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0:23:26
序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和知识的探索者,写作是一种独特的艺术,我们为您准备了不同风格的1篇传统文化在美育实践的创新性发展,期待它们能激发您的灵感。
一、立足当代、阐发历史,深入挖掘阐发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
(一)爱国主义精神是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西藏自古以来就有着爱国主义的传统。藏族文化经过多年的沉淀和周边国家、地区文化的冲击、适应、交融之后,逐渐向中原倾斜、靠拢,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内聚倾向。在13世纪以后,西藏地区的各族人民群众更加自觉强化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聚力,更积极地建设和发展西藏文化,为中华文化丰富和发展作贡献;另一方面坚决地同外国殖民主义、扩张主义和内部分裂主义、卖国主义进行坚决斗争,捍卫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爱国主义壮举,可歌可泣。[2]
公元1247年,蒙古王子阔端同西藏宗教界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嘎坚赞进行了一场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会谈。此事件后,西藏正式纳入祖国版图,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族人民也始终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全国其他各族人民一道,誓死同各种妄图破坏祖国统一、破坏民族团结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斗争。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遇了大量的外敌入侵,祖国大地山河破碎、境遇堪忧。在最为为难的关头,藏族人民和其他各民族人民一起,用血肉之躯捍卫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统一。[3]例如,1888年英国开始了第一次入侵西藏的战争,但是西藏众多爱国人士在隆土山拒守还击,他们不惧困难、不畏强敌,以极其落后的武器与装备优良的英军殊死一搏,实现了“誓死抵御,决无二心”的誓言。隆土山失守后,西藏各阶层代表庄重宣誓:“凡我藏众男女,誓不与侵略者共天地”,反对妥协,坚持抗英立场。[4]1904年,英军再次入侵西藏,藏、汉、门巴、珞巴等各族人民为抵御外侮浴血奋战。抗日战争时期,西藏和其他藏族聚居区各族同胞捐款捐物,英勇抵抗日寇。千百年来,藏族和其他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贯穿西藏历史发展始终,各民族共同铸就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5]
(二)平等中和、崇尚信誉、向善利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藏族不朽史诗《格萨尔王传》描述的正是雄狮国王格萨尔带领人民战胜困难,以大无畏的精神率领岭国军队南征北战、降伏妖魔、抑强扶弱、维护正义的故事。在藏传佛教中通常所讲的“慈悲行善”里面的善字代表的正是正义、正派、正直的道德要求。唐卡绘画里面蓝色的人物色彩就是勇敢、正义的化身,代表着人民群众对于正义的追求和向往。《萨迦格言》以及众多藏文化经典作品同样重视对于社会平等、友善、和谐的倡导,藏传佛教更加重视慈悲伦理观念,以及谦让、宽容、大度、忍耐的道德品质。持正不阿、追求正义,在西藏传统文化的发展史、诗歌、藏戏、传说等各个方面常有提及,屡见不鲜。
诚信文化在藏族传统文化中的各个领域都有体现。藏族文化强调“施以真言”“不言妄语”,以真诚待人、以信用处事、以诚信为上。不欺骗人、不说谎言是藏民族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准则,在很多民间故事当中都有体现,称赞了诚信的重要性,例如《诚实的牧人》等。
所有国家和民族都会对真善美产生向往并努力追求,这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价值观。同样,真诚、善良、美好也是去考量评价一个人的标尺和准则。善是指体现事物完好、圆满的组成,是具体事物的运动、行为和存在对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完好圆满生存发展,具有的正面意义和正价值,在这里所指的是优秀的道德品质。在藏传佛教《十善法》里面,有关于法律、社会行为规范的文化和内容,是吐蕃时期社会治理的基础,文中涉及“十善”指的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语、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等。《十善法》通过身、心、语三个方面规范人们的身体行为、语言要求、思想等,三个方面来约束群众的举止言行。无论是谁、在哪里,“十善”都能在社会上通行。做到“十善”可以促进家庭和谐、平安,对于个人、家庭,都具有正面的作用。这是藏族基本的思想要求,也是藏传佛教最核心的思想道德行为准则,永远提醒人们要懂得向善利他。