳动技能培训,实现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才资源优势,提高农民进军市场的本领,是政府无法回避的问题和亟待落实的任务。

第二,提高《劳动法》执法力度,规范用工行为,降低工资兑付风险。最近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民工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要抓紧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应严格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建立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和工资保证金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制定和推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第三,给予农民工“市民待遇”。消除二元户籍制度,取消就业限制,并在子女就学、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农民工平等待遇,以降低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成本。

第四,关爱农民工的心理健康。为农民工提供健康娱乐活动场所,为夫妻分居农民工提供配偶探亲便利条件,形成尊重农民工的社会氛围等等;减轻其心理压力。应该重视农民工的文化权利,包括文化参与权和享受权。建议国家通过强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将社会保障、子女上学、文化权利三大核心问题纳入国家立法轨道,过渡期内可考虑先出台一些条例或地方性的法规。政府应调整公共财政政策,建立农民工的文化专项经费,将农民工文化活动经费列入各级政府财政预算。中央和省级政府还可设立“农民工文化发展基金”。

参考文献:

[1]王俊祥.中国正面临劳动力短缺的现实挑战.光明日报.2006.10.18.

[2]简新华,张建伟.从民工潮到民工荒.人口研究.2005.3.

[3]李士梅,徐志勇.我国东南民工荒问题的经济学分析.人口学刊.2005.3.

[4]王仕豪,张智勇.制造业中农民工用工短缺:基于粘性工资的一种解释.中国人口科学.2006.2.

[5]刘尔铎.城市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与民工荒.人口学刊.2006.1.

[6]章铮,谭琴.论劳动力密集型制造业的就业效应――兼论民工荒.中国工业经济.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