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西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西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社会自觉,冰川草地溪流纯净如初,飞禽走兽游鱼欢快怡然,是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西藏全域地处高原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高原地域使得藏族区域很早就形成了人与高原生态相互依存、相互和谐的生态意识。这种意识是受到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以及高原地域的独特性的影响。和谐共生的精神文化是绿色的、生态的、有生机的、有力量的,也正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倡导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三)百折不挠、奋发有为,发现创造、道德沁润是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生性动力
严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藏族人民吃苦耐劳、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文化特点。老一代藏学家曾说西藏人民的发展传承甚至生存生活都必须与自然困难作斗争,他们努力奋斗,用智慧和力量与严酷环境博弈,展现出锲而不舍的精神和态度。“全国劳动模范”80余岁的门巴族老人格桑,曾说道以前生活艰苦,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他硬是用双手带领村上农奴翻身解放,成了新社会的主人。
奋发有为是藏民族与生俱来的传统和精神。从西藏新石器文化时期到西藏自治区成立50余年后的今天,一直都秉承着奋发有为的精神。从西藏的传统文化,再到西藏自治区发展迭代的今天,西藏各族人民凝聚的“老西藏精神”“两路精神”“孔繁森精神”和新的“时代精神”。这“四种精神”成为藏族群众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并形成一种常态机制,一直激励着西藏各族人民不断取得辉煌成就,树立西藏人民爱党、爱藏、爱国、同心同德、团结进取,攻坚克难的精神。时至今日,这“四种精神”所体现的奋发有为的精神,是西藏得以发展的动力。因为有了这样的动力,才有了西藏各族人民促进西藏大发展、快发展的决心。西藏地处高原地区,物产资源相对匮乏、文化交流相对闭塞,困难的环境造就了藏族人民发现、创造的优良传统。藏族人民勇敢、豪爽奔放、粗狂而又热情开朗,千百年来,在高原生态环境中藏民族形成了独特的性格和文化倾向。富有创造力就是其中之一,在高原特定环境下,孕育了藏族人民的创造精神。众所周知的世界科技史上最早的藏族医学(公元7-9世纪就有人体解剖、胚胎学、阿夏医生用金刀给盲眼开刀、人体教学挂图等)、冶炼技术和建筑技术(如安多和拉萨曲贡出土的五千多年前青铜器和约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7世纪间建的雍布拉康、强巴敏久林、布达拉宫、温乡九层石墙宫等)、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传》(共140多部)、世界上最大的铜佛像(扎什伦布寺降巴佛总高26.2米,佛手长3.2米、手指长1米),以及藏文、藏戏、藏族手工艺等。众多耳熟能详的发明创造,不禁让我们看到藏民族努力克服环境、超越自己的勇气和决心。
藏民族受多方面影响形成了道德伦理观,并且在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得以体现。随着时间的沉淀,该观念逐渐完善且影响后世。主要包括慈悲对人,利益他人;崇尚学问,尊重知识;交友以义,诚实守信;恪守本分,谦逊礼让;团结互助,扶贫济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崇拜勇士,蔑视懦夫。这些道德品质在如今的社会中仍然值得大力提倡。其中普通的藏族群众在长期的佛教文化熏陶下,慈悲为怀的理念已深深地扎根于每个人的心中,可以说慈悲是藏族伦理道德观最核心的内容。
二、鉴往知来、民族交融,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美育价值
西藏也不例外,其传统文化历史深远而厚重,内容涵盖广泛。其基本精神更是值得传播和弘扬。而在当代美育中,感性教育是其基本意义和价值所在,保护和提升与理性相互协调的感性,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美育是培养整体人格的教育,有利于人格的健康成长。美育还是创造教育,激发生命的活力,培养独创性和创造性的直觉。我们发现西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内涵,在人的感性教育、人格培养、创造思维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和独特的价值。但要注意的是,强调充分挖掘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不是简单粗暴的回到传统,或者直接照搬,而是要让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交相呼应,让理性的认同和感情的认同互相结合。
(一)感性素质升华
美育作为感性教育强调“跟着感觉走”“随心而动”,这样丰富的感情、感性因素着重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美育强调本体性、个体的特性。虽然在西藏传统文化中存在重群体轻个体、重佛理道德轻个人的天赋性的思想观念。但在西藏千百年的发展中,西藏地区人民生活、劳作、学习中,都让我们看到他们对于高原地域环境的认知,以及对于该环境的使用和开发。人们对于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的调控和选择体现了文化创造的“为我”和“自为”的主动精神,这是个体特性的体现之一。另一方面,西藏地区的繁荣发展,也使得人民的主体性得到了解放。人民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宗教信仰的自由,实现了做人的权利,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也为西藏的现代化发展开辟了道路。这亦是本体性、个体性的体现。
其次,美育作为感性教育离不开生理性的教育。这里所谈到的生理性引导更多的指的是人性、人格方面和生理有关联的内容,例如想象、直觉、感觉等。强调个体从无意识、本能欲望到纯粹精神意识的贯通式影响。主要是指的感性的直观能力培养以及理解能力提升。陶艺的发展也是西藏传统手工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古至今藏民族用“土”来美化日常生活和丰富精神。西藏地区的陶艺和本民族的历史、文化息息相关,他们更加注重表面的感受,让精神与物质相互辉映,主张天地人和谐统一,具有感性的倾注和直觉的灵魂。西藏陶艺中“圆”“满”“稳”“拙”是基本的造型追求,源于西藏人民的长期积淀,体现了藏族同胞的淳朴和质朴。从“形”到“意”发展、由外到内的转化,正是西藏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直观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体现。
再次,是对于生命活力的秉承。感性的发展是内心冲动和丰富情感的递进。这种发展需要充沛的能量和生命活力。西藏地区长期受自然环境限制,人民自古就为了生存在艰苦条件下努力劳作。这样的环境促成了西藏地区人民淳朴、自然的品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存共享的理念更是造就了西藏地区环境、人民的生命活力。
最后,是直觉体验能力的培养。直觉体验能力是生存体验的能力,在创造性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西藏传统工艺中,体现出了美感的直觉性,这种直觉性也是蕴含在藏民族文化里面的特征之一。西藏人民生活中的器具都颇有艺术价值,例如纯金、纯银的日常用品,筷子、锅碗、盘子、酒壶以及酒杯等等。有的以金、银、玉石镶嵌或包裹,有的甚至雕刻有吉祥纹饰。人民群众对于日常生活器皿的喜爱、重视,把它们放在明显的地方,给来访客人们展示。而这不代表生活器皿有多么贵重,反而是让人更加重视对于生活体验的关注,这种关注是直觉的体现,强调了生活中工艺品的形式结构和使用者感觉之间的关联,进而将这种意识衍生到生活之中。
(二)人格魅力塑造
2020年10月,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增强文化自信”。由此可以看出,美育在这里被理解为人格教育且重视人的道德品质、人格修养的提升。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始终坚持以感性体验的方式培养人格。人格教育的内在性体现是我们经常提到的“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等词语。也就是说,在美育的人格培养中,更注重礼乐教化在时间的推移中不断影响人格、改变人格,在西方有“真善美”之说,孔子则提倡:“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正是这个道理。[9]
西藏传统文化中的文学经典,例如著名诗歌《萨迦格言》《水树格言》等,以及证道悟性的诗歌《米拉日巴道歌》,长篇英雄史诗《格萨尔王传》,这些文学作品在藏族地区广为流传,给后世人民的思想、人格塑造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脍炙人口的《仓央嘉措情歌》里写道“邂逅谁家一女郎,玉肌兰气郁芳香,可怜璀璨松精石,不遇知音在路旁......”写出了人的内心矛盾和对现实生活的理想,突破了宗教对人性的束缚,大胆地向传统势力挑战,表现了诗人巨大的勇气。类似这样优秀诗歌的长期传唱,其实质就是藏族地区的人民以感性体验的方式来培养人格。
西藏传统文化始终都重视对人精神上的关怀,西藏地区人民思想发展、综合提升、文化进步,都与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群众对佛经的学习和辩论,训练了人们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讲经、注释经典、辩论经典中的疑点难点,增强了古代西藏人追求知识、追求真理的愿望。人们通过学习、通过修行和思考,不断地探讨人生的真谛。[10]佛教中也倡导知识分子和普通群众一同思考、解决问题,关注民生、百姓所苦恼、精神所困、发展所需,关注自然、众生、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再如西藏的《礼仪问答写卷》包含了许多伦理道德规范,诸如孝敬父母、尚武褒勇、善言和睦、教养子女、敬重正直、勤奋谦虚等,时至今日仍被藏民族推崇为道德观念和人格塑造的标准。这样的道德规范和心灵沁润给人直观、亲切的感受,其中的人格培养的思想和理念独具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在新时代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众多可借鉴的价值和意义。
(三)创造思维培养
美育实践过程中,创新创造思维的培养至关重要。客观来讲,西藏地区因其地域环境和地理位置导致其长期处于一种相对封闭的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讲,不利于创新创造思维的发展。但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环境,反而使得创新创造的精神在西藏传统文化中生根发芽。
首先,是解放无意识,倡导自发性。在日常生活劳作中,自发性正源自深层心理冲动的自由涌现,藏医学、藏戏、藏族传统手工艺都是解放无意识并使之得到一定的释放,从而使得束缚和压抑在内心当中得以减轻,让其持续受到激发后创造的产物。前文提到藏民族的生活环境,这种现状对于创造精神的发展自有利弊,但这种相对单纯的环境也形成了单纯、淳朴的民风,追求原始的纯真与质朴。而这种追求就是心灵的无意识活动方式,体现为原初冲动。是人的“一切欢乐、热爱和能力等的源泉,并且更是创造的源泉。”
其次,是心灵的独创性发展。创新创造素质的提升一定离不开个性化、独特化的培养。要让受培养者原初形态保持直接的接触,从而在独自的观察中形成自己观察和感受世界的能力和方法。西藏传统文化中所创新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都极具民族性和区域性,且注重个性化和独特性的追求。藏民族的传统装饰纹样就极具个性和独创性,是当地文化、精神、个性的集合。对装饰纹样赋予特定的意义,通过纹饰图案的形式加以传播,并让更多的群众认可,这是藏民族装饰纹样的特点。这种形式充分蕴含着个性、独创性的精神表达。
再次,是直觉能力的发展。创造力的培养需要直觉能力的提升。很多具有创造性的成果被创造者称之为“直觉”。直觉是人与生俱来的素质,但因人而异,有高有低。西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创造性精神就是直觉性的体现,这种直觉性有利于提升创造综合能力,有利于人们能在看似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之间发现其中的内在关联。
三、创新发展、铸牢意识,推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育实践
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拥有其独特精神品格,并且蕴含着美育实践的价值。提升新时代美育实践、加强美育工作可以培养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促进民族交融和民族团结。藏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地域性,在藏学校应当将西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美育实践之中,在触摸优秀传统文化脉络的同时,汲取文化精髓。达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提升藏民族的个人“美”、西藏地区的校园“美”和藏族地区的社会“美”。
(一)感受美,“美”的初次体验
蔡元培曾说过,美育者教情感之应用是也。[11]在美育实践的场所之中,师生共同创建、打造、营造的氛围、理念、文化、环境等,都对学校的教育方向和审美教育质量产生深刻影响。美育实践的初步状态应当是感受环境美、氛围美、精神美,引导学生发现美、理解美、认同美和体验美。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曾写道,“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可见文化氛围引导的重要性。西藏地区可充分利用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赋能美育实践活动、提升美育实践效能。
首先,阐发新美育视角,让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发出时代强音。将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语境,打破传统审美定势,从新的视域观察,挖掘新时代的价值与意义。例如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广为流传,已演变成了大型史诗剧,已累计演出逾1300场。用舞台剧的形式更好地保护好这些延续千百年的“宝藏”,让古老的西藏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其次,创造新美育环境,让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落地生根。因地制宜打造校园,营造“环境”美,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与校园景观设计相结合,形成青春阳光、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提升“精神美”,将百折不挠、奋发有为,发现创造等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之中。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在藏学校可深挖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符号,校企政联合打造接地气、有人气、可推广的优秀传统文化IP,推动美育实践环境氛围营造。
再次,开展新美育活动,推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生活。借助藏族舞蹈、藏族戏曲、藏文书法、篆刻、剪纸等传统文化为载体,开展校园美育实践活动。结合西藏地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等本地传统文化艺术,经常性开展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目前,西藏部分学校都编排了具有地域特色的非遗歌舞版课间操。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实践思考等方式锻炼个体的表达能力和情感思维,从而吸收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提升审美素养。
(二)树立美,“美”的内心向往
树立美是审美的中级阶段,是对审美内容进一步认知、内化及体验的阶段,是美的能力表达的阶段,还是推动“审美体验”走向“审美向往”的阶段。[12]因此在树立美的环节中,要把学生的感知、情感、想象、直觉等感性方面的发展以及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融入教育全过程,克服教育目标仅限于知识、智力、记忆力发展的狭隘性,实现学生发展的全面性。[13]此在该阶段应当将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美”在各个环节融入,加强审美主体心灵与审美对象内容的“视界融合”。
树立美的初阶,多元、智慧的方法发动生成,使学生由应用美向涵养美发展。我们一直在讲美在隐秀、美在意向,立美的初级阶段应当引导、拓展与启蒙。在此过程中的引导至关重要,要在教学审美化中综合运用思维发散、直觉、知觉、感觉、联想等方法,多元化地引入模式、范例、方案、思路、策略、程序、视角和准则。譬如把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藏文书法、藏戏故事引入语文课的课堂之中,使得学生在语文课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加强学生的感知、直觉、想象能力的培养,强化语文知识的内化,同时激发学习的动力。
树立美的中阶,赋予角色权力,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为自我表达创造机会,由体验美转化为内在美。围绕西藏传统经典故事、文化、传统手工艺、非遗技艺等,以讲授、互动、实操等形式感受其视觉“美”、精神“美”,让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建设、教材设置等方面发挥效用,使学生因应用其美的感觉、美的精神而涵养美,初步进入立美门扉。
树立美的高阶,修正美的感受、美的认知,从觉悟美向内心美迈进。从西藏传统文化的精神洗礼、视觉享受、价值认同再到实践、应用、参与,最后到立美的高阶,关注学生的感知状态、实践方式和表达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贯穿学生发展、思维发散探索的整个区间,打破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习能动性,实现审美教育实践的个性化的提升和创造性发展。利用“启发式”进行引导,及时反馈、因材施教,通过“感受-实践-再感受-再实践”的循环模式,逐渐进入立美的高阶境界。
(三)创造美,“美”的自我追求
以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为落脚点引导学生从内心美到追求美。美学家李泽厚曾说道“美是自由的形式”,自由有利于创造美的提升,有助于个体的智慧发散,创新的灵感因此不断地奔涌而出。美育实践中鼓励结合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实验探究、创新发明设计出具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特征的项目。在藏学校根据所属区域文化特色建立有藏民族文化的社团,邀请相关专家作为指导教师。结合西藏传统节日,定期举办西藏民族文化展示、交流活动,为项目研究、比赛创新开拓思路。以此使学生因创造美而追求美,逐步进入创美的心境。
以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丰富艺术课程形式。文学艺术活动是美育活动最典型、最集中的形式,是美育初学者进入审美世界较为合适的方式。将西藏艺术、文学精华作为艺术课程的案例、文本亦或是教材,以促进学生对于美的兴趣、审美水平和审美的意识。可以说艺术课程是美育实践的主渠道,有这个“民族文化+艺术课程”的实践架构做保证,再结合第二课堂的艺术实践活动、比赛和自然美的参与和鉴赏,才能发挥美育实践的效用。
以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为着力点帮助学生从追求美到创造美。高阶创美由比赛、汇报等形式构成,使学生由展示美而升华美。例如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及其哲理性概括“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思想。[14]将传统文化整合、创新、创造、组合甚至重构,形成新的形式、方式、模式、样式等。在此之中会对优秀传统文化有更深入的剖析和理解,可以发挥、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精神,对项目进行再塑造和再创新并赋予新的时代价值。以此来参与项目汇报、相关比赛,以赛促创、以赛识美。这样才能最终让学生“成为其人”,建构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感性教育、人格教育、创新教育和实践教育相互联结的一体化美育实践逻辑体系,[15]真正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到实处。
作者:刘翱翔 单位: